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上海国际汽车制造技术与装备及材料展览会(以下简称AMTS2016)8月24-2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KUKA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联合KUKA系统、KUKA工业(徕斯机器人有限公司)共同参展,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汽车行业系统解决方案。

  • 标签: 行业系统 汽车制造技术 KUKA 测试工程 技术潮流 大型汽车
  • 简介:2008年7月16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加拿大西港创新公司、香港培新(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约,三方将成立新的合资公司——潍柴动力西港新能源发动机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制造先进的长距离运输重型卡车用重型LNG发动机。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表示,“潍柴作为世界最大的动力总成制造商,将通过西港公司引进新技术,用3~5年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动力公司”。

  • 标签: 绿色动力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大功率 有限责任公司 长距离运输 创新公司
  • 简介:环件在轧翩过程中.初始轧制。咬入.稳定轧锄及滚圆。各阶段清晰。从环件变形情况分析。在轧制过程中环件直径增大与轧辊的接触有关,

  • 标签: 环件轧制 特性 截面 轧制过程 咬入 轧辊
  • 简介:研究了裂纹扩展引起的结构柔度变化以及裂纹界面接触对弹性梁振动特性的影响。基于断裂力学和能量原理推导了含横向裂纹弹性梁的局部柔度模型,分析了常见形式裂纹均匀梁的局部柔度,给出了相应的无量纲柔度系数计算公式;结合梁的弯曲振动方程,探讨了含裂纹悬臂梁的振动特性。算例表明:裂纹形式对弹性梁的柔度影响明显,裂纹界面接触会引发参数振动,界面滑动摩擦阻尼对稳定梁的振动响应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结构裂纹 弹性梁 振动特性
  • 简介:节约能源.优化工艺,提高产品性能.是锻造厂不断追求的目标。差速器壳类锻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形变量和形变率大的特点.采用形变热处理工艺,可有效提高材料强韧性.并节约能源。形变热处理是将塑性变形和热处理有机结合,以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复合工艺。这种工艺将锻造和热处理工艺有效结合,同时发挥出形变强化和相变强化的作用.能得到较单一的强化方法所不能达到的综合机械性能.并省去热处理时的重新奥氏体化加热工序.大大节省了能源消耗、加热设备和车间工作场地,同时还减少材料的氧化烧损、脱碳及变形等热处理缺陷。

  • 标签: 优化工艺 差速器壳 锻件 材料力学性能 热处理工艺 特性
  • 简介:本文介绍了特殊类型金刚石的优异性质及其技术应用的情况,以促进我国金刚石品种的发展。

  • 标签: 金刚石 特性 技术应用
  • 简介:本文用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系统(MPCVD)在单晶硅衬底上制备多晶金刚石薄膜,反应气体为CH4和H2。利用扫描电镜(SEM)和Raman光谱研究了CH4流量和反应时间对多晶金刚石薄膜形貌和碳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H4流量的增加,金刚石的成核密度增加,并出现二次形核,金刚石颗粒从单晶逐渐转变为多晶结构。多晶金刚石薄膜的生长过程为:生长初期在单晶硅衬底上形成非晶碳层,金刚石在非晶碳层上成核长大,并伴随着二次成核,最终形成多晶金刚石膜。

  • 标签: 多晶金刚石薄膜 MPCVD 生长特性 化学气相沉积系统 单晶硅衬底 RAMAN光谱
  • 简介:0前言WC(碳化钨)平均晶粒直径1.0μm以下的超微晶粒超硬合金,被广泛应用于整体立铣刀及钻头等切削工具、电子零件加工用工具等.为预测该系合金工具的寿命,掌握其疲劳特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以往,笔者曾对材料中主要为中等晶粒直径(约1.6μm)的WC-12%Co超硬合金进行了点弯曲疲劳试验,就HIP处理工艺及表面磨削状态,涂覆处理过程对工具性能影响等问题做了研究报道.而本文采用的超微晶粒超硬合金中,添加了Cr3C2作为晶粒生长抑制剂,研究该合金的3点弯曲疲劳特性,实现提高工具寿命之目的.

  • 标签: 合金弯曲 弯曲疲劳 晶粒超
  • 简介:本文旨在找出损伤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特性的影响。复合材料在直升机桨叶上的应用,实现了桨叶优化设计,改善了旋翼气动性能,使桨叶的寿命增加到上万小时,甚至达到无限寿命。因此,使用复合材料已成为现代直升机桨叶的发展趋势。对G827/3234、G803/3234以及G814/3234等三种铺层材料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振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得到了振动特性与材料、铺层方式的关系。进一步对这些层合板在含有穿孔、分层损伤情况下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该研究结果对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结构损伤容限分析与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复合材料层合板 损伤 振动特性 有限元
  • 简介: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技术研发单位,在我国重型机械行业一直享有很高的声望。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该院创造了180余项”中国第一”.尤其是近几年,更是硕果累累:有27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两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申报专利184件.其中发明专利59件;授权专利135件.其中发明专利24件:研制的15项重大装备荣登中国企业新纪录;被国家命名为”创新型”企业.获国家首次设立的”企业科技创新奖”。

  • 标签: 科技创新奖 企业发展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重型机械行业 发明专利 中国企业
  • 简介:气轮机运行过程中,高温含尘气体会对气轮机叶片表面产生不可避免的冲蚀与磨损,不仅破坏气动性能,严重时还可能使构件及设备失效,导致经济性和可靠性均下降。在自行研制的气固两相热态冲蚀实验风洞实验系统中,通过对比基材钢(1Cr12Mo、X20Cr13、2Cr12NiMo1W1V、GH738)在不同温度、不同冲角和不同粒径石英砂颗粒冲蚀下的冲蚀率变化,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出以下结果:200~300℃时,1Cr12Mo相对于其他3种基材,抗冲蚀性最好,400℃时2Cr12NiMo1W1V与GH738相对其他2种基材抗冲蚀性较好,而500℃时,从整体来看2Cr12NiMo1W1V比GH738抗冲蚀性好。

  • 标签: 气轮机 叶片 基材钢 气固两相 热态冲蚀
  • 简介:研究商业用18650型锂离子电池(额定容量1150mA.h)的循环寿命衰减规律,利用外推法预测电池的剩余寿命。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容量保持率与循环寿命服从二次高斯函数关系,匹配检测和一系列的交流阻抗测试验证了所选择的模型的正确性以及精度(〉99%)。建立循环寿命模型有利于缩短电池寿命测试周期,降低预测成本。

  • 标签: 退役动力电池 寿命预测模型 匹配检验 电化学阻抗谱 等效电路
  • 简介:作为模具领域内广泛应用的工业技术,电火花加工(EDM)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持模具的高质量,电极的重要性是一个长期讨论的话题。在节能为热点话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沿用传统铜电极进行电火花加工的同时不得不开始意识到一些技术变革的新趋势:能够应用有限的资源提高产值,能在同等情况下节省时间、费用与能源。

  • 标签: 电火花加工 加工技术 黑色 石墨 工业技术 技术变革
  • 简介:利用简化的列车二维碰撞模型,建立列车碰撞运动微分方程,采用数值积分方法,以20节车厢连挂列车平面刚体模型为对象,对列车在各工况下受碰后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得到了整列车受碰后的最大车钩压力、最大接近线速度、角速度等动态性能参数。在此基础上,对车钩压力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各节车的最大车钩压力、最大接近线速度、角速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利用该仿真分析方法研究列车受碰后的动力学行为是有效的。

  • 标签: 列车 二维碰撞模型 碰撞运行微分方程 动态性能 数值仿真
  • 简介:采用CFX4.3对闪速炉沉淀池中的熔体流动和温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针对1个出渣口对应1个冰铜出口(1-to-1)与1个出渣口对应2个冰铜出口(1-to-2)这两种操作方案共设立16种计算工况。模拟结果表明,两种方案下熔体流动相似,但采用1-to-2操作方案时,熔池中可见明显的回流。仿真中还发现,渣口与冰铜出口的不同组合方式对沉淀池中熔体温度分布的影响显著,其中在1-to-2操作方案下,沉淀池中的熔体温度更均匀。在实际生产中,当采用远离沉淀池入口的放铜口进行操作时将更有利于实现沉淀池内熔体温度的均匀分布。

  • 标签: CFD模拟 熔体流动 熔体温度 熔炼池 闪速熔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