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tau蛋白(pTau)基因腺病毒相关病毒(AAV)载体中枢神经系统(CNS)直接干预对慢性颅脑创伤(CTE)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4只C57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sham组)、CTE 4周组和CTE 12周组,每组8只,采用皮质撞击法建立CTE小鼠动物模型,并在实验开始的第4、12周时取脑组织Western blot检测pTau蛋白相对水平评估该模型;将余56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sham组、noAAV组、AAVrh.10Null组和编码2B6、CisTau、IPN007、PHF1基因载体组,每组8只,除sham组外,各组小鼠通过皮质撞击法构建CTE模型。第3周时sham组与noAAV组注射等量人工脑脊液,其余各组小鼠分别在海马区注射对应基因编码的表达载体,第4周时所有小鼠安乐死,取脑组织进行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评估pTau抗体表达,并评估对CTE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CTE小鼠模型4和12周组脑组织pTau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AVrh.10 PHF1与AAVrh.10 IPN治疗组显著降低了小鼠脑组织中pTau的水平,且AAVrh.10 PHF1组优于AAVrh.10 IPN组(P=0.032)。结论pTau抗体基因的AAVrh.10病毒载体CNS直接治疗CTE有效,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标签: 慢性颅脑创伤 中枢神经系统 腺病毒相关病毒 tau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采用支气管舒张 β2 受体激动 联合胆碱药治疗慢阻肺, 分析临床病情的改善成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 慢阻肺 ,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96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 β2 受体激动 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特布他林 联合胆碱药 ,分析治疗后的成效。 结果: 从 改善 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总有效率 为 95.8% ( 46/48 ) ,对照组为 89.6% ( 43/48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我们对比了 PEF 、 FEV 1 和 FEV 1 /FVC 的结果,其中,均以观察组更高。此外,在 PaCO 2 的对比中,其改善水平也以观察组更优。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方案更佳。 结论: 采用支气管舒张 β2 受体激动 联合胆碱药治疗慢阻肺 效果显著,有利于肺部功能的改善,患者对治疗结果予以肯定,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舒张剂 抗胆碱药 慢阻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个中国肌萎缩蛋白病家系的表型和基因型特点,为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个肌萎缩蛋白病家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3个家系15名成员外周静脉血进行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相关基因检测。结果3个家系共有患者8例,均以进行性四肢无力为主要表现,肌酶升高,肌电图呈肌源性改变;家系1先证者15岁,病史1年,表现为运动后肌肉疼痛无力,肌肉病理仅见变性和萎缩肌纤维,未见坏死及增生肌纤维;家系2先证者9岁,病史1年,肌肉病理除肌营养不良样改变外,尚见脂质沉积的肌纤维;家系3先证者16岁,病史10年,全身肌肉萎缩,脊柱、胸廓畸形,肌肉病理呈典型肌营养不良样改变;基因检测发现家系1先证者DMD基因外显子45-47缺失、家系2先证者DMD基因c.2636T>G新发突变,家系3先证者DMD基因外显子61-76重复,其中c.2636T>G经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会遗传变异及评定指南评级为致病性变异。结论肌萎缩蛋白病表型和基因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DMD基因c.2636T>G为新发致病突变;早期患者可仅表现为运动后肌肉疼痛无力,应尽早行肌肉病理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 标签: 抗肌萎缩蛋白病 DMD基因 突变
  • 简介:摘要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DM有特殊临床表型,患者可表现手掌丘疹、皮肤溃疡,多数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炎,部分患者为快速进展型肺间质病变,预后差,病死率高。本文就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DM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 皮肌炎 快速进展型肺间质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哮喘药物基因多态性与哮喘儿童临床特征、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133例自2018年7月~2020年5月我院儿童呼吸科门诊收治的哮喘患儿,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并实施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检测。结果:ADRB2 rs1042713检出率偏低,其他SNPs检出率均高于99.0%。结论:SNPs为临床进行疾病易感性以及以及基因遗传变异做常用遗传标记,相关分析为多基因疾病常用研究方法,为了提高用药针对性及安全性可于用药前进行基因诊断的方式为哮喘患儿提供最佳用药方案。

  • 标签: 抗哮喘药物 基因多态性 哮喘儿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荆花胃康胶丸与铋幽门螺杆菌(Hp)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经胃镜尿素酶试验及13C呼气试验确诊为Hp阳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3例、B组61例;A组采用铋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B组采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A组、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56/63例)、93.4%(57/6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5,P=0.373);A组、B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4.1%(53/63)、95.1%(5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3,P=0.047);A组、B组症状改善时间在7 d内的患者分别为68.3%(43/63)、83.6%(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3,P=0.046);A组、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4.3%(9/63)、3.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5,P=0.031)。结论荆花胃康胶丸与铋相比,治疗Hp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相当,但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症状改善更快。

  • 标签: 螺杆菌,幽门 消化性溃疡 药物疗法,联合 荆花胃康胶丸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宿主病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 2018年 4月到 2019年 4月接诊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宿主病患者 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宿主病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 2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宿主病患者常规护理服务,选做对照组,给予剩余 2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宿主病患者强化护理干预,选做研究组,对比两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宿主病患者病程持续时间、焦虑与抑郁评分、住院时间和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宿主病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措施之后,病程持续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宿主病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对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宿主病患者,为其提供临床强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疾病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提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宿主病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 护理干预 病程持续时间 住院时间 临床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肠道移植物宿主病的护理体会。 方法: 选择我 院于 2019 年 1 月 至 2020 年 1 月期间 收治的 101 例 GVHD 患者, 对其进行护理干预 。 结果: 此次研究中,Ⅰ 度、Ⅱ度 GVHD 患者经护理后痊愈, 2 例Ⅲ 度 GVHD 患者经护理后有所好转, 1 例Ⅳ 度 GVHD 患者经护理后,无效死亡 。 结论: 在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肠道移植物宿主病 患者 的治疗中予以 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治疗效果,该护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使用 价值。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大部分恶性血液疾病及其他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随着AHSCT的广泛开展及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移植后患者的成功率及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急性移植物宿主病(aGVHD)是AHSCT常见的并发症,且是制约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仍然是aGVHD的临床一线标准治疗措施,但长期大剂量激素的应用容易产生耐药性并导致严重并发症。近年来,新型免疫抑制剂、细胞疗法、粪便移植等二线治疗aGVHD效果显著,但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对目前关于治疗aGVHD新方法作一综述,旨在对aGVHD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间充质干细胞 一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相关幼年皮肌炎(JDM)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MDA5相关JDM患儿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和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其转归,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4岁,起病到确诊1~7个月。结果5例均有皮损,其中面部非特异红色斑疹3例,Gottron疹/征4例,2例表现为皮肤粗糙和角化过度。甲周毛细血管炎改变5例,皮肤黏膜溃疡3例,关节受累3例,发热1例。肌力2例正常,3例轻度下降,肌酸激酶均正常,肌肉核磁和肌电图异常各4例。血清学全部为MDA5抗体阳性,3例伴Ro52阳性。5例肺计算机断层摄影(CT)均显示间质性肺病(ILD)但缺乏呼吸系统症状,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KL-6)和铁蛋白均增高。5例患者的治疗中均包括了激素和静脉免疫球蛋白。2例单独使用环磷酰胺作为免疫抑制剂完全缓解,2例难治患者采用环磷酰胺联合他克莫司方案。1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甲氨蝶呤达到完全缓解,后由于密切接触发生肺结核。结论MDA5相关JDM发病年龄低,肌肉损害轻,皮疹不典型,容易漏诊及合并ILD。肌炎抗体有助于诊断,肺CT、铁蛋白和KL-6综合评估治疗反应,应积极免疫抑制治疗以改善预后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 幼年皮肌炎 肺疾病,间质性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常规心力衰竭药物联合 β受体阻滞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4月~ 2018年 4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 108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 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 β受体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心率( HR)、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7.78%(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 HR、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心排血量( CO)、二尖瓣口血流流率频率( E/A)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脑钠肽( BNP)、血清内皮素 -1( ET-1)、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心肌肌钙蛋白 I( CTN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常规心力衰竭药物联合 β受体阻滞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减慢 HR,降低血压,减轻心肌细胞损害,改善預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心力衰竭;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β受体阻滞;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nventional anti-heart failure drugs combined with β-blocker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Methods From April 2017 to April 2018, 108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anti-heart failure drug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β-blocker. The clinical efficacy,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 HR), cardiac function and myocardial injury marke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The H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 SBP),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 DBP)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 LVEF), cardiac output volume ( CO), mitral orifice flow rate frequency ( E/A)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Th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 BNP), serum endothelin-1 ( ET-1),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 CK-MB), cardiac troponin I ( CTNI)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Conclusion Conventional anti-heart failure drugs combined with β-blockers have good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heart function, slow down HR, decrease blood pressure, alleviate myocardial cell damage and improve prognosis, which has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Heart failure; Diuretics;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β-blocker; Therapeutic effect    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终末期阶段即为心力衰竭,表现为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心室射血能力明显减弱,心排血量( CO)减少,无法满足机体正常的循环需求,出现体、肺循环淤血,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引发一系列症状 [1]。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属于心内科治疗的难题,具有较高死亡率。临床研究显示,交感神经的激活所引发的心室重构是导致病情加重的关键,因此临床治疗多从抑制心室重构、提高心脏泵血功能入手。常规心力衰竭药物通过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方法,疗效有限。 β受体阻滞能够抑制心室重构,有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 [2]。本研究旨在探讨常规心力衰竭药物联合 β受体阻滞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判血液透析对利尿抵抗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挑选我院2019年6月~2020年5月40例利尿抵抗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为评价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进行分组,将全部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参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各20例。观察组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参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方法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实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和参照组在生化指标(除血肌酐、血清尿素氮外)方面比较,P<0.05。②治疗前两组尿量比较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量相对比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利尿抵抗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能够增加患者的尿量,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情况。

  • 标签: 血液透析 利尿剂抵抗 肾病综合征水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心衰药物结合β受体阻滞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心衰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β受体阻滞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后两组心脏彩超心功能结果明显改善,但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DV、LVESV、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常规心衰药物结合β受体阻滞治疗方案可有效消除症状,稳定病情,改善心功能,而且联合用药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抗心衰药物 β受体阻滞剂 心力衰竭 治疗效果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激素耐药胃肠道急性移植物宿主病(aGVH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胃肠道aGVHD 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一线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反应分为激素敏感组(13例)和激素耐药组(7例)。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诊断、移植前微小残留病灶、移植类型、供者年龄、供受者关系、供受者ABO血型、输注单个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CD3+细胞数、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植入时间、CMV及EB病毒感染、胃肠道aGVHD发生的时间等与激素耐药胃肠道aGVHD的关系。观察激素耐药患者治疗后的转归,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激素耐药及敏感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20例胃肠道aGVHD患者中7例存在激素耐药。胃肠道GVHD发生时间<1个月,激素耐药的风险增加(OR = 13.500,95﹪CI = 1.197 ~ 152.211,P = 0.035),患者性别、年龄、诊断、移植前MRD、移植类型、供者年龄、供受者关系、供受者ABO血型、输注的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CD3+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CMV和EB病毒感染均不影响激素耐药(P > 0.05)。7例激素耐药胃肠道aGVHD患者均接受二线CD25单克隆抗体治疗,治疗后5例有效,2例无效死亡。与激素敏感组比较,激素耐药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64﹪比52﹪)降低及无进展生存率(28﹪比32﹪)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胃肠道aGVHD激素耐药可能与其发生时间相关,发生时间越早,越容易出现激素耐药。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胃肠道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激素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沉默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中nicastrin(NCSTN)基因的表达,研究其下游细胞增殖及分化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方法将HaCaT细胞分为干扰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干扰组转染特异性NCSTN-siRNA,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空白对照组转染等量转染试剂。实时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NCSTN mRNA和蛋白表达验证转染效率。运用Agilent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干扰组HaCaT细胞基因表达谱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以表达上调或者下调倍数≥ 2.0且P ≤ 0.05为标准,将差异基因用GO分析进行富集,筛选出表达差异显著且与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分化相关的基因,用实时PCR验证结果。结果干扰组HaCaT细胞NCSTN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7 ± 0.090、0.443 ± 0.085,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0.969 ± 0.127、1.047 ± 0.114)以及空白对照组(1.000 ± 0.151、1.000 ± 0.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0.787、31.139,P值均为0.001)。表达谱芯片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干扰组表达下调基因605条,上调基因444条。GO分析显示,干扰后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上皮发育、上皮细胞分化、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角化4种生物学过程。对表达差异显著且与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分化相关的Sprouty相关蛋白2基因、表皮生长因子7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基因、人Rho关联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基因和骨形成发生蛋白6基因通过实时PCR验证,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显示的差异趋势一致。结论NCSTN基因功能缺失有可能通过调节其下游细胞增殖及分化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的正常增殖和分化。

  • 标签: 化脓性汗腺炎 角蛋白细胞 基因表达谱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Nicastrin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二次文献分析法评估含苯扎氯铵(BAK)的青光眼药物应用后对眼压和眼表组织的影响。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采用青光眼药物治疗青光眼的相关文献,筛选局部用含与不含BAK的青光眼滴眼液对18岁及以上的多种类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眼压和眼表疾病观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采用Excel表格统计相关数据,采用Cochrane系统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用RevMan 5.3和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V3(CMA)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符合标准的RCT文献1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含与不含BAK的青光眼滴眼液均能有效降低眼压,2类滴眼液的降眼压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0,95% CI:-0.063~0.063,P=0.99,I2=0%)。随访期内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结膜充血、角膜炎和干眼。2类滴眼液发生结膜充血、角膜炎和干眼的合并效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163,95%CI:0.896~1.509,P=0.257,I2=51.6%;OR=1.15,95%CI:0.76~1.76,P=0.50,I2=0%;OR=1.13,95%CI:0.79~1.61,P=0.51,I2=40%)。结论青光眼滴眼液中的BAK对患者的降眼压效果无明显影响,短期内也不增加眼表组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苯扎氯铵 抗青光眼药物 Meta分析 眼压 眼表
  • 简介: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浆细胞异常克隆为特征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虽然临床新药及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显著延长了MM患者的无病生存(DFS)期,但是目前MM仍然是不可治愈的疾病。自从以沙利度胺类似物为代表的免疫调节应用于MM的治疗,取得令人瞩目的治疗效果。免疫调节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发挥MM作用,逐渐获得相关研究者的重视。MM患者的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受限,改善NK细胞功能对于延长MM患者生存期、减少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主要阐述免疫调节调节NK细胞受体、促进细胞因子分泌、改善骨髓瘤微环境、协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在治疗MM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免疫调节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免疫调节 杀伤细胞,自然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因子 肿瘤微环境 免疫调节剂
  • 作者: 王炼 解巧丽 王迅 朱玉可 杨亚亭 宋雪 胡建国 左芦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01期
  • 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安徽蚌埠 233004;蚌埠医学院科研中心组织移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蚌埠 233030 ,蚌埠医学院科研中心组织移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蚌埠 233030;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安徽蚌埠 233004 ,蚌埠医学院科研中心组织移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蚌埠 233030;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安徽蚌埠 233004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拮抗脂肪因子Chemerin对白介素-10基因敲除(IL-10 KO)小鼠自发性结肠炎及肠系膜病变的影响,及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纳入8只野生型(WT)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6只IL-10 KO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及模型干预组。模型干预组每隔1日接受Chemerin拮抗干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接受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干预6周后处死小鼠,留取结肠及肠系膜脂肪组织标本,常规行HE染色;采用ELISA法检测结肠黏膜TNF-α及IFN-γ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黏膜IL-4、p-STAT6及PPAR-γ水平;采用PCR法检测肠系膜脂肪组织Nos2及Arg1基因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标记肠系膜脂肪组织巨噬细胞。结果(1)结肠炎症反应情况:模型干预组小鼠结肠炎组织学评分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小鼠(2.13 ± 0.64比3.25 ± 0.71,P<0.01),肠黏膜组织TNF-α及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22.39 ± 3.54)ng/L比(39.53 ± 7.05)ng/L,P<0.01;(20.56 ± 5.10)ng/L比(30.99 ± 4.27)ng/L,P<0.01)],但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组[TNF-α:(22.39±3.54)ng/L比(13.85 ± 3.05)ng/L,IFN-γ:(20.56 ± 5.10)ng/L比(10.52±1.90)ng/L,P均<0.01]。(2)肠系膜病变情况:模型干预组小鼠肠系膜脂肪细胞平均直径显著大于模型对照组小鼠[(39.65 ± 5.12)μm比(30.53 ± 4.16)μm,P<0.01)],但仍然小于正常对照组[(39.65 ± 5.12)μm比(49.69±9.62)μm,P = 0.021)];模型干预组小鼠脂肪组织每100个细胞中巨噬细胞浸润数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13.56 ± 5.19)个比(21.98 ± 7.89)个,P<0.05)],但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组[(13.56 ± 5.19)个比(6.34 ± 3.16)个,P<0.01)];模型干预组小鼠肠系膜脂肪组织M1巨噬细胞标志物Nos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1.96 ± 0.39比2.98 ± 0.43,P<0.01),但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组(1.96 ± 0.39比1.00 ± 0.15,P<0.01);同时,其M2巨噬细胞标志物Arg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1.69 ± 0.23比1.00 ± 0.16,P<0.01),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1.69 ± 0.23比2.65 ± 0.36,P<0.01)。(3)作用途径:模型干预组结肠黏膜组织IL-4、p-STAT6及PPAR-γ相对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相对吸光度A值)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2.19 ± 0.41比1.00 ± 0.16,1.95 ± 0.45比1.00 ± 0.18,1.86 ± 0.38比1.00 ± 0.19,P均<0.05),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2.19 ± 0.41比3.64 ± 0.61,1.95 ± 0.45比2.69 ± 0.53,1.86 ± 0.38比2.39 ± 0.49,P均<0.05)。结论脂肪因子Chemerin拮抗可能通过改善肠系膜病变而减轻结肠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IL-4/STAT6/PPAR-γ信号激活有关。

  • 标签: 克罗恩病 肠系膜 Chemerin 脂肪因子 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水平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GVHD的预测作用。方法采集29例白血病患者allo-HSCT前、后及15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肝素凝),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Galectin-9水平。结果急性GVHD组(13例)移植前Galectin-9水平低于未发生急性GVHD组(16例)[(7.96±1.18)μg/L对(12.37±0.97)μg/L,P<0.001]。急性GVHD组植活时Galectin-9水平高于未发生急性GVHD组[(17.78±1.78)μg/L对(9.45±0.80)μg/L,P<0.001],Ⅲ/Ⅳ度急性GVHD组(4例)Galectin-9水平[(23.25±2.59)μg/L]高于Ⅰ/Ⅱ度急性GVHD组(9例)[(14.37±1.45)μg/L]和未发生急性GVHD组(16例)[(9.45±0.80)μg/L](P=0.008,P<0.001)。移植后Galectin-9高表达组(≥13.61 μg/L,13例)3年总生存率低于Galectin-9低表达组(<13.61 μg/L,16例)[(69.23±12.80)%对(100.00±6.05)%,P=0.009],非复发死亡率高于低表达组[(23.08±11.69)%对(0.00±7.39)%,P=0.023],3年累积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7.98)%对(12.50±8.27)%,P=0.708]。结论移植前及移植后造血干细胞植活时外周血Galectin-9水平有助于评估急性GVHD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半乳糖凝集素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