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媒体艺术以新的视觉经验、沟通形态与互动方式扩展了人类的审美体验。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带有明显的高科技特征,极大地依赖于先进的科学理论技术成果,是艺术科学的交叉融合。

  • 标签: 新媒体艺术 艺术 科学
  • 简介:文化艺术当代性当代艺术文化发展中的关系并不是偶然的,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可持续进程,它们的关系是模糊的、复杂的,且具有上升性。新一代的欣赏者往往只关心现实实物的存在,从未想过它的来源、历史等一系列看似毫无客观存在性的虚幻,更可怕的是将这些问题覆盖,甚至是彻底的掘弃。看似只关乎相对独立的参与者,更深的层面直接影响到民族经典的传承。

  • 标签: 经典 时代性
  • 简介:我省历时两年多的大规模文物普查活动,到今年八月已全部结束,发现大批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为我省开创文物工作新局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自一九八二年四月全省全面舖开文物普查工作以来,由于各级党政领导重视,主管部

  • 标签: 文物普查 艺术价值 文化遗址 革命旧址 考古新发现 一九
  • 简介:在'新派武侠小说'中,'武功'的描写至为重要,它与'侠骨''柔情'一起成为武侠小说的三大支柱。许多或惊心动魄、跌宕起伏,或令人沉思、使人心醉的故事,都是从这三者中生发出来的。在三者之间,若论哲理内涵之深,文化价值之大,艺术魅力之强,当首推'武功'描写。在武侠小说中,武功的描写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形同神化的剑术、神通的奇幻派武功,一类是力、勇技巧结合的务实派武功。二者形成了两条颇为明显的发展线。奇幻派武功追求神奇,武功与神法、怪术合为一体,变幻无穷,高深莫测。它的源

  • 标签: 武功体 三大支柱 变幻无穷 哲理内涵 文化心理 发展线
  • 简介:书法艺术的欣赏是经常的,在家里看条幅、看碑帖,在大街上看牌匾,专程去看书法展览……都是在对书法艺术进行欣赏。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常常令人心情激荡,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流连忘返,爱不释手。

  • 标签: 书法艺术 欣赏 书法展览 评论 碑帖 书法作品
  • 简介:灯的起源艺术发展,也历史上其他事物一样,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前进,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实用到观赏的渐进过程。尤其那些丰富多彩的灯艺术,使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更加锦上添花,在古代艺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灯起源于火。可以推断,人类发现火后,在用火的最初阶段火灯不分,除用火防止野兽侵袭外,同时兼照明。所以我们在谈灯的起源时,最早可推到火的使用。我国用火的历史很悠久,远在170多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已经知道用火。距今约五六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不但使用火,而且知

  • 标签: 中国猿人 古代艺术史 古代文化 瓷灯 出土情况 新石器时代遗址
  • 简介:本文详尽分析了以木结构为主体的中国古建筑的构造特点、损毁规律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保护修缮方法;评议了文物修缮中存在的思想僵化教条主义倾向,提出了保护我国文物古建筑的十项原则。

  • 标签: 中国木构建筑 构造特点 损毁规律 科学保护
  • 简介:论几何印纹陶纹饰的艺术特征起源龙福廷"几何印纹陶"自1914年在广东南海县首先发现迄今有80多年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印纹陶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并且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1978年8月江西庐山的"江南地区印纹陶问题学术讨论会...

  • 标签: 几何印纹陶 艺术特征 几何形 纹样 菱形纹 装饰艺术
  • 简介:<正>新乐文化,首先发现于沈阳北陵公社新乐职工宿舍,因而命名。该遗址前后经过三次发掘,出土遗物主要有石器、陶器、炭化谷物木雕艺术品,还有居住房址,内涵十分丰富。经碳14测定,距今6800—7200年,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较早的考古学文化之一。不少同志已对新

  • 标签: 历史地位 乐文化 考古学文化 新石器时代遗址 科学价值 细石器
  • 简介:<正>当今时代对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的认识视野不断扩大。且不说早已熟知的欧洲文化艺术现象,就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文化艺术在今天也得到深入研究。我们是靠这些国家的学者、欧洲各国特别是苏联研究人员的著述来了解他们的文化艺术的。可以确切地说,今天我们对东方许多民族文化史的了解并不亚于对西方民族文化史的了解。

  • 标签: 游牧民族 蒙古族 民族文化史 突厥 建筑艺术 大草原
  • 简介:辽国自太祖皇帝起,世代崇信佛教,对佛教皆采取支持、保护政策。辽国的佛教文化继承了盛唐时期的佛教佛学,最早渊源可以追溯到唐武宗会昌年间的灭佛运动中,大批佛教弟子、佛教文化及佛教文物流向了河北地区,为当地佛教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定基础。

  • 标签: 社会影响 艺术特色 佛像雕塑 辽国 佛教文化 保护政策
  • 简介:为对几件出土的青铜剑、青铜器弯形器进行保护研究,用X射线探伤、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原子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器物的形貌、成分及制作技术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青铜剑0125的剑格茎部锈层下有合范痕迹一些铸造小缺陷;弯形器腐蚀形态为均匀性腐蚀,枝晶间腐蚀活性腐蚀;0108表面有合金层褶皱,合范痕迹;0101、0102断面没有任何锈蚀及金属疲劳痕迹.器物经用不同方法清洗、铝箔局部还原处理、倍半碳酸钠浸泡BTA缓蚀处理后,在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中一周,没有发现新的锈蚀出现,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表明科学分析方法在文物保护修复中是非常有用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关于考古学历史学的很多信息.

  • 标签: 科学分析 文物 青铜器 弯形器 修复 文物保护
  • 简介:3月,一个名为“每天爆炸:探索奇迹的现象”的美术展,在美国麻州现代艺术博物馆(MassMoCA)结束。这次共有23位艺术家的作品参展,其中包含了奥克斯兄弟的多幅曲面画作。

  • 标签: 艺术家 曲面 双胞胎 作画 物理 艺术博物馆
  • 简介:一宛梆,即南阳梆子,因南阳古称宛,简称宛梆。但这是20世纪50年代末才有的称谓。解放前,群众叫其梆子戏,那时河南梆子(豫剧)在豫西尚未流行,所以不致混淆。解放前后,豫剧很快发展到边远地区,大家又叫宛梆为老梆子,以与豫剧区别。记得1957年我到开封上学后,假期路过南阳,宛梆在南阳演出,戏报上写着“内乡县南阳梆子剧团”,头小脚大,群众莫名其妙。还有一种叫山梆的,更稀少、简单一些,我曾见到与宛梆同台演出过。这个剧种解放不久便混灭了。解放后宛梆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解放前就有的阵容,主要演员有王春生(即生娃,旦)、宋克林(即春香,旦)、陈明亮(即遂娃,红脸)、李春富(即铁头,二红脸)、杜林保(即

  • 标签: 宛梆 表演艺术 中国戏剧 文化大革命 吴承恩 京剧“样板戏”
  • 简介:志书一般精神产品一样都带有美学特性。志书一般精神产品之所以具有美学特性.这是由精神产品的生产规律所决定的。马克思在论及人类生产动物生产的差异问题时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 标签: 志书 地方志 修志工作 创作方法
  • 简介:王琴生先生曾先父梅兰芳同台演出12年,对先父在表演、唱腔、化妆和服装等方面的特点或改革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京剧改革、遗产的抢救、艺术教育等问题也有独到的见解。我有机会王老两次畅谈京剧艺术,现征得王先生同意,把1998年第二次谈话的部分内容整理出来,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 标签: 京剧艺术 梅兰芳京剧 王琴生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