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静配中心发生差错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保证患者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差错分析 整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整改措施。方法:在本院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工作的31名护理人员,分析护理人员发生针刺原因,对比护理人员整改前后发生针刺的概率和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整改后护理人员发生针刺的概率和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均要优于整改前(p

  • 标签: 针刺 整改措施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卫生护理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知晓、控制、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9月到社区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社区卫生护理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知晓、控制、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知晓92.5%、控制100%、治疗95%优于对照组患者75%,87.5%,75%,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社区卫生护理管理 高血压 知晓率 控制率 治疗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护理质量影响因素,探讨整改措施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案列调查分析的方式,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就诊的300例肝胆外科疾病患者,对肝胆外科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统计结果显示,32例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表示不满意,占比10.7%,主要问题表现在执行岗位不到位(13例)、护理操作技术不准确(10例)、护理服务态度不好(5例)、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2例)以及其他(2例)等方面。结论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医院环境是肝胆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

  • 标签: 肝胆外科 护理服务 质量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收分娩初产妇100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传统体位分娩对照组(n=500)与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实验组(n=500),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并分析两组产程情况。结果:实验组自然分娩高于对照组,剖宫产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自然分娩 自由体位 剖宫产 产程 疼痛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巨大儿发生对剖宫产增加的临床影响分析。方法:选择巨大儿分娩的产妇5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正常分娩的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在对照组中阴道分娩发生达到60.00%,剖宫产发生达到36.00%,产钳助产发生达到4.00%,产后出血为0.00%,窒息率为0.00%,产伤为2.00%,肩难产为2.00%;实验组中阴道分娩发生达到16.00%,剖宫产发生达到76.00%,产钳助产发生达到8.00%,产后出血为16.00%,窒息率为2.00%,产伤为6.00%,肩难产为4.00%;差异较大(P

  • 标签: 巨大儿 剖宫产率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由体位分娩对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影响分析。方法: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将院内60位产妇分为两组,各30例,一组为采取常规仰卧方式分娩的对照组,另一组实施自由体位分娩,设为研究组,就两组分娩情况展开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产程时间更短,自然分娩更高,P

  • 标签: 自由体味分娩 自然分娩率 剖宫产率 影响探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男性不育症是指由于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一般把婚后同居1年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女方未怀孕,称为不育症,发生为10%左右。根据临床表现,男性不育症可分为相对不育及绝对不育两种。导致男性不孕的主要因素是精子的异常,精子数量的减少,以及精子活动力低,质量差,精子形态异常畸形;其次生殖器官疾病与性功能障碍等因素也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发生。故精液分析和精子的检查是男性不育症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检查项目。

  • 标签: 男性不育 精子密度 活动率 畸形率 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先天性腹壁缺损(腹裂)的发病逐渐增加,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增长趋势的原因及该病的病因。该研究旨在探明瑞典腹裂患儿的出生患病、母亲终止妊娠、伴发异常和病死等情况。方法对所有出生于199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瑞典腹裂患儿进行一项全国性、基于人口队列的描述性研究。该队列资料从瑞典医学出生登记和瑞典国家患者登记中收集,并与其他几个国家登记中心沟通以明确最终数据。结果研究共纳入361例腹裂患儿,其中女性占54%。患病为1.52/10 000活产儿,其母亲终止妊娠为21%,1岁时的病死为3.9%,队列中的病死为4.4%。最常见的伴发异常为胃肠道发育异常(11.4%)、肌肉骨骼发育异常(9.8%)和心血管发育异常(7.9%)。结论在20年的研究期间,瑞典腹裂患儿的患病稳定在1.52/10 000活产儿。病死较低,为4.4%,但母亲终止妊娠高达21%。近1/3患儿伴有其他先天发育异常,其中胃肠道发育异常最为常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利用结肠镜息肉检出(polyp detection rate,PDR)估算腺瘤检出(adenoma detection rate,ADR)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利用2017年全年结肠镜数据计算PDR与ADR的换算系数,利用PDR和换算系数估算结肠镜医师的ADR,并与实际ADR进行一致性验证。结果最终纳入25 112例结肠镜和20名结肠镜医师,换算系数为0.483,实际ADR和估算ADR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818(95%CI:0.596~0.924,P<0.01)。结论利用PDR估算ADR可行,但该方法仅是权宜之计,仍应重视建立规范电子数据库。

  • 标签: 结肠息肉 腺瘤 质量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不同临床标本的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0月这个时段内在我院进行微生物检验的42例患者进行研究,对不同的标本行微生物检验,对比分析阳性情况。结果:血培养标本对比其它标本检验的阳性低,差异对比显著P<0.05;粪培养标本在各时间段的阳性是一致的,差异对比度小P>0.05。结论:在行微生物检验时需分析临床标本类型与时间段,这能更好的提升临床领域的微生物检测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临床标本 阳性率 时间段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护理质量管理对院感控制与护患纠纷造成的影响。方法:从住院患者当中抽取部分病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研究组患者采取护理质量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休养期间感染发生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身体恢复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较低,研究组医患纠纷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结论:采取护理质量管理有助于患者病症治疗以及身体恢复,应用过程中改善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减少矛盾发生频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院感率 护患纠纷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术后死亡护理缺陷分析及整改对策。方法:对我院2021年2月23日1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患者2月24日因失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Ⅱ型呼吸衰竭以及感染性休克死亡,经分析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存在多处缺陷。结论:为降低术后死亡,需要重视术后护理中缺陷,并及时整改

  • 标签: 绞窄性肠梗阻 手术治疗 护理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膳食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便秘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方法: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脑出血患者分别平均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开展膳食护理指导。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术后便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便秘总发生及并发症总发生均更低,P<0.05。 结论:膳食护理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降低术后便秘及并发症表现的发生几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膳食护理 脑出血 术后便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及复发和存活。方法:此次研究的时间节点范围设置在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间,将我院接收的早期胃癌患者中抽选出62例列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以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分为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每组样本容量均等分为31例完成研究。常规组予以外科手术治疗模式,研究组予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模式。针对两组并发症出现、复发以及存活完成评价比较工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出现率同常规组施展比较后,发现优于常规组且组间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复发以及存活率同常规组施展比较后,并未发现优于常规组且组间差异不大(P>0.05)。结论:针对早期胃癌患者予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模式,可为提高存活、降低并发症以及复发风险给予一定助力,故临床可大力提倡并积极应用此术式。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并发症 复发率 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及再入院的影响,为识别高风险人群与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调查方式,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4家医院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础信息、合并疾病、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指标,并统计患者出院后1年再入院及全因死亡。采用Cox回归分析中医非药物疗法是否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824例患者纳入全队列中,年龄(80±10)岁。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602例(301对)患者匹配成功,各基线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观察组的生存概率高于对照组的生存概率(P=0.013),在不良事件发生[43.52%(131例)比53.82%(162例)]、全因死亡[15.61%(47例)比23.59%(71例)]、3个月再入院[10.96%(33例)比17.61%(53例)]、6个月再入院[16.90%(51例)比24.25%(73例)]、心功能分级、hs-CRP和NT-proBNP水平上,观察组干预效果优效于对照组(均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表明年龄(RR=1.018,P<0.01)、心功能Ⅳ级(RR=2.200,P<0.01)、糖尿病(RR=1.340,P=0.04)、NT-proBNP≥7 900 ng/L(RR=1.557,P=0.01)及中医非药物疗法(RR=0.768,P=0.04)对发生不良事件均有显著影响。结论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提倡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进行干预,为在基层推广中医服务、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 标签: 心力衰竭 中医 非药物疗法 影响因素 倾向性评分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