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特点和严峻形势入手,强调了"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把以研究老年学理论为基础,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战略"的观点;简述了中国特色老年教育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中国特色老年教育 地位作用
  • 简介:土族的现代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开始起步的。本文从文盲率、受教育水平、分性别和年龄受教育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土族人口的受教育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将土族人口与全国、汉族和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教育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

  • 标签: 土族人口 文盲率 受教育水平 分性别和年龄受教育状况
  • 简介:由于生育意愿、生育成本、生育能力、养育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单一的"全面二孩"政策恐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全面二孩"新政的实施并不表明就进入了"全面二孩"时代,局限于生育权限的改革是不够的,实际上我国还是难以走出选择性独生子女时代。在低生育时代,中国要真正实现想生敢生、应生尽生、愿生优生的适度生育目标,必须尽快出台有效的配套措施以及针对家庭和儿童的福利政策,推动社会福利家庭化和生育成本社会化进程,努力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标签: “全面二孩” 内生性超低生育陷阱 人口均衡发展 社会福利家庭化 生育成本社会化
  • 简介:根据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议,2016年全国两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决定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作的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使用了"高龄少子"来描述中国人口结构特征,并以此来阐释全面放开二孩的依据。文本对"高龄少子"作出概念解析和指标分析,用大量数据对中国高龄少子的人口结构特征作出详尽分析,在对发达国家高龄少子的诸多指标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发达国家广泛采取的家庭政策和移民政策进行了详细介绍后认为:全面放开二孩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在新常态下,对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压力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正面意义,它不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只是充分条件。在对"人口转变"进行理论史回顾之后,文本对世界不同地区人口转变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新中国建立以来实现三个阶段的跨越,成功实现人口转变,当前全面二孩政策符合人口转变的要求和规律。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高龄少子化 计划生育 人口转变 全面二孩 均衡发展
  • 简介:摘要:明清时期的扬州是东南地区地位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其经济繁荣,人口众多。但扬州人口并非一成不变,根据地方志与历史文献记载,可以发现明清两代扬州人口呈波浪型向上递增的趋势,在明初与清初降到谷底,随后迅速增长,嘉庆年间达到历史的最高点,之后缓慢下降。明清扬州人口的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当时的社会变迁息息相关。

  • 标签: 明清 扬州 人口 社会变迁 时代特征
  • 简介:中长期内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育率和死亡率。根据2014年我国统计资料,选取9个人口老龄化的间接影响因素指标,以28个地区为空间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提取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主成分。实证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的间接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经济与教育发展因素、社会公共医疗与养老保障因素、政策因素;28个地区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经济与教育发展因素对上海、北京等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影响较大,社会公共健康与养老保障因素对江苏、广西、安徽等大省的人口老龄化影响较大。而吉林、宁夏、河北等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关键影响因素为政策因素。

  • 标签: 主成分分析 人口老龄化 间接影响因素
  • 简介:2011年4月28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从发布的主要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出现了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数据显示,2000至2010年年均人口增长率从1990至2000年的1.07%下降到0.57%;我国0到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6.60%,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到14岁人口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

  • 标签: 中人口 人口问题 问题分析方法
  • 简介:扶贫开发的主要目的在于带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而扶贫人口的自我融入能力是决定扶贫成效的关键因素。针对当前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贫困人口在扶贫工作中自我发展能力弱,融入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利用政策优势,营造良好的自我融入环境,重视与扶“智”结合,培养自我融入的意识和能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培养自我融入的“造血平台”,实施项目引导,提供自我融入能力培养机会,促进对外交流,实现可持续自我提升发展等方式,探讨了贫困人口在扶贫工作中自我融入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路径。

  • 标签: 西盟县 新农村建设 自我融入
  • 简介: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社会各界对于体现公民权利和政府责任的公共服务项目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公共服务与人口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和复杂。其中,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人口发展态势之间的良性互动更是焦点问题之一。

  • 标签: 人口发展态势 教育资源配置 公共服务项目 首都 社会经济 政府责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以平均受教育水平测量的城乡人口教育差距,并没有出现库兹涅茨倒U型发展,乡村、县镇与城市之间的差距都在不断扩大。对近20年间差距演变的过程进行分析表明,乡村和县镇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的增长速度始终低于城市,尤其是县镇区域几乎没有增长。通过对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促使已经存在的差距自然消弥,城乡两个被分割的群体通过显性渠道与隐性渠道不断地文化教育再生产是差距存在和扩大的社会基础;高中阶段教育投入的增加更多是促进了城镇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初中阶段教育投入城乡差距的扩大直接导致人口受教育程度差距的扩大,而小学阶段教育投入城乡差距没有显示出统计上显著的影响;非户籍人口流动造成城乡人口结构的异质化,并进而扩大城乡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距;户籍人口迁入对城市和县镇人口受教育程度都有提升作用,迁出在抵消迁入的提升作用后,仍然导致城市与县镇之间教育差距的扩大。

  • 标签: 城乡一体化 平均受教育水平 城乡教育差距
  • 作者: 王立芬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素质教育》 2016年第2期
  • 机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所衍生的子问题。现代教育的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但目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凸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当下我国“回流”正经历“生存型”向“社会理性型”转变,经济、制度、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与影响着农村流动人口做出“回流”决定.同时,我国的“回流”现象可分为主动“回流”与被动“回流”,而被动“回流”的出现不仅展现出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的艰难,更对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造成影响.其中产业结构升级、多项制度脱嵌、社会认同度低成为城市推离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力量;惠农政策的不断推出,血缘、亲缘、地缘的影响成为农村拉回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力量.发展小城镇、加快制度建设、加大新型农民的培育、发展农村多元化经济成为改善这一现象的有力措施.

  • 标签: 农村流动人口 人口回流 社会学分析
  • 简介:当前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由老年人这一群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变化,社会体育的发展唯有相应的做出调整和变化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现实。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当前老龄化社会的特点,以及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并据此指出社会体育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以期能够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老龄化 社会体育 发展
  • 简介:通过对丽江市太安乡某村庄近百年来的人口发展及联姻关系的调查、访问发现,该村庄的人口和户数在第三、四代时出现一次猛发展时期,现在则处于缓慢的萎缩状态.与附近村落的联姻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而与外地联姻是2000年以后出现的新现象.影响本村婚姻最主要的因素有品行、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过世老人是否得体等.本村结亲、附近村庄结亲导致了很多亲上加亲、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

  • 标签: 云南丽江 纳西村落 人口发展 联姻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肃南裕固族传统体育人口和参与行为进行抽样调查,探析社会结构变迁对传统体育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体育人口呈“多元性”,仍以男性为主,女性比例相对较低,其中在校学生参与比例增加,参与者以文化程度中等为主,年龄呈“驼峰型”分布特征。活动时间具有较强的节日性,活动内容与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紧密相连,活动场所的选择具有多样性。政府已成为传统体育比赛主要发起者、组织者,传统体育活动处于低层次实物消费阶段。

  • 标签: 牧区 传统体育 人口 裕固族 肃南
  • 简介:为寻找云南省人口密度函数最优拟合模型,了解人口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规律,且为相关部门更好地进行区域人口的合理化布局提供理论支持。文章利用2013年云南省各县级行政单元人口及面积数据,借助GIS技术提取各县级行政中心的几何中心,基于地统计学的方法对人口密度数据作探索性数据分析和数据趋势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相关与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2013年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为高狭峰型正偏态分布;在东西向,人口密度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在南北向,呈中部高,南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利用交叉验证得到的指数模型为云南省2013年人口密度变异函数的最优拟合曲线模型;人口密度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上形成了滇中(昆明坝子)人口聚集区、滇西北和滇西南人口稀疏区三大地域单元的人口分布格局。

  • 标签: 云南省 地统计 克里格法 人口密度
  • 简介: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趋势的增强,使得流动人口家庭面临着其子女教育选择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数据,对全国范围内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地域选择和学校类型选择进行分析发现,有99.21%的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就读,但仍有0.79%未能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在小学阶段流入地公办学校就学比重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居留意愿、家庭子女数呈正相关,但与子女排行数呈负相关,在初中阶段则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 标签: 流动人口家庭 义务教育阶段 教育选择 调查数据 动态监测 实证研究
  • 简介: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双语教学是云南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则是双语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通过对云南省的德宏州、怒江州、保山市和西双版纳州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发现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在双语教师数量、质量、培训机制、政策执行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建设,以推动当地双语教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 标签: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 双语教学 师资建设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也成为了发展的主流,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可以提供精确而及时的依据,可为育龄妇女群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做好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的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工作人员应该端正工作态度,提高自身素质,规范案卷普查工作,统一规划,搞好案卷分类,科学管理档案,促进并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管理现代化。依据信息化的建设,从而积极地推进我国的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建设。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