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纤维是一种以聚丙烯腈(PAN)、沥青、粘胶纤维等为原料,经预氧化、碳化、石墨化工艺而制得的含碳量大于90%的特种纤维。碳纤维分为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目前,主要以PAN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为主,其它碳纤维极少。

  • 标签: 沥青基碳纤维 PAN基碳纤维 聚丙烯腈 粘胶纤维 特种纤维 预氧化
  • 简介: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纤支镜(纤维支气管镜的简称)检技术的发展和该项诊疗技术的普及应用,对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肿瘤类疾病以及某些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实践证明,纤支镜检查术前如能对患者作详细的有关检查,对其耐受性作出恰当的估计和选择,纤支镜检一般是安全的,并发症及死亡率都是很低的。我科自1995年以来应用纤支镜,检查和治疗患者140例次,经积极预防、观察和护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并发症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纤支镜 患者 肿瘤 治疗
  • 简介: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掀起了一股研制开发纤维食品的热潮。以往不被人们重视的膳食纤维,像维生素一样为人们所重视,它的消费量逐年提高,已成为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保健食品。膳食纤维是植物性食物中难以被人体消化的物质,它的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琼脂及其它复合糖等。膳食纤维的营养价值虽低,但对人体的代谢却有很大作用。食物中有了纤维就能使人增加咀嚼次数,且易产生饱腹感,减少热量的摄取;同时,膳食纤维减少了摄入食物中的热量比值,两者同时可达到减肥目的。膳食纤维进入肠道后,可加快肠道内食糜的排空速度,缩短肠

  • 标签: 膳食纤维 纤维食品 营养素 研制开发 保健食品 植物性食物
  • 简介:针对热处理现有产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状况,本文从目前现有设备条件出发,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通过工艺优化、设备改进,实现了淬火炉改为回火炉,与现有的回火炉进行双炉生产回火板,大幅度提高了热处理线产能。

  • 标签: 热处理 回火板 产能 工艺优化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含短炭纤维的湿式铜基摩擦材料,研究炭纤维含量对湿式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制动条件对动摩擦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纤维含量及材料的孔隙率增加、硬度及密度均降低,摩擦因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磨损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炭纤维含量为(质量分数)1%时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最好,摩擦因数最大且最稳定,磨损量最小。材料摩擦因数随着载荷增大而增大,随炭纤维含量增加磨损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炭纤维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能量许用值。

  • 标签: 湿式铜基摩擦材料 短切炭纤维 摩擦磨损
  • 简介:通过对转化工艺操作条件与生产能力的理论分析,系统地阐述了如何科学合理地调配转化温度、进气浓度、有效作业时间以及通气量的关系,才能得到该条件下的最大生产能力。

  • 标签: 硫酸生产 转化条件 生产能力
  • 简介:铅阳极泥是生产精铋的主要原料,针对某公司采用反射炉与转炉熔炼氧化铋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得出铋渣湿法处理-转炉熔炼联合冶炼工艺回收铋效果较好。

  • 标签: 铋渣 反射炉 转炉 技术经济指标
  • 简介:本文着重论述了钢纤维混凝土的特点、种类及配合比计算方法,同时对钢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及韧性等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得出了钢纤维混凝土在工程应用方面的技术数据,并就在金川集团公司三矿区推广应用钢纤维混凝土进行了论证。

  • 标签: 巷道支护 钢纤维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 自然崩落法 岩体工程 底部结构
  • 简介:涟钢薄板坯连铸连轧(CSP)生产线是2002年引进的一条世界一流水平的热轧超薄板生产线,年产量240万吨,配备有两座辊底式均热炉,长度分别为291m和288m.有效宽度为2.08m,两炉之间通过旋转摆动段连接,最大坯料断面为1600mm×70mm.单

  • 标签: 薄板坯连铸连轧 CSP 辊底炉 耐火纤维 热轧超薄板
  • 简介:铸钢分厂轧辊生产仍停留在试生产阶段,存在的问题是耐磨性差,为提高轧辊质量,必须提高冶炼质量、改进生产工艺、建立轧辊的生产、检测、使用及信息反馈网络。

  • 标签: 铸钢 轧辊 生产 质量 耐磨性
  • 简介:将T700或Nicalon-SiC短纤维、碳粉、硅粉和少量碳化硅粉混合,在1900℃热压烧结制备短纤维增强C-SiC复合材料,并对其组织、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Cf/C-SiC的相对密度和室温强度分别为95.3%和24.38MPa,均高于Cf/C-SiC的相对密度和室温强度,热压烧结过程中Cf的损伤严重.短纤维增强C-SiC复合材料中,由于C相和SiC相的同时存在,在同一温度下的氧化行为表现为在氧化初期氧化质量损失率较大,C相的氧化起主要作用;随氧化时间的增长,氧化质量损失率逐渐减小;在氧化后期则质量增加,SiC相的惰性氧化起主要作用.SiCf/C-Si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优于Cf-C-Si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SiCf/C-SiC复合材料在温度为1100℃~1400℃时,温度越高,氧化质量损失率越小,抗氧化性能越强.

  • 标签: 复合材料 短纤维 热压烧结 强度 抗氧化性能
  • 简介:采用电弧驻点烧蚀试验研究纤维分布对C/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表征非均匀编织体结构C/C复合材料中不同大小结构单元、不同方向材料的烧蚀性能。结果表明,细化预制体结构单元,可以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垂直燃气流方向的纤维与平行燃气流方向的纤维相比,纤维含量提高有利于材料抗烧蚀性能的提高。该结果可用于烧蚀C/C复合材料预制体结构的设计中。

  • 标签: C C复合材料 烧蚀性能 碳纤维分布
  • 简介:本文针对高线厂加热炉表面散热量较大,不利于节能的缺点,介绍采用了在炉墙内壁粘贴多晶莫来石绝热材料的改进措施,并利用传热学原理分析与计算了炉体在改进前后的节能效果。

  • 标签: 多晶莫来石纤维 加热炉 节能 炉墙
  • 简介:采用浓HNO3/浓H2SO4混合酸在60℃超声环境下对T300碳纤维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并以其为增强体制备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对表面氧化前后的碳纤维形态与表面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研究氧化时间对纤维的表面形貌与表面性质以及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初期,碳纤维表面生成S—、N—含氧基团,以及—OH和—C=O;后期形成—COOH,氧化时间为15min时,—COOH的浓度达到最大值。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强度随混合酸氧化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强,氧化15min时强度达到峰值,相比于未氧化处理的样品,复合材料层剪切强度从16.3MPa提高到38.8MPa,抗弯强度从148.3MPa提高到379.7MPa。

  • 标签: 碳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氧化机制 力学性能
  • 简介:针对长钢1080m3高炉低耗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其低耗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生产实践表明:在炉况稳定顺行的基础上,采取优化炉料结构、提高高炉煤气利用率、调整煤气流分布、提高高炉标准化操作水平等措施,实现了高炉低耗生产的目的。

  • 标签: 高炉 低耗生产 炉料结构 煤气利用率 煤气流分布
  • 简介: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德兴铜矿的安全生产形势.通过事故原因分析,提出了整改措施.

  • 标签: 安全生产 事故
  • 简介:介绍宁波东方铜业公司采用烧结-鼓风炉熔处理二次铜精矿直接产出粗铜的冶炼工艺,生产实践证明该工艺稳妥可靠、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好。

  • 标签: 工艺设计 生产实践 炼铜 烧结 鼓风炉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