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正>《木兰诗》“唧唧复唧唧”一句中“唧唧”一词,对它的理解,历来颇多分歧。余冠英先生选注的《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08页)注为:“唧唧,叹息声。”林庚、冯沅君二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看版上编第一册第266页)亦云:“唧唧,叹息声。”黄丘洲先生《文言难句例解》(福建教育出版社)注云:“‘唧唧’解为‘织布声’切近实际。”朱星先生在《注释学刍议》(《河北师院学报·哲社版》1979年第一期)中历数了九条理由,认为“‘唧唧’不是叹息声,而是机杼扎扎之声”。席文天先生在《〈木兰诗〉注解订疑》(《文史知识》)中华书局版1991年第11期第110页)一文中认为“唧唧”当指“虫鸣声”。此三说中正确的解释应是哪一种?

  • 标签: 《木兰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注释学 呜声 折杨柳 诗歌
  • 简介:祖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是满族及其祖先的发详地。自古以来,勤劳、智慧的满族先民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缔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为开发、建设和保卫祖国边疆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东北满族先民的广大活动区域内,曾经命名了数量极其丰富的古老满语地名。尽管其中相当一部分地名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转化成汉语及其他民族语,或被废弃而消失了,但传流至今的仍有数万条之多。它们是满族先民开发东北边疆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满语语音发展变化的重要资料。

  • 标签: 东北边疆 保卫祖国 萨里 黑顶子 历史见证 黑龙江舆地图说
  • 简介: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锕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 标签: 小学生 英语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英语写作
  • 简介:屈原的《鬼》,写的是一个美丽而忧怨的女神,这个女神,并不是单纯虚拟出来的,而是出自一个美丽凄婉的楚国传说,也就是说,《鬼》这首诗,实际上是对一个传说人物的具体描写。郭沫若、马茂元等人考证:“采三秀兮於山间”,“於”就是巫山,这鬼就是巫山女神。《宋玉集》《洛神

  • 标签: 《山鬼》 屈原 文学研究 审美特征 诗歌 民间传说
  • 简介:人类社会离不开传播,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传播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交流信息。宣伟伯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在众多的传播媒介中,电影作为一种影响巨大的传媒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动画电影 文化发展 《木兰诗》 乐府诗 传播过程 解读
  • 简介:广东省潮阳县峡山灯塔公社第八大队夏东浦村,是一个有550户,2834人口的村落,全村分成6个单元,18个生产小队。8——45岁的青壮少年有1567人。解放前夏东浦村农民受地主剥削很重,生活很痛苦,文化水平极低,全村只有二个地主的儿子读过初中。解放后这个村子里的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获得了解放,56、57年粮食大丰收,获得粮食千斤社的光荣称号,58年4月28日,全村又扫除了文盲。但是,全村会读普通话的青壮年中仅有11人(大部分是公、民

  • 标签: 东浦 千斤社 潮阳县 文化水平 思想情况 洗衣服
  • 简介:文章从文化视角对石寨文化进行了论述。文章认为,在研究石寨文化时不能用今天“民族”的概念为二千年前的古人定一个民族成分,而从文化的角度看,通过对石寨器物的研究去了解历史,更能说明问题。文章从文化的角度,通过器物分析,对石寨文化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石寨山文化 文化观 器物分析 论述
  • 简介:怎样让初中学生摆脱人云亦云的写作状态,写出一定的'高度',这是广大语文教师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要在题材构思、线索构架、情感思想和美词妙句等方面,让学生逐个击破,这样才能让他们占领写作的'高地',在一次次练习中逐渐挖掘出新意,写出具有一定思想、情感充沛的好文章。

  • 标签: 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新意
  • 简介:本文论述了我国景颇族官制的由来、内容、辖区和世系,官的特权和义务,以及官特权的丧失。指出山官是农村公社的首领、百姓的领袖、奴隶的主人。官制度是景颇族社会从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一种政治制度。

  • 标签: 山官 山官制度 景颇族 奴隶
  • 简介:摘要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平顶方言在很多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尤其在词法、句法两方面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存在差异。

  • 标签: 平顶山方言 语法 差异
  • 简介:日本有一家电子公司。总部设在东京,分部和生产区设在大阪。为此,公司每天都安排了值勤小姐负责购买专线车票,为与本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客人和外商提供方便。

  • 标签: 看一遍富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