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毛泽东生前十分喜爱《三希堂》。早在延安时,毛泽东就看过《三希堂》字贴。说起这本字贴很是有趣。这本字贴是一位青年爱国作家在奔赴延安途中,在被日本军炸毁的废墟中捡来的,同时捡得的还有莎士比亚的四册著作和一本《石索》碑贴。到延安后,在曾任上海文委左翼戏剧联盟领导人朱光的举荐下,见到毛泽东。

  • 标签: 左翼 戏剧 莎士比亚 作家 爱国 延安
  • 简介:李白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他的“醉酒退番书”的传奇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据说,古时候,“番邦”致书唐朝.结果满朝文武无人能识。后由贺知章推荐,李白进宫,让宫中太监大总管高力士脱靴,当朝宰相、国舅杨国忠砚墨,方才破解“番书”。

  • 标签: 满族天书 斑吉柱 中国 民俗文化 图腾谷
  • 简介:去年,两位泉友在淮北市辖濉溪县马桥乡山区一农民手中购得虎宝贝3枚。据其介绍,是修路时在一古墓中发现的,共有4枚,其中一枚和同时出土的铜镜、铜剑被濉溪县一位教师购去,余下3枚虎宝贝被两泉友购得。

  • 标签: 出土 安徽 濉溪县 淮北市 古墓 铜镜
  • 简介:2000年7月,曾见两枚北魏墓砖。一枚完整,刻“王礼妻舆”五字,28×13.3×4.5—5厘米;一枚下残,仅存“王”二字,15.5×16.5×4.5厘米。据云是在大同城东南十里左右的智家堡沙场弃土中发现的。当时我只把它当作北魏平城时期的一般民间志墓砖,故未作详细介绍。

  • 标签: 墓砖 北魏 政治 辽东 平城
  • 简介:一、我国的竹刻艺术历史悠久竹刻艺术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我国的竹刻艺术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这说明削竹为简册,文字书于竹,至少在商代已经流行.:"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可见,竹笏是周朝仅次于玉、象牙笏的礼器.

  • 标签: 贴黄技法 艺术风格 工艺美术 竹刻艺术
  • 简介:宫廷装饰画俗称“落”,是清代宫廷绘画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清宫各屋殿内,印花壁纸上有题材各异的绘画及书法,它和壁纸共同起到装饰的作用。由于使用功能的特殊性,落长期直接暴露在开放的环境中,受光照和空气流动的影响,受损的几率和程度均高于其它类别藏品,为了妥善保护这些藏品,延续这些藏品的寿命,使其再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修复中运用传统的技艺和手段,妥善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使这些濒于毁灭的文物得到新生。通过对这类文物的整体认识和修复保护,认识到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 标签: 贴落 保护 修复
  • 简介:<正>由台湾满族协会主办的《满族文化》,自1981年8月创刊迄今已出版13期,该刊旨在“团结族人感情,增进其他民族人士对本族的了解”。由于满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其在中国史河中长达二百多年的执政地位,所以给《满族文化》这一刊物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其载文覆盖面甚大,含量甚广。为对海峡彼岸的台湾《满族文化》有个了解,笔者对13期中共载的160篇文章,作一大概统计归类,其中历史研究60篇、地理3篇、宗教6篇、民族7篇、语文6篇、社会8篇、政治6篇、军事2篇、艺术3篇、民俗27篇、文化22篇、传记8篇、科技2篇,其中历史、传记两类占43%,显然清史研究方面的著述占有重要的比重,从《满族文化》这一侧面可窥视台湾清史研究之一

  • 标签: 满族文化 清史研究 努尔哈赤 历史研究 历史文化 台湾
  • 简介:铜镜是我国古代青铜器中的重要艺术类别,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汉代已经达到顶峰,汉代铜镜装饰内容繁复,铭文成为镜背上主要的装饰手段之一。汉代铜镜铭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思想意识留下了很好的史料。本文拟从分析汉代铜镜铭文入手,结合文献资料,探析汉代社会的思想意识。

  • 标签: 铜镜 汉代 社会思想意识
  • 简介:古代影印技术还未发明时,对钱袋传下来的法书、名画,想要留一个副本,最早只有用透明的蜡纸罩在原件上,映着窗户外的阳光,仔细钩摹。这种办法,叫做“向榻”。向,指映着阳光,榻,指照样描摹。“向”(繁体字为“衢”)曾被人误写为“响”(繁体宇为“馨”),“榻”,后来通用“拓”。又因碑帖多是刻在石头上的字,对碑帖的捶拓本多用“拓”,蜡纸钩摹的向榻本,则多用“榻”。这是后世的习惯用法,容易混淆,先作一些说明。

  • 标签: 价值 宋本 习惯用法 繁体字 “向” 阳光
  • 简介:养心殿地处西六宫最南端,是一处整体结构紧凑、深邃,房屋建筑略显低矮,但布局灵活、隐秘性强的院落。养心殿是清朝皇宫里的心脏地区,特别是雍正皇帝创建军机处以后,这里成为皇帝召见军机大臣共议国事的中枢地带。养心殿自清代雍正移居此地后,就成为了清代后8位皇帝日常办公和居住的场所,也成为清朝政治、军事和最高权力机构的中心。这里不但建筑外部装饰奢华,内部还陈设有大量的古玩珍宝,历代名家书画,更有儒家经典论述悬挂于室内的各个角落。这些字画除供皇帝鉴赏外,还有一些具有警示皇帝,提示为政之道的意思。其中颇令人玩味的,是养心殿后殿西里间的一幅悬于皇帝寝床西墙上的落。

  • 标签: 养心殿 雍正皇帝 统治者 政治 光绪皇帝 军机大臣
  • 简介:黄是古代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俄藏黑水城文献》中的《宋代西北边境军政文书》,对宋代公文黄制度的渊源、黄的类型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作了初步的探讨。

  • 标签: 俄藏黑水城文献 贴黄 文书制度
  • 简介:<正>王铎,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被誉为“神笔”。在他的作品中,除大量墨迹之外,石刻也为数不少,是不可忽视的珍贵资料。据笔者所知,他留下的石刻不下10余种,即藏于新安县铁门镇千唐志斋中的《坐餐胜亭诗》和《五言诗》、孟津县龙马负图寺中的《龙马记》、济源市的《吴养充墓表》、卫辉市《为潞王祝寿诗》、浚县大伾山上的摩崖题字《再至青坛》和《仙崿》、《鹭涛虎岫》以及沁阳

  • 标签: 千唐志斋 孟津县 明末清初 新安县 石刻 所知
  • 简介:可溶盐是导致陶器酥粉等病害产生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对脆弱陶器的有效脱盐处理,本文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敷脱盐法的工艺条件。采用高吸水树脂材料糊化后与载体材料制成复合脱盐垫对器物敷脱盐,采用纸条—氯离子选择电极表征陶器的脱盐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盐类材料(SF4)和聚丙烯酸盐类(SL10)脱盐效果最佳。复合材料敷脱盐技术在脆弱陶器脱盐中具有高的脱盐效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脱盐新方法。

  • 标签: 陶器 脱盐 复合材料
  • 简介: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不同性质的陈列和展览,都极力寻求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特征的展示方式,以期收到理想的社会宣传效果。马克思主义美学主张从审美上去理解现实,用艺术形象进行思维,我想结合民俗性陈列与展览的特殊要求,陈述一下我对如何使观众“从审美上去理解现实,用艺术形象进行思维”的理解和想法。我认为摹拟

  • 标签: 民俗性 美学主张 艺术形象 演示法 展示方式 展示形式
  • 简介: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1979年公布的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两个规定可概括为一个通俗口号: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口号是一个司法原则。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司法原则 八议 金书铁券 贪污腐败 封建社会末期
  • 简介:长子县兴寺始建于北魏神鼎元年(公元401年),历史悠久,建筑奇异,环境幽雅,景色迷人,堪称三晋之名刹。寺内珍藏唐石舍利塔、燃灯塔(亦名长明灯)、宋塑十二圆觉像,堪称“兴三绝”。其造型之优美,结构之奇异,工艺之精细,实属稀世罕见。

  • 标签: 法兴寺 长子县 唐石舍利塔 燃灯塔 “法兴三绝” 宋塑十二圆觉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