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防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对159例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造成99例,占62.26%,与系统原因、个人原因有关。结论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从系统和个人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科室2016年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本院综合内科发生的28例不良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结果采血错误3例,跌倒13例,用错药5例,管道脱落3例,烫伤4例,其中跌倒发生率最高,占46.4%。结论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入院宣教,严格三查七对,加强评估,加大管理力度,改善病区硬件设施,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不良事件 原因 措施
  • 简介:目的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降低非正常护理意外事件。方法对某三级医院2005-2012年上报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运用追踪法、帕累托法确定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导致574起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制度执行不力、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医护沟通问题、作业流程不良,累积比例达77.1%,需要进行重点改进。结论转变质量管理理念,优化护理流程,从系统上进行防呆;引入"安灯"系统,倡导人人参与质量管理;推行"SBAR"沟通模式和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等,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防范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医疗事业不断进步,作为现代医疗科学技术体系形成与发展的产物,医疗器械不仅在医院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健康者健康保健与疾病预防中也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医疗器械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当前疾病诊疗与健康保健中已经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近几年我国医疗器械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医院内部在器械管理制度的优化与改进中存在滞后性,导致医疗器械的使用与管理存在着诸多不良事件风险,这不仅与医院关爱生命、维护健康的愿景不符,同时也不利于现代化医院理念的开展与建设。因此,要想避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就要充分重视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明确自身依然存在的不足,完善监测管理措施,以达到降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的目的,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标签: 医院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监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发生的儿科护理不良事件124例,分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124例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为给药差错38例(占30.65%),皮肤损伤25例(占20.16%),液体外渗24例(占19.35%),坠床或跌倒19例(占15.32%),延误检查12例(占9.68%),烫伤6例(占4.84%);护理人员的年龄越大、技术职称越高、学历越高及工作时间越长,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次数越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儿科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妊娠不良事件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收集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严重甲减,并具有妊娠结局的47例(48孕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妊娠不良事件(定义为发生妊娠并发症或母胎/新生儿不良结局任意1项),将患者分为有妊娠不良事件组(n=33)和无妊娠不良事件组(n=15)。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信息、孕期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妊娠并发症及母胎/新生儿结局。结果47例(48孕次)严重甲减患者年龄为(30.5±4.1)岁,分娩孕周[M(Q1,Q3)]为38.6(36.3,39.9)周;诊断孕周为7.0(6.0,8.8)周,孕期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为32.7(23.1,60.2)mU/L;TSH首次达标时间为6.0(4.0,10.0)周。82.5%(33/40)患者有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所有患者均给予左甲状腺素(L-T4)治疗,治疗后TSH达标率为77.1%(37/48)。83.3%(40/48)患者成功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 041±452)g,身高为(49.4±2.1)cm,头围为(33.6±0.7)cm。与有妊娠不良事件组比较,无妊娠不良事件组患者的孕期TSH首次达标时间更短[(5.0(3.0,9.0)周比8.0(4.5,12.5)周](P=0.033),甲状腺功能监测次数更多[(8.2±3.5)次比(6.0±3.6)次](P=0.049)。结论妊娠期严重甲减患者妊娠并发症及母胎/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积极监测甲状腺功能并给予治疗,可能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并发症 妊娠结局
  • 简介:2000年元月发生在浙江金华的少年杀母案,曾引起全国上下的强烈反响.然而,此类悲剧并没有收场.2002年2月24日,北京市21岁的大学生马晓明因功课不好被学校"劝其退学",自感没法向家人交代,便在寒假结束将要返校时,将自己的奶奶和爸爸杀死于家中.2002年4月6日,景泰县实验中学初二学生戚某伙同自己的两个同学将自己的亲生母亲杀死在家中,事后,又商定再杀死戚某的父亲,幸亏事情败露,悲剧才未进一步发生.

  • 标签: 不良家教 事件回眸 亲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常见宫内节育器不良事件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其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并分析956例涉及宫内节育器的可疑不良事件。结果主要原因有宫内节育器下移、宫内带器妊娠、月经间期出血、点滴出血、月经过多等。结论规范相关医护人员操作,提升节育器置入的科学性、合理性,并进一步提出防治措施,可避免宫内节育器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不良事件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生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为预防跌倒坠床的发生提出建议。方法对2014年1月至12月上报到护理部的跌倒坠床不良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结果发生跌倒坠床的根因是在患者活动时、无陪伴、在病床和卫生间发生比例高。结论跌倒坠床属于护理不良事件,针对根本原因,医疗机构应加强护患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实施动态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多部门协作降低跌倒坠床的发生率。

  • 标签: 跌倒 坠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科微创介入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在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期间来我院疼痛科行微创介入治疗的患者中选取3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明确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并根据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选取的30例患者中,血压异常患者经治疗后恢复正常,神经损伤患者经治疗后仍存在麻木感,椎间隙感染患者行骨科手术治疗后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对于患者存在的角膜反应迟钝、头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情况,行相应治疗后,其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对于疼痛科患者行微创介入术后出现不良事件,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类型尽早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判断,进而将不良事件发生率予以降低,将疼痛科治疗水平予以提升。

  • 标签: 疼痛科 微创介入术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因素护理干预对ICU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风险因素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6.7%)较低、护理满意度(93.3%)较高(P

  • 标签: 风险因素护理干预 ICU患者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医疗器械是医院进行治疗诊断的重要保障,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方面。加强对医院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管理,可充分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在开展器械不良事件的检测工作以来,可保障上市后医疗器械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合理性。

  • 标签: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学雷锋纳入学校课程遭质疑在“学雷锋日”,顺德一职校启动“义工服务100小时”德育课程行动.将“学雷锋、做义工”的行动纳入课程当中,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为社会、学校、同学开展100小时以上的义工服务,此条件作为学生毕业资格的重要考核条件。

  • 标签: 事件 学校课程 义工服务 学雷锋 德育课程 考核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