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入和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双盲法分成A组(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入)和B组(超声引导下腋),每组30例,评价两种方案的麻醉效果。结果:A组的麻醉操作时间和起效时间均比B组更快,差异显著,P<0.05。结论:肋锁间隙入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的穿刺时间比腋时间更短,感觉和运动阻滞见效更快,值得推广。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肋锁间隙入路 腋路入路
  • 简介:摘要: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药物安全性和副作用监测变得至关重要。数据挖掘作为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警戒领域。本文对数据挖掘在药物警戒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在每个应用领域中,我们介绍了不同的数据挖掘方法和技术,并讨论了其优势和局限性。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监测和预测药物的安全性和副作用,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数据挖掘 药物警戒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后外侧入联合内侧入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三踝骨折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骨折治疗,观察组予以后外侧入联合内侧入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三踝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华历史长河中,与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从《中国首篇诗词总集录》开始,到端午节悬挂菖蒲,重阳节饮菊花酒,中医药和传统文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为一体。通过对文化源头的溯源,发掘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启发中医药智慧,让同学们在中医药研究的同时,感悟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增强中医药的文化自信,增强中医药的思维能力,培养医德修养,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 标签: 中药学 中医药文化 中药智慧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数据分析技术,探索藏医骨伤科治疗中的用药特征。方法:基于《中华本草•藏药卷》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中的藏医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经验方,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IBM SPSS Modeler 14.1,开展药物的频次统计、分类分析及模式关联研究。结果: 整理得到骨伤科方剂共202种,包括338种药材。其中,诃子、藏木香、红花在频次上位列前三。主要药物特性包括寒、温、凉,主要口感为辛、苦、甘,大部分药物对应肝、肺、胃、脾经。研究涉及的主要疾病类型包括创伤、关节病变等。结论: 在藏医治疗骨伤中,主要采用清热的药物方法,同时结合活血、理气、祛风湿的药材。藏医经方如三果汤和三黄水药在治疗中起到核心作用,并常与其他清热凉血、续筋接骨的药物一同使用。该疗法体现了藏医中清泻法和黄水学说的核心价值和应用。

  • 标签: 藏医骨伤治疗 藏药用药分析 数据技术应用 模式关联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系统的归纳并且分析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近年来发表的多动症文献做统计,通过筛选其中为中药治疗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统计文献中的药物频次,分析药物四气五味,寒热温凉以及归经。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分析方剂的中药频次、常用药对。使用聚类分析进行核心药物组合的挖掘。结果:共计筛选方剂267首,中药216味。其中补虚类用药比最重,其次为清热、平肝熄风、安神、利水渗湿等药物;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与五脏均有关联,其中心肝为主,肺脾肾次之;其中远志、石菖蒲、龙骨、茯苓、甘草为出现频率最多的药物;通过聚类分析提取出 5 个不同的核心组合方剂。结论:运用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多用补虚类中药,常配伍清热、平肝熄风、安神类中药,以补虚泄实,调节脏腑,平衡阴阳。

  • 标签: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儿童多动症 组方用药规律 方剂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在三踝骨折治疗中应用改良后外侧入和内侧入联合的方式,对其效果展开分析和探究。方法:68例三踝骨折患者均是由本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随机抽取的,因为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采用的是常规入手术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的是改良后外侧入和内侧入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和V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而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组间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优良率方面100.00%显然比对照组70.59%高,P<0.05,组间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结论:三踝骨折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改良后外侧入和内侧入方式,可促进骨折的愈合,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高。

  • 标签: 三踝骨折 改良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后外侧入、内侧入联用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接受改良后外侧入、内侧入联用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资料,共30例。比较治疗前后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骨折复位情况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改良后外侧入、内侧入联用治疗三踝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复位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三踝骨折 改良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后外侧入,内侧入联用对三踝骨折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8月期间于本院手术的三踝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28例,行踝关节后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28例,行踝关节后外侧、内侧联合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 标签: []改良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三踝骨折 骨愈合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观察改良后外侧入、内侧入联用对三踝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3年11月的三踝骨折患者35例,进行改良后外侧入联合内侧入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5例三踝骨折的手术和康复情况进行了总结。治疗优良率为94.28%,进一步证实了手术的有效性和患者整体康复情况。结论:对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联合内侧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固定可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能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利于患者术后及骨折愈合,值得在三踝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三踝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刺缓解术后疼痛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6月6日收录的有关针刺缓解术后疼痛的文献,运用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软件建立针刺处方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获取308篇文献,纳入317个针刺处方,涉及173个腧穴,主要归膀胱经、胃经、大肠经、脾经。足三里、合谷、内关等均为使用频次≥50次的高频腧穴。特定穴中多使用五输穴。针刺缓解术后疼痛常见部位为腹部、肛周、腰背部、膝部。腹部术后疼痛常用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关联度较高的组合为“足三里-内关”;肛周术后疼痛选穴常用承山、长强等,关联度较高的组合为“承山-长强”等;腰背部术后疼痛选穴常用肾俞、环跳等,关联度较高的组合为“阿是穴-环跳”“肾俞-环跳”等;膝部术后疼痛选穴常用血海、梁丘等,二者配伍组合关联度较高。结论针刺缓解术后疼痛多选取阳经穴位,以远近配穴、循经取穴为主,且注重特定穴的使用。

  • 标签: 疼痛,手术后 针刺 选穴规律 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医院病案数据挖掘的应用与技术方法,首先介绍了医院病案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常用的技术方法如关联规则挖掘、分类与预测、聚类分析和异常检测,然后探讨了医院病案数据的质量分析与预处理步骤,最后重点阐述了医院病案数据挖掘的应用场景,包括医疗质量评估、疾病预测与防控、医院运营管理和临床决策支持,研究医院病案数据的挖掘与应用对提升医疗质量、优化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院 病案信息系统 数据挖掘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