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中日关系既有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又有1894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二战后日本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中日关系开始了“第三个历史”。中日关系“第一个历史”是日本向先进中国学习、在实力比较上是“中强El弱”时期。然而日本作为一个狭窄多灾岛国,有着强烈的扩张生存空间意识,在唐朝和明朝,中日间发生过两次军事较量,都以日本失败而告终。这说明,只有一个既先进又强大的中国,才能使日本折服甚至追随。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脱亚入欧”之路,其后又走上了疯狂的对外侵略扩张的邪途。1894年甲午战争成为中日实力对比的转折点,即从“中强日弱”转变为“日强中弱”。二战后,中日关系“一强一弱”成为历史,并开始走向两千多年来从未有过的第三种状态——“强强型”关系。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今后10-15年,中国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和军事实力将进一步走向强大,日本和美国将会加强合作来牵制中国。然而,从中期而言,日本将会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而追求某种自主性;长期而言,日本可能还是不得不与中国友好相处。当今中日关系的本质问题在于,在日本从当前追随美国转向美国某学者所称的“追随中国”的长期过程中,是否也会经过古代历史上日本终于对中国“服气”之前曾发生过的同中国之间的“战争磨合”呢?

  • 标签: 中日关系 日本的历史观 日本的亚洲观 钓鱼岛争端
  • 简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它歪曲历史,颠倒是非,企图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它丑化历史,夸大其词,响应西方反共势力“和平演变”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企图;它诋毁历史,否定革命,妄图从根本上动摇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看清它的真实面目,在尊重历史客观性、把握历史规律性、还原历史整体性的基础上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维护中国革命的伟大成果。

  • 标签: 历史虚无主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简介: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博古通今、卓有建树的学者。在毛泽东的军政生涯中,读书、研究始终是其兴趣所在,职业革命家、政治家是其主要身份,业余学者则是其第二个身份。作为学者,他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主要是哲学、历史和文学,都有卓越的建树。哲学方面,他著有《矛盾论》《实践论》等经典作品;文学方面,他的文章、诗词,都卓然成家;历史方面,他虽然没有专门著作,但博览群书,熟读中国古代历史典籍,倡导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研究.史学理论和观点成一家之言。对我国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 标签: 历史研究 毛泽东 中国近代史 人文社会科学 中共党史研究 《实践论》
  • 简介:吉安是块红色土地,是党史资源大市,吉安红色历史是中共党史的一个窗口,但它又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呈现出重要人物多、重要事件多、重要革命遗址多、重要贡献多,富有开创性、凸显立体性等鲜明的地域特点。

  • 标签: 吉安 红色历史 特点
  • 简介:历史的角度看,没有哪一项法律制度像所有权这样承载着极为厚重的人文价值。人类社会从蒙昧时期、文明时期发展到近现代社会时期,所有权制度经历了从原始的财产支配到个人人性乃至社会整体的精神解放、从等级身份制条件下的公然不平等到形式主义的人人平等、从近现代的绝对所有权到现代社会兼顾实质平等的所有权这些重大的法律价值嬗变。所有权制度的有效性,是法律体系的核心目标,而有效的所有权制度,只有从认真对待民众的自然权利的角度入手才能够真正予以理解。在我国,解放民众所有权上的制度和思想桎梏、建立科学的公共财产所有权制度,应当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所有权制度的社会共识。

  • 标签: 所有权 等级身份制 私有财产 公共财产
  • 简介:1962年10月,中日举行“友好碑文交换大会”,“日中不再战”和“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两块碑文分别树立在中国杭州市和日本岐阜市.此举首开战后中日民间和平友好之先河,充分表达了中日两国人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祈愿中日世代友好的共同心愿.

  • 标签: 碑文 历史 和平友好 中日两国 杭州市 世代
  • 简介:在时光无情的冲洗中,无论岁月如何更迭,但总是有那么一些人,自始至终闪烁在历史的星空,照亮人们如何做人、做事。无疑,原中共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就是其中的典型。他为民服务的真实事例,是当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一部生动教材。如何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焦裕禄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 标签: 焦裕禄精神 历史 群众路线教育 密切联系群众 县委书记 为民服务
  • 简介:"叫魂"本是中国民间的一种巫术,在中国民众看来是一种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在孔飞力的眼中却没有那么简单。《叫魂》一书便是以1768年民间"叫魂"案为切入点来透视"乾隆盛世"的真实社会。孔飞力是以一个小故事来折射大历史的写作手法让人读后余味无穷,书中的人物更是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

  • 标签: 《叫魂》 书评 孔飞力
  • 简介:我国相邻关系法既植根于深厚的历史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历史上,出于社会控制的目的设有邻里制度,相邻不动产利用的调节大多依托民间习惯。近代以来,部分民间习惯被纳入“民法”,成为处理相邻关系的直接依据。面对复杂的现代不动产利用关系,《物权法》一方面规定了主要的相邻关系类型,另一方面通过引致规范扩张了相邻关系的法源。处理相邻关系的基本原则为协调不同法源的冲突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物权法 相邻关系 罗马法
  • 简介:检察一体是近代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制度内部组织构造与权能运作的重要原理,涵盖指令权和检察官客观义务这一对概念。基于近代大陆法系检察制度构建的正当性前提,通过对检察制度历史的逐步梳理、主要国家检察制度实践的总体比较以及运用社会组织学工具对检察制度的系统分析可以发现,检察一体中等级性、统一性、相对独立性的矛盾特征根源于检察制度历史经验的因循同检察制度正当性基础转变之间的博弈,因此检察权能的合理运作与实现是检察一体的核心要义,应以此为中心来认知和实践检察一体。

  • 标签: 检察一体 指令权 检察官客观义务 内部组织构造 权能运作
  • 简介:明代的赎罪之法,其所具有的赎罪方式之繁多、适用范围与对象之广、适用程序之严格和规范等特点,充分反映了明朝统治者对于赎刑制度构建的高度重视和极力维护。明代赎刑制度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完备性,是其以往和后世各代所难以企及的。研究分析明代赎刑,不仅能对我国封建赎刑制度予以宏观把握,而且还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明代法律的社会角色和政治使命。

  • 标签: 明代赎刑 律赎 例赎
  • 简介:两宋时期的乡村治理体系,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属于承前启后,多所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段,对后世乡村治理体系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此后的元明清三代,甚至及于民国时期,两宋时期的乡村治理体系的诸多方面都持续得到沿用和发展,特别是在建制名称和组织模式、职役制的全面传承与发展两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和探究。

  • 标签: 两宋 乡村治理 历史影响
  • 简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既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和线索,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在用了一个多世纪才演完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悲壮的第一乐章后,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中国人民掀开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新篇章。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中国自己的路,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标签: “中国梦” 历史底蕴 时代价值
  • 简介: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是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既是顺应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时还有一个逐步建立和发展的过程。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总体保持增长势头,受理事项涉及几乎所有行政管理领域,新类型行政案件不断出现并被人民法院受理、审理和裁判,基本实现了监督行政和保护权利的双重目的。但也存在受案范围的规定未普遍实现,原告告状难、立案难,原告胜诉率不高,判决规定未全面遵循,行政诉讼法一些规定流于形式等问题。行政诉讼制度运行所必需的一些条件尚未充分具备,这决定了近期的修改只能是精细化和非终极性的。

  • 标签: 行政诉讼 历史发展 现状评述 受案范围 立法目的
  • 简介:“抗联口述史”《风雪征程》是以抗联战士李敏的亲身经历为主线讲述和记叙了很多关于抗联部队在东北地区浴血奋战的故事并披露了许多的历史细节,既有利于真正地了解和还原东北抗战时期的真实历史,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珍贵的史料。

  • 标签: 李敏 口述 抗联岁月
  • 简介:中国共产党开展的集中教育活动,主要是延安整风、1950年整风、1957年整风、“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教育要着眼于思想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信仰,着眼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高党员素质和干部能力,着眼于解决党内突出问题、转变作风、发扬优良传统,着眼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密切党群关系,着眼于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制度。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集中教育活动 历史回顾 现实启示
  • 简介:今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建馆启动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中共“六大”会址是中国革命历程的重要旧址,也是中俄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重要象征。那么,中共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有哪些细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呢?

  • 标签: 中共中央总书记 “六大” 历史细节 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 国家主席
  • 简介:本研究的理论预设为:"检察一体"原理中的内容,如"指令权"和"检察官客观义务权",主要反映和刻画了检察制度内部组织的格局和设计。为此,沿着历史脉络对大陆法系检察制度内部组织状况的演变予以追溯和分析,无疑为把握和诠释"检察一体"原理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资料。文章逻辑思路如下:第一,基于域内和域外对"检察一体"的阐述,概括"检察一体"的基本内容以及该原理同检察制度之间的联系。第二,立足刑事检控模式与国家政治制度两个方面,对法国与德国检察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爬梳,探明"检察一体"的内容在检察制度中演变的过程和原因。第三,立足历史的梳理和分析,对大陆法系检察制度以及"检察一体"原理予以适当的反思。

  • 标签: “检察一体” 法国检察制度 德国检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