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 标签: 高中数学 成绩滑坡 主要原因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收集倒提壶的国内研究概况、倒提壶种类、倒提壶的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相关资料,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倒提壶的化学成分打下一定的基础。

  • 标签: 倒提壶 药用价值 化学成分
  • 简介:我国癫痫外科近年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我国抗癫痫协会资料,从2006年到2010年5月间,我国共进行癫痫手术治疗的患者达8700多例。据笔者咨询全国45家医院神经外科开展癫痫外科治疗的患者,在2012年1至12月全年中,共施行各种癫痫手术5325例,从这一数字可看出癫痫外科进展很快。另从今年在重庆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癞癫痫论坛)(中国抗癫痫协会主办)及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亚洲癫痫外科大会》(亚洲癫痫外科协会主办)在会议中我国学者从各个角度,展示了我国癫痫外科所取得的成绩,为国内外专家所认可和赞赏。另从各地区、省市召开的癫痫专题研讨会、沙龙座谈会等获悉有关癫痫外科的诊断、术前评估、和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并发症等均有涉及,说明我国癫痫外科在进展。

  • 标签: 癫痫外科 手术治疗 专题研讨会 外科治疗 神经外科 癫痫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Makino)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NMR鉴定化合物结构;肉汤稀释法评价各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从紫花地丁的乙酸乙酯层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1)、木犀草素(2)、阿魏酸(3)、β-谷甾醇(4),其中化合物2、3对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0625mg/ml、0.125mg/ml。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1~3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 标签: 紫花地丁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 简介:教育教学研究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的生命源泉,国家教学果奖是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层次和水平有效提升的助推器。更是保证教学中心地位、指导高校分类发展的有效保障。国家教学果奖设置改革应进一步适应我国国情与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并为我国高等教育由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保障。

  • 标签: 国家教学成果奖 高等教育 教育教学研究 内涵发展
  • 简介:目的研究藤黄属植物岭南山竹子树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LH-20等色谱法对山竹子树皮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以及根据所获单体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紫外、核磁共振、质谱)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山竹子树皮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10-hydroxybotryococcene(1)、peplusol(2)、stigmast-4-en-3-one(3)、parvifiol(4)、1,2-benzenedicarboxylicacidbis(2-methylheptyl)ester(5)、camboginol(6)、pedunxanthoneC(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藤黄属 岭南山竹子 化学成分
  • 简介:1(延吉市中医医院药剂科133000)2(延边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13300)摘要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共发现龙葵品种3个、变种1个,分别是龙葵(SolanumnigrumL)、少花龙葵(S.paucifloum)、红果龙葵(S.alatumMoench)和黄果龙葵(S.nigrumL.var.flauouire-ns)。本文综述了中药龙葵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概况,进而说明龙葵在医药、食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 标签: 龙葵 药理作用 癌症
  • 简介:[目的]通过化学预试验,考察广西产白点秤茎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白点秤茎提供初步的依据.[方法]采用试管法,对白点秤茎的水、95%乙醇、石油醚提取物进行化学预试验的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初步推断白点秤茎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化学预试实验结果提示,白点秤茎中可能含有氨基酸、皂苷、鞣质、有机酸、黄酮类、酚类、内酯、香豆素类、甾体类、三萜类、生物碱和糖类等成分.[结论]白点秤茎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白点秤茎 化学成分 定性鉴别 预试验
  • 简介:目的通过竞赛了解我省基层寄生虫病防治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理论知识水平,从而推动防治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方法将参赛选手按性别、年龄、职称、单位级别和不同寄生虫病防治任务进行分组,对各组选手的理论知识总成绩及血吸虫病、疟疾、其它寄生虫病和综合知识部分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来自全省16个市和广德、宿松县18支参赛队伍的72名选手理论知识平均总成绩未达及格线,及格人数占54.17%。对各部分成绩进行分析,仅血吸虫病和其它寄生虫病部分平均成绩勉强达到及格线,其它寄生虫病和综合知识部分不及格人数均超过50%。不同性别、年龄和职称参赛选手之间的理论知识总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市级机构选手理论知识平均总成绩优于县级机构选手(P<0.05);不同寄生虫病防治任务组选手之间的理论知识总成绩和各部分成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省基层寄生虫病防治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理论知识水平较薄弱,需要进行继续教育和加强提高。

  • 标签: 寄生虫病 竞赛 理论知识
  • 简介:摘要随着护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其在临床中的作用也逐渐得到明显体现,为了提高护理的质量与效率,除了在临床中做好相关工作外,更主要的是要做好相关护生的护理教学工作。为此,本文针对内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区分度、难易度及效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探讨,其结果显示本次研究试卷区分度较高、信度比较可靠,难易度上偏易。

  • 标签: 内科护理学 期末考试成绩 试卷分析 效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现代社会不仅需要高素质的尖端人才,同时也在迫切召唤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卫生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加。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朝良好趋势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弊端,譬如中职生辍学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本文分析了对策,以供交流学习。

  • 标签: 中职卫生学校 辍学 成因及对策
  • 简介:摘要白桦茸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药用真菌,本文就其主要化学成分及人工培育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白桦茸醇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白桦茸 化学成分 人工培育
  • 简介: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对油橄榄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归纳综述,以期为该植物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 标签: 橄榄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系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Linn)植物,为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产于我国的西南部和东南部,遍布湖南、福建等17个省区[1]。我国现有油茶林种植面积368万hm2,年产茶油约30万吨,茶枯饼约90万吨[2]。茶枯饼是茶油子榨油后剩下的渣饼,又称油茶饼粕、茶枯、茶麸等,其产量相当于茶油的3倍。

  • 标签: 茶枯饼 化学成分 综合利用
  • 简介:目的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与功效、毒性相关的细辛化学成分研究现状,明确细辛的功效成分与毒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细辛化学成分与功效、毒性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对近3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细辛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类、非挥发油类、马兜铃酸类化合物,挥发油类物质中的甲基丁香酚是主要功效物质基础,马兜铃酸Ⅰ是主要毒性物质基础。结论细辛的化学成分研究应注重与细辛的功效和毒性相关联,也应注意产生功效与导致毒性的物质基础的异同,从而分析不同物质基础下作用性质的差异,同时还要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背景,注重在证候背景下功效和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研究。

  • 标签: 细辛 功效 毒性 化学成分
  • 简介:8月30日,韩国庆熙大学举行了“韩医药结合研究情报中心”(KoreanMedicineConvergenceResearchInformationCenter,以下简称KMCRIC)成立大会。

  • 标签: 韩国庆熙大学 医药结合 情报
  • 简介:目的:金莲花由于其清热解毒作用在中药及蒙药中被广泛使用。作为一种药食两用药物,金莲花已经引起了生药学家、药理学家、天然药物学家、营养学家等的广泛兴趣。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发展较快,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有效成分的归属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金莲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本文结合本研究组对金莲花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成果,以及近几十年有关金莲花的研究报道,对金莲花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 标签: 金莲花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 简介:学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功能成像技术。该技术通过对组织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反映肿块内部代谢状况,从而为乳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与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光学成像技术 乳腺病变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