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8 个结果
  • 简介:1977年以来甘肃省武威上县西郊林场发现了几座西夏墓葬,出土了一批重要的西夏文物。其中葬于西夏天庆七年(公元1200年)的二号墓出土了二十九块木板画。1-7,封三1-5),三号墓清理出二块木板画,(图8、9),更为珍贵,是西夏绘画艺术的珍品,是研究西夏社会生活和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在西夏考古工作中尚属罕见。

  • 标签: 西夏 出土 墓葬 考古工作 绘画艺术 武威
  • 简介:2003年,出土于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基山辽代早期墓葬的彩绘木棺具,棺体最长处2.31米,最宽处1.31米,最高处0.9米,棺椁相套,下有棺床,共计八层,棺、床均施彩绘。吐尔基山辽墓以其随葬品的丰富、墓主人的高贵社会地位与身份之谜,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而如此完整的辽墓彩绘木棺在内蒙古地区更属首次发现,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 标签: 彩绘 辽墓 科学研究价值 内蒙古地区 科左后旗 社会地位
  • 简介:<正>在山东省的泰沂山区,民间流传着一种颇有意味的年画艺术——竹板画。它是我国艺术百花苑中默默生长着的一株秀丽的芳草,从内容至形式,散发着华夏文化幽幽古朴的芬芳。所谓竹板画,是就其绘画工具而言的,它所使用的画笔一般是用两页竹片夹着一块礼帽毡,然后用丝线或胶布紧紧捆扎在一起,毡片突露的一端切有大小不一的齿牙,带有齿牙毡片的这一端即为笔峰.绘画者常常持有四五只这样大小不一的笔,他们用手捏住竹片,将毡片蘸上墨汁或颜料,即可在纸上写字作画。一般说来,颜料多为一些溶水性较强的“洋红洋绿”之类的染织颜料。纸张除了生宣之外没有其它特殊要求。从设色上看,竹板画有水墨和彩绘两种。水墨的,时用淡墨,时用焦墨,有时一端用淡墨一端用焦墨;彩绘的用色也比较单纯,一般只有红、黄、蓝三原色,笔锋的两端常是蘸上不同的颜色,中间稍隔一定的空隙,除颜色间的自然过渡之外,不再加调其它颜色。

  • 标签: 泰沂山区 板画 竹板 蓝三原色 华夏文化 绘画工具
  • 简介:中国民间工艺大师翁来英1963年10月出生在浙江舟山的一个小渔村,从小就对海洋文化充满热爱之情。2001年开始,从事与渔民画有关的工艺品创作。翁来英在秉承传统渔民画风格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先后开发创作了布贴画、

  • 标签: 海洋文化 浓缩 板画 浙江舟山 民间工艺 推陈出新
  • 简介:成都商业街船棺、独木棺墓葬,是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已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对墓葬形制、葬具与随藏器物作了介绍,并对墓藏年代及性质作了探讨,认为其年代应在战国早期偏晚,正是古蜀国开明王朝的晚期,很可能就是开明王朝王族或蜀王家族墓地.

  • 标签: 成都商业街船棺 墓葬 开明王朝 战国时期
  • 简介:西夏是以党项羌族为主建立起来的地方割据政权。1038年.李元昊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国号大夏,先后与宋、辽、金并峙两个世纪,公元1227年被蒙古铁骑所灭。西夏幅员辽阔,最强盛时占据今宁夏的全部,甘肃的大部,陕西、内蒙古、青海和新疆的部分地区。西夏建国后,李元昊为增强民族意识,下“秃发令”,命大臣野利仁荣创造了西夏文字,积极吸收汉、吐蕃、回鹘等民族的一些文化,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西夏文化。

  • 标签: 西夏文字 木板画 价值 武威 民族意识 西夏文化
  • 简介:北京房山金陵遗址出土的红漆银片錾花鎏金木棺存在污染、残缺、断裂、裂隙等病害,根据木棺工艺特点及相关分析检测等,对木棺进行了清洗、脱水、保护修复工作,重点讲述了胎体、银鎏金图案等修复过程。

  • 标签: 木棺 胎骨修复 图案修复
  • 简介:中古时期的吐蕃与粟特均为丝绸之路上十分活跃的民族,近年来在我国西北和北方地区相继发现了一批吐蕃与入华粟特人的墓葬,从中出土的棺椁葬具上遗留有丰富多彩的装饰图像。通过对这些考古学图像的比较研究,既可以看到两者所保存的某些西域共同文化传统,也可以观察到北朝隋唐时期通过西北“丝绸之路”中原汉文化对其所产生的染化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吐蕃与粟特之间的交往联系。

  • 标签: 西域文化 吐蕃 粟特 丝绸之路 文化交流
  • 简介:提到武汉的老份,就像提到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苏州的巷子,它们都是一个城市独特的民居文化,或者说是一个城市的名片。

  • 标签: 方正 民居文化 四合院 城市
  • 简介:是西汉在营口地区所设立的县级行政建置,是盐官和铁官的所在地,在两汉至“三燕”时期是辽东郡重要的经济重镇和军事重镇。高旬丽占据辽东后,平逐渐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建于高山之上的山城建安城。两城虽不在一地,但所辖范围相同,分别为汉晋和隋唐时期营口地区最高的行政建置。本文仅就两城的设置、沿革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做一粗浅的探讨,以求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 标签: 建安 行政建置 营口地区 军事重镇 隋唐时期 辽东郡
  • 简介:楚善的位置和份布局及其开发商楚善原名宝善.在早期汉15份中并无特色.但却因为其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引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在历史长河中泛起浪花。楚善位于今胜利街西北侧.合作路与兰陵路之间,当时的俄租界西北角。份总面积6300平方米,有6条纵横巷道。主巷道为东北——西南走向,长120米,宽约3米,主人口在胜利街。支巷道在合作路有两个出口,在兰陵路有三个出口。全份共有29栋砖木结构的石库门二层楼房。三面临街的房屋,一楼皆为铺面。

  • 标签: 历史事件 武昌首义 辛亥革命 开发商 巷道 石库门
  • 简介:兴福,1930年出生,山东省邹平县延安村人。14岁当兵,先后在国民党山东省保安三团、四团当勤务员、通讯员。1948年9月,他在济南战役时起义参加解放军,编补在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淞沪战役、漳厦战役,因作战勇敢.在淮海战役中荣立三等战功.194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兴福到第74师步兵学校和第四步兵学校学习。

  • 标签: 教学法 济南战役 淮海战役 步兵学校 华东野战军 中国共产党
  • 简介:本文对唐宣宗大中四年亡故的[亻参]墓志进行了考释,列出了自隋至唐宣宗250余年间郭氏家族的九代世系表,反映了晚唐时期偃师地区的一些社会风俗,对史书有关裴休事迹的记述做了补证,弥补了史阙。

  • 标签: 偃师市 墓志 裴休 家族墓地
  • 简介:<正>《尔雅》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汉以后便列诸经籍,布诸学官,为儒家治学必读之书.因此,历代竞相翻印,版本百出.群经载籍,自六朝以后,行世者只有经注本,《尔雅》亦然.《尔雅》经注本即晋郭璞《尔雅注》本.郭璞《尔雅注》最为学人推重,郭氏“缀集异闻,会粹旧说,考方国之语,采谣俗之志”,“沈研钻极二九载”著成此书(郭璞《尔雅注序》),为今存最早最完整的

  • 标签: 《尔雅注》 《尔雅》 石经 注文 南宋本 十三经
  • 简介:乐,1874年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县竹秀园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乐兄弟姊妹9人,他在六兄弟中排行老二。1882年,他大哥炳辉到澳洲谋生。1890年,原本在家务农的乐,由于家乡遭受水灾,生活艰难,也赴澳洲谋生。乐到澳洲后,先在悉尼当了两年挑水种瓜的菜园工人,感觉没有出路,便在其堂兄标介绍下,到标和马应彪合开的永生果栏(即水果批发商店)料理生意。1897年,略有积蓄的乐不再寄人篱下,他集合几个同乡,一起集资,以1400多澳镑盘下了破产的“永安栈”果栏,起名永安果栏,由于有料理果栏生意的经验,乐被推为司理(即经理)。在乐主持下,永安果栏一开始就以批发水果为主,兼营零售,同时批发零售中国土

  • 标签: 永安公司 纺织公司 联号企业 香港 宋子文 安果
  • 简介:拴子是解放前宁夏北部为害一方、恶名远扬的惯匪,有“贺兰山王”、“阎王”之称。他生于1907年,因罪大恶极被人民政府于1950年11月19日施行死刑.在短短的43年的人生中,由于其土匪经历而成为日后人们的谈资,并不断地被添油加醋,加上一些文学作品、网络作品的演绎,

  • 标签: 1950年 人民政府 文学作品 网络作品 解放前 贺兰山
  • 简介:我县文化馆藏有一枚西汉四铢半两,径2.4、穿0.9厘米,穿上横(见图)。秦汉半两钱,大多无记号。西汉文帝五年到景帝六年,国家、地方、官民皆可铸币,因而出现了品类繁杂的半两钱,这时的铸币上偶尔出现一些记号,但是也并非无意而成,有的星月、竖

  • 标签: 四铢 景帝 郭五 文景
  • 简介:<正>在沂蒙山区的苍山县兴明乡绽放着一枝绚丽的民间艺术之花,这就是小村的泥玩具。小泥玩具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深地为当地群众所喜爱。每逢新春佳节,当地农民总要买些泥玩具和年画,美化居家环境,陈列玩赏,增加节日气氛和生活乐趣。小村的泥玩具,相传起源于清咸丰年间,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是本村78岁的老泥玩艺人李宪志的祖父从天津学来的。开始村里只有五六户人家学着做,后来几乎遍及全村。在旧社会,泥玩艺人都是穷人家为养家糊门,在农忙时就利用本地产的黄泥,经多次踩砸,泥模成型,晾干烘烧,到冬闲春节期间,就涂粉着色制成成品,在本地集市上出售。枣庄、临沂、徐州、新沂、连云港等地的客商都来贩卖,几乎传遍鲁南苏北,有的为多换些钱,还远到天津、南京、丹阳、开封、洛阳等地销售。

  • 标签: 玩具 表现手法 沂蒙山区 民间艺术 鲁南苏北 居家环境
  • 简介:暮春,是梨花的日子。众香国,独领风骚的唯有梨花。一树梨花一溪月,一瓣心香一烛烟。渺渺平芜,霭霭佳气,梨花盛开时节,是春的巅峰之作。陌上花开,亦是一场深邃的相遇,不早也不迟。这个季节,乱红飞过秋千去。桃花已然谢了,梅子尚未初黄,风吹入帘,惹衣生香的只有梨花,古淡而醇浓。数声鸟啼,闲闲翻阅乱花,教人恍若有思,飘飘乎。

  • 标签: 众香国 乱红 古淡 一瓣 一溪 世事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