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早已成我家长和教师的首任,应当培养幼儿哪些良好的习惯和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更是社会讨论与观注的重要话题。

  • 标签: 幼儿 培养 行为习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而幼儿阅读行为的改善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其将来的深入学习具有重要的有利影响。生活在农村的幼儿在培养阅读习惯方面有很多不利的影响因素,但也有一些城市幼儿所没有的有利条件。所以,幼儿教育者和家长要分析农村的教育环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

  • 标签: 农村 幼儿阅读 行为习惯 培养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低年级学生从幼儿园步入学校,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几年来在低年级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切地感到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低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才能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 标签: 体育与健康 低年级学生 习惯养成
  • 简介:摘要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幼儿以后的成长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抓得越早越好。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个环节在幼儿园尤为重要。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将幼儿的养成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行为习惯 养成 教育
  • 简介:摘要树立良好的习惯意识是教育所要达到的一种目的,而体育锻炼习惯和锻炼意识对于受教育者以后的发展又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培养。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 标签: 行为习惯 素质教育 强化培养
  • 简介: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学习习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三个方面。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由于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很多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研究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找出导致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对策1不良行为习惯成因自身因素对不良行为认识模糊首先,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认知缺失,缺乏经验,对不良行为没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其次,农村的小学生大部分隔代养,都被长辈们宠着惯着,这些学生很少去思考他们自身的行为对错。不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与小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有关。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自觉了解和控制。相关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元认知水平越高,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越容易形成。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善于反思,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着较强的自觉监控,因而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小学生缺乏持久的自律性和自制力。再次,小学生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学校因素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以来,“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并未得到完全落实。“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教师认知缺失有的教师认为,思想品德教育、良好行为教育应该是班主任和思想品德教师的事,没有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在学科教学中。甚至有的教师没有做到表率作用。校领导对不良行为不够重视大部分校领导只是注重学生的在校安全,教学成绩。看见学生出现不良行为了,只是口头教育一下;几乎没有开展实践活动。家庭因素家长教育观念偏差很多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父母缺少时间管理学生现在,很多农村的小学生都是隔代养,父母外出打工,平时很少回家,对孩子疏于管理,同时,也很少和教师沟通,甚至有的家长对市区的教师比较尊重,看不起乡村的教师,觉得乡村的教师没能力。方法不当有部分家长的教育思想比较传统,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相对单一。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分学生的年龄特征,要么责骂,要么就是动手打学生,很少去引导说服教育,与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同伴影响儿童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同伴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遇到困难或烦恼时,他们更愿意向同伴倾诉。他们也会模仿同伴身上的行为。社会因素不良的社会风气现象屡见不鲜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比如帮助摔倒在地的老人之后反被讹诈,看见这样的现象发生时,我们教师,家长该如何教育学生?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游戏误人子弟,很多学生家里都有智能手机,玩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一些学生的课余生活,有的学生甚至把手机带到学校,课间和同学们一起玩。影响自己影响他人。玩手机还会导致视力下降。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学校方面扭转重成绩,轻不良行为习惯的观念第一,校领导要转变思想,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看的同等重要。第二,学校应该制订一套适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案,具体到各班,进行量化打分、评比,对表现突出的班级以及学生进行奖励。第三,学校定期开家长会,讲解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提出让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并希望家长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减少学习上不良行为的出现。教师和学生一起制订具体可行的行为习惯养成方案,并且进行监督落实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具体可行的方案,比如以周为单位,从生活方面、学习方面、饮食方面列出具体的问题、选项,如有四个选项,对应固定的分值。分值越高,越优秀。优秀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一定的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教师要针对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他们的性格特点也不一样,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要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家庭方面家长要有意识地注重自己的言行家长自身要对不良行为习惯有正确的认识,努力改掉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面前说某个教师不好,这样学生也会认为这个老师不好,降低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威信。家长要设身处地的理解孩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教育学生家长要认识到孩子在小时候出现不良行为习惯是正常的,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遇事要先问清为什么,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责打。加强家校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及时处理学生身上的不良行为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与家长沟通,教师可以建微信群等。同时,学校要定期开家长会,讲解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提出让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并希望家长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社会方面优化社会环境第一,要树立和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在街道、乡村张贴、书写一些有关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标识语。第二,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家长和孩子都要诵读经典,如《三字经》。第三,加强网络监管,禁止未成年人出入网吧。加强学生所在乡村文化建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氛围政府要发挥自身的职能,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在乡镇建立公益图书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要改善乡村环境,引导发展本地特色,招商引资,在乡镇建厂,留住学生家长,让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教育子女。小学生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完全改掉的,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努力,长期齐抓共管。因此,家长要转变思想认识,多花时间陪伴、教育学生;学校方面,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让他们体验良好行为习惯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社会方面,要加强网络监管,多传播一些积极的正能量信息。参考文献1汤圆圆.论家庭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品德形成的影响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2007.2沈建萍.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分析及转化策略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谢文悦(1991),女,汉族,河南信阳,教师,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

  • 标签:
  • 简介: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实践和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又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容易,而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却比较困难。不少家长为孩子种种不良习惯十分烦恼,在教育上感到困惑,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在孩子的早期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与训练,良好的习惯必须自小开始培养。

  • 标签: 习惯 培养 方法和策略
  • 简介:摘要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幼儿时期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孩子的一生都受益匪浅,有的家长在重视幼儿智力发展的时候总是忽略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有的家长甚至认为习惯的培养重在幼儿园,这样导致幼儿在园在家两个样。对幼儿习惯的培养只有家园达到同步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幼儿教学 习惯 幼儿行为 事半功倍
  • 简介:小学是一个人受教育生涯的初始阶段,在这时期所受影响十分重大,而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为投入,既可以给教师课堂的教学提高效率,还能为学生日后迈入更高的学习殿堂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在这之中,教师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文将对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希望对相关研究者和教育者能有一定的启示。

  • 标签: 小学语文 行为习惯 培育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市个体私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交税收,均在全市占有相当散量的份额。它的发展,不仅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还促进了市场运行机制的建立。

  • 标签: 无锡市 个体私营经济 工业总产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就业渠道
  • 简介: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网络行为的现况及影响因素,以及二者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所农村中学的2745例初一和高一学生,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自尊量表(SE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分别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自尊和社会支持程度,问卷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网络行为情况,通过非递归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心理健康和网络行为的效应及二者相互关系。结果心理健康量表平均得分为(2.1±0.7)分,其中学习压力感(2.4±0.9)分、情绪不稳定(2.4±0.8)分、焦虑(2.4±1.0)分三个维度得分较高。长时间上网行为率为32.8%(899/274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女性、年龄越大的青少年MMHI得分越高(β=0.058、0.058,P<0.001),男性、年龄越大的青少年长时间上网行为越多(β=-0.171、0.149,P<0.001)。SES得分和SSRS得分与MMHI得分负向关联(β=-0.300、-0.263,P<0.001),并通过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间接负向影响网络行为(βi=-0.074、-0.065,P<0.010)。MMHI得分正向影响长时间上网行为(β=0.246,P<0.001);长时间上网行为也正向影响MMHI得分(β=0.008,P<0.001),但影响力较弱。结论农村青少年总体上心理健康问题较轻,网络行为较普遍,心理健康低水平与长时间上网行为互为危险因素。

  • 标签: 农村青少年 心理健康 网络行为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拥有较少的社会资源、更容易受到社会的威胁以及拥有较低的个人控制感,鉴于这种生活环境,人们可能预期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比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亲社会行为少。但是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社会地位低的人比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拥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他们趋向于对福利的关心,因此为了适应恶劣的生活环境而从事更多社会所认可的亲社会行为,同时他们也更能体会到他人的感受,这种趋向会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和较少的功利性道德判断,本文概述社会经济地位与亲社会行为和功利性道德判断的关系,探讨其中差异性的原因所在。

  • 标签: 社会经济地位 亲社会行为 功利性道德判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实用理性与意义关切、社会分化与社会认同、意识形态与信仰之间的矛盾,当前道德建设的根本是建构基于个体意义体验的人生信仰,一信仰和意义是德性形成的内部基础(一)德性是道德的本位 

  • 标签: 个体意义 意义体验 意识形态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