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清末至民国政府时期,受西方近代考古学和文物保护观念的影响,中国现代文物保护意识逐渐形成,政府当局开始以国家的名义开展各项文物保护工作,全国性的文物调查工作也在这一时期开始正式开展起来。本文通过对清朝末期、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南京政府时期各个不同历史阶段文物调查工作历程的叙述研究,全面回顾了清末至民国时期政府及民间学术团体开展文物调查的发展过程,梳理出近代中国文物调查工作所经历的开端、初兴、发展三个历史阶段,走过的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过程。近代中国文物调查工作的开展,促使政府当局在不断变化的文物保护形势中掌握了主动,合理规划及适时地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政策和方针。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文物保护事业正是在文物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文物调查工作的开展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

  • 标签: 近代中国 文物 调查 保护
  • 简介:孙中山是著名的革命家,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他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被全球中国人尊为“国父”,是唯一在海峡两岸都受到尊重的革命家。他的形象多次出现在我国邮票上。民国初年,他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在光复纪念邮票上。但随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官方不承认他的贡献和地位,他的形象·直没有出现在邮票上。但是孙中山的继续奋斗和探索,对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爱戴和敬仰,成为人民心中的领袖。1925年利、中山逝世后,被民众自发地尊为“国父”。随着国民党政权统一全国,孙中山的地位得到了官方承认,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发行了相关的邮票。孙中山的“国父”地位随之得到更普遍的认可。抗战期间,他又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象征,并在1940年被正式尊为“国父”。此后,“国父”形象多次出现在各种邮票上。抗战胜利后,孙中山和中山陵的形象升华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象征。本文从民国时期的邮票入手,通过分析邮票上的孙中山形象,展示了他成为“国父”的过程,及“国父”形象对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也揭示了国民党政权大量发行孙中山像邮票的政治目的。

  • 标签: 孙中山 国父 邮票 国民党
  • 简介:清至民国的306年是陕西自然灾害频发的一个时期,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旱灾和水灾,总计旱灾发生年193年,水灾发生年242年。根据资料分析,平均1.55年有一个旱灾年,1.26年有一个水灾年,频繁性是水旱灾害发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水旱灾害的发生还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增长趋势,其高发期也与“明清小冰期”的气候冷暖波动或冷暖交替时期基本对应;从灾害影响的范围来看,旱灾具有广泛性的特点,较大面积以上的旱灾年可占旱灾年总数的51.3%,水灾则具有局部性的特点,较大面积以上的水灾年仅占水灾年总数的29.34%;就水旱灾害发生的地区而言,旱灾主要集中于关中和陕北,水灾则主要集中于关中和陕南,地域性是水旱灾害的一个共同特点;水旱灾害的发生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关中和陕北地区的旱灾主要集中于夏、秋二季,陕南的旱灾则主要集中于夏、春两季;陕西各地的水灾则以秋季为最多,夏季次之;水旱灾害在年际发生特点上具有各自的周期,陕北旱灾变化的周期是40、80年,关中是80年,陕南是20、50年,陕北水灾变化表现出35、90年的变化周期,关中和陕南为30、80年的变化周期。

  • 标签: 清代 民国 陕西 水灾 旱灾
  • 简介:民国建立,经学最终退出了学堂的学制体系。这是经学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阶段性标志。经学退出后,如何填补维系伦理秩序的道德真空,以及传承中学不使变形,成为相当棘手的难题,不仅造成民初以来政治、思想、学术等方面的纠结与困惑,而且引发了学人的重新思考和争议。

  • 标签: 马一浮 伦理秩序 国学研究 学校制度 学校教育 北大校长
  • 简介:在中外经济史上,企业家进行联号经营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曾产生了别具一格的企业形式---香港和广州的华商联号,这是跨不同性质区域的企业横向联合体,其发展反映了海内外华人资本血脉与共、休戚相关的紧密联系,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中国近代企业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近代 香港 广州 华商 联号
  • 简介:棒林朱琦(1803~1861)为桐城古文“岭西五家”之一,’膏京师之时,以名御史数上疏,论天下大计,切直敢苦,与陈庆镛、苏廷魁称“谏垣三直”。后以言不见刚,去。一归里,偕龙启瑞、彭昱尧、汀运、商书浚、杨继荣、曾克敬、李宗瀛、赵德湘、黄锡祖于杉湖补杉楼酬唱吟咏,是为“杉湖十子”。义助梁常钜编校《三管英灵集》。太平天国事起,朱琦以组团练助守桂林城,拔擢道员。咸丰十一年(1861)总理杭州团练局,死于太平军攻陷杭州战事。

  • 标签: 文献 广西 龙启瑞 太平军 团练 杭州
  • 简介:马万里是一位与时俱进的画家,其比较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清晰地体现出了这一特质。严格来说,马万里的绘画创作生涯,始于1922年他考取南京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接受专业的美术教育,直至他1979年病故,跨度有57年之长,主要由五个阶段构成,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至文革前夕、文革中期至去世。

  • 标签: 绘画风格 万里 民国时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 简介: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在国民大会堂正式就任中华民国首任民选总统后,坐车到总统府,在礼堂接受文武官员觐贺。11时40分,总统、副总统夫妇与觐贺官员在总统府子超楼前摄影留念。这一张照片实际上就是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全家福”。“全家福”照片上人物多达186人,至今难以一一确认,也有长期被误认的。“全家福”上都有哪些人呢?

  • 标签: 1948年 中华民国 政要 高级官员 总统府 国民大会
  • 简介:孔子的知识和思想不仅来源於上古文书、典籍,也来源於上古图文献。上古图文献数量来多,曾作为仪式器具,用於分辨民族关系、沟通神灵、象徵天赋权利。从《山海经》、《齐谐》等物怪之书和现存上古图文献看,当时人对鸟兽草木的记录和描绘,其实是对仪式事项的记录和描绘。因此,从本来意义说,“兴观苇怨”、“事父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等诗学命题,谈的不是文学的审美功能,不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不是所谓“足以资多识”的博物之学,而是礼仪政教的技能,是对“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这个三段式的形象表述。本文主张结合上古文化史上从仪式中心到伦理中心的思想转变,结合孔子学礼的过程,认识孔子的知识结构和诗学思想,也了解经典世界和前经典世界的深刻联系。

  • 标签: 图文献 孔子诗学 礼仪政教 从仪式中心到伦理中心
  • 简介:《论语·尧曰》中的"历数"实指历法而言,顾颉刚据汉宋学者以"历数"为帝王历运之义的解说以证《尧曰》为邹衍之后的作品是不能成立的;将上博简《孔子诗论》中"诗无隐志"的说法与《左传》《国语》等文献的相关说法结合起来看,可知春秋时《尚书·尧典》中"诗言志"的说法已然流行,并非出于战国中后期;《尚书·皋陶谟》中的"五辰"应为"三辰"的误写,故不能做为《皋陶谟》有取于阴阳家思想而为伪古书之证。

  • 标签: 《论语》 《尚书》 上博简
  • 简介:回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不仅仅是在作家和作品数量的增加上,更表现在文学与文化结构的扩展和增添。回族作家和学者不但促进了中国文学文体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引进了人类另一重要的文明成果——阿拉伯和伊斯兰文化及文学,从而对中国文学起到了有力的丰富、补充和拓展作用。回族作家的创作实践表明,他们始终将民族与国家、民族性与人类性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无疑是一个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 标签: 回族文学 中国文学 丰富 拓展
  • 简介:包括广东省的汕头、潮州和揭阳三市的潮汕地区,保存了大量的地方文献。地方文献文献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社会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文献收藏和传播中心的地方图书馆.收集、整理、利用地方文献是其主要职责之一。本文拟就当前潮汕地区图书馆潮汕文献工作的有关问题.浅淡自己的一些看法。

  • 标签: 潮汕文献 收集 利用 管理 地方文献 地方图书馆
  • 简介:敦煌文献中记载的摩喉罗与宋元七夕节时流行的摩喉罗除名称相同外,形象上也有共同的特征,两者应为同一名物。敦煌摩喉罗与化生都是佛教寺院孟兰盆会时需用的供养具,形象又极为相似,因而两者名称虽异,但所指的也应是同一种名物。而孟兰盆会中供奉摩喉罗,应是为祈愿亡魂早日得以度脱苦难,往生佛国净土世界。

  • 标签: 敦煌 摩睺罗 化生 盂兰盆节
  • 简介:祖籍梅州五华的客家学子戴恩赛,向以孙中山先生的女婿而闻名。戴恩赛出身于香港,留学美国,归国后从政多年,虽然他在政界和学界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戴恩赛的教育经历却能明显反映出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界的新风气。文章以戴恩赛为中心,将具体人物置于历史大背景之下,提纲挈领,希冀对晚清民国以来中国教育界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 标签: 戴恩赛 晚清民国 教育 风气
  • 简介: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年代较长,一般已超过正常使用年限,有不同程度的耐久性问题。为了科学规范地保护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通过对6个典型案例的现场检测分析,对这类建筑的耐久性问题和寿命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规律,并提出了针对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碳化寿命计算公式,建议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使用寿命取锈涨开裂寿命,最后结合案例对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剩余寿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剩余寿命基本在10年以内。因此,迫切需要对这类建筑进行加固修缮。

  • 标签: 民国 钢筋混凝土结构 碳化寿命 锈涨开裂寿命 使用寿命
  • 简介:基于民族视角,利用五普、六普数据,运用文化多样化指数等方法,分析我国文化多样性时空格局,研究发现:1文化多样性水平具有空间差异性,呈现出中东部较低西部边疆地区较高,乡村高城市低的空间格局。2文化多样性具有缓慢变迁性。五普到六普,文化要素多样性、文化空间多样性略有降低;文化多样性类型略有调整;中东部向边疆渐高的核心外围式格局和乡高城低格局未变。3文化多样性变化具有多元性。有13个省份文化多样性下降,18个省份上升;城乡文化多样性变化也各具特色。4文化要素多样性水平较低,文化空间多样性水平较高,文化多样性表现具有悖论性。5文化多样性演化机制具有复杂性。地理环境、民族构成、人文历史、人口流动等均是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文化多样性 民族 格局 省域
  • 简介:本书为铜鼓专家蒋廷瑜所著。迄今收录最全面的铜鼓文献汇编与铜鼓考察实录。前编《广西铜鼓文献汇编》辑录了与广西相关的铜鼓资料,后编《铜鼓闻见记》是作者从事铜鼓研究三十余年。走访国内外多地摩挲考察,亲见亲闻、所思所想的记录。

  • 标签: 铜鼓研究 汇编 文献 广西 国内外 辑录
  • 简介:民初南京城内涝频发,究其原因,既与南京城自然气候及地理形势有关,更是河道淤塞、排水设施失修及防洪能力不足等人为治理缺失的后果。国民政府定都之后,南京市政府加大城市水利建设力度,启动“首都防洪计划”,制定了下水道规划草案,初步建立防洪预警机制,城市水患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其内涝灾害防治得失,值得认真发掘。

  • 标签: 南京 城市内涝 国民政府 水利建设
  • 简介:明清及民国时期有关文献如官修的正史、实录及官方的奏折、记事,民间一些文人的见闻、经历、记述和大量的地方志书,记载了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民俗等情况,留下了当时宁夏回族伊斯兰教社会实际状况的记载。这些史籍,对我们客观分析明清及民国时期宁夏回族伊斯兰教说是一个重要的资料来源,也有一定价值。笔者在此,只就明清及民国时期纂修的地方志书如《嘉靖宁夏新志》《银川小志》《光绪海城县志》《宣统固原州志》《朔方道志》《民国化平县志》等中有关宁夏回族穆斯林和伊斯兰教的记述进行论述。

  • 标签: 回族穆斯林 固原州志 地方志书 银川小志 朔方道 护军使
  • 简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文献复制制作工艺逐渐被淘汰,数字技术在文献复制工作的运用应运而生。目前,博物馆文献复制工作应用的数字技术主要包括数字扫描、Photoshop、数码印刷等。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以解析复制实例的方式,对数字技术在文献复制工作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文献复制 数字技术 应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