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的宗教乐舞“羌姆”,是极具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的宗教文化现象,是一种传统的以驱邪为主旨的面具乐舞形式,亦即傩艺术形式。考察研究“羌姆”,必须跋涉于广袤无垠的雪域高原,遍访深居经院的高僧喇嘛,实地考察羌姆的表演,细致地了解表演的形式,探究其宗教思想内容。在进行此项研究工作之前,还必须对藏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环境及生活方式,做较深入的了解。一、背景概述藏族是一个跨界民族(或称跨国民族),其主体部分居住于中国境内,人口为450余万人(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部分藏族人口分布于中国周边的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巴基斯坦等国,境外的人口总数无精确统计,约为数十万人。中国境内的藏族民众生活于平均海拔4000公尺、被称为“世界第三级”的青藏高原上。分布地域十分广阔,包括西藏全境,青海省大部,以及四川、甘肃、云南等省区的部分地区,约占中国全境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藏族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青藏高原已有原始人类生活。藏族先民经与中国西部诸多羌属部族长期融合后形成今日之藏族。藏族地区早期流传萨满教性质的原始信仰苯教...

  • 标签: 乐舞姆 姆音乐 藏传佛教乐舞
  • 简介:根据藏传佛教各种仪轨活动的需要,有多种不同乐器组合而成的乐队,如铜甲乐队、苏达乐队、阿布乐队、甲瑞乐队、铜号鼓钹乐队等,其中最基本的、普遍的、常用的、并且最具代表性的是铜号鼓钹乐队.

  • 标签: 藏传佛教 铜号鼓钹乐队 中国 艺术形式 编制体制
  • 简介: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支系,在国内主要为藏、蒙古、土、裕固、门巴、纳西等民族的大多数或一部分群众信仰。作为中国佛教的一支,藏传佛教不但在理论、流派、仪轨、修持等方面与汉传佛教有诸多差异,其色彩观念和习俗也与汉传佛教有显著的区别,体现出非常鲜明的民族、地域特征。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简要的述论。

  • 标签: 藏传佛教 色彩观念 习俗 寺院 壁画艺术
  • 简介:随着藏传佛教研究的逐步展开,很多学者出版和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从造像艺术、绘画及版画和其他形式艺术三方面入手。着重对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在藏传佛教艺术方面的最新研究状况作一归纳,并对谢继胜先生《藏传佛教艺术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东南文化研究》2002年4月)一文中尚朱涉及到的研究成果作一补充。

  • 标签: 藏传佛教 艺术 综述
  • 简介:九世纪中叶起,佛教在西藏出现了民间化发展模式,由此强化了佛教的本土化。金刚法舞的表演秉承了密宗修炼重视形体动作的宗风,密宗仪轨中的金刚步舞是金刚法舞的重要渊源之一。金刚法舞汲取和借鉴了藏族原始面具舞的表演形式,实现了印度密宗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的有机结合。

  • 标签: 金刚法舞 起源 时代背景
  • 简介:<正>蒙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早期的蒙古新字由吐蕃萨迦法王八思巴受命创制,又称八思巴文,是蒙元文化的突出体现。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蒙元文化是草原文化发展到鼎盛阶段的产物,是具有震撼力和影响力的蒙古族历史文化。

  • 标签: 藏传佛教艺术 蒙元文化 成吉思汗 蒙古贵族 壁画艺术 忽必烈
  • 简介:藏传佛教桑耶羌姆考察报告姜春爱(韩国)1995年7月12日至14日(藏历5月16至18日)本人对藏传佛教寺院桑耶寺的“羌姆”进行了实地考察。“羌姆”一词为藏语的汉语音译,基本意为“蹦跳”。“羌姆”用作寺院舞蹈的名称,或译为“神舞”,与一般意义上的的舞...

  • 标签: 羌姆 桑耶寺 面具 护法神 佛教舞蹈 莲花生
  • 简介:专著《青海藏传佛教音乐文化》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藏传佛教音乐研究的专著,是四位作者在青海各地藏传佛教寺院,经过深入、细致的考察工作,完成的重要科研成果。它的问世,既是中国民族音乐学界的一件大事,也会在国际音乐学界产生较大的影响。

  • 标签: 青海 藏传佛教 宗教音乐
  • 简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藏族美术发展到了现代时期,随着时代的进步,在现代的历史背景中,藏族美术很重视民族化与现代化的合理关系.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不固步自封地对待民族性和地域性.在开拓创新的探索中,充分继承传统,在现代化、世界性的参照下不失本性,从容发展.现代藏族美术的继承发扬与发展创新,是自身随时代进步的命题,是现代藏族美术走向世界和世界美术定位的一个命题,也是藏族美术、中华民族美术、世界现代美术共同发展的总趋势.

  • 标签: 藏传佛教 建筑艺术 藏族美术 彩绘技艺 几何图案
  • 简介:公元前563年—公元前483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预示着佛教的诞生。作为世界上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伟大宗教,它很快就传播到了整个亚洲和世界各地。佛教是一门觉悟的学问。内要觉悟人生本身,外要觉察宇宙环境,从而支配人生宇宙得大自由,获大解脱。随着佛教的广播与发展,佛教艺术产生。隋唐时期佛教由印度、

  • 标签: 历史感悟 宗教历史 感悟藏传佛教
  • 简介:藏传佛教的曼荼罗结构,关于"我"的理论以及密宗修行法,对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自性理论以及深度心理咨询的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藏传佛教的中观派以及藏传佛教密宗对于意识层级的描述,则深刻影响了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建立意识光谱理论并定义"大精神"。与此同时,藏传佛教在全球的传播与发展,及其与现代心理学的广泛接触,也促使了藏传佛教现代形式的产生。现代藏传佛教表现出三个主要特点,即知识整合、全球传播、疗愈与灵修取向。

  • 标签: 宗教研究 现代藏传佛教 分析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
  • 简介:元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一方面其承袭了宋、金以来陶瓷业兴盛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它是一个重要转折期,即从宋时南北各大名窑竞相争艳转变为自元以降的景德镇窑一家独领风骚的局面;从宋瓷的釉色"光致茂美"的文人审美时代特征转向以瓷面图案和绘画装饰为主的世俗化,并预示了陶瓷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来临。元代陶瓷的这种变化首先应归因为陶瓷业所依存的由宋入元建立的大统一王朝所导致的政

  • 标签: 景德镇瓷器 陶瓷发展史 景德镇窑 瓷业 统一王朝 陶瓷史
  • 简介:蒙古族传统家具是蒙古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多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灿烂的组成部分。为迁徙方便,蒙古族家具主要采用便于拆卸的榫卯连接,除了榫卯连接这一特点外,受地域文化、宗教文化以及汉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具图案也值得人们深究。而在受宗教文化影响深厚的蒙古族文化中的藏传佛教文化对蒙古族家具装饰图案的影响最为深远。

  • 标签: 藏传佛教装饰图案 蒙古族 家具图案设计
  • 简介:身体是人类的自然构造,符号是人类的人工制造,而宗教经验中的超验对象可以通过物质或符号来表达。文章以藏传佛教中的传统器物八吉祥为例,通过八吉祥与身体隐喻、身体符号化和身体唯物主义的书写,探讨宗教艺术的最初通感来源即宗教艺术本体论,最后通过器物艺术落脚宗教的达成。

  • 标签: 符号 身体 藏传佛教 艺术本体论
  • 简介:以东方主义为范式写作的大量批判西藏想象的著作,解构着人们建立的香格里拉神话背后的自我中心主义心态,那么,对这种自我中心主义进行解构之后,如何建立一种更为公正的认识他者的方法呢?主体间性可以成为这种更为公正的认识论,而主体间性的认识模式,在藏传佛教与西方心理学的互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出来。

  • 标签: 藏传佛教 西藏想象 新时代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