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一种取代剂将N-乙基-α-萘胺生产中副产品N,N-二乙基-α-萘胺转化产品N-乙基-α-萘胺.经试验考查了温度、时间以及反应物配比对转化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温度165℃,时间4小时,物料配比1:5(摩尔比).转化反应的总收率为78.4%.由于副产品N,N-二乙基-α-萘胺的转化利用,使N-乙基-α-萘胺产品收率由68.9%提高至84.3%。

  • 标签: N-乙基-α-萘胺 N N-二乙基-α-萘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章研究了芦丁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芦丁在碳糊电极上的电极过程为一受扩散控制的两电子、两质子参与的准可逆过程.芦丁的氧化峰电流与芦丁浓度的平方根在1-10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方法用于芦丁片中芦丁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芦丁 电化学行为 碳糊电极 循环伏安法
  • 简介:建立针叶樱桃提取物中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针叶樱桃提取物样品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处理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00×4.6mm,5(m),以乙腈-0.1%冰醋酸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总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0nm,进样量20μL。研究结果表明,芦丁在1.180μg·mL^-1-11.8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5%,RSD均小于2.0%,回收率符合要求,所建立方法快速、简便,能够用于测定针叶樱桃提取物中芦丁的含量。

  • 标签: 针叶樱桃 提取物 芦丁 HPLC 含量测定
  • 简介:通过漆酶/HBT体系对芦丁酶促聚合,利用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别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特点、功能基团和分子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酶促聚合产物主要为芦丁二聚体和三聚体;聚合芦丁分子中含有邻醌结构,说明聚合过程中单体分子中B环形成了自由基中间体;由于A环羟基具有耦合位点,使其具有亲核性,易与含有邻醌的B环发生亲核加成,将芦丁分子相互连接起来形成寡聚物。对芦丁二聚体和三聚体的结构也进行了推测。

  • 标签: 芦丁 漆酶/HBT体系 氧化聚合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产地款冬花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差异。方法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款冬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波长为510hm;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款冬花中芦丁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v:v=20:80),柱温3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7nm。结果不同产地的药材含量差异较大。6个产地款冬花中,总黄酮和芦丁均以甘肃含量最高。结论不同产地款冬花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应注意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 标签: 款冬花 不同产地 总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芦丁 高效液相法
  • 简介:乙基纤维素是广泛的水不溶性纤维素衍生物,可制成缓释药丸及具有缓、控释要求的新剂型的辅料.本文研究了基于超临界反溶剂(SAS)过程的乙基纤维素微粒制备原理及其实现方法,以乙醇为有机溶剂、超临界CO2为反溶剂制备出了平均直径在20-40nm范围内的乙基纤维素超细微粒.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了乙基纤维素超细微粒的结构,从特征基判断其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 标签: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 乙基纤维素 微粒 SAS过程 制备原理
  • 简介:研究2,4,5-三甲基-2-乙基噻唑的实验室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氯化铵与氧化钙的混合物与硫粉和2-丁酮,在室温反应条件下制备目标产物,收率可达70%,并研究其合成机理.

  • 标签: 2 4 5-三甲基-5-乙基噻唑 2-丁酮 硫粉 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130/0.4(HES)用于严重创伤骨科患者急性血液稀释后对蛋白的影响及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6至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符合入选标准、择期行手术治疗的严重创伤骨科患者4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24):乳酸钠林格组(A组)和HES组(B组)。A组患者气管插管后经静脉以0.5 ml·kg-1·min-1的速率输注10%血容量的乳酸钠林格液行急性血液稀释。B组患者气管插管后经静脉以0.5 ml·kg-1·min-1的速率输注10%血容量的HES行急性血液稀释。急性血液稀释前即刻(T0)、急性血液稀释后24 h(T1)、48 h(T2)测定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HSA)、血浆循环内皮数量(CEC)、C反应蛋白(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6。HES输入人体后与HSA结合,荧光光谱法分析HES和HSA的结合关系,进一步研究HES对HSA的影响。结果A组HSA、TP、CEC、TNF-ɑ、IL-6、IL-10、CRP在T0时分别为(38±5)g/L、(66±5)g/L、(5.5±0.4)个/0.9 μl、(24±5)μg/L、(8.9±0.8)μg/L、(44±6)μg/L、(13.6±1.4)mg/L;在T1时分别为(33±5)g/L、(60±6)g/L、(10.2±0.7)个/0.9 μl、(87±9)μg/L、(38.8±2.3)μg/L、(57±7)μg/L、(23.4±2.4)mg/L。B组HSA、TP、CEC、TNF-ɑ、IL-6、IL-10、CRP在T0时分别为(38±4)g/L、(66±5)g/L、(5.4±0.6)个/0.9 μl、(24±6)μg/L、(9.1±0.9)μg/L、(45±6)μg/L、(13.4±1.8)mg/L;在T1时分别为(35±5)g/L、(62±5)g/L、(7.4±0.6)个/0.9 μl、(70±8)μg/L、(29.5±3.1)μg/L、(72±6)μg/L、(19.7±2.2)mg/L。与T0时比较,A组HSA、TP在T1时降低(P<0.05);与T0时比较,两组CEC在T1时升高(P<0.05);与T0相比,两组TNF-α、IL-6、IL-10、CRP在T1和T2时升高(P<0.05)。与A组相比,B组CEC在T1时降低(P<0.05);与A组相比,B组TNF-α、IL-6、CRP在T1和T2时降低(P<0.05);IL-10在T1、T2时升高(P<0.05)。HES加入到HSA后,HSA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随着HES浓度增加,HSA的荧光强度降低,HES诱发HSA荧光猝灭,HES与HSA的色氨酸(Trp)-214形成1∶1的结合物。结论HES减少严重创伤骨科患者术后低蛋白的发生,HES输入体内后与HSA的Trp-214结合形成1∶1复合物,体积增大利于HES的机械堵漏,同时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抗炎作用有关。

  • 标签: 羟乙基淀粉 血蛋白质类 荧光 内皮
  • 简介:摘要四乙基铅作为一种抗震剂,在某些环境水体、土壤及人体血液中也存在四乙基铅。本文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饮用水源中的四乙基铅的测定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液液萃取 气相质谱 四乙基铅
  • 简介:以易获得的苯和糠氯酸为原料,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经三步反应合成出2-(2-氯乙基)-5-氯-6-苯基-3(2H)-哒嗪酮。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和13CNMR谱得以证实。

  • 标签: 糠氯酸 哒嗪酮 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麻剖宫产患者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霍姆)治疗,观察不同时机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腰麻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60例在麻醉开始前预充使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治疗,B组60例在子宫缝合完毕使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治疗,C组不使用霍姆,并观记录其不同时间点、脉搏、血压等变化,并进行分析对比,对药物应用中出现的情况或现象进行分析,来对比不同时机的作用及效果,期间辅以其他药物及方法治疗。结果A、B组在手术前期的指标无明显差异,而后期明显差异(P<0.05),C组在手术全程明显普遍血压下降,与A、B组有明显差异。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腰麻剖宫产患者手术后期应用效果明显,能够迅速提升血压,改善病人的循环状态,使麻醉期间循环稳定。

  • 标签: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霍姆) 剖宫产 腰麻 血压
  • 简介:应用分子模拟技术模拟真实分子体系的结构和性质来寻找目标分子,已大大推动了新材料的研制进程.本文在合成N,N-二羟乙基-3-胺基-2-甲基丙酸甲酯单体的基础上,利用MP软件和GAUSSLAN98UHF/3-21G分别进行分子力学优化和几何构型优化,寻找最优构型,并进行系统构象搜索,探讨了分子构象与能量的关系.

  • 标签: 合成 分子力学 构象能 分子模拟
  • 简介:从二茂铁出发经过酰化、还原、酯化、季铵化四步反应合成出一个新型的具有大空间位阻的1-(1-二茂铁基乙基)-3-金刚基-1-咪唑碘盐配体,其结构经1HNMR、13CNMR、HRMS进行了表征,结构正确,为目标产物.

  • 标签: 二茂铁 咪唑盐 催化剂
  • 简介:1,2:5,6-双-0-异丙叉基-3-C-(1-甲氧羰基)-乙基-α-D-呋喃阿洛糖是由D-葡萄糖衍生的一种重要支链糖。系通过以下途径制得,将D-葡萄糖羟基进行部分保护,在酸性条件下与过量丙酮进行缩合反应得二丙酮葡萄糖;然后将3位羟基进行PCC氧化得中间体二丙酮-3-已酮糖;再将中间体与-α-溴代丙酸甲酯进行亲核加成反应即得目标物,总收率为79.6%。目标物结构经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表征。

  • 标签: 1 2:5 6-双-0-异丙叉基-3-C-(1-甲氧羰基)-乙基-α-D-呋喃阿洛糖 D-葡萄糖 二丙酮葡萄糖 二丙酮-3-已酮糖 支链糖
  • 简介:以水杨醛和三乙基四胺反应合成三水杨醛三乙基四胺配体,并得到了配体的晶体结构,将配体与ZnSO4·7H2O作用合成了新的三水杨醛三乙基四胺合锌金属配合物。通过测定其熔点、电导率、红外谱图和紫外谱图,对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利用荧光光谱法对所合成的锌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金属配合物可使牛血清蛋白的荧光发生猝灭,在0-3.36×10-5mol/L浓度范围内的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

  • 标签: 水杨醛 三乙基四胺 锌金属配合物 牛血清蛋白
  • 简介:采用液相合成出2-(1-((2-胺基苯基)亚胺基)乙基)-5-甲氧基苯酚,通过IR,H1-NMR表征其结构,进一步合成其5种金属配合物(M=Cu^2+,Mn^2+,Ni^2+,Zn^2+,CO^2+),大肠杆菌的生物活性实验表明:配体与锰形成的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比配体强.

  • 标签: 2-(1-((2-胺基苯基)亚胺基)乙基)-5-甲氧基苯酚 配合物 大肠杆菌 抑菌活性
  • 简介:在常温下对羟乙基氧苯乙酮与苯甲醛合成了对羟乙基氧苯乙酮缩苯甲醛。在同样的条件甚至更高温度下,对羟基苯乙酮等类似结构的酮不与苯甲醛发生缩合反应。

  • 标签: 对羟乙基氧苯乙酮缩苯甲醛合成 比照 反应
  • 简介: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298K下Tris—HCl缓冲溶液(pH=7.1)中不同离子强度下,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N-十四烷基-N-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THD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考察了离子强度对二者结合作用的影响,分别用Stern.Volmer方程、位点结合模型探讨了THDAB在浓度较低区域与BSA的作用机制,用位点结合模型计算了不同离子强度下THDAB和BSA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结果表明:随离子强度的增大,THDAB与BSA的结合作用减弱.

  • 标签: 离子强度 N-十四烷基-N-羟乙基-N N-二甲基溴化铵(THDAB) 牛血清白蛋白 (BSA) 荧光光谱 荧光猝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