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疑问”是一个属于全句的功能范畴。长期以来,疑问句的研究一直是语法学界的热门课题,而“热门”中的“热点”则是疑问句式的分类和描述。本文以“原则本位”的语法体系为理论基础,重新考察了跟疑问范畴和疑问句式相关的种种语法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所谓的“疑问句式”其实在核心的语法规则系统中并没有独立的地位。它们是”公用”的,超具体结构的“语法规则”发挥作用(实例化),并且跟针对“疑问”和“焦点”的语法化方式以及词汇因素相互作用所造成的现象,而不是“语法规则”本身。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把所谓的“疑问句式”及其语法特征从核心语法系统中整个儿抹掉,从而在相关方面简化语法规则,降低羡余度。“语法”中只有针对“疑问”范畴的动态“处理方式”,而根本不存在仅仅跟“疑问”相联系的静态“句式”。本文主要讨论汉语成人语法的问题,但有的地方为了较充分地阐述我们的想法,引用和比较了日语,彝语,英语以及英汉两种语言儿童习得中相关的语言现象。

  • 标签: 现代汉语语法 原则本位 疑问范畴 疑问句式
  • 简介:本文从疑问的本质特征出发,将疑问句中表达的“疑”分为三个阶段:①表示命题内容的疑;②表示受话者接纳与否的疑;③不存在疑的周边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对所谓的周边疑问句,如“意志疑问文”、“情报受容型疑问文”、“反语”、“のではなぃか”疑问句等进行了一些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指出在疑问和非疑问之间存在着不�

  • 标签: 日语疑问 疑问疑问
  • 简介:对四名普通话儿童自发话语的分析、输入与输出的对比研究表明,两岁至两岁五个月(02;00—02;05)是疑问词知识发展的关键年龄段;疑问用法要比非疑问用法获得时间早、使用频率高;论元问句要比附加语问句获得时间早;非疑问用法在儿童的自发输出中均出现在含“也/都”的否定句中.表任指。

  • 标签: 儿童早期语言获得 特殊疑问词 疑问用法 非疑问用法
  • 简介:越南语和汉语的疑问代词除了疑问用法以外,还有"任指""虚指""承指"和"否指"等多种非疑问用法,这些非疑问用法既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也存在着某些有趣的差异。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着重讨论汉语的"谁""什么"和越南语的"ai""gì"等若干典型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重点指出其在句法、语义以及语用等方面的异同,并试图作出解释,希望能够从语言类型学角度认识这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在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方面的特点。

  • 标签: 汉语 越南语 疑问代词 非疑问用法 对比
  • 简介:质疑大连赵祯《日语知识》杂志社:1998年2期《日语知识》“文学鉴赏”栏,“名俳赏阅(三)”有些问题提出来供编者参考。(一)此栏介绍了5首俳句,4位俳人。4个人的名字错了2个。(1)山口错成开始以为是排字错误,原来不是,在作者简介中也是“山口波津女(...

  • 标签: 日语知识 排字错误 文学鉴赏 主格助词 问题提出 人名字
  • 简介:汉语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受到严格的语境限制,属于语言、认知等多层面的问题。语料显示,儿童2岁左右开始在否定句中使用作全称量词解读的疑问词,全称量词解读的习得早于存在量词解读的习得;儿童5岁左右在判断处在主要允准语境中的非疑问用法时与成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各种语境在习得次序上按向下单调性逐减依次出现,这一发展特征验证了跨语言的理论假设,也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契合;目标项的标记性差异也影响儿童的习得次序;儿童语法与成人语法间存在连续性。

  • 标签: 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 允准语境 语言早期习得
  • 简介:疑问副词“莫非”至迟在宋元之际就已产生,它并非直接由义为“没有谁/什么不是”的跨层结构“莫非”衍生而来,而是与测度疑问副词“莫”、“莫是”、“莫不”、“莫不是”有渊源关系。疑问副词“莫非”生成的语境是疑问句,生成的机制是类化。疑问副词“莫非”的演化表现在使用频率、句法功能和语气等方面:元代以降,“莫非”在“莫”系疑问副词中逐渐占有明显的优势;“莫非”用于NP前的功能在逐渐消失,基本上只用于VP前;“莫非”最初只表示测度,至迟在明代后期语气开始分化,可以表示反诘,但表示测度仍是其主要用法。

  • 标签: “莫非” 疑问副词 跨层结构 来源 演化
  • 简介:<正>成语每因“貌似而非”、“一线之差”、“囫囵吞枣”而不得确解,究其原因,不外属于同字异义、古今异义、结构歧解、训诂失据等方面的问题。今列举常用成语数条,讨论如后。【实事求是】这成语中的“实事”,许多人以为是定名结构(“实”的“事”)。有的辞书和成语词典的编写者觉得光有个名词性结构不好办,于是用“增字解经”的办法来解决矛盾:或曰“根据实证,求索真相”,或曰“按着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也不缩小”,安上个“根据”或“按着”。“实事”是不是定名结构?我们不能想当然。这个成语的出处是《汉书·河间献王传》,原文为:“修字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

  • 标签: 成语词典 实事求 异义 解经 “实” 佞幸
  • 简介:本文从语义、语用的角度对有疑而问的疑问句进行考察,着重探讨此类疑问句的问域、问点、预设及其恰当性问题.文中认为,疑问句的问域总是由包含若干命题选项的析取式及询问标志所构成,问点可以通过对不同命题选项的比较来确定,只有所有预设均为真的疑问句才存在真解答,只有符合恰当性要求的疑问句才能顺利地得到真解答.

  • 标签: 有疑而问 问域 问点 预设 恰当性 疑问句
  • 简介:笔者认为贵刊1995年第7期登载的《小议特殊的反意疑问句》(以下简称《特反》)一文中的第5条和第12条表述不够全面,现作如下商榷。1.《特反》第5条中说:Letus表示第二人称的祈使句,疑问部分要用willyou。对于letus,在葛传(?)先生编的《英语惯用法词典》中有以下论述:Letus里的us有时不包括对方,有时包括对方,如:“letusknowthetimeofyour

  • 标签: 惯用法 主谓语 THINK 文中 ANYTHING 请参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英语的反意疑问句一般是这样构成的:①陈述句谓语用肯定形式+疑问句谓语用否定形式;②陈述句谓语用否定形式+疑问句谓语用肯定形式,并且疑问部分的助动词和主语都是重复陈述部分的助动词和主语。例:Heisastudent,isn’the?Sheisn’tanurse,isshe?

  • 标签: 否定形式 肯定形式 行为动词 NURSE something 主从复合句
  • 简介:先秦诸子散文中《晏子春秋》别具一格,学界一般认为其成书于战国中后期,书中采用问答对话的形式记录了晏子思想言行和政治主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语言的重语料。以《晏子春秋》中的疑问代词为研究对象,对《晏子春秋》中疑问代词的数量和使用频率、指代的表现形式、语法功能及特点进行系统考察。

  • 标签: 疑问代词 表义特征 语法功能
  • 简介:制约疑问词提升的领属原则在汉语论元型、附加语型以及副词型疑问句中的可及性会因母语类型学特征差异而有所不同。基于多元方差分析的实证结果对此予以确认:日韩组在四类测试句型上均呈现出完全可及的态势,俄英组在附加语型测试句方面的表现可视为部分可及,而法阿组和俄英组在副词型测试句方面表现出完全不可及的特点。研究的启示在于:中介语语法的确有可能是具有内在逻辑性的知识系统,但其系统性会因母语类型学特征、二语输入方式等习得因素的多重影响而呈现在不同句法结构的不同层面。未来的中介语理论构建理应把如何整合不同层面的系统性作为研究的重点。

  • 标签: 中介语 移位岛 疑问词 特征组合 领属原则 类型学特征
  • 简介:<正>自郭璞以来,谈美恶同辞者甚多。其中不无可值得讨论之处。一“臭、祥”是美恶同辞论者常用的例证,在他们看来,这些词在一个共时平面上具有美恶褒贬相反的感情意义,而且分别与褒贬义相联系,还有两个一正一反相互对立的理性意义。郭璞所谓“诂训义有反复旁通,美恶不嫌同名”即是此意。

  • 标签: 美恶同辞 感情意义 理性意义 语境 中性词 郭璞
  • 简介:吕叔湘先生的《古今言殊》一文被收入了高中语文教材第六册,题目被编者改成了《语言的演变》。诚如课本《预习提示》所说,“这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然而白璧微瑕,在所难免。现将笔者教学中的思考公之于众,以就教于方家同仁。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就有两处毛病。其一是:“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现出来了。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孔子跟颜回、子路他们

  • 标签: 语言变化 古今言殊 方言调查 吕叔湘 孔子 书面语
  • 简介:反意疑问句除一般的构成外还有以下类型:1.祈使句+疑问部分:用来表示请求或提醒。例:Givemeahand,won’tyou?Doitnow,won’tyou?2.感叹句+“be”的一般形式所构成的疑问部分:用来加强感叹句的语气。例:Whatagoodcomrade,isn’the?YouareMr.Liu,areyou?

  • 标签: 动词形式 否定形式 部分和 LISTEN 肯定形式
  • 简介:《80年语法》以是否“寻求信息”为标准将疑问句的功能分为两种:初始功能(первичныефункции)和派生功能(вторичныефункции)。前者指疑问句“旨在寻求信息,亦即获取答复”,而后者则指疑问句用于“信息传递,对某事作直接的报道...

  • 标签: 疑问句 疑问句形式 это 段首句 分主题 思维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