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政府举债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必然选择。地方政府通过举债扩大财政实力,并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对政府债务加以有效地管理、监督,以期实现更好地投资及行政管理。但各国的发展水平和历史发展进程存在差异,导致各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也体现出不同的特性。本文将比照分析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以求能对外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 标签: 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议会 监督
  • 简介:广西民族大学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治理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1月9日,由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八桂学者”李俊清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该中心以广西民族大学校内研究力量为依托,开发和协调区内外相关研究力量,吸引了谢尚果教授、李珍刚教授、齐爱民教授、黄素心教授、周伟萌副教授等一批校内外专家学者,成立了公共安全政策法规与制度、公共安全监测与预警和应急管理三个研究团队,现有成员15人。中心依托广西“八桂学者”岗位,致力于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和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着眼于广西和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公共安全和危机管理方面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 标签: 中央民族大学 边疆民族地区 安全治理 广西 公共政策研究 公共危机管理
  • 简介:文章从文化与发展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民族八省(区)贫困的原因,认为民族地区的贫困与文化有关。在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市场竞争机制、公司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资源利用等方面,民族地区文化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张力。同时,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对精准扶贫也产生了一些阻碍作用。因此文章提出民族地区应该在文化自觉、自省的基础上,通过客观认识市场经济规律,立足资源优势,选择生产优势的经济发展模式来打好扶贫攻坚战。

  • 标签: 文化 精准扶贫 民族地区
  • 简介:民族是建立在具有共同的历史、语言、文化、地城、血缘、价值认同基础上的共同体。交换样式是以经济维度为主线,由交换样式A(赠与的互酬)、交换样式B(服从与保护)、交换样式C(商品交换)以及超越上述三种样式的D组成,进而避免把资本、民族、国家的关系割裂开来的局限。民族的形成是基于交换样式A、B、C、D,分别从民族与宗教、民族与国家、民族与资本、民族与世界帝国的关系来进行考察,即民族是在宗教衰退之后代理了宗教的功效;主权国家高度集权带来的整合力促使民族的形成;民族在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并对资本的作用形式进行反抗;民族民族国家与世界帝国相对抗的结果。在民族形成之后,民族作为一种共同体形式在交换样式层面通过"想象物"发展起来。

  • 标签: 民族 交换样式 民族的形成 民族的发展 社会构成体
  • 简介:《中国青海省藏区基层社会变迁》一书于2016年6月在日本联合出版社出版。这是我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尕藏杰老师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而完成的一部有关青海藏区社会变迁的民族志。在长达六年多的日本留学生活中,

  • 标签: 青海省 民族志 成果简介 大学科研 社会变迁 青海藏区
  • 简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拥有漫长的边界线和广阔的边疆地区,因此具有治理边疆的丰富经验。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我国民族分布的突出特点是汉族居于中心区域,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地区。近代以来连续不断的殖民主义侵略战争是导致我国边疆地区出现跨界民族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边疆政治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民族政治,跨界民族跨国界而居的特点使得跨界民族问题不仅会影响我国的政治稳定、领土主权和边疆安全,而且可能影响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环境。因此,跨界民族问题日益成为中国边疆政治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 标签: 中国边疆政治 跨界民族问题 非传统安全
  • 简介: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意义上,文化和生态伦理呈现二位一体关系,文化是生态伦理的载体,生态伦理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相应地,生态伦理会多方位促进文化建设,包括指引文化建设的价值向度、决定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引领文化建设的教育导向,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实施伦理文化建设举措具有当代实践意义。

  • 标签: 少数民族 生态伦理 文化传统 文化建设
  • 简介:茶马古道滇藏线以普洱为起点,是当地民族以骡马贩运普洱茶而形成的悠悠古道。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整理资源,探讨茶马古道形成的生态学意义,从普洱茶的采摘与制作、茶马古道成型的生态溯源及马帮行规等,梳理窥视茶马古道上的人与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朴素民族生态伦理,并指出民族生态伦理对作为世界遗产的茶马古道其核心价值构成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普洱茶 民族生态伦理 茶马古道
  • 简介:当前,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然存在一些明显的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办学主体层次不高、类型单一,学制安排中升学途径单一、教学节奏一致,学校布局规模不适当、个性特色不鲜明,考察评价文化取向侧重城市工商业、内容选择侧重认知性能力,师资方面教师管理缺乏公平、教师培养不符合实际。应对这些制约因素,需要在办学主体方面提高主体层次、拓宽主体范围,学制安排方面改革升学方式、尝试达标升级,学校建设方面合理调整布局规模、大力彰显个性特色,考察评价方面文化取向多样化、内容选择全面化,师资改善方面教师管理凸显公平正义、教师培养切合现实需要。

  • 标签: 民族地区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 简介: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民族地区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构建好各民族的生态家园,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为“美丽中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探讨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路径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 标签: 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 民族地区 实践路径
  • 简介:在微观民族志视野中考察大渡河上游梭坡地方群体探访'东女国'遗址、以乡土行走实现地方的过程,不仅旨在揭示其背后地方历史、族群记忆与社区塑造的错综关联,也尝试在'藏彝走廊'道、路、行、径、迹的多元空间实践中重新理解'地方'的价值意义。与此同时,将'行走'重置于身体、地方与日常生活领域,既是对'道路'定义与边界的必要反思,也为当前道路研究日益趋向区域、跨域与流动的宏观分析框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补充。

  • 标签: 藏彝走廊 东女国 梭坡 微观民族志
  • 简介:嫩江流域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带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依类别有骑射、角力、益智等多种类型;在传播过程中面临传播理念不新、传播内容单一、传播路径狭窄等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与资金不足、人才短缺和受众群体萎缩关联密切;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未来发展动向,提出多元筹集发展资金、加快人才引进培养等策略构想,以此不断提升嫩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质量水平。

  • 标签: 互联网时代 嫩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类型 症结问题 策略构想
  • 简介:乌克兰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和语言状况复杂。1991年独立后,在社会、经济、精神等方面经历了重大危机,社会规范遭到破坏,社会持续动荡,同时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甚至导致激烈冲突、民族分裂、爆发国内战争,与此有关的语言问题日益凸显。追踪乌克兰历届政府实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之走向,其偏激且不符合实际的语言政策与社会政治纠葛在一起是造成乌克兰不稳定的重要诱因之一,它给国家统一和安全带来危害,给世人留下沉痛教训与启示。

  • 标签: 乌克兰 民族构成 语言状况 语言政策 启示
  • 简介:经过多轮扶贫攻坚行动,中国的贫困越来越向少数民族地区集中,而少数民族的贫困表现出多维特征。使用多维贫困方法对彝族、藏族、苗族和土家族共1190个农户进行贫困测量,并分析其扶贫政策优先序。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在收入贫困、教育情况、健康状况、资产、公共服务等单维贫困测量中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贫困状态。农户的多维贫困发生率高于传统测量的收入贫困发生率。在少数民族的扶贫政策制定中存在优先序问题,应优先关注多维贫困分解中贡献率高的贫困维度。不同民族的扶贫政策优先序存在一定差异。最后提出了少数民族减贫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少数民族 单维贫困 多维贫困 优先序
  • 简介:教学楼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楼管理手段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它是优化与链接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重要纽带。但目前的高校教学楼管理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管理模式落后、管理员不足、缺乏创新思维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高校的发展。本文就高校教学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展开探讨,希望能促进高校教学楼建设事业的发展。

  • 标签: 教学楼管理 教学质量 纽带问题 对策
  • 简介:针对四川兴文县苗族旅游扶贫的案例研究发现,民族旅游扶贫中的吸引物建设有别于以市场为导向的传统旅游开发,因为不同利益相关者选择民族旅游吸引物的出发点各不相同:当地政府常基于上级政策和扶贫效果来决策,开发商则以低成本开发与清晰的产权为出发点,当地居民则以自身的可参与性来选择,而游客所青睐的是吸引物是能'舞台化'的'原真性'。因此,扶贫背景下的民族旅游吸引物建设过程,实际上是开发商在政府主导下综合考虑当地居民和游客诉求的结果,是一个兼顾各利益主体期望的旅游生产过程。

  • 标签: 民族旅游 旅游吸引物 旅游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