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一常言道,一水土养一人。这话说多了,会让人以为,所谓养活就是个生存概念。就是说,无论水肥土厚之地,还是水瘦土薄之乡,总能养活人。而实际情况比这复杂得多。水和土的品质,以及水和土所在的文化环境,不仅影响着当地人的形貌体质,也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甚至情感方式。可以说,水土对人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东西南北之人,差别之大有时近乎异类,而造成差异的诸多原因中,总有水土的影子。

  • 标签: 水土 散文 生存概念 文化环境 行为方式 情感方式
  • 简介:象瑛是康熙博学鸿词科进士之一员,以诗文名世,长于著史。本谱以方象瑛《健松斋集》《健松斋续集》《明史分稿残编》为主要资料依据,旁征氏诸多亲友、交游的别集、年谱、方志编纂而成,对方氏生平、仕宦、交游、著述等进行了梳理和考证。

  • 标签: 方象瑛 年谱 生平 交游 著述
  • 简介:春日的山中到处是可爱娇嫩的青绿.踩在新发的绿芽上,仿佛鞋底也染了初春的颜色,勃勃生机托着人走得轻快。水漾飘一般穿过草丛,手里勉强握着的黑色长刀不时撞动碎石子.将青草压出水波一样的痕迹。

  • 标签: 故事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金风送爽桂花开,八健儿崇左来;展示民族新风貌,体坛盛事喜开台。边城又添新景象,处处欢乐像海洋;四年一届民运会,一声炮响又开场。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一李荒田是个转业军人,在部队时是坦克团的副团长。他本是江西赣州一个山区里的农民,后来高中毕业参军,部队送他到军校学习。转业时,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转业到妻子的城市,一个靠近黄河的大城市。一个是带着妻子回赣州老家,那里有他爹他娘,还有三个弟弟。他回了一次老家,三个弟弟都劝他不要回来,因为他转业到了那座妻子的城市,这三个弟弟可以找他进城打工挣钱,甚至可能留在城市。

  • 标签: 转业军人 土地 埋葬 大城市 高中毕业 妻子
  • 简介:于慧芬(以下简称“于”):老师,您好!非常荣幸借《文艺论坛》“评论百家”栏目对您进行一次访谈。您在诗歌研究领域为人熟知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您的见刊文章和学术著述进行梳理,不难发现,您学术研究的视域远不仅于此。对您的学术历程进行简要回溯,从读博士研究生到现在的20年间,您在文学思潮研究、十七年外国文学译介传播研究、日本文学与近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甚至您对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还有所涉猎,并且在一些重要刊物上发表过系列成果。众所周知,武汉大学有着悠久而深厚的诗歌传统,现代时期有闻一多先生,当代有陆耀东老师、龙泉明老师,而您正是师从龙泉明老师,您能不能谈一下武大诗歌文脉对您从事文学研究有什么影响?

  • 标签: 史料研究 访谈录 长安 文学关系研究 诗歌研究 博士研究生
  • 简介:《席平》是《聊斋志异》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真实反映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下诉讼冤狱的鞭挞和否定。作者通过席平在阴问伸冤诉讼的经历,生动地刻画出了清初封建统治背景下百姓有冤难伸、司法诉讼舞弊营私、官场之上贪官横行的现实场景。追溯这些现象的根源,法治制度缺失与人治干预司法有着必然联系。

  • 标签: 席方平 人治 法治
  • 简介:文章从“近现代中日文学关系”“十七年中外文学关系”和“新诗的传播与接受”三个研究领域展开讨论,研究分析了长安教授在长期学术研究中所形成的“立足史料,会通理论”的治学风格。

  • 标签: 方长安 学术研究 史料 中外文学关系 新诗
  • 简介:有“中国微型小说大王”之称的孙友,出版了《陈州记事》和《小镇人物》8大卷微型小说集,共收入了756篇新笔记体微型小说。这756篇作品,无论是写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还是写陈州乡野里那些三教九流的小人物,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他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都有独特鲜明、过目难忘的个性,都蕴藏着折射时代与人性光辉的哲理。

  • 标签: 孙方友 《雅盗》 因果结构 解读 情节 写人
  • 简介:陈谦的中篇《虎妹孟加拉》有唤起人们重视家庭教育,反思现行学校教育体制的警醒作用。但女孩与孟加拉虎的故事,展现的是女孩玉叶的成长与心路历程,表现了小留学生的成长之痛。

  • 标签: 孩子成长 教育反思
  • 简介:众所周知,对联是中国历经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一。这一文化曾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白话文的产生,人们对古文、诗词的认知水平下降而日渐式微。所幸,对联的载体不止停留于书本卷册上,她更多的是存在于中国古典建筑的楹柱上,被人们所熟知。

  • 标签: 教学策略 对联 小学阶段 校本 中国文学 传统文化
  • 简介:一"知行合一"(一)"知行合一"的提出和含义作为哲学命题的"知行合一"出现得比较晚,但"知行合一"的思想贯穿儒学之始终,只是各家在具体论证时各有偏重。他们都认为知行统一是为人为学的根本,也是为"善"的要务。儒家崇尚入世所以特别关切知行关系,要"明明德"于天下,就不能只体现在理念上,必须见于事功。《尚书》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左传》说“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都论及知行难易的问题,强调求知重在运用,这说明中华民族自古就是重视践行的民族。孔子把“言行一致”视为划分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

  • 标签: 知行合一 下学上达 方以智 王阳明 中华民族 哲学命题
  • 简介:济(1651—1729)在中国礼仪之争最后数十年纷繁复杂的气候下发表了《中国六大经典》和《中国哲学》两部译作。为能使中国基督徒免于种族身份与宗教身份难以兼容的尴尬处境,他探索出了以亚里士多德的视角来阐释儒家经典的一种文本研读模式。因而卫济的译本有着相当的自由性—他尝试将儒家经典文本与尼各马可伦理学(或曰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相融合,而非仅从文字层面来进行翻译。这一融合得以展现出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共通性与超越文化藩篱的普世真理。正是这一融合使克里斯蒂安·伍尔夫、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伏尔泰等哲学家深受启发:它是尚未被殖民与后殖民理论禁锢的纯理性理念,是那个文化交流还未被西方思考模式固化的时代话语丰林中的一枝秀株。

  • 标签: 耶稣会在中国的适应政治 经院哲学 新儒学 阐释学 美德伦理学 早期启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