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经济进步与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大众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新的问题。贪食症作为一种进食障碍,一直以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而近年来,受到神经贪食症困扰的女性青少年更是逐年增加。本文针对神经贪食症这一疾病,阐述它的危害、病因及应对方法。

  • 标签: 青少年女性 神经性贪食症 应对策略与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为研究疗效更佳的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法,于我院中选取64例被确诊为该病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检验及调查后确认符合实验入组标准,可入组参与实验,并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使用维生素B6软膏治疗)和观察组(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每组32例,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效果达到显效者17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有效率96.87%;反观对照组,达到以上疗效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5例、12例、5例,有效率为84.37%,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有良好效果,而且安全性也更高。

  • 标签: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 他克莫司软膏 维生素B6软膏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个中度感音神经耳聋小家系行表型及遗传学分析,明确其致聋病因。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0年8月间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的两个耳聋小家系进行表型及遗传学分析。对家系1先证者及家系2先证者父母的DNA样本行所有已知耳聋基因二代测序,并对变异位点在家系成员中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对已报道的耳胶样蛋白(OTOGL)基因致病变异位点、导致中度感音神经耳聋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基因和与OTOGL基因具有相同表达定位的耳聋基因的临床表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两个耳聋家系先证者(均为男性患儿)的致病变异分别为OTOGL基因c.2773C>T/c.2826C>G(p.Arg925*/p.Tyr942*)和c.4455G>A/c.875C>G(p.Trp1485*/p.Ser292*)复合杂合变异,其中c.2773C>T为文献已报道的致聋变异位点,c.2826C>G、c.4455G>A和c.875C>G为新发现的变异位点,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制定的变异解读标准,上述4个变异位点分类均为致病变异。结论OTOGL基因变异是导致中度感音神经聋的重要遗传因素,本研究新发现的c.2826C>G、c.4455G>A和c.875C>G变异位点丰富了该基因的基因变异谱,为耳聋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并为遗传性耳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 标签: 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 耳胶样蛋白基因 致病变异 基因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告1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肝脏原发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例。患者男,47岁,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病史20余年。患者两年前意外发现肝脏占位,随访期间,肿块逐渐增大。CT检查为肝Ⅳ、Ⅷ段低密度肿块;MRI呈稍长T1不均匀长T2信号,增强扫描均呈渐进性持续明显强化;最终病理确诊为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1型 肝脏 神经内分泌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损伤的解剖,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解剖正常成人湿性尸体标本20具,其中男15具,女5具。显露梨状肌、梨状肌上下孔以及穿过的血管和神经等。并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梨状肌上孔呈斜向外下的裂隙状,下孔呈三角形裂隙状,当中有多条神经和血管穿过。梨状肌和坐骨神经位置存在变异。结论: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梨状肌上下孔变小以及穿过的神经血管变粗,都可能会导致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位置变异也是梨状肌综合征发生的解剖基础。

  • 标签: 坐骨神经 损伤 梨状肌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1986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期间收治的共计553例听神经瘤手术病例,分1986—1995年组,1996—2005年组,2006—2016年组,分别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肿瘤大小、术前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是否输血、是否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是否磨内听道壁、肿瘤切除程度、术后面神经功能评级(House-Brackmann分级)及出院情况、生活质量评估(KP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1986—1995年组及1996—2005年组相比,2006—2016年组患者年龄[(52.9±13.3)岁]更大,但整体肿瘤体积[(3.7±0.8) cm]更小,病例的术前住院天数[(4.9±1.9) d]、总住院天数[(19.4±6.4) d]显著减少,手术时间[(4.6±1.0) h]缩短,术中输血率(18.5%)显著降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使用率(8.9%)、磨内听道率(12.7%)较高,在提高肿瘤全切、近全切除率(89.2%)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率(71.5%),显著提高了出院治愈率(88.5%)(P<0.05)。同时 2006—2016年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估良好率(KPS≥60分)及优秀率(KPS≥80分)明显提高,分别高达94.2%和45.8%(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技术的成熟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运用,能缩短听神经瘤患者的治疗周期,提高肿瘤切除率和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率,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瘤,听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 面神经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神经内镜下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及技术特点。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2月至2019年2月期间运用全程神经内镜下锁孔入路MVD的97例PTN患者的临床资料,术者利用自然间隙,无需磨除发达的岩骨嵴或者过度牵拉脑组织,可视化、全景化地观察和评估脑桥小脑三角(CPA)区情况,准确识别责任血管,避免责任血管遗漏或者减压不充分,同时采用预垫技术、架桥技术及潜水技术,保证手术疗效的同时减少手术副损伤。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疼痛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及复发鉴定,分析其手术疗效。结果本组97例PTN患者中,96例在神经内镜下发现责任血管,其中单纯动脉性压迫77例,单纯静脉性压迫6例,动静脉同时压迫者13例。本组中87例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5例疼痛显著缓解,术后无需口服药物;4例疼痛部分缓解但仍需口服药控制,剂量较术前减少;1例无效。术后出现患侧面部麻木4例,患侧听力下降1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无脑梗死和脑出血,无颅内和切口感染。随访3.0~38.0(22.4±2.2)个月,术后复发3例,口服药物可控制疼痛,未再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无复发或加重。结论全程神经内镜下锁孔入路MVD治疗PTN可提供全景化视野,避免责任血管遗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神经内镜 微血管减压术 疗效 技术
  • 作者: 常海刚 孙涛 王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37期
  • 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卫辉 453100,宁夏医科大学颅脑疾病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银川 75000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杭州310003
  • 简介:摘要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目前治疗方法有限,且复发率极高。神经调控技术,包括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脑深部电刺激(DBS),在治疗药物成瘾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前景。岛叶是药物成瘾的关键脑区,其作为神经调控靶区在药物成瘾中的价值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介绍了岛叶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的临床前和临床证据,探讨了其作为脑刺激靶点治疗药物成瘾的前景。

  • 标签: 物质相关性障碍 岛叶 神经调控 脑深部电刺激
  • 简介:摘要胃肠道神经鞘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占全身神经鞘瘤的0.2%,最常见于胃,而鲜见于小肠。胃肠道神经鞘瘤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因体检偶然发现而就诊,罕有引起肠套叠的情况。本文报道1例以肠套叠为首发表现的回肠神经鞘瘤病例。

  • 标签: 神经鞘瘤 肠套叠 肠坏死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高等教育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利用BP神经网络以分数评价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健康状况。首先收集了多个国家教育影响因素的数据,选择出“国家人均GDP”、“国家高校升学率”等八个指标初步建立简单的指标体系。其次对八个国家进行模型应用,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对其提出优化后的合理蓝图。最后建立时间序列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出原状态下2020年中国评分从而得知此模型稳定性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 探讨在喉返神经的解剖特点及其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意义。研究方式 针对我院在2018年1月~12月期间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方式病患的喉返神经解剖显露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记录下病患的喉返神经分布的解剖特点。研究结果 选择的共计150名病患,成功显露喉返神经共计252侧,其中显露在左右两侧的数量分别为123条和129条,占比分别为51.19%和48.81%,同时喉返神经外分支显露数量为71侧。此外,左侧喉返神经的外分支叉和入喉处、甲状腺下极之间的距离数值与右侧的同一数值有着显著差异(P

  • 标签: 喉返神经 解剖特点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在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DRG-PRF)治疗中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63例接受DRG-PRF术的胸段PHN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32)。试验组利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背根神经节穿刺,对照组接受常规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穿刺。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发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手术并发症。结果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4.9%(79/93),高于对照组的30.2%(29/96)(P<0.001);试验组≥3次穿刺发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分别为4.3%(4/93)、1(1,1)次、2.9(2.8,3.0)min,均低于对照组的21.9%(21/96)、2(1,3)次、9.0(4.5,12.9)min(P<0.01);两组术前、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有1例刺破胸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误入椎管、血肿、脊髓损伤、肢体运动障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是引导PHN患者行DRG-PRF治疗的有效手段,可显著提升DRG-PRF手术效率,但对手术效果并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神经节,脊 神经痛,带状疱疹后 脉冲射频 3D打印技术
  • 简介:摘要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疾病,占全部胰腺原发肿瘤的4%~5%,而60%的患者在pNENs确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并且肝脏是最常累及的转移脏器。现阶段,pNENs肝转移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局部栓塞与消融、化疗,以依维莫司及贝伐单抗为代表的靶向治疗,生长抑素受体治疗与免疫治疗等等;然而,如何针对所处疾病不同阶段的患者进行准确病情评估并合理选择上述治疗手段、最优化治疗效果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多元饱和治疗理念作为最近由笔者提出的智能医学时代新的肿瘤治疗理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整合现有肿瘤治疗手段,结合患者个体异质性,在肿瘤治疗的不同阶段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准确评估病情,预测相应治疗可能的反应性,并且借机器人手术平台采取患者最适宜的手术方式,从而进行动态化调整以最大、最优化治疗效果,能够为实现患者最优预后提供可能。

  • 标签: 胰腺 神经内分泌瘤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BP神经网络的结构、分类和性能参数,对BP神经网络光伏发电在MPPT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网络模型的方式,实现模型训练,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的分析,改善神经网络。

  • 标签: 光伏发电 BP神经网络 模型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基于神经网络的角度,用著名的赫布学习定律科学论证了数学思维的后期可塑性,为后期进行科学的数学思维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同时还探讨了培养数学思维的三大准则和相应的培养途径。

  • 标签: 神经网络 数学思维 后期 可塑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角膜共聚焦显微镜(CCM)检测帕金森病(PD)患者的角膜神经纤维变化,同时探讨角膜神经纤维与疾病严重程度和运动症状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南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年龄40~80岁PD患者42例,作为PD组,并收集同时期来医院体检的40~80岁的40名健康中老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双眼均行CCM检查。对比分析PD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角膜神经差异,采用相关分析评估PD患者角膜神经纤维与病程、H-Y分期(H-Y)、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左旋多巴每日等效剂量(LEDD)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角膜神经纤维能否作为PD诊断的标志物。结果PD患者的角膜神经纤维密度(CNFD)[(19±3)支/mm2]低于健康对照组[(28±4)支/mm2](t=10.798,P<0.001)。PD患者的角膜神经分支密度(CNBD)[(25±11)支/mm2]高于健康对照组[(18±6)支/mm2)](t=-3.427,P=0.001)。PD患者的角膜神经纤维长度(CNFL)[(11.0±2.5) mm/mm2]少于健康对照组[(12.5±1.6) mm/mm2)](t=3.139,P=0.002)。CNFD具有较好的诊断P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61 3(95%CI:92.42~99.84,P<0.000 1)。PD运动症状受累较重侧角膜神经纤维与受累较轻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CNFD与H-Y、UPDRS-Ⅲ呈负相关(r分别为-0.501,-0.399,均P<0.05)。CNBD与H-Y、UPDRS-Ⅲ、UPDRS-总分负相关(r分别为-0.622、-0.394、-0.354,均P<0.05)。CNFL与H-Y、UPDRS-Ⅲ、UPDRS-总分负相关(r分别为-0.574、-0.484、-0.422,均P<0.05)。结论PD患者存在小神经纤维损伤, 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小神经纤维的代偿能力下降。角膜神经纤维与运动严重程度负相关。CNFD诊断PD有较高的敏感度,可能作为诊断PD的标志物。

  • 标签: 帕金森病 角膜共聚焦纤维镜 小神经纤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典与非经典副肿瘤神经综合征(PN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8例确诊PNS,总结其临床特点,进行关于分型、临床表现、神经副肿瘤抗体、原发肿瘤等的系统性分析。并按照Graus标准将纳入病例分为经典和非经典PNS组,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特点、抗体阳性率、肿瘤合并率、确诊时间、死亡率等差异。结果48例PNS中,21例(43.8%)血清特征性抗体阳性,其中经典PNS 28例(58.3%),非经典PNS 20例(41.7%)。两组间在年龄、性别、临床累及部位、特征性阳性抗体类型、肿瘤确诊率及随访死亡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经典PNS组确诊时间为[M(Q1, Q3)] 3.0 (2.0, 6.5)个月,明显长于经典PNS组1.0(0.6, 3.0)个月(P<0.05),非特征性抗体合并率上,经典PNS组明显较多[10例 35.7%,非经典PNS组1例(5.0%),P=0.016]。随访至今,明确合并肿瘤患者39例(81.3%),29例(60.4%)患者在发现肿瘤前确诊PNS。结论非经典PNS在临床上发病率并不低,其症状不典型极易延误确诊时间。临床考虑PNS相关的经典及非经典症状时均应进行神经副肿瘤抗体检测,并重点筛查相关肿瘤。对于抗体阳性未发生肿瘤者,应密切随访5年以上。

  • 标签: 副肿瘤综合征,神经系统 抗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