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是胃癌的I类致癌原,目前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在我国非常高,根除H.pylori能够降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发生率。目前有一部分患者,HP反复根除失败。此文对影响H.pylori根除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应对策略,以指导下一步诊治。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耐药,基因代谢型,患者依从性。
  • 简介:摘要随着大规模根除治疗的推进,导致幽门螺杆菌(H. pylori)耐药率不断升高,加上宿主CYP2C19基因多态性、H. pylori球形变、患者依从性、医生治疗方案不正规或经验式反复根除治疗等因素,H. pylori根除率逐渐下降。个性化治疗是实现H. pylori感染者首诊成功得以根除的有效措施。随着克拉霉素耐药分子诊断试剂盒在我国首次获批与美国胃肠病协会(AGA)有关难治性H. pylori感染定义更新,遵循国际最新共识与指南、符合国情、赶超国际水平的基于耐药基因检测的H. pylori首诊个性化诊疗走向前台。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个性化治疗 细菌 耐药
  • 简介:摘要:探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否可以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如果可以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那么胆汁反流的程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程度有何关系。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几率远超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所以说对于胆汁反流的患者来说,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非常有必要,若患者同时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来提高胆汁反流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和根除治疗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因消化道症状于2021年9至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接受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且既往未接受根除治疗的患者,根据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是否感染H. pylori,分为H. pylori阳性组和阴性组,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诊断SIBO。H. pylori阳性患者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方案治疗。停药6周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和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男49例,女53例,年龄(42.1±9.9)岁。其中H. pylori阴性49例,H. pylori阳性53例;SIBO阳性47例,阴性55例。H. pylori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腹部症状及萎缩性胃炎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 pylori感染者SIBO阳性率高于非感染者(60.4%比30.6%,P=0.003);SIBO阳性者腹胀(36.2%比10.9%,P=0.002)和便秘(27.7%比1.8%,P<0.001)症状发生率高于SIBO阴性者。H. pylori根除后SIBO检出率较治疗前下降(20.8%比60.4%,P<0.001),根除后SIBO缓解率为66.7%(20/30),患者便秘症状较前改善(6.0%比18.9%,P=0.008),其余胃肠道症状包括腹泻、腹痛、腹胀、纳差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 pylori感染增加SIBO风险,含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的四联方案对H. pylori感染合并SIBO有治疗作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根除治疗 消化不良
  • 简介:    摘要:幽门螺旋杆菌与人类各种传染病有关,尤其与卫生服务有关。由于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会对其产生耐药性,这给治疗带来了严重问题。然而,治疗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生物膜的相关感染。本文研究旨在评价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与幽门螺旋杆菌分离株的抗生素耐药性。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生物膜 耐药性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直肠腺瘤患者腺瘤组织幽门螺杆菌(Hp)富集情况,分析其与结直肠腺瘤临床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结合医院内镜中心1 622例胃肠镜检查者的资料。比较结直肠腺瘤组(743例)和检查阴性对照组(879例)的一般资料、胃黏膜Hp感染情况、结直肠腺瘤临床及病理特征、腺瘤Hp甲基蓝特殊染色、腺瘤H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腺瘤人Toll样受体5(TLR5)蛋白免疫荧光结果。结果结直肠腺瘤组共743例,年龄(54.5±12.3)岁,男性占56.0%(416/743)。对照组共879例,年龄(55.6±12.1)岁,男性占58.4%(513/879)。结直肠腺瘤组胃Hp阳性361例(48.6%),对照组胃Hp阳性331例(3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黏膜Hp感染与腺瘤组织Hp富集存在明显相关性(OR=28.590;95%CI:18.554~44.055,P<0.001)。同时发现结直肠腺瘤Hp富集与腺瘤数目、直径、腺瘤病理类型、腺瘤恶性度等存在相关性(RR=0.804、3.163、3.089、2.463,均P<0.001),且发现Hp富集的腺瘤组织TLR5蛋白表达增高。结论胃Hp感染与结直肠腺瘤Hp富集事件相关,而腺瘤组织Hp富集与腺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之间具有相关性,其促瘤作用可能与Hp上调黏膜TLR5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腺瘤 幽门螺杆菌 腺瘤病理类型 Toll样受体5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近10年消化性溃疡出血(PUB)患者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和相关药物使用的变化趋势。方法纳入2010—2019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PUB患者,对其H. pylori感染、相关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糖皮质激素)使用及非H. pylori-非药物性溃疡的构成进行时间变化趋势分析。结果2010—2019年共收治PUB患者1 140例,其中男925例、女215例;年龄M(Q1,Q3)为53.5(33.0,66.0)岁,<65岁患者833例。H. pylori阳性率逐年分别为79.3%、75.7%、73.1%、71.6%、77.0%、70.4%、69.7%、63.1%、51.4%、50.9%,呈下降趋势(χ²=32.386、P<0.001),且下降趋势在不同溃疡位置、年龄和性别分组的分析中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UB患者中至少使用上述1种药物的比例分别为23.1%、28.6%、34.0%、39.5%、33.8%、35.9%、28.7%、39.8%、40.9%、41.8%,呈上升趋势(χ²=6.857、P=0.009),其中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使用比例呈上升趋势;非H. pylori-非药物性PUB患者的比例分别为12.3%、22.1%、14.6%、13.2%、7.7%、13.0%、16.9%、18.7%、22.6%、20.9%,呈上升趋势(χ²=4.808、P=0.028)。与此相应,PUB患者中高龄(≥65岁)患者比例(χ²=4.608、P=0.032)及大溃疡(≥2 cm)比例(χ²=8.173、P=0.004)亦呈上升趋势。结论近10年PUB患者H. pylori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用药史患者比例以及非H. pylori-非药物性患者比例呈上升趋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出血 幽门螺杆菌 非甾体类抗炎药 变化趋势
  • 作者: 杨桂彬 胡伏莲 成虹 高文 盛剑秋 张振玉 杜奕奇 左秀丽 李岩 陈烨 王邦茂 赵子涵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18期
  • 机构:航天中心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049,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034,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北京 100700,南京市第一医院消化科,南京 210006,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43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科,济南 25001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消化科,沈阳 11080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消化科,广州 510515,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天津 300052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三联疗法作为一线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根除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全国9个中心接受胃镜检查并诊断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的H. pylori阳性患者共497例,采用分段随机法分为3组,进行H. pylori初次根除治疗。A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三联疗法(10 d后继续仅予布拉氏酵母菌至14 d);B组采用铋剂四联疗法(10 d);C组采用三联疗法(10 d)。患者均在第44天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分别观察H. pylori根除率、第14及44天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纳入的497例患者中,男229例,女268例,年龄18~69(46.1±11.8)岁,共472例(A组158例、B组159例、C组155例)完成试验。意向性(ITT)分析:A组H. pylori根除率为77.8%(126/162),B组为80.1%(137/171),C组为65.2%(107/164)。符合方案集(PP)分析:A组根除率为79.7%(126/158),B组为86.2%(137/159),C组为69.0%(107/155)。三组间ITT及PP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TT:χ2=11.14,P<0.01;PP:χ2=13.86,P<0.01)。各组两两比较,ITT及PP分析A、B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第14天时,A、B组嗳气症状评分缓解程度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44天时,A组腹胀、嗳气症状评分缓解程度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纳入本研究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A组腹泻发生率低于另外两组(均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三联疗法作为一线方案对NUD患者初次H. pylori治疗具有较好的根除效果,并在症状缓解上有优势,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临床安全性。

  • 标签: 螺杆菌,幽门 布拉氏酵母菌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胃癌抗原(CA72-4)、糖链抗原12-5(CA12-5)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21年 9月至2022年2月就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就诊的胃癌患者为实验组,5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主要为胃溃疡)为良性病变组,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150名研究对象通过使用卡式幽门螺杆菌测试仪进行碳-14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CEA、CA19-9、CA72-4、CA12-5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经检测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与选定的CEA、CA19-9、CA72-4、CA12-5四种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幽门螺杆菌、CEA、CA19-9、CA72-4、CA12-5五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达92%,特异性高达93%,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远远高于幽门螺杆菌以及CEA等单一指标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论:由此可知,幽门螺杆菌与CEA、CA72-4、CA12-5、CA19-9这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筛查过程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用于对胃癌高风险人群进行检测。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癌胚抗原 癌抗原72-4 胃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