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老子》中共有28个“曰”字①,多数“曰”字都可作“说”或“叫作”解。如“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十四章)、“是以建言有之曰:我无为而民自化……”(五十七章)之类。但有些“曰”字的意义却比较特殊,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

  • 标签: 因果关系 《老子》甲 “爱” 张松如 《洪范》 老子校读
  • 简介:在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面世之前,我国语言学家马建忠在1894年呈奏清廷的《拟设翻译书院议》中提出过“译”标准。所谓“译”,即“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译文要与原文相当。而如何才能做到这个“相当”,马建忠用了200余言加以详论,其中强调了译者必须查文字之渊源、辨实义之相当、思意旨之所在。简而言之,只有查、辨、善思方可有“译”。

  • 标签: 翻译标准 译文评析 英语世界 善思 参赛 大赛
  • 简介:《论语·雍也》“君子可也”一句中的“”字,历来学者多从汉儒之说,训为“往”.清人俞樾持不同观点,认为“”当读为“折”,当代学者洪波赞成此说并为之论证.《论语》出土文献的发现与刊布,为正确揭示文本真义提供了契机.定州汉墓竹简中该句作“君子可選”,“選”对应于今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出土文献材料中“■”声字可读入月部(如“”、“噬”等)亦可读为元部(如“衍”、“遣”等)的用字现象,着重探讨“”、“選”异文形成的原因.主要结论是,“君子可也”之“”在早期底本中可能写作“”声字,后世不同的传抄者依据自身的阅读习惯将之转写成“”或“選”;“選”、“遣”音义关系颇为密切,在《论语》该句中当理解为“遣送”、“打发”之义.

  • 标签: 君子可逝 异文 古文字 用字
  • 简介:在台湾当代文坛上,简(女贞)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她获得岛内多项散文大奖,被誉为台湾散文的第三代传人。她的文章中,流淌着一股洞明世事的澄静之气,言简意丰,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空灵》集作于她创作的成熟期,可谓是字字珠矶,篇篇锦绣。从《生与乃同一棵桃树》中我们可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简(女贞)的这篇散文,以最简约的文字营造最丰厚的意境。开篇寥寥数语,便将读者带进了一个“青石路,砖瓦小城”的桃源地。我们心中的文化积淀与之相和,眼前不禁出现了武陵渔人所见的“黄发垂髫

  • 标签: 简媜 《生死逝乃同一棵桃树》 散文 意境 佛法 结构
  • 简介:音乐是怎样起源的?人类远祖最初是敲击各种物件去制造节奏,还是展现歌喉,从而创造了音乐?他们使用的是何种乐器?这是最近发表在《社会学前沿》杂志上的“假说与理论”一文所探讨的部分问题。答案表明,音乐的历史在很多方面就是人类的历史。

  • 标签: 音乐史 人类史 社会学 历史 节奏 乐器
  • 简介:张养浩(1269—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他是元代著名散曲家中少数几个官位较高的汉族作家之一,先后任过监察御史、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职,后弃官归隐达八年,其间朝廷曾七次征召,他都未再出。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陕西大旱,朝廷任他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去救灾,他毅然复出。到职

  • 标签: 张养浩 监察御史 散曲家 济南人 双调 贯云石
  • 简介:《剑桥英语》2002年1月由剑桥大学出版社授权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巨著,其研究语言的独到的视角和多样的分析方法,最能启,迪我们汉语的研究,为汉语研究者提供广阔的思想空间。我们这里追踪其运用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历史的方法,对汉语历史上的性别变异作一个初步的探索,以供方家讨论。……

  • 标签: 《剑桥英语史》 汉语史 性别 人称代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问】我对最近几期的《日语知识》有几点疑问和建议。(1)彼女音楽好(93.7.p44)我记得主语是第三者时,表示感情的形容词后面需加。如,「彼悲」。那么表示感情的形容动词呢?从例文上看似乎不需要加,为什么?

  • 标签: 形容动词 日语专业 李强 拟态词 程度副词 情态副词
  • 简介:<正>读《左传》、《史记》,多有疑不能明者,今谨录数条于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不悦,起行酒,至武安,武安滕席曰:“不能满觞。”夫怒,因嘻笑曰:“将军,贵人也!”属之。时武安不肯。“属”,《集解》引徐广曰:“属,一作‘毕’。”《索隐》案:“《汉书》作‘毕’。毕,尽也。”后代注家因袭这一训诂,如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就说:“属,《汉书》作‘毕’,谓喝干。”王力《古代汉语》也注解说:“属,等于说请。”显然,裴骃和司马贞只是指出了《史记》和《汉书》的异文,司马贞用“尽”解释的是《汉书》的“毕”字而不

  • 标签: 献疑 《史》 魏其武安侯列传 左传 杜注 “毕”
  • 简介:<正>公元初期公元初期,西方的词典编纂研究主要仍然属于希腊学者的领域,他们的研究成果大多出自亚历山大城中的各个团体。亚历山大的Pamphilus(活跃时期:公元50年)负责编纂一部稀有的、或者说疑难词的大词典。可惜它没有留存下来,尽管它的许多节略本中的一本被赫拉克利的Diogenianus(活跃

  • 标签: 双语词典 亚历山大 词汇表 词典编纂 公元 拉丁语
  • 简介:从50年代早期到90年代晚期的四十多年来,通过他在哈佛大学政府与历史系的教学工作,以及通过他的著作与论文,华慈成为中国研究领域内的泰斗级人物。他的研究,尤其是在横跨思想与政治学的领域,已成这衡量学术的标准,他的研究封于为生们以及全世界的学者们都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已成属于人们获取灵感的来源。

  • 标签: 史华慈 汉学 美国 治学精神
  • 简介:摘要泰语泛指泰国人民所使用的语言,狭义来讲泰语指的就是泰国官方用语,泰语所使用的文字是泰文,泰文是有泰国素可泰王朝时期国王兰甘亨大帝在巴利语、梵语、高棉语、孟语等的基础上发明创制。素可泰王朝时期,佛教已经传入泰国,而传入泰国的佛经多为巴利语和梵语,因此佛教的传入对泰国文字有重大影响,其中泰语中有很多不发音字母现象,而这现象与佛教传入密不可分。本文将举例论证佛教对泰国文字的影响。

  • 标签: 泰国 佛教 不发音字母
  • 简介:首届南传佛教高峰论坛2月18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开幕,来自多个国家的高僧大德、近百名中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赴会研讨南传佛教发展策略,共建南传佛教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 标签: 汉语教学 海外教育 资讯动态 新闻报道
  • 简介:川端康成一生深受佛教思想影响。他十分关注佛教的微观世界却又对佛教的核心价值不甚明了。他试图把人生放大开来认真探讨,却又总想逃避现实问题,去追寻高妙空灵的幻想境界。这一矛盾反映在文学中,就形成了川端文学独特的文体特征。本文从佛教的“万物一如、轮回转生”观念对川端初期文学造成的影响入手,尝试性地探讨其文学的思想性。

  • 标签: 初期文学 “万物一如 轮回转生”观念 佛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