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对加速器日质控(QC)数据进行分析,并对使用晨检仪的QC过程进行评估。方法加速器、晨检仪校准后分别收集由技师、物理师摆位的100组、30组QC数据,设备第2次校准后再次收集技师摆位的QC数据100组,分析两次校准后技师摆位数据(各100组)的归一化信噪比的变化规律。使用由技师和物理师摆位的QC数据(各30组)绘制控制图,比较中心线位置和上下控制线范围的不同。计算由技师、物理师摆位的3个组日QC的过程能力指数。结果两次校准的技师摆位数据归一化信噪比均为前6周变化较大,6~8周后趋于稳定,8周后逐渐变小。物理师摆位的QC数据在输出量一致性方面,上下控制线范围更窄;在平坦度、对称性方面,中心线更接近目标值0。对输出量一致性、平坦度方面,3个组日QC的过程能力指数均满足≥1要求;对称性Transverse方向均不满足。结论应采用30~40个数据点绘制加速器日QC过程的控制图。QC过程应由相对固定且较少的QC人员完成,检测项目也应设置更适合的容差。

  • 标签: 直线加速器 质量控制 统计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图 过程能力指数
  • 简介:摘要在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经常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多次随访,其产生的多个观测值之间相互关联,常导致时依性混杂,这种情况下的数据一般不满足传统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的应用条件。序列条件平均模型(SCMM)是一种可以处理时依性混杂的新方法。本文主要对SCMM的基本原理、步骤及特点进行概括。

  • 标签: 序列条件平均模型 时依性协变量 倾向评分 广义估计方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014-2018年艾滋病高危人群主要为暗娼和MSM的干预数据质量,找出干预数据质量问题,探讨提高干预数据质量的办法。方法抽查干预数据月度报表,通过比较上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与原始记录的一致性,评估干预数据的准确性。走访干预活动场所,访谈场所业主、管理者和/或干预对象,评估干预数据填报的真实性。按年度整理国家级和省级评估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并归纳评估过程中发现的数据质量问题。结果省级评估中上报数据与原始记录的年均符合率为94.6%(17 671/18 673),国家级评估中上报数据与原始记录的年均符合率为79.4%(558/703),省级和国家级评估中年均评估结果为"好"的干预场所分别占抽查场所总数的81.6%(8 617/10 559)和84.4%(249/295)。评估发现存在干预现场原始记录与网络直报信息不完全一致,干预数据管理能力不足,干预工作覆盖面不足和效果不佳等问题影响干预数据质量。结论2014-2018年全国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总体上较好,强化数据质量管理意识,加强暗娼和MSM干预工作培训,继续推动高质量的干预活动,有助于提高干预数据质量,进一步完善干预数据质量评估方案。

  • 标签: 艾滋病 高危人群 预防干预 数据质量
  • 作者: 石路 徐伟哲 李洋洋 王菁 叶聪 张延猛 刘晓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200231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千叶大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231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千叶大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界面位置下的人员行为学指标和眼动数据,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舱室界面设计提供参考。方法由E-prime软件呈现模拟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舱室界面7个区域的视觉刺激。视觉刺激过程中记录受试对象对刺激反应的正确率和反应时间,同时连续记录受试对象的视觉停留时间、视觉摄入次数、视觉摄入平均时间、平均瞳孔直径、眼跳幅度、眼跳平均加速度和眼跳平均速度等眼动数据。结果正确率由高到低的区域依次为3、6、7、2、1、4、5;反应时间由快到慢的区域依次为3、2、4、6、7、1、5;区域3和区域4的停留时间均较其他区域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区域3和4的视觉摄入次数均较其他区域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区域3的视觉摄入平均时间较其他区域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区域6和7的平均瞳孔直径较除区域3外的其他区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区域间的眼跳幅度、眼跳平均加速度和眼跳平均速度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全海深舱室界面设计时优先考虑将关键信息的显示位置布局在区域3和4,重要信息布局在区域1、2和5,次重要信息布局在区域6和7。

  • 标签: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界面设计 正确率 反应时 眼动数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与传统卫生技术评估不同,医院卫生技术评估(hospital-based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HB-HTA)主要基于医院视角开展经济学分析,常用成本-效果分析结合预算影响分析,关注当期的医疗成本与效果,支持医院内部卫生技术准入、采购定价、淘汰等决策。在我国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大环境下,基于HB-HTA的院内科学决策显得尤为重要。作者从卫生技术的经济学特性出发,分析HB-HTA与传统HTA在开展经济学评估时的差异,介绍HB-HTA经济学评估的步骤、内容、指标与方法等,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医院卫生技术评估 经济学评估 成本-效果分析 预算影响分析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基于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LI-RADS)的MRI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 CK19)表达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HCC患者临床资料,比较CK19(+)及CK19(-)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基于2018版LI-RADS的MRI图像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评估CK19表达的主要预测指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8例患者,男性62例,女性16例,年龄(56.1±9.5)岁。甲胎蛋白水平及靶样表现在HCC患者CK19(+)与CK19(-)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示甲胎蛋白≥400 μg/L(OR=0.217, 95%CI: 0.075~0.626, P<0.05)及靶样表现(OR=0.331, 95%CI: 0.110~0.996, P<0.05)均为CK19表达的独立预测指标。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病灶大小及表观弥散系数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增强扫描中两组病灶对比噪声比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LI-RADS的MRI靶样表现结合高甲胎蛋白水平可提示HCC中CK19表达。

  • 标签: 癌,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细胞角蛋白19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在评估骨科患者DVT发生风险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骨科患者中确诊为DVT的52例患者作为DVT组,按1∶2配比将同期骨科104例非DVT患者作为非DVT组。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进行DVT风险评分及危险度分级,探讨不同危险度分级与患者DVT发生风险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骨科患者DVT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DVT组Caprini评分为(12.25±4.26)分,高于非DVT组的(7.18±2.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7,P<0.01)。DVT组与非DVT组Caprini危险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8,P<0.05);Caprini危险度分级中,极高危患者发生DVT的风险为非极高危患者的7.099倍(95%CI:1.604~31.4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5 kg/m2、卧床≥72 h、下肢肿胀、石膏/肢具固定及选择性下肢关节置换术5个因素是患者发生DVT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对骨科患者的DVT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性;护理人员可根据DVT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该模型的分层管理也可使DVT风险人群得到有效分层预防,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科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RS2002)、主观全面评定法(SGA)和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NUTRIC)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3种评估工具的特点和适用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综合ICU收治的315例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以65岁为标准将患者分组,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营养状况。应用NRS2002、SGA、NUTRIC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肤褶折厚度(TSF)、上臂围(AC)、小腿围(LC)等人体测量指标,并检测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淋巴细胞总数(LYM)、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等血生化指标。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3种营养评估量表与其他客观营养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3种量表评估ICU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315例ICU患者中男性183例,女性132例;年龄<65岁143例,≥65岁172例。在男性患者中,与年龄<65岁者相比,年龄≥65岁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年龄、BUN显著升高,身高、体重、BMI、TSF、AC、LC、Alb、PA显著降低,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女性患者中,与年龄<65岁者相比,年龄≥65岁者APACHEⅡ评分、年龄、SCr、BUN显著升高,身高、Alb、PA、Hb显著降低,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RS2002评估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3分)的患者比例为87.62%(276/315);SGA评估显示营养不良(SGA为B级或C级)的患者比例为62.86%(198/315);NUTRIC显示高营养风险(NUTRIC≥5分)的患者比例为66.03%(208/31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ICU患者NRS2002、SGA与NUTRIC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NRS2002与SGA=0.522,rNRS2002与NUTRIC=0.392,rSGA与NUTRIC=0.442,均P<0.01)。在3种评估工具中,SGA与评估营养状态的血生化指标和人体测量指标的相关性最好,NRS2002次之,NUTRIC最差。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BMI、AC、BUN和TG是NRS2002筛查ICU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优势比(OR)分别为2.535、0.404、1.438、0.858、2.391,均P<0.05〕;APACHEⅡ评分、年龄、体重、TP、BUN、LYM和CRP是SGA评估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OR分别为1.074、1.038、0.921、0.947、1.077、1.625、0.991,均P<0.05);APACHEⅡ评分、年龄、LYM和CRP是NUTRIC评估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OR分别为1.159、1.049、0.715、0.995,均P<0.05)。结论NRS2002、SGA、NUTRIC评估ICU患者营养状态简便易操作,其中NRS2002阳性筛查率最高,适用于ICU病情较轻患者;SGA最能反映ICU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NUTRIC与反映营养状态的客观指标的相关性较差,但其指标客观且易获取,适用于ICU中病情危重且意识不清的患者。营养评估工具应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人体测量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估

  • 标签: 营养风险筛查2002 主观全面评定法 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 重症医学科 营养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的评估现状,分析阻碍ICU-AW评估的影响因素,为完善ICU-AW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横断面调查方法。首先,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访谈提纲,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13名医务人员(ICU专科护士8名、临床医生3名、呼吸治疗师和康复治疗师各1名)进行访谈;然后,全面分析和提炼访谈主题,构建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最后,对我国的ICU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ICU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ICU-AW的评估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调查问卷的复测信度为0.92,专家效度为0.96。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的3 563名ICU医务人员参与调查,提交问卷3 563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57份(包括被调查者来自新生儿或儿科ICU 173份、被调查者ICU工作时间<6个月89份、无效问卷95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 206份,有效回收率为90.0%。在3 206名ICU医务人员中,医生616名(占19.2%),护士2 371名(占74.0%),呼吸治疗师129名(占4.0%),康复治疗师51名(占1.6%),营养师39名(占1.2%);年龄(30.7±6.3)岁;文化程度以本科居多(65.9%),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4.1%;副高及以上职称占8.0%;ICU工作年限(5.94±4.50)年。在临床实践中,仅有26.5%的ICU医务人员确定自己曾经治疗或护理过ICU-AW患者;52.9%的医务人员仅凭临床经验来评估ICU-AW,使用ICU-AW评估工具的人群仅占12.3%。大多数ICU医务人员认为应接受ICU-AW相关专业培训(81.8%),应重视ICU-AW如同重视ICU其他并发症(压疮、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75.1%),并认为ICU-AW评估应纳入ICU日常诊疗活动(61.2%);但仅10.2%的医务人员接受过ICU-AW相关知识培训,高达42.7%的医务人员认为自身ICU-AW相关知识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仅18.7%的医务人员会主动评估患者是否发生ICU-AW;不足半数(42.3%)的医务人员认为应每天评估ICU-AW,且ICU评估工具的使用也不统一,44.0%的ICU医务人员认为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分量表(MRC-Score)是ICU-AW最理想的评估工具,其次是神经电生理检查(17.2%)和徒手肌力评估量表(MMT,11.1%)。在阻碍ICU-AW评估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医护人员缺乏ICU-AW相关知识是主要因素(88.1%),其次是医护人员没有ICU-AW评估指南(76.5%),患者认知障碍或理解能力有限(84.6%)、病情危重导致无法配合评估(83.0%),以及科室对ICU-AW评估重视不足(77.5%)。结论目前我国ICU-AW评估现状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医护人员缺乏ICU-AW相关知识和技能。

  • 标签: ICU获得性肌无力 评估现状 障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 China-PAR 10 年风险预测模型 【 1 】 在在健康管理中评估风险及干预效果的应用。方法 利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教授团队针对国人的 China-PAR 10 年风险预测模型开展心血管风险评估,及健康管理结果评估。 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并干预评估效果。通过模型的应用找出重度干预人群, 将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分层,包括10年风险分层:低危( <5%)、中危( 5%-9.9%)或高危(≥ 10%);终生风险(从目前生存至 85岁时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分层:低危( <32.8%)或高危(≥ 32.8%);对中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并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估。 结果 针对不同风险分层和单个危险因素水平给出相应提示和建议,开展健康管理并评估健康管理效果。结论 通过有效的评估和干预效果的评估提高了健康管理的水平,量化健康管理效果。

  • 标签: China-PAR 10 年风险预测模型 健康评估 干预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英国国家健康体系(NHS)寄希望于通过与技术公司共享患者数据可能提高服务水平,但是对于如何做出这些决定有所担忧。Tom Moberly报道。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矽肺患者病情评估指数模型的建立。方法于2018年10月,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矽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71例。根据死亡风险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无死亡风险组(153例)和有死亡风险组(18例)。通过文献分析及临床资料的收集,初步筛选与矽肺患者病情相关的变量,观察初筛变量的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与死亡风险的关系,选择与死亡风险有关联的变量作为最终变量,建立病情评估指数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病情评估指数的临床实用性。结果《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肺功能损伤分级、尘肺期别、病情加重和有无并发症5个变量作为矽肺病情评估指数的变量,病情评估指数评分范围1~11分。病情评估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0.747(95%CI:0.590~0.904),能较好地判别矽肺患者有无死亡风险;随着病情评估指数评分升高,死亡风险增加。当截断值为7分时,对存在死亡风险的判别效果最好,灵敏度0.667,特异度0.876。病情评估指数对存在死亡风险的判别正确率66.7%。结论病情评估指数可以预测矽肺患者的死亡风险,能够较全面评估病情。

  • 标签: 矽肺 肺功能 病情加重 并发症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癌(EC)是我国妇科常见的3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E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EC在发病早期是一种相对惰性和可治愈的疾病,而至疾病晚期或复发时,则侵袭性较高。对EC患者准确地进行术前评估,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MRI作为EC最准确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在术前确定该病患者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及进行预后评估。目前,除常规MRI检查外,MRI动态增强灌注成像(DCE-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等新技术,在EC患者的术前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本领域研究热点。笔者拟就EC患者的MRI表现与其FIGO临床分期的关系,EC患者诊治中的MRI新技术,以及MRI对于保留生育功能EC患者的预测价值的研究、应用现状等进行阐述。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肌层 动态增强MRI 磁共振成像,弥散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 肿瘤浸润 生育力 女(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接触评估方法在电镀企业三氯乙烯(TCE)作业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于2018年11月,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仍在使用TCE作为清洗剂且使用量相对较大的6家电镀加工企业的6个接触TCE的作业岗位进行现场调查及检测。采用定性、半定量(包括接触比值法、接触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和定量评估法(包括非致癌和致癌风险评估法)对作业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对不同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定性评估法结果均为4级(高风险);接触比值法显示风险等级均为5级(极高风险);接触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显示,两者风险等级均为3级(中等风险)和4级(高风险),分别占66.7%和33.3%;非致癌风险评估结果中TCE作业岗位均为"不可接受";致癌风险评估结果中致癌的吸入超额风险为"不可接受"和"可接受"的各占50%;6家企业中,采用6种风险评估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的3家,"部分一致"的1家,"不一致"的2家。结论综合指数法和致癌风险评估法在TCE作业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较为适用。

  • 标签: 电镀 三氯乙烯 接触评估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