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药复方药物的动力研究是近年来药物研发领域的热点之一。通过分析中药复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可以揭示其药效机制,并为中药复方药物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本文详细阐述中药复方药物动力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药物吸收速率的评价、药物分布的影响因素、药物代谢途径的研究以及药物排泄的动力特征等方面。研究表明,中药复方药物的动力特点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药物成分的组合、剂型的选择和个体差异等。此外,新型分析方法的应用和药物体内行为的数学模型建立也为中药复方药物的动力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索中药复方药物的动力特性,以加强其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的可行性。

  • 标签: 中药复方药物 药物体内行为 动力学特性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患者在住院治疗中的比例逐年升高。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易患各种疾病,并且在药物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如何更好地合理应用药物治疗,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已成为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 标签: 老年人 药物治疗 药代动力学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使用计算流体动力(CFD)软件,我们对某旋转血泵的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其内部血液流动规律,评估了血泵的血流动力性能,并得到了不同转速下的流量-压升特性。此外,我们也分析了叶轮内部的剪切应力分布,并根据幂律规律研究了血泵对血液的破坏程度。仿真结果显示,在相同转速下,随着流量的增加,血泵对血液的破坏程度逐渐降低。而在小流量的情况下,血泵的溶血值达到最大。这提醒我们在临床应用中,应特别关注血泵在儿童病例中的应用。

  • 标签: 旋转血泵 血流动力学 性能仿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一种多因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眼压增高而损害视神经,可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虽然青光眼的基本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但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和虹膜等组织的眼血流改变是青光眼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青光眼进展与血管功能受损有显著相关性。一些涉及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视网膜、球后、视神经乳头和脉络膜循环的眼部血流(OBF)减少。OBF的改变在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青光眼球后血流动力进行综述。

  • 标签: 原发性青光眼 球后血流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液动力参数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对一定数量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长期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分析了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输出、血容量、血压和其他血液动力参数与其临床预后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一些特定的血液动力参数与患者的生存率、住院率以及其他临床预后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些发现有望为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动力学参数 临床预后 心脏输出 血容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产前3.0 T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序列(TrueFISP)MRI胎儿股骨生长动力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进行产前MR检查的6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孕妇年龄20~46(30.7±6.4)岁,孕25+1~38+6(32.7±3.5)周。使用3.0 T MR 对胎儿股骨行产前TrueFISP扫描,在矢状面图像上测量胎儿股骨干长度,股骨近端和远端软骨骨骺的最大前后径和高度;在冠状面图像上测量股骨近端和远端软骨骨骺的最大横径。观察指标:(1)观察胎儿股骨MRI解剖特征;(2)观察胎儿股骨干长度及近端、远端软骨骨骺横径、前后径、高度与孕周的相关性。计算各项影像学指标在10种回归模型(线性、对数曲线、反函数曲线、二次曲线、三次曲线、复合曲线、幂函数曲线、S形曲线、生长曲线和指数曲线回归)中的决定系数(R2)值。根据最大R2值确定各项观察指标的最适回归模型,并获取相应的最佳生长动力回归方程。结果(1)MR TrueFISP图像显示66例胎儿股骨解剖特征:孕28周之前,胎儿股骨干呈低信号,骨皮质与骨髓腔分界不清;孕28周之后,胎儿股骨干骨皮质呈低信号,骨髓腔呈条状较高信号,骨髓腔与骨皮质分界清楚。孕25~39周,胎儿股骨干上方为软骨性股骨头及颈、大转子,呈高信号,与股骨干上端分界清楚;股骨干下方为股骨远端软骨性骨骺,呈高信号,与股骨干下端分界清楚。(2)在10种回归模型中,胎儿股骨各项影像学指标均随着孕周的增加呈曲线增长。胎儿股骨干长度以三次曲线模型为最适回归模型,R2值0.882,曲线拟合优度高,最佳生长动力回归方程为Y^股骨干长度=-21.879+2.972×X孕周-4.251×10-3×X3孕周。胎儿股骨近端软骨骨骺高度以三次曲线模型为最适回归模型,R2值0.642,曲线拟合优度一般,最佳生长动力回归方程为Y^股骨近端软骨骨骺高度=-16.720+1.357×X孕周-3.227×10-3×X3孕周。胎儿股骨远端软骨骨骺前后径以幂函数曲线模型为最适回归模型,R2值0.489,曲线拟合优度低,最佳生长动力回归方程为Y^股骨远端软骨骨骺前后径=0.887×X0.861孕周。胎儿股骨近端软骨骨骺横径、前后径以及远端软骨骨骺横径和高度均同时遵从复合曲线、生长曲线和指数曲线模型,R2值分别为0.568、0.452、0.549和0.387,曲线拟合优度低,其指数曲线模型的最佳生长动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股骨近端软骨骨骺横径=6.961×exp (0.028×X孕周)、Y^股骨近端软骨骨骺前后径=7.301×exp (0.025×X孕周)、Y^股骨远端软骨骨骺横径=6.114×exp (0.035×X孕周)和Y^股骨远端软骨骨骺高度=8.727×exp (0.021×X孕周)。结论基于产前3.0 T 的TrueFISP MRI,胎儿股骨各影像学指标的生长动力特征符合曲线回归模型,可为产前评估胎儿骨骼发育状况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胎儿发育 股骨 软骨骨骺 生长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序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子宫广泛切除手术后膀胱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尿动力检测,其中包括膀胱充盈测压、压力流速、括约肌肌电图等方法,对63例1~2 A期的宫颈癌患者在行宫颈癌根治术前后进行分析。结果:在近期膀胱初感容量和参与尿量同术前比较均有所增加;与术前比较,最大膀胱容量、顺应性、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力等指标比术前有显著性差异。34名病人(54.0%)行尿动力检查均有近期膀胱功能损害,如逼尿肌损伤、膀胱低顺应性膀胱、膀胱流出道梗阻、逼尿肌外括约肌协调紊乱、逼尿肌过度运动,其中低顺应性膀胱及逼尿肌损伤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术后尿潴留患者有18名(28.6%)出现逼尿肌损伤(66.7%),逼尿肌过度活动发生率显著增高(33.3%)均明显高于非尿潴留患者。结论: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有显著的变化,其临床表现有各种不同的膀胱功能损害,低顺应性膀胱和逼尿肌受损为主而逼尿肌受损可能是导致术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尿动力检测是临床膀胱功能障碍的病因诊断的基础。

  • 标签: 宫颈肿瘤 子宫切除术 尿潴留 尿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根据全球癌症统计数据,胃癌是人类常见的癌症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胃癌患者常常面临身体虚弱、营养不良、心理压力大等多种问题,其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动力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通过将光敏剂注射到体内后,利用光与光敏剂的作用,消灭肿瘤细胞。动力疗法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恢复快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胃癌治疗领域。然而,关于动力疗法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胃癌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穿刺间隙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血液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年3月--2022年4月,期间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将所有产妇随机分组为对照组(60例,选择L2-3穿刺间隙腰硬联合麻醉)和观察组(60例,L3-4穿刺间隙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收缩压、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穿刺间隙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各有优劣,L3-4穿刺间隙腰硬联合麻醉阻滞起效和感觉恢复时间更短,更有利于维持血液动力稳定,但可能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在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产妇的情况合理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尿动力检查在前列腺增生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的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采用尿动力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和治疗,分析治疗的效果和治疗后夜尿次数与最大尿流率。结果:40例患者中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效果为98.5%,夜尿次数为(1.22±0.45)次,最大尿流率为(14.55±0.44)ml/s。结论:前列腺增生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尿动力检查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具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尿动力学检查 前列腺增生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连续血流动力监测对重症创伤患者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收的22例重症创伤骨折患者,给予回顾性分析,均给予连续血流动力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实施针对性复苏策略,观察临床救治效果。结果: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5.52±2.61)d、碱剩余复常时间(9.22±1.45)h、复苏达标时间(6.71±1.33)h。复苏后中心静脉压、心排指数升高,谷丙转氨酶、血肌酐、肺血管阻力指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缩短,与复苏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复苏前后的肺动脉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连续血流动力监测情况下指导临床对重症创伤骨折患者实施救治,可显著提高复苏效果,减轻对靶器官、凝血功能的不良影响。

  • 标签: 血流动力学监测 重症创伤 中心静脉压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选取尖锐湿疣患者64例,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光动力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疣体直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效果显著,不易复发,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冷冻 尖锐湿疣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总结一例偶发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流动力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多学科合作,预见性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个体化镇痛镇静,减少刺激;密切观察病情,早期识别,有效控制;血流动力监测,合理补液;精准管理血管活性药,观察用药效果。患者入ICU第三天,血流动力稳定,转入普通科室,进一步治疗。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血流动力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环磷酰胺联合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4位尖锐湿疣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取环磷酰胺联合动力疗法治疗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37位:环磷酰胺治疗)与实验组(37位:环磷酰胺联合动力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6个月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1%)略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环磷酰胺联合动力疗法较于单纯环磷酰胺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环磷酰胺 光动力疗法 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参数在孕早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21.06月至2022.10月医院收治的150例URSA患者纳入URSA组,另选择同时间段内到医院产前检查的150例正常妊娠孕妇纳入正常组,2组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参数,分析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参数对孕早期URSA的诊断效能。结果:在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峰值流速(S/D)上,URSA组高于正常组(P<0.05)。ROC曲线显示,RI、PI、S/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6、0.659、0.752。结论:RI、PI、S/D在URSA中呈高表达,用于孕早期URSA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孕早期URSA 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 彩色多普勒超声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尿流动力检查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内就诊的5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30例,尿流动力检查),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平均排尿量更高、自主排尿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流动力检查可以有效缓解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症状,促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尿流动力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皮肤基底细胞癌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22.10-2023.10期间我院收治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46例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等平均纳入对照组、联合组,分别采用手术治疗、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对比组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统计治疗后疗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免疫功能指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可实现对免疫功能的调节,能够降低疾病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手术治疗 皮肤基底细胞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PE)剖宫产产妇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了96例PE剖宫产产妇,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接受硬膜外麻醉。在麻醉前、麻醉给药后5分钟、麻醉结束后三个时间点,比较了两组产妇的血流动力情况。结果 在麻醉给药后5分钟和麻醉结束后的心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在外周血管阻力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轻中度PE剖宫产产妇的情况而言,应用CSEA对血流动力的波动影响较小。这一结论对于临床医生在选择麻醉方式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可以更好地保障产妇的健康和安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子痫前期 剖宫产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