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内侧开窗入路原位复位固定术治疗Pipkin 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具福尔马林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的双侧髋部进行解剖,观察其前内侧主要肌肉、韧带、血管及神经的解剖结构、走行特点等。在4具新鲜冰冻成人标本的双侧髋部模拟前内侧开窗入路,确定术中需剥离的肌肉及韧带的牵拉方向,观察显露的血管、神经,并确定其牵拉及保护方法,评估此入路的可行性。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采用前内侧开窗入路原位复位固定治疗的12例 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8.5岁(范围:37~59岁)。PipkinⅠ型8例,Ⅱ型4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效果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解剖学方面,在尸体标本上行前内侧开窗入路显露股骨头,观察窗口内上界为耻骨体(髋臼前下部),外上界为髂肌及腰大肌,外侧界为股直肌、股血管,下界为旋股内侧动静脉横支,内侧界为耻骨肌、短收肌及长收肌,窗口内见耻骨韧带及髂股韧带,切开关节囊活动髋关节可在窗口内见股骨头前方4个象限。临床研究方面,1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07.5 min(范围:90~135 min);术中出血量115.0 ml(范围:85~150 ml)。患者术后随访18.6个月(范围:12~28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144.2 d(范围:120~180 d);末次随访时按Thompson-Epstein标准评定疗效,其中优6例,良4例,可2例;髋关节Harris评分85.1分(范围:75~93分)。结论经前内侧开窗入路行原位复位固定术治疗Pipkin Ⅰ、Ⅱ型股骨头骨折是可行的, 近中期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股骨头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前内侧入路 手术入路
  • 作者: 罗明尧 范博文 方坤 薛云飞 赵嘉伟 张瑛 田川 舒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30
  • 出处:《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血管外科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昆明650032,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血管外科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血管外科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长沙41001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中近端锚定区位于Z0或Z1区时采用预开窗联合针刺原位开窗重建弓上动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18例锚定区位于Z0或Z1区并采用预开窗联合针刺原位开窗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采用预开窗保留左颈动脉,2例采用预开窗保留无名动脉和左颈动脉,18例均采用原位开窗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本组分支动脉保留成功率100%(38/38)。即时Ⅰ、Ⅱ、Ⅲ、Ⅳ型内漏各为0、4、1、4例。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1例术后12个月因脑出血死亡,1例Ⅲ型内漏患者术后6个月行开胸主动脉弓替换术,无其他不良事件。结论锚定区位于Z0或Z1区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中,预开窗联合原位开窗的复合术式近期随访结果满意。两种技术的熟练掌握和病例的严格选择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主动脉,胸 血管内手术 预开窗 原位开窗 分支动脉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以本院骨科收治的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例,以方便抽样法实施分组,各组有60例。参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分析治疗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各项腕关节功能评分较高,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取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显著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更值得临床采纳及应用。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 闭合复位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2020年内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研究对象,筛选出其中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58例对其开展临床研究。将上述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一般组(对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和手术组(对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进行治疗)。结果:相对于一般组患者,手术组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较为理想,从整体来看手术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功能恢复情况较好,患者的整体感受较高(P<0.05)。结论:研究发现足踝关节骨折患者可采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但是对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往往无法达到预期,通过切开复位进行固定治疗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治疗效果。

  • 标签: 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 足踝关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本次的研究一共将48例三踝骨折患者选进,时间最初是2019.3月,最终是2020.6月。使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不同的2组,即对照和试验2组,均有24例。前者实施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后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的临床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存在差异。结果: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该患者疗效要优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 标签: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三踝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1例手臂输液港导管颈内静脉移位的病案,运用体外手法复位联合复位操法成功复位于上腔静脉,探讨通过该方法,解决手臂输液港导管颈内移位问题。方法:通过复位前准备,复位中配合及复位后的健康宣教,采用B超探头压迫颈内静脉,轻轻叩击导管附近的颈肩部,由助手从导管接连注射器快速脉冲式注入生理盐水20-30lm,运用导管漂浮,血流重力原理。联合采用复位操法进行复位,每天进行2-3次,每次持续 15-20分钟,连续3天,成功将输液港导管移至上腔静脉。结果:移位的输液港导管成功复位至上腔静脉,患者导管得到安全留置。结论:输液港导管颈内静脉移位的手法复位联合复位操法,操作安全,无创伤性,能降低患者经济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负面情绪。

  • 标签: 手臂输液港 导管移位 手法复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 在我院2019.6-2020.6期间筛选出三踝骨折患者64例,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然后观察各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踝骨折患者治疗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要优于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 标签: 三踝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ARIF)和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7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资料。男58例,女17例;年龄20~54岁,平均47岁。左侧42例,右侧33例。骨折根据Schatzker分型:Ⅰ型23例,Ⅱ型49例,Ⅲ型3例。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ARIF组(采用ARIF治疗40例),ORIF组(采用ORIF治疗3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2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ARIF组和ORIF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2~15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75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等相关并发症。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ARIF组的手术时间[(58.3±4.2)min]较ORIF组[(48.4±5.2)min]长,ARIF组的切口长度[(4.3±0.9)cm]较ORIF组[(6.2±0.8)cm]短,ARIF组术中失血量[(60.8±4.5)mL]较ORIF组[(72.8±6.5)mL]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F组和ORIF组住院时间分别为(5.1±0.6)、(5.5±1.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IF组和ORIF组分别有15例和5例患者合并软组织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ARIF组和ORIF组患者的HS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100%(40/40)和85%(3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IF和ORIF治疗Schatzker 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均可以获得良好疗效;但ARIF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和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的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少的特点。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镜检查 骨折固定术,内 外科手术,微创性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切开复位治疗陈旧性未复位的肩关节前,后脱位的方法及疗效展开研究。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19年1月,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针对研究期内涉及陈旧性未复位的肩关节前,后脱位患者进行随机抽取,纳入10名患者,观察经切开复位治疗后,其综合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针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持续时间3-24个月,评价随访时间(12.26±1.33)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肱骨坏死、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患者平均肩关节功能Cinstant-Murley评分(80.22±4.06)分,较治疗前(70.06±2.38)分明显提升;上肢肩手功能障碍程度DASH评分(19.42±1.06分),较治疗前(25.05±3.27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对陈旧性未复位的肩关节前,后脱位患者的治疗,切开复位术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恢复患者的肩功能效果显著。

  • 标签: 切开复位治疗 陈旧性未复位 肩关节前 后脱位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创伤骨科于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门诊或急诊收治的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资料。男24例,女36例;左侧35例,右侧25例;年龄40~70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切开组30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和闭合组30例(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切开组与闭合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闭合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5.2±1.1)cm、手术时间(34.3±12.7)min、术中出血量(52.5±7.3)mL、骨折愈合时间(9.2±1.5)周均显著优于切开组[(11.1±2.5)cm、(69.4±21.4)min、(123.5±5.2)mL、(14.2±3.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闭合组(93.3%,28/30)显著高于切开组(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优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

  • 标签: 肩关节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肱骨外科颈骨折 闭合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翻页式甲板开窗微创切除手指甲下血管球瘤,观察术后疼痛、甲板外观、肿瘤复发情况。方法自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我们共收治23例甲下血管球瘤患者,均于显微镜视下行翻页式甲板开窗微创手术治疗。收集术前和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观察术后甲板形态变化、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3年,平均18个月,术后均治愈,无一例复发。术后病理报告均确诊为血管球瘤。术前VAS评分为(6.84±1.50)分,术后第1天VAS评分为(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4,P=0.0001)。术后甲板均生长平整,无明显畸形,外观满意。术后随访1年肿瘤均无复发。结论采用翻页式甲板开窗微创切除甲下血管球瘤,不仅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症状均改善,并且保留了甲板的完整性及美观,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

  • 标签: 血管球瘤 外科手术,微创性 甲板开窗
  • 简介:摘要胰腺假性囊肿在胰腺囊性病变中所占比例较高,当直径大于6 cm时患者常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且并发症增加,需积极干预治疗。本文报道了1例胰尾部胰腺假性囊肿的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采用经胃入路胰腺假性囊肿开窗清创引流术治疗后,囊肿较前明显缩小,患者未再出现腹痛、腹胀。

  • 标签: 胰腺假囊肿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经胃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连续环形撕囊(CCC)开口纤维膜闭行开窗术处理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11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台州市眼科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术后前囊膜CCC开口完全纤维膜闭的患者15例(15眼)行纤维膜开窗切除手术,并对其纤维膜闭形成原因、手术方式和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所有术眼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次日,裸眼视力(UCVA)为0.2~0.3者4眼,0.4~0.5者8眼,0.6~0.7者3眼。前囊膜开窗口内透明,开窗范围大小合适,约4.5 mm×5.0 mm。人工晶状体位正无移位,光学部平展。所有患者均无术眼眩光主诉。结论:白内障术后前囊膜CCC开口纤维膜闭可能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的增殖迁徙有关。开窗术可有效解除纤维膜闭并明显提高视力。

  • 标签: 白内障 连续环形撕囊 纤维膜闭 成因 开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