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危险化学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较大危害。对于危险化学的使用与管理,是高等学校技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作者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个人工作经验,就危险化学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

  • 标签: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参桂鹿茸丸的质量标准进行拟定。方法利用显微特征法对参桂鹿茸丸中的成份地黄、杜仲、白芍、茯苓、香附、甘草、肉桂等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结果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芍药苷含量在0.125-8.736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达到了99.68%,RSD达到了1.45%(n=7)。结论该方法简单操作性强,准确快捷,能够用作参桂鹿茸丸的质量标准拟定

  • 标签: 参桂鹿茸丸 质量标准 拟定与提高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新工艺、新方法生产的护肝片质量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判断新工艺、新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包层光谱鉴定法对护肝片中的五味子、猪胆粉、柴胡等有效物质进行鉴别。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五味子醇甲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供试特征斑点清晰且与对照一致,与阴性样品不同,五味子醇甲含量约为50mg/片。结论新工艺生产的护肝片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 标签: 护肝片 质量标准 工艺
  • 简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11月18日批准对丹参片质量标准进行修订.修订编号2002ZFB0290,本修订标准执行日期为2003年1月18日.

  • 标签: 丹参片 质量标准 中药标准 中国药典
  • 简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10月29日批准对消渴丸质量标准进行修订.修订编号2002ZFB0251,本修订标准执行日期为2002年12月29日.

  • 标签: 消渴丸 质量标准 中药标准 中国药典
  • 简介:目的完善仁丹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木香、肉桂、广藿香、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薄荷脑和冰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木香、肉桂、广藿香、甘草的特点性斑点。在气相色谱中,薄荷脑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02164~1.0820μg(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8%,RSD=1.8%(n=6);龙脑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009936~0.4968μg(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1%,RSD=1.6%(n=6);异龙脑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004156~0.4156μg(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1.5%(n=6)。结论该方法可靠、准确,能有效地控制仁丹的质量

  • 标签: 仁丹 质量标准 薄荷脑 冰片 薄层色谱 气相色谱
  • 简介:修订刘寄奴质量标准,采用性状、显微鉴别法,结合薄层色谱法,鉴别真伪;同时测定浸出物,评价优劣。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设置指标合理,可用于刘寄奴的质量评价和质控。

  • 标签: 刘寄奴 薄层色谱法 质量标准修订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对15批次的侧柏叶片进行煎液对照,构建药材性状指纹图谱,并对药材中槲皮素进行检测,为准确、准确地评定药材的品质奠定基础。方法:以槲皮素为指示组分,对15批次不同地区的侧柏叶片药材进行质量分析,并通过 HPLC鉴定其色谱指纹图谱。结果:15批次的侧柏叶片提取液提取率在10.51%—20.35%之间,平均含量16.08%;栎皮甙的含量在0.69%—1.12%之间,平均水平在0.91%之间;栎皮甙的转移率在51.11%~67.16%之间,平均数在57.67%之间;中药指纹图谱显示13个指纹图谱,鉴定出10个共有峰,与对照组比较,各指纹图谱的相似性都在0.90以上。结论:采用本方法制作的中药侧柏叶水煎液中槲皮素的含量指纹图谱方法是可靠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既能作为中药复方制剂的有效成分,又能用于中药制剂的品质评定。

  • 标签: 侧柏叶标准汤剂 槲皮苷 含量测定 HPLC
  • 简介:摘要:危险化学在工业领域中的使用广泛且重要,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管理的挑战。为了保障工人和环境的安全,工业领域需要制定合理的危险化学安全管理策略并应对相关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危险化学安全管理在工业领域的实践与挑战。通过分析工业领域中危险化学的特点和管理难点,探讨了相关实践和面临的挑战。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安全管理实践和应对挑战的策略下,工业领域可以有效提高危险化学安全性。

  • 标签: 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 工业领域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了接骨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别当归、牛膝、红花、骨碎补、土鳖虫、赤芍、血竭、三七、朱砂;采用TLC法对方中木香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专属性强;TLC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接骨散的质量标准

  • 标签: 接骨散 显微鉴别 TLC
  • 简介:目的建立炒郁李仁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炒郁李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炒郁李仁中苦杏仁苷含量,色谱柱KromasilC_(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0:90),检测波长210nm,柱温20℃,流速1.0mL/min。结果TLC法中炒郁李仁在与苦杏仁苷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斑点清晰;苦杏仁苷线性范围为0.049~0.784μg,r=0.9996,平均回收率97.85%,RSD为1.86%(n=6);炒郁李仁中水分、酸败度均符合要求。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炒郁李仁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炒郁李仁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苦杏仁苷 质量标准
  • 简介:目的建立胃炎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9:81),检测波长229nm,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芍药苷质量浓度在2.45~12.2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99%(n=9)。结论RP—HPLC法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胃炎颗粒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芍药苷 胃炎颗粒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降脂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枸杞子、山楂、何首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色谱柱大连依利特HypersilODS2(150mm×4.6mm,5μm),流动相分别为甲醇-水(2179)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0nm;柱温35℃.结果TLC色谱能明显检出枸杞子、山楂、何首乌,葛根素、在0.206μg~0.618μg(r=0.9999)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葛根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8.84%,RSD=0.97%

  • 标签: 降脂胶囊 葛根素 齐墩果酸 熊果酸 HPLC TLC
  • 简介:目的提高石仙桃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石仙桃,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仙桃中环石仙桃酮含量。结果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64%,RSD为0.88%(n=6)。结论增加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石仙桃的质量标准

  • 标签: 石仙桃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质量标准
  • 简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10月29日批准时利肝片质量标准进行修订.修订编号2002ZFB0249,本修订标准执行日期为2002年12月29日.

  • 标签: 利肝片 质量标准 中药标准 中国药典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汉桃叶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品中反丁烯二酸的含量。结果反丁烯二酸进样量在0.013μg~0.26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674。精密度测试,相对标准偏差(RSD%)=0.52%。加样回收率试验,平均回收率为98.69%(RSD=0.42%,n=5)结论所采用的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行性重复性良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 标签: 汉桃叶胶囊 反丁烯二酸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丹参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对于丹参胶囊的内容物,采用TLC鉴别法开展丹参酮ⅡA定性鉴别;对于丹参胶囊中的五种主要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采用TLC鉴别法进行丹参酮ⅡA定性鉴别,发现其分离度比较好;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胶囊五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即丹参酮ⅡA、丹酚酸B、隐丹参酮、原儿茶酚以及丹参素,发现其线性范围分别为2.05至40.92、1.503至60.102、1.482至59.29、0.617至24.696、11.49至459.58微克每毫升,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结论建立丹参胶囊的检查、鉴别、含量测定标准,可重复应用、简便、准确性高,可用于控制丹参胶囊的质量

  • 标签: 丹参胶囊 质量标准 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