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探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护理途径。方法对10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工作做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结果通过密切监视、及时给药、做好饮食、心理护理,102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护理和治疗效果。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观察是临床诊断治疗的科学根据。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内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护理带教是提升护生护理水平的方法之一,也是护生进行理论知识跟临床实际进行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对于护生实际动手能力跟沟通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工作开展期间,还存在有一定的带教风险因素。要求带教人员能够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做好这些带教风险的防范工作,让护理带教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获得良好的护理人才培养效果,本文就消化内科护理带教风险与防范措施进行探究。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带教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实习教学是教学医院的重要任务,它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师的重要阶段,本文分析了消化科在实习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总结了科室的一些经验,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 标签: 医学教育 实习 消化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临床教学路径效果。方法以2017年6月到2018年9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学习的72名护理带教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36名实习生。对照组运用传统带教方式教学,观察组运用临床教学路径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实习效果以及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运用临床教学路径教学的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92.48±3.64)和技能操作成绩(97.25±2.85)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实习生对学习方法有效(97.22%)、学习内容充实实用(97.22%)以及学习效果好(94.44%)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对护理实习生,运用临床教学路径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实习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实习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临床教学路径
  • 简介:摘要:人们对医疗与护理需求随着经济发展与保健意识的提高而提升。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护理质量提升是教学重点之一,这对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PBL这种教学方法因自身优势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逐渐广泛,本文则就该方法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PBL 教学模式 消化内科 护理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消化内科重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4月消化内科收治的64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病患护理后的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病患均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观察组有效率93.8%,并发症发生率6.3%;对照组有效率68.8%,并发症发生率21.9%,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消化内科重症病患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升病患的有效率及病患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消化内科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病因,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方法选取了在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恶心呕吐患者48例,开展回顾分析,统计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研究造成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具体原因。结果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和呕吐的原因以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胃肠炎、胆系结石最为多见,均多于其他疾病引发的恶心、呕吐。结论实践中导致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为常见的是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肠炎和胆系结石。

  • 标签: 消化内科 恶心呕吐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使用胃镜的方式检查患者的胃肠系统,并采用消化性溃疡穿孔手术的方式对病情严重的患者进行治疗,或通过保守治疗方式对除病情严重的患者进行治疗;最后对患者的胃液状况、出血情况等进行检查、记录。结果参与检查的所有患者接受胃镜检查后,全部被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其中12人使用手术方式治疗,并全部康复出院。其余108人使用保守治疗方式,在经过治疗后有102例患者的病情在48小时内很快被控制住,病情逐渐平稳,治疗显效率为94.4%,治疗总有效率为9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诱因是消化性溃疡导致的,所以可以使用胃镜确定病因后,即刻展开对应的药物及手术治疗措施,才能够有效控制、治愈疾病,提高治愈的效果。

  • 标签: 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方法,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74例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对74例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断,患者的主要病症为急性肠胃炎、急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细菌性痢疾及急性心肌梗死等。上述病症均会引起急性腹痛的症状,以急性肠胃炎和急性肠梗阻较为常见。患者临床治愈率为98.65%;死亡1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为1.35%。结论由于引发急性腹痛的原因非常多,内科医生应不断提高诊断水平,通过全身性的检查逐步对病因进行排除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关键词腹痛诊断;急腹症诊断;内科急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6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云南白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4,P<0.05)。治疗组恢复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4,P<0.05),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大出血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少,能够有效的缩短回复时间,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云南白药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中选择94例进行研究,按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n=47),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研究组进行对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临床诊断可知,急性腹痛的发生原因主要与急性腹膜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等有关。临床治疗中,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显著,诊疗满意度相对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急性腹痛的病因比较复杂,所以在临床诊疗中,要根据疾病种类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从而提升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的康复速率,使其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 标签: 消化内科 急性腹痛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