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MIPPO技术)方式与胫骨近端开窗撬顶复位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48例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男女患者分别有14例、10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患者分别有16例、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MIPPO方式治疗,对照组联合外髁劈裂骨块翻开,直视下对胫骨平台塌陷处进行有效复位,试验组联合胫骨近端开窗撬顶复位。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对术中指标、PA及TPA、愈合、负重及锻炼时间的影响。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血量、切口长度显著优于对照组[(134.24±22.44)ml比(150.35±30.23)ml、(5.39±2.28)cm比(10.44±3.48)cm;均P<0.05]。两组术后7 d、3月、6月PA、T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锻炼及负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5.39±2.44)d比(14.38±1.34)d、(12.39±3.28)周比(15.44±3.46)周,均P<0.05]。两组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均能达预期疗效,相对于对照组治疗,开窗撬顶复位创伤更小,更有助于伤口愈合,提升预后。

  • 标签: 开窗撬顶复位 MIPPO接骨板 胫骨平台骨折 Schatzker Ⅱ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Epley手法复位和 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在 耳石症治疗中 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 耳石症患者 96 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 Epley手法复位,观察组采用 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 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 48 名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有 29 人,有效的有 17 人,总的治疗有效率为 95.74% ;对照组患者中,有 25 人经治疗后痊愈,有 19 人治疗效果显著,总的治疗有效率为 80.85 %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手法复位是耳石症 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Epley手法复位和 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作为两种常用的复位方式,它们的临床效果并无明显差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标签: Epley手法复位 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 耳石症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股骨远端骨折类型复杂,术后并发症多,是最难治疗的骨折之一。随着手术技术和内固定材料的不断创新,应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念已被广泛接受。股骨髁周围有关节囊、韧带、肌肉和肌腱等组织结构附着,股骨远端骨折后这些周围结构的牵拉常造成不同程度的骨折移位畸形。另外,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多合并其他损伤也增加了术中复位骨折断端的难度。目前在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术中采用不同方法辅助复位骨折端以减少手术再损伤的理念开始得到认可和普及。选择合适的复位方法和内固定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手术难度,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股骨远端骨折相关文献中所涉及的辅助复位方法进行回顾。除徒手复位外,钢板作为一种内固定方式自身便可实现辅助复位,但对部分复杂类型骨折不适用。骨牵引床使用较为广泛,但有多种并发症的风险而受到限制。AO牵开器与下肢轴向牵开器等通过反向牵引实现骨折牵开复位,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血管及神经损伤等风险。术者应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辅助复位技术以提高复位效率,降低风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中节指骨骨折并发症的疗效 。 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行开窗分支支架技术治疗的16例胸腹主动脉瘤病例,临床技术成功率100%,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2.43个月,分支支架通畅率100%,无动脉瘤复发、破裂、无支架移位、术后截瘫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发生近端Ⅰ型内漏,行补救性腔内处理后内漏消失。我们认为对累及重要分支动脉的胸腹主动脉瘤行开窗分支支架术是一种可靠的微创治疗手段。系统而严谨的术前评估能规避许多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间模式下肝囊肿手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四附属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84例肝囊肿患者的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法,研究组采用日间手术治疗模式。评估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就医满意度、术后7 d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临时取消手术率、非计划再入院率、术后总并发症等指标。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研究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分别为(1.76±0.82) d、(0.55±0.10)万元,对照组分别为(5.33±1.69) d、(0.90±0.22)万元,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的患者就医满意度评分为(4.20±0.64)分,对照组为(3.20±0.92)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术后ADL评分、临时取消手术率、非计划再入院率、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45±9.75)分、4.76%、7.14%、9.52%,对照组分别为(45.57±7.02)分、2.38%、4.76%和7.1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间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治疗肝囊肿患者安全有效,与传统住院手术相比,可减少住院天数及住院花费,增加患者就医满意度。

  • 标签: 囊肿 引流术 手术后并发症 肝囊肿 日间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开窗术治疗非寄生虫性肝囊肿(NPHC)的术前评估、术中处理及预防复发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天津市南开医院行腹腔镜开窗术的82例NPH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54例;平均年龄(65±13)岁。单纯囊肿60例,合并胆囊结石7例、胆囊息肉7例、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8例。单发囊肿63例,多发囊肿19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术前根据CT检查对囊肿复发风险进行评估。术中根据囊肿位置及显露情况,先行囊肿穿刺抽吸囊液,然后用高频电钩、超声刀或切割吻合器切除囊壁裸面完成囊肿开窗,应用带蒂大网膜固定填塞囊肿残腔。结果78例行一期腹腔镜开窗术,4例行二期腹腔镜开窗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53±15)min,术中出血量(60±17)ml,术后住院时间(6.5±1.4)d。未发生与开窗术相关的出血、胆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患者随访时间6.0~1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4个月,随访率88%(72/82)。术后CT检查发现囊肿复发6例,其中4例术前评估存在复发风险,术前评估准确率97%(70/72)。影像学检查囊肿复发率8%(6/72),其中肝Ⅶ、Ⅷ段复发各2例,肝Ⅳa+Ⅳb、Ⅱ段各1例。结论术前对囊肿复发风险的充分评估是腹腔镜开窗术成功治疗NPHC的前提,广泛囊壁切除、良好残腔暴露及妥善术后引流是防止囊肿复发的保障。肝Ⅳa、Ⅶ和Ⅷ段囊肿存在解剖性高复发倾向,应注意预防。

  • 标签: 肝囊肿 腹腔镜 开窗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Nice结辅助复位技术(Nice结固定蝶形骨块)与传统复位技术(螺钉固定蝶形骨块)在成人移位粉碎性锁骨中段骨折(AO分型15-B2型)中的应用,为临床围手术期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本科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的47例成人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AO分型15-B2型)患者资料,其中Nice结辅助复位技术组22例,传统复位技术组25例。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2天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内固定并发症和末次随访肩关节Neer评分。内固定并发症包括: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和骨块移位。结果47例患者术后获6 ~ 15个月随访,平均(10.7±3.5)个月。Nice结辅助复位技术组手术时间50 ~ 80 min,平均(66.45 ± 7.24) min;术中出血量18 ~ 40 ml,平均(29.73 ± 5.63) ml;术后第2天VAS评分1 ~ 5分,平均(2.95 ± 1.21)分;骨折愈合时间11 ~ 18周,平均(13.91 ± 1.74)周;末次随访肩关节Neer评分90 ~ 100分,平均(94.55 ± 3.00)分。传统复位技术组手术时间55 ~ 91 min,平均(73.24 ± 10.97) min;术中出血量20 ~ 50 ml,平均(35.44 ± 8.52) ml;术后第2天VAS评分1 ~ 6分,平均(2.88 ± 1.36)分;骨折愈合时间12 ~ 18周,平均(14.08 ± 1.78)周;末次随访肩关节Neer评分90 ~ 100分,平均(94.28 ± 2.75)分。两组相比,Nice结辅助复位技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P< 0.05),而在其他评价指标,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口均一期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并发症发生,无骨折块移位。结论Nice结辅助复位技术在移位粉碎性锁骨中段骨折中应用,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结果满意,但还需要进一步多中心、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推广。

  • 标签: 锁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Nice结
  • 简介:【 摘要】: 目的 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76 例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的 38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 38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 。比较两 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和尺偏角以及治疗前后 前臂旋前角度、前臂旋后角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 6 个月,两组患者前臂旋前角度、前臂旋后角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治疗后前臂旋前角度、前臂旋后角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 标签: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骨折复位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7例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4~9岁,平均6.2岁。左侧4例,右侧3例。SeinsheimerⅡA型1例,ⅡB型3例,ⅡC型1例,ⅢA型2例。7例患儿均应用股骨骨折复位器行闭合复位后,使用弹性髓内钉固定。观察闭合复位成功率,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4周根据Beaty影像学标准评定早期疗效;末次随访时依据Flynn评分标准评价术后患肢功能。结果本组7例患儿应用股骨骨折复位器闭合复位均获得满意效果,并顺利置入弹性髓内钉,骨折固定稳定。手术时间28~55 min,平均36 min;术中出血量5~15 mL,平均8 mL;住院时间3~5 d ,平均4 d。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22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0周,平均7.2周。术后4周根据Beaty影像学标准评定早期疗效:7例患儿均为满意。末次随访时按Flynn评分标准评价患肢功能:优6例,良1例。结论股骨骨折复位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操作简便,闭合复位成功率和复位质量高,内固定稳定且可有效维持骨折对位,并可减少术者放射暴露时间。

  • 标签: 股骨骨折 股骨转子下骨折 儿童 复位器 骨折固定术,髓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复位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 2014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的 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 6个月、 12个月 Rasmussen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辅助 微创复位内固定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下颈椎小关节脱位常常导致颈椎三柱结构的破坏,是造成颈脊髓损伤的一个重要和普遍的原因。目前,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基本治疗原则是尽早复位、彻底减压、恢复椎间高度和颈椎正常序列、重建颈椎的稳定性。尽早复位对脊髓损伤患者来说尤为重要。但复位的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对实现复位和稳定的最佳方法仍然存在争议。笔者复习相关文献,就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作一综述,为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颈椎 脱位 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伸性体位复位与非复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单节段Kü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68~82岁[(75.7±5.7)岁]。两组患者均行PKP治疗。19例术前未采取过伸性体位复位(常规组),23例术前采取过伸性体位复位(复位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年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及伤椎矢状面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4个月[(13.2±1.3)个月]。复位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显著缩短[(31.7±2.2)min ∶(43.5±2.4)min](P<0.01)。常规组出现骨水泥椎前渗漏2例(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肺栓塞及过敏性休克等并发症。常规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VAS分别为(8.3±1.1)分、(2.7±0.8)分、(2.0±0.5)分;复位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VAS分别为(8.2±1.1)分、(2.6±0.8)分、(1.8±0.5)分。两组术后VAS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分别为(69.9±3.4)%、(60.7±3.8)%、(62.9±3.6)%;复位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分别为(71.8±3.1)%、(51.7±3.3)%、(53.6±3.3)%。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两个时相点组间比较,复位组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19.2±1.9)°、(14.9±1.7)°、(15.4±1.7)°;复位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24.4±1.9)°、(11.3±1.5)°、(12.4±1.6)°。两组术后伤椎矢状面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术后两个时相点组间比较,复位组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单节段Kümmell病患者,过伸性体位复位较非复位PKP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渗漏率、提高椎体的高度恢复率及Cobb角改善率。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Kümmell病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治疗宫外孕中使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 90例自 2019年 2月 -2019年 10月期间治疗宫外孕的女性,根据病床号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胎术进行治疗,常规组使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 结果 观察组和常规组不同时间的血清β-HCG水平和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宫外孕再发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宫内妊娠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胎术治疗宫外孕具有宫内妊娠率高以及损伤小等优势,值得应用。

  • 标签: 宫外孕 腹腔镜 输卵管开窗取胚胎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开窗胸腔血管内修复术(PF-TEVAR)在近端锚定区不足时左锁骨下动脉(LSA)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近端锚定区不足的51例胸主动脉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PF-TEVAR技术进行治疗,观察脑及上肢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评价支架有无内漏、移位和3分支显影情况等。结果51例患者,术中对位失败1例(2.0%),围手术期内漏6例(11.8%),死亡1例(2.0%)。术后随访1~20个月,随访期间失访6例(11.8%),死亡1例(2.0%)。患者复查CT血管成像,主动脉覆膜支架形态良好,无支架移位,支架内血流通畅。LSA狭窄或闭塞5例。结论胸主动脉病变近端锚定区不足时,PF-TEVAR技术可延长锚定区并保持LSA通畅,拓展了胸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的适应证。

  • 标签: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胸主动脉病变 预开窗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骨代谢比较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与 L形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6年 4月 -2018年 3月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 56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治疗的 A组( n=28)、接受 L形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 B组( n=28),术后进行为期 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 3月成骨代谢指标 [Ι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PINP)、骨钙素( OC)、术后 1年患肢功能分级、随访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差异。结果: 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 B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 B组患者( P< 0.05)。 A、 B组患者的骨折在随访期结束时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线模糊愈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标签: 跟骨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 L型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骨代谢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锁骨骨折患者,均采用克氏针加钢丝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案,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随访1~9个月愈合情况。 结果:采用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有效率为98.83%,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术后随访结果均已治愈,恢复良好。 结论:克氏针加钢丝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骨折效果良好,且手术创面小,出血量较小,感染性较低,且内固定稳定性良好,是治疗锁骨骨折的优先选择方案。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锁骨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耳石症眩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耳石症眩晕患者 116 例,将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均分为研究组( 58 例,采用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和对照组( 58 例,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有所恢复,但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结束后 1 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组复发 1 例,占比 1.7% ,对照组复发 7 例,占比 12.1% , c2=4.833 , P=0.028 ,研究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使用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耳石症眩晕患者,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整体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耳石症眩晕 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