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由上海中国画院和中华艺术宫联合主办的“丹青致优——陈秋书画艺术展”于7月18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据介绍,今年恰逢陈秋先生92岁华诞,因此展览展出了她的92幅工笔画作品及书法作品,涵盖其大半个世纪的创作历程。

  • 标签: 艺术展 书画 丹青 书法作品 创作历程 工笔画
  • 简介:托马斯·瓦萨.匈牙利钢琴家.1933年生于匈牙利的德布莱森。8岁首次登台,9岁举办独奏音乐会.随后作为神童开始音乐会巡演。14岁时获得了布达斯音乐学院举办的“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1953年毕业于李斯特音乐学院。

  • 标签: 瓦萨里 托马斯 独奏音乐会 国际钢琴比赛 音乐学院 布达佩斯
  • 简介:京剧《大保国》,兵部侍郎杨波有(宋太祖)“到后来病卧龙床上,他二弟光义起下不良。假意进宫将兄望,烛影摇红谋弑兄王”的唱词。其中的“烛影摇红”实指“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这一成语与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宋太祖赵匡胤有关。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冬十月十九日夜,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宋太宗赵光义随即继位,有关这一晚的记录错杂不一,从而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之谜。

  • 标签: 猜想 《大保国》 宋太祖 赵匡胤 赵光义 宋太宗
  • 简介:电影《美姐》的导演郝杰,是土坷垃里边成长起来的。他具备大城市求学的视野,同时又丢不掉身上最原始的那种土里刨食的味道,因此,具备一种人生的纠结性——首先,是拿城市的文明视野来观看家乡竟然如何贫困、落后、封闭,然后,便是自己所携带的文明对这种乡土原始文明方式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这种纠结感,造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美姐》以'二人台'的民间艺术形式贯穿全篇,片名原为《铁蛋的情歌》从笔者个人认知来看,前者名字更切合这部电影的艺术主旨,而后

  • 标签: 艺术之花 名原 个人认知 大城市 民间艺术形式 艺术表达
  • 简介:中国绘画在世界美术之林中自成体系,千百年来一直发展着以线造型的方式,并形成了独特的笔墨内蕴。也正因如此,夜景的表现在中国绘画大多是象征性的,没有西方绘画中那种强烈的光影关系,但中国画家运用独特的主观性处理,将光影关系表现为哲学意义上的或阴或阳的感觉,于是,一种写意性的美跃然纸上。一、传统中国画的夜景表现1、贵族夜宴五代画家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可谓人物画中的精品。这幅长卷通过五个场景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贵族韩熙载醉生梦死的夜生活。

  • 标签: 中国绘画 夜景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画家 传统中国画 以线造型
  • 简介:“中国梦”是动态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追求。今天的“中国梦”是一个饱含时代意义的整体,是一幅多维度的蓝图。它不仅是普通中国百姓的梦想,也是中华民族千年梦想的延续和拓展,更是世界“和谐”之梦的意志凸显与精神传达。因此,电影要彰显与传达“中国梦”的内涵,必须依托于传统文化形成的“文化芯”,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当下现实生活,汇集普通百姓的梦想,在此基础上放眼未来绘制梦想的蓝图,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实现提供动力支援和艺术支撑。

  • 标签: “中国梦” 中国电影 艺术表达
  • 简介: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的人们对观看杂技表演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以前那种单纯的为技巧而技巧的表演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观众观赏的口味了。人们在观赏杂技表演的同时,还要获得一种视觉上、听觉上美的享受,杂技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艺术,不再是片面地追求技巧难度,而是以高难技巧为主导,配合灯光、布景、服装、音响等,讲究杂技表演的整体性、艺术性和感染力。

  • 标签: 杂技表演 湖南 审美要求 表演形式 美的享受 综合艺术
  • 简介:1972年4月20日【听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号之1)、布商大厦四重奏组《降E大调钢琴与木管五重奏》(作品16号)的录音;鲁道尔夫·塞尔金与费城管乐合奏团】

  • 标签: 里赫特 弦乐四重奏 日记 音乐 贝多芬 五重奏
  • 简介:作为年轻一代的音乐爱好者,我们曾多么羡慕那些迟暮的老一代音乐爱好者,因为他们有幸亲耳聆听过“黄金时代”的伟大钢琴家们的现场演奏,比如:霍夫曼、所罗门、鲁宾斯坦、古尔德、科尔托和霍洛维兹……而1月24日晚上,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我们终于穿越了时间与空间,回到了那让无数人神往的时代。

  • 标签: 黄金时代 钢琴家 瓦萨里 托马斯 音乐爱好者 国家大剧院
  • 简介:一、"致我们并不存在的青春"傅元峰:王小妮写过一首诗,题目是《青绿的脉》,表达出了很独特的青春感受。诗中有一只核被挖空的青苹果的意象。应该看到,在艺术作品中,爱情并非青春的标识,没有思想的精髓,缺乏艺术的审美能力,青春记忆会显得空空荡荡。王小妮的这首诗,是一个青春沦陷的象征。爱情,一个空洞的青春遗物,并不能证实青春。前不久,围绕赵薇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出现了一个文化现象,引发了对“青春”的召唤和热议。

  • 标签: 艺术作品 青春 课堂讨论 纪实 血液 审美能力
  • 简介:夏德·施特劳斯的《降E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呜曲》Op.18创作于作曲家的青年时期,也是其室内乐作品的收官之作,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作曲家在作品中对传统古典奏呜曲组织形式进行了诸多创新和探索,各乐章的主题充满戏剧性对比和张力,气魄宏大;演奏技术复杂全面,需要演奏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并能从室内乐的合作角度出发,掌握好声部平衡,将多变的织体节奏与交响化的音响效果展示出来。

  • 标签: 里夏德·施特劳斯 小提琴奏鸣曲 音乐风格 演奏分析 室内乐意识
  • 简介:清人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二的《聂小倩》被香港影坛频频改编。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即出现了李翰祥版(1960)、程小东系列(1987、1990、1991)和2011年上映的叶伟信版。比较阅读这三部/系列在不同时间节点上出现的鬼怪故事,通过解读影片叙事的历史策略,其中流露出的历史建构方式,对历史主体/大陆的不同的态度,以及与大陆历史的对接方法,或可阐释出一则纠结于大陆及其历史的关于香港自身建构的影像寓言。

  • 标签: 《倩女幽魂》 身份建构 历史建构 历史主体 历史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