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蒿乙醇提取物对H22肝癌小鼠的体内抑瘤作用。方法1.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青蒿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与粗多糖的含量2.取H22肝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腋皮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CTX)20mg/kg组和青蒿乙醇提取物125mg/kg组、500mg/kg组。CTX组腹腔注射给药,其余各组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0天后,解取肿瘤称取重量,计算抑瘤率。结果1.青蒿乙醇提取物中总多糖含量为6.45%,总黄酮的含量为16.2%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青蒿乙醇提取物组500mg/kg可抑制肿瘤生长(P<0.05),抑瘤率为48.7%。结论青蒿乙醇提取物对小鼠H22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中药青蒿中可能存在其它的抗肿瘤成分。

  • 标签: 青蒿乙醇提取物 多糖 黄酮 H22肝癌 抑瘤率
  • 简介:目的:分析伽马刀治疗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2005年8月至2012年4月22例巨块型肝癌行伽马刀治疗,以40%-60%等剂量曲线为处方剂量线,中位剂量42Gy(范围30-50Gy),3-5Gy/次,9-13次完成。靶区为肝内病灶包括或不包括门脉癌栓。治疗后每1-3个月行血液和影像学检查(CT或MRI)。随访时间3-36个月,2013年9月结束。结果:总生存期3-36个月,中位生存期6.5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31.8%、22.7%、4.5%,有效率68.2%(CR3例,PR12例,SD6例,PD1例)。5例出现RTOG标准III级晚期放射性肝损伤。Kan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AFP(P=0.002)、等效生物剂量(P=0.002)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P〈1171ng/ml好于≥1171ng/ml,≥60Gy好于〈60Gy);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等效生物剂量是有意义的预后影响因素(P=0.009)。结论:伽马刀治疗为巨块型肝癌可选方式之一,巨块型肝癌仍应给予足够剂量以改善肿瘤局控率和预后。

  • 标签: 巨块型原发性肝癌 伽马刀 疗效 预后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胶原纤维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癌变的关系。方法饲养清洁健康BALB/c小鼠40只,以30mg/ml二乙基亚硝胺(DEN)溶液作为饮用水,建立肝癌模型。在开始喂养后的0w、4w、8w、12w、16w、20w和24w,各处死3只动物,对所取肝脏组织行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天狼新红染色,对胶原纤维进行检查。通过Image-ProPlus6.0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光密度积分(IOD)定量,应用SPSS16.0软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ANOVA显著性分析和Student-Newman-Keuls检验。结果小鼠在诱癌剂作用20w后肝组织发生癌变;在4w末,小鼠肝组织胶原纤维IOD为(97.610±18.640),明显低于8w末胶原纤维IOD水平[(377.054±63.668),P<0.05];在8w末,胶原纤维IOD为(377.054±63.668),明显低于12w末胶原纤维IOD[(625.875±110.846),P<0.05];在16w末,胶原纤维IOD为(847.289±53.473),显著低于20w末胶原纤维IOD[(1671.301±292.593),P<0.01];在20w末,胶原纤维IOD为(1671.301±292.593),显著低于24w末胶原纤维IOD[(3968.450±138.949),P<0.01]。结论胶原纤维在癌变的整个过程中沉积量逐渐增加,变化明显,可能与肝组织的损伤修复和癌变的扩散密切相关。

  • 标签: 肝癌 二乙基亚硝胺 胶原纤维 小鼠
  • 简介:目的:探寻小鼠牙乳头来源MDPC-23细胞自发形成的体外破牙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MDPC-23细胞常规培养6d,利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与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的破骨细胞相比较;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SEM)观察牙本质片上细胞形态及吸收陷窝形成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丝状肌动蛋白(F-actin)细胞骨架结构;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和(或)ELISA法检测破牙细胞形成相关蛋白RANKL、RANK、TRAF6以及破牙细胞标志蛋白TRA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K)的表达情况。CathepsinK和TRAP蛋白表达的灰度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0、2、4、6d四个时间点RANKL分泌水平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DPC-23细胞常规培养6d可自发形成少量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巨细胞,其形态有别于RAW264.7细胞形成的破骨细胞;自发形成的多核巨细胞仅能在牙本质片上形成少量较浅的吸收陷窝;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自发形成的类破牙细胞具有破牙细胞特征性丝状肌动蛋白环结构;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和(或)ELISA结果表明,MDPC-23细胞体外常规培养下表达RANK、TRAF6蛋白并自分泌RANKL,第0、2、4、6天RANKL分泌水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73,P=0.026),第2天RANKL分泌水平较第0天增加(P=0.007);第6天TRAP及CathepsinK蛋白表达上调(tTRAP=5.033,PTRAP=0.0024;tCathepsinK=12.95,PCathepsinK=0.0002)。结论MDPC-23细胞体外常规培养下可自发形成少量吸收能力较弱的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巨细胞,具有特征性肌动蛋白环结构,同时能上调破牙细胞特征性蛋白TRAP和CathepsinK表达,自分泌RANKL并表达RANK、TRAF6蛋白,是与成熟破牙细胞形态、结构及蛋白表达相似的类破牙细胞

  • 标签: 牙根吸收 破牙细胞 MDPC-23细胞 破牙细胞分化
  • 简介:目的:分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治疗后肿瘤患者营养、免疫、肝功能状况的变化,探讨CIK细胞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收集39例采用CIK细胞治疗可评价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评价其临床疗效。所有患者均接受CIK细胞免疫治疗。具体方案:采集细胞当日计为第0天,第14、16、18天静脉回输CIK细胞悬液,总细胞计数为(6~15)×109。评价客观疗效,并动态监测血清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结果39例患者通过CIK细胞治疗后,白蛋白、前白蛋白、甘油三酯、血红蛋白、握力、简易营养学评分、CTP评分、中性粒的比值、AST、GGT、CTP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胆固醇、人体测量营养学指标、BMI、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白细胞总数、ALT、AF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患者接受CIK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肝脏功能,中晚期肝癌患者营养状况与握力、BMI、前白蛋白和肝功能评分具有相关性,CIK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

  • 标签: 肝肿瘤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22例HPS并多脏器功能不全危重患儿的病因、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22例HPS患儿中有13例与感染相关;其余与非感染相关,其中家族性1例;川崎病1例,全身型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JIA)1例;药物1例;原因不明5例。临床以反复发热伴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二系及三系减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肝功能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为主要表现。脏器损害累及肝脏,血液,呼吸,胃肠,心脏,肾脏,中枢等;以肝脏,凝血,呼吸最为明显。结论嗜血细胞综合征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病因复杂,病情凶险,进展快,受累脏器多,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诊断,联合化疗可挽救部分患儿生命。血液净化技术对HLH合并MODS患儿是一种有效辅助治疗方法。

  • 标签: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噬血细胞 儿童 多脏器功能不全
  • 简介:目的评估外科治疗散发性、无转移双侧肾细胞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散发性、无转移、双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评估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及肾功能结果。结果共入组22例散发性、无转移双肾癌患者,占我院同期收治原发肾细胞癌(1696例)的1.3%。同时性发病16例(72.7%),异时性发病6例(27.3%)。同时性双肾癌发病年龄为(54.2±15.6)岁。异时性双肾癌第1与第2肿瘤发病年龄分别为(50.8±10.4)岁和(57.5±12.1)岁。22例患者共发现47枚肾肿瘤,左肾22枚、右肾25(有2例患者右肾发生多灶肿瘤,分别为2、3枚肿瘤)枚。肿瘤直径为(4.3±3.9)cm。47枚肿瘤中,46枚(97.9%)为透明细胞癌,1枚(2.1%)为乳头状肾细胞癌。所有患者均接受分期手术治疗:先行一侧根治性肾切除再行对侧保留肾单位手术(RN+NSS)10例,先行一侧保留肾单位手术再行对侧根治性肾切除(NSS+RN)8例,双侧保留肾单位手术(NSS+NSS)4例。第2次手术后RN+NSS组、NSS+RN组及NSS+NSS组中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分别为60%、25%和0。患者术后平均随访(72±63)个月。同时性双肾癌与异时性双肾癌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1.8%和50%(P=0.025)。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是散发性、无转移性双肾癌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获得良好的肾功能及肿瘤学结果。虽然多数双肾癌表现为同时性发病,但部分患者可在一侧肾脏手术多年后发生对侧肾脏的异时性肿瘤。并且,异时性双肾癌的无瘤生存率低于同时性双肾癌,这些患者应给予更严密随诊。

  • 标签: 肾细胞癌 双侧 诊断 治疗 预后 无瘤生存率
  • 简介:目的:观察脂肪酸酰胺水解酶(fattyacidamidehydrolase,FAAH)抑制剂URB597诱导人肝癌高转移细胞MHCC97H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给予不同浓度(1、5、10μmol/L)URB597与MHCC97H孵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factor,AIF)在细胞核中的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采用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变化。结果:(1)不同浓度(1、5、10μmol/L)URB597作用细胞1、4、7d后,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不同浓度URB597作用96h细胞内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且细胞核中AIF水平显著增加;(3)10μmol/LURB597作用细胞96h后,与对照组相比,Bcl-2水平明显下调,Bax水平明显上调,Bcl-2/Bax比值显著下降。PI3K抑制剂LY294002亦可显著降低Bcl-2/Bax比值,但与10μmol/LURB597作用相比,对Bcl-2/Bax比值的影响程度较低。结论:URB597可通过促进人肝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该作用与其下调Bcl-2/Bax比值,影响线粒体通透性,诱导caspase依赖和非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有关,且部分依赖于PI3K/Akt通路。

  • 标签: 脂肪酸酰胺水解酶抑制剂 URB597 肝癌细胞MHCC97H 细胞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23细胞干性的调控作用。方法以非小细胞肺癌NCI-H23细胞为对象,以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CHIR-99021)和β-cateninsiRNA为干预剂,分别采用噻唑蓝比色法、体外干细胞成球培养、划痕实验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其增殖能力、体外成球能力和迁移能力方面的改变。结果CHIR-99021作用24h后NCI-H23细胞的增殖能力、干细胞成球率均明显提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愈合时间缩短。CHIR-999021干预后的NCI-H23细胞、NCI-H23干细胞中,GSK-3β磷酸化显著降低,增殖细胞核抗原、CD133、乙醛脱氢酶1A1、Nanog、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增加。β-cateninsiRNA沉默β-catenin后NCI-H23中CD133、乙醛脱氢酶1A1和Nanog表达减少,干细胞成球率也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Wnt/β-catenin通路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NCI-H23细胞干性调节,这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防治有一定价值。

  • 标签: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非小细胞肺癌 干细胞
  • 简介: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程进展快,多数病人确诊时已难以手术切除,且肝癌对放疗、化疗不敏感,因此其总体治疗效果不理想。目前,在肝癌生物治疗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细胞生物治疗已经显示出了潜在的疗效及良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细胞免疫 生物治疗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pEGFP.N3是否能够有效转染ADSCs。方法提取pEGFP-Genesil-1质粒,采用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将绿色荧光表达质粒Genesil-1载体转染至ADSCs。镜检各个时间点含有荧光的鼻咽癌细胞数,并选取转染率最高时间点的鼻咽癌细胞,用流式检测精确的转染率。结果脂质体复合物转化ADSCs24h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4ug/ml质粒浓度组转染48小时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率达最高值。结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pEGFP.N3可以较为高效地转染ADSCs。

  • 标签: EGFP ADSCs 鼻咽癌细胞 绿色荧光表达质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中性粒细胞性哮喘(neutrophilicasthma,NA)模型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C57BL雌性小鼠随机分成NA组、NA地塞米松干预(neutrophilicasthmatreatingwithdexamethasone,NAD)组和正常(NC)组,每组8只。NA、NAD组予卵蛋白、脂多糖致敏并卵蛋白激发;NAD组激发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NC组不做处理。小鼠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阻力,以阻力倍增值评价气道反应性;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有核细胞浓度及分类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7细胞及ki-67+Th17细胞比例;ELISA检测BALFIL-17浓度。结果(1)NA组气道阻力倍增值显著高于NC组(P<0.05)。(2)NAD组BALF有核细胞浓度、NEU%、EOS%均显著低于NA组,但仍高于NC组(均P<0.05)。(3)NAD组脾脏Th17细胞比例显著低于NA组,但仍高于NC组(均P<0.05);NA、NAD组脾脏ki-67+Th17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NC组(均P<0.05),但NA、NA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NAD组BALFIL-17浓度显著低于NA组,但仍高于NC组(均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抑制Th17细胞及IL-17表达,减轻NA模型小鼠气道炎症;Th17细胞增殖功能增强且不受地塞米松影响可能与气道炎症持续存在有关。

  • 标签: 哮喘 中性粒细胞 气道炎症 地塞米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索拉非尼治疗(每次400mg,2次/d,必要时,治疗过程中根据不良反应调整剂量)的59例中晚期HCC患者,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59例患者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8例,19例持续6个月以上病情稳定(SD),疾病控制率(DCR)为45.8%.59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为9.9个月.肝功能Child-PughA级患者的中位OS优于Child-PughB级患者(15.3个月vs3.7个月,P=0.016);巴塞罗那分期(BCLC)B级患者的中位OS优于C级患者(19.5个月vS6.3个月,P=0.008).59例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腹泻、高血压、厌食和口腔黏膜炎.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2%,3级不良反应4例,2例需要短期停药,2例经减量后好转.结论:索拉非尼可以延长中晚期HCC患者的生存期;肿瘤的分期越早,患者的肝功能及体力状况越好,患者越能从中受益,其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索拉非尼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肝癌细胞中XAGE-1b基因的表达。方法选择在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Real-timePCR法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XAGE-1b基因在肝癌组织与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AGE-1b可作为肝癌诊断的标记物,建议与AFP检测联合应用。

  • 标签: 肝癌 XAGE-1b PCR 表达
  • 简介:目的:研究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iP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并观察Osterix对iPSCs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细胞培养和病毒转染的方法,结合定量RT-PCR以及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在成骨诱导的条件下,iPSCs中成骨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小鼠iPSCs经悬滴培养可以形成拟胚体,在成骨诱导条件下可以向成骨细胞分化。病毒转染并不影响iPSCs的多向分化潜能;与对照组相比,转染Osterix的iPSCs形成的矿化结节、碱性磷酸酶活性、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成骨诱导液培养条件下,小鼠iPSCs可以作为种子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并且过表达转录因子Osterix可以进一步促进iPSCs的成骨分化。

  • 标签: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OSTERIX 成骨分化 组织工程学 小鼠
  • 简介:目的:观察湿疹小鼠动物模型外周血中的CD4^+和CD8^+的水平,分析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对湿疹小鼠CD4^+、CD8^+及其比值的影响,探讨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治疗湿疹的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湿疹模型组、湿疹阳性药物组、化湿汤组、润肤止痒膏组及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湿疹模型。空白对照组和湿疹模型组不进行治疗;湿疹阳性药物组用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而化湿汤组、润肤止痒膏组及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组则采用相应药物治疗,每日1次。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与湿疹模型组相比,湿疹阳性药物组、化湿汤组、润肤止痒膏组及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组小鼠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均明显提高(P均<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P均<0.01)。与湿疹阳性药物组相比,化湿汤组、润肤止痒膏组小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均明显降低(P均<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均<0.01);而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组小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无差异(P>0.05)。与化湿汤组、润肤止痒膏组相比,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组对小鼠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的作用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结论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可能是通过提高CD4^+T百分比,降低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以及提高CD4^+/CD8^+,纠正了CD4^+T淋巴细胞相对减少,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多,恢复了湿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和纠正了免疫失调。

  • 标签: 湿疹 化湿汤 润肤止痒膏 细胞免疫
  • 简介:目的:应用NOD/SCID小鼠构建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NOD/SCID小鼠模型。方法:采用4-5周龄NOD/SCID小鼠,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5×106个Nalm-6细胞,通过对小鼠一般状态,骨髓涂片,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对白血病模型进行鉴定。结果:注射白血病细胞15d后,小鼠开始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皮毛皱缩、后肢无力和脊柱抬高等表现,骨髓涂片可见成团分布的白血病细胞,脾脏组织病理切片亦可见白血病细胞浸润。结论:通过尾静脉注射Nalm-6细胞于未经照射的NOD/SCID小鼠中可以成功建立全身播散的白血病模型,该模型的构建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重复性好,为研究白血病发病机制及指导临床化疗方案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

  • 标签: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NOD/SCID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高效细胞因子活化杀伤细胞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对我院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71例,随机入组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相同时间点取外周血,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计数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CD3+、CD4+、NK细胞的比率和CD4+/CD8+比值下降,CD8+和Treg细胞比率上升,其中CD3+、CD4+CD4+/CD8+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而CD3+、NK、Treg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CD3+、CD4+、NK细胞的比率和CD4+/CD8+比值上升,CD8+和Treg细胞比率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效CIK细胞治疗可改善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为降低TACE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机会提供了新的途径.关键词中晚期肝癌;TACE;CIK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19-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