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患者诊治加以总结,提高对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因其发病原因,机制不清,常由于累及呼吸肌、心脏而致死,补钾是治疗的关键,故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 标签: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甲亢合并有周期性麻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中夜间27例,占90%;寒冷25例,占83%;劳累26例,占87%;紧张23例,占76.3%;饱餐2例,占6.7%;感染2例,占6.7%。结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发作主要为血清钾浓度降低,补钾为重要防治手段,针对寒冷、劳累、紧张、饱餐、感染等因素,加强护理,降低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发病率。

  • 标签: 甲亢 周期性麻痹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ravesDiseaseGD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及治则。方法分析400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0例发作时均有双下肢或者四肢软瘫,重者出现呼吸肌麻痹,血钾均低于3.5mmol/L(正常值3.5-5.3mmol/L),400例患者血清FT3,FT4测值均高于正常。结论GD并周期性麻痹以年轻男性多发,快速补钾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抗甲亢治疗是控制甲亢并周期性麻痹复发的关键。

  • 标签: 甲状腺机能亢进 抗甲亢治疗 周期性麻痹 碘-131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找出常见病因,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发病病因。结果病因从多到少依次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6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6.7%),肾小管酸中毒(8.3%),用糖皮质激素后(3.4%),柯兴氏综合征(3.4%)原因不明(3.4%)。结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常见原因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 标签: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45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27例,继发性18例,其中继发于甲亢者13例,肾小管酸中毒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多在夜间及凌晨清醒后发病,经口服及静脉补钾、补充门冬氨酸钾镁后全部患者肌力恢复正常。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抢救成功的关键,补充门冬氨酸钾镁是重要措施。

  • 标签: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低钾性麻痹患者护理要点。方法对38例急诊低钾性麻痹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结果科学、系统、细致的临床护理可有效促进急诊低钾性麻痹患者康复。结论临床护理对急诊低钾性麻痹患者康复十分重要。

  • 标签: 低钾性麻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周期外治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及分析。方法选取50例乳腺增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乳癖舒胶囊,治疗组使用周期外治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垂体催乳素(PRL)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愈7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E2、PRL在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降幅较对照组大(p<0.01);P在治疗后有所回升,且治疗组升幅较对照组大(p<0.01)。结论使用周期外治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病,能够较快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周期外治法中药内服乳腺增生病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酶洗法制备兔气管支架的最适宜处理周期。方法健康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4组(n=6)。以新鲜未处理气管作为对照组(A组),按照酶洗法2、3、4个周期处理气管作为实验组(B组、C组、D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标本处理后光镜组织学观察.电镜扫描观察超微结构,并测量气管最大拉伸力、破裂力、变异率等生物力学性能。结果B、C组气管支架的最大拉伸力、最大破裂力和变异率均显著大于A、D组;组织学观察显示A组有大量黏膜上皮细胞,B组见部分黏膜上皮细胞,C、D组未见黏膜上皮细胞;电镜扫描显示实验A、B、C组气管支架的细胞基质和胶原纤维明显多于D组。结论经酶洗法处理3个周期的兔气管支架具有理想的去抗原效果和生物力学性能,并具有较完整的细胞外基质.适合用于构建组织工程同种异体气管。

  • 标签: 组织工程 酶洗法 生物力学 细胞外基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人工周期疗法使子宫内膜脱落治疗药流后少量蜕膜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药流后少量蜕膜残留患者中60例志愿应用人工周期疗法作为观察组,60例要求清宫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复查彩超后宫内异常回声消失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宫内异常回声消失情况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工周期疗法治疗药流后少量蜕膜残留效果较好,副作用少,减少了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药物流产 蜕膜残留 人工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复发的影响,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甲亢患者周期性麻痹复发的重要性。方法对我科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实施心理支持、饮食指导、疾病防治知识宣教、药物指导、跟踪随访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调查和观察出院后1年内两组病人周期性麻痹患者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合并周期性麻痹症状的甲亢患者除常规的治疗外,加强心理支持、饮食指导、疾病防治知识宣教、药物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周期性麻痹的反复发作。

  • 标签: 周期性麻痹 甲亢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克罗米芬为较早用于临床促排卵的首选药物,源于它的弱雌激素及抗雌激素的双重活性一方面,CC作为抗E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元,通过抑制内源性E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间接促进GnRH的释放,刺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兴奋卵巢的活性,促进卵泡的发育。另一方面,CC的弱E活性,可直接作用于垂体和卵巢,提高其敏感性和反应性,增加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进E2的正反馈效应,诱发垂体LH峰而促发排卵。我所自从福建科研所的带教、技术指导下开展不孕症诊治以来,一直多以此作为基本促排卵药用于促排卵,联合B型阴道超声监测卵泡生长情况,效果较满意。

  • 标签:
  • 简介:摘要讨论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病人发作期对心肌、骨骼肌的影响,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血钾浓度、肌力、肌酶水平,心电图改变和肌电图改变对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 心肌 骨骼肌 心电图 肌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完整睡眠周期视频脑电图在儿童发作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19例具有发作性症状的儿童进行包括清醒及完整睡眠周期的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719例患儿平均记录2.8h。其中318例(44.2%)记录到临床事件,其中198例(27.5%)伴同步癫癎性放电。401例(55.5%)在监测中无发作,但288例(40.1%)有脑电异常。总异常率67.7%。结论:完整睡眠周期视频脑电图提高了检查阳性率,对儿童发作性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儿童 视频脑电图 发作性疾病 睡眠周期
  • 简介:目的探讨第1周期促排卵卵巢反应不良患者第2周期采用个体化方案治疗的结局。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ET)第1周期常规方案促排卵发生卵巢反应不良患者239例,第2周期采用个体化促排卵方案,将其分为两组:第1周期、第2周期获卵数均〈5个者104例为A组;第1周期获卵数〈5个,但第2周期获卵数≥5个者135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①A组和B组第2周期长方案的应用较第1周期减少,而短方案、微刺激方案、其他方案应用比例增加(P〈0.05);②A组第2周期生长激素应用率(56.7%)高于第1周期(26.0%;P〈0.05);B组第2周期生长激素应用率(45.9%)均高于第1周期(17.0%;P〈0.01);③A组第2周期Gn启动量[(244±101)U]高于第1周期[(218±56)U;P〈0.05];B组第2周期Gn启动量[(229±68)U]高于第1周期[(204±61)U;P〈0.01],但两组Gn总量及Gn刺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A组两个周期hCG日血E2峰值、〉14mm卵泡数、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及胚胎移植取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2周期移植胚胎数目[(2.0±0.8)个]及临床妊娠率(30.9%)均较第1周期[(1.6±0.7)个;4.7%]显著增加(P〈0.01)。B组第2周期的hCG日血E2峰值、〉14mm卵泡数、获卵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0789.8±6246.3)pmol/L、(7.1±3.9)个、(8.1±3.5)个、(3.3±2.1)个、(2.6±0.6)个和40.3%,第1周期分别为(6595.0±4470.1)pmol/L、(4.3±2.5)个、(3.0±1.1)个、(1.5±1.1)个、(2.0±0.7)个和11.6%,两周期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第2周期无胚胎移植取消周期率(8.1%)低于第1周期(25.9%;P〈0.01)。结论第1周期常规方案促排卵卵巢反应不�

  • 标签: 卵巢反应不良 促排卵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个体化治疗 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周期性张应力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施加不同大小的周期性牵张力(6%、12%、20%细胞表面拉伸率),24h后检测其对细胞的总蛋白合成、ALP活性、Col-Ⅰ和OCN分泌的影响。实验结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较小的牵张力对人牙周膜细胞生物活性无显著影响,随力值的增大,牵张力能够呈强度依赖性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的活性,减少总蛋白合成及ALP活性,抑制C0l-Ⅰ及OCN的分泌。结论:周期性张应力可以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并呈强度依赖性。

  • 标签: 周期性张应力 人牙周膜细胞 生物学活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家庭干预在周期性精神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入组病例为我院同期出院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我们对其中的一组家属定期培训、指导、回访;另一组作为参照组,跟踪回访3年。结果干预组家属对周期性精神病知识的知晓率及家属的心理状态显著好于参照组,干预组病人病情稳定程度显著好于参照组。干预组病人的3年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 标签: 家庭干预 周期性精神病 家庭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心动周期触发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分析76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采集每例患者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触发时期、阵数、室速的心搏总数、室速频率,并按时期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收缩晚期触发5例(7%),舒张早期触发16例(21%),舒张中期触发26例(34%),舒张晚期触发31例(41%),不同心动周期触发的短阵室速在发作阵数、室速的心搏总数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室速频率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越处于心动周期后期触发的室速所占比例越高,但越处心动周期早期触发的室速频率越快,危险性越高。

  • 标签: 室性心动过速 心动周期 动态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