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一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时,HPV病毒量与宫颈病理级别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进行宫颈脱落细胞HPV-DNA检测的单一型别HPV阳性者3 450例,其中3 364例符合标准入选本研究,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HPV基因型病毒量,并同时进行了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诊断,按组织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慢性宫颈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CINⅡ/CINⅢ组、宫颈癌组。结果(1)HPV16、18型感染时,不同宫颈病理级别间病毒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毒量与宫颈病理级别呈正相关(P<0.05)。(2)HPV31、33、51、52、53、58型感染时,慢性宫颈炎/CINⅠ与CINⅡ/CINⅢ之间病毒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毒量与宫颈病理级别呈正相关(P<0.05)。(3)其他型别HPV感染时,不同宫颈病理级别间病毒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病毒量与宫颈病理级别程度具有型别依赖性。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载量 宫颈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病毒量HBV相关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81例低病毒量[HBV DNA≤2 000 IU/ml(104拷贝/ml)] HBV相关肝硬化住院患者一般情况、病毒学指标、肝功能相关指标、并发症、合并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481例患者男性为主(男/女为324/157),年龄20~83(53.31±11.67)岁,汉族占71.518%;386例HBsAg阳性,391例HBeAg阳性,140例HBV DNA阳性;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凝血酶原活动度分别为(50.59±91.25)μmol/L、(33.68±7.5)g/L、(60.66±106.95)U/L、(63.37±86.19)U/L、(106.65±83.22)×109/L、68.82%±25.33%;CTP分级A/B/C级220/150/111例,CTP、MELD、APRI、FIB-4值分别为7.61±2.58、10.98±5.79、2.34±3.56、6.91±8.04。总体低病毒量HBV相关肝硬化患者、HBV DNA阴性者、HBV DNA阳性者、HBsAg阴性者、HBsAg阳性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0%、82.7%、73.6%、85.3%、78.8%;其中脾功能亢进分别有283例(58.84%)、197例(55.77%)、86例(61.43%)、52例(54.74%)、231例(59.8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别有267例(55.51%)、197例(55.77%)、70例(50.00%)、56例(58.95%)、211例(54.66%),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分别有59例(12.27%)、48例(14.08%)、11例(7.86%)、12例(12.63%)、47例(12.18%),腹水分别有202例(42.00%)、147例(43.11%)、55例(39.29%)、42例(44.21%)、160例(41.45%),肝性脑病分别有17例(3.53%)、12例(3.52%)、5例(3.57%)、2例(2.11%)、15例(3.89%),肝癌分别有6例(1.25%)、3例(0.88%)、3例(2.14%)、0例(0%)、6例(1.55%),门静脉血栓分别有29例(6.03%)、21例(6.16%)、8例(5.71%)、9例(9.47%)、20例(5.18%)。与总体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341例HBV DNA阴性患者、95例HBsAg阴性患者仍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进行年龄分组,<40岁、40~50岁、>50岁总体并发症分别为42例(80.8%)、116例(76.8%)、227例(8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病毒量HBV感染患者,甚至HBsAg已经消失的患者仍然具有发生肝硬化甚至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此类人群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并从中获益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低病毒载量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一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时,HPV病毒量与宫颈病理级别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进行宫颈脱落细胞HPV-DNA检测的单一型别HPV阳性者3 450例,其中3 364例符合标准入选本研究,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HPV基因型病毒量,并同时进行了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诊断,按组织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慢性宫颈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CINⅡ/CINⅢ组、宫颈癌组。结果(1)HPV16、18型感染时,不同宫颈病理级别间病毒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毒量与宫颈病理级别呈正相关(P<0.05)。(2)HPV31、33、51、52、53、58型感染时,慢性宫颈炎/CINⅠ与CINⅡ/CINⅢ之间病毒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毒量与宫颈病理级别呈正相关(P<0.05)。(3)其他型别HPV感染时,不同宫颈病理级别间病毒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病毒量与宫颈病理级别程度具有型别依赖性。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载量 宫颈疾病
  • 简介:摘要癌症是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癌症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医学中的重点研究课题。化学治疗作为最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有效却也存在许多弊端,因为大多数化疗药物缺乏选择性和靶向性,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因此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治疗癌症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磁性纳米颗粒作为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其中一类载体,既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等纳米材料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特殊的磁学性能,经表面修饰后可以连接药物、分子、配体等,在内源或外源性因素的激发下,可以有效地靶向肿瘤细胞并发挥其磁性作用。本文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研究:(1)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化疗药物递送系统的载体,结合不同的负载药物对癌症治疗的效果;(2)根据肿瘤微环境中特殊的pH响应机制,分析磁性纳米颗粒药物载体的不同表面修饰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及药物控释的影响;(3)结合肿瘤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阐述了利用磁性纳米颗粒对肿瘤进行热磁疗的作用效果;(4)分析了在癌症领域利用磁性药纳米颗粒进行光声疗法、光热疗法、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发展现状。(5)总结了磁性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为其能够早日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应用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癌细胞 磁性纳米颗粒 pH响应 磁热疗 光学治疗
  • 简介:【摘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体后,通过攻击人体表面的CD4白细胞从而导致人体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使人体非常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自1981年报道全球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的防治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抗病毒治疗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虽然迄今为止全球已报道了3例 AIDS患者治愈,但这3例患者各具特点,临床可复制性不强,因此目前医学界对于HIV的治疗仍然无法攻克。通过对我院在治的1例HIV患者病毒量已处于TND(Target Not Detected,目标未检出),经多次检测抗体情况,抗体结果呈现不确定或阴性,停用抗病毒药物后进行规律随访。随访中发现患者病毒量出现反弹,再次纳入抗病毒治疗人群管理。通过该病例探讨病毒量处于TND的HIV患者抗体出现不确定或阴性时停用抗病毒治疗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

  • 标签: HIV抗体不确定 病毒载量 TN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外周动脉疾病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和药物涂层球囊广泛应用于临床,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证明紫杉醇药器械在降低血管再狭窄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紫杉醇药器械的临床安全性遭遇挑战,有研究结果表明,紫杉醇药器械可能增加患者的远期病死率,但亦有研究结果肯定了紫杉醇药器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导致这一话题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紫杉醇涂层器械是否增加远期死亡风险,紫杉醇剂量和病死率有无相关性,以及紫杉醇药器械的药代动力学等安全性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性 下肢 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免疫抑制程度下HIV-1感染者的病毒学及免疫学指标差异,分析HIV-1感染者初筛检测结果S/CO值,病毒量检测结果以及WB带型与免疫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7—2019年河南省、北京市和云南省三个现场的639份抗病毒治疗前HIV-1抗体确证阳性样本,根据CD4细胞计数分成4个不同免疫抑制组:无免疫抑制组(CD4≥500个/μl),轻度免疫抑制组(350个/μl≤CD4<500个/μl),中度免疫抑制组(200个/μl≤CD4<350个/μl),重度免疫抑制组(CD4<200个/μl)。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免疫抑制组之间S/CO值、WB带型的差异,分析各项指标与免疫状态的关系。结果各免疫抑制组的S/CO值>20出现率最高(>37%)且随机体免疫力增强呈递减趋势(P<0.05),1<S/CO≤6出现率次高(>19%),0<S/CO≤1出现率最低(<3%),6<S/CO≤10出现率次低(<5%),S/CO值(χ2=25.79,P<0.05)的分布在不同免疫抑制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免疫抑制组中膜蛋白(ENV)gp160、gp120、gp41及酶蛋白(pol)p66、p55、p31的出现率最高(>78%),而核心蛋白(gag)的p55(<40%)、p39(<3%)出现率最低,gp41和p51的出现率在不同免疫抑制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O值结合病毒量时对无、轻、中、重度免疫抑制组判定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1(95%CI:0.600~0.702;P<0.05),0.587(95%CI:0.540~0.635;P<0.05),0.605(95%CI:0.560~0.650;P<0.05),0.647(95%CI:0.586~0.708;P<0.05)。结论S/CO值联合病毒量对于对无免疫抑制状态的判定效能最好;同时缺失gp41和p51,S/CO>20时可分别提示患者可能处于无免疫抑制状态和重度免疫抑制状态。

  • 标签: HIV-1 CD4 WB带型 S/CO值 联合指标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运用替诺福韦对妊娠晚期HBV高量母婴阻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所研究的对象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78例妊娠大于28周HBV高量患者,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划分为甲组(39例)和乙组(39例)。乙组患者采用保肝治疗,甲组患者运用替诺福韦进行治疗,且对两组新生儿均进行阻断治疗,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运用替诺福韦对妊娠晚期HBV高量母婴阻断的临床效果。结果:比较研究后发现,与乙组患者相比较,甲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更低,且治疗后各相关指标优于乙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替诺福韦 妊娠晚期 HBV高载量 母婴阻断
  • 简介:摘要:口服给药一直被认为是最方便、安全的给药方式,然而受胃内酸性条件和肠道细胞吸收的影响,生物大分子药物(如多肽、蛋白质和疫苗)的口服给药方式受到了限制。因此科学家们开发各种技术策略以提高这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本文描述了生物大分子口服药物的用药屏障,对目前药系统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合并瘤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合并瘤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14例,共14个动脉瘤。14例中,男5例、女9例,年龄45~76(61.07±10.43)岁;8例为破裂动脉瘤,6例为未破裂动脉瘤。术前瘤段血管狭窄率为70%~90%,中位数为70%。根据载瘤段血管狭窄与动脉瘤的解剖位置关系分型为Ⅰ型9例、Ⅱ型4例、Ⅲ型1例。分析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临床预后,采用Raymond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瘤闭塞情况。结果14例患者均采用先处理瘤段血管狭窄再进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示动脉瘤栓塞程度RaymondⅠ级12个、Ⅱ级2个,术后瘤血管残余狭窄率20%~30%,中位数为25%。术后3个月14例患者mRS评分0分12例、2分1例、3分1例。11例患者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45(6~10)个月,DSA示Raymond Ⅰ级10例、RaymondⅡ级1例,11例患者均未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或闭塞情况。结论颅内宽颈动脉瘤合并瘤血管重度狭窄病变复杂,采用先处理瘤段血管狭窄再进行动脉瘤栓塞的治疗方法可能是安全、有效的,还需大样本病例的长期随访研究。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放射学,介入性 载瘤动脉狭窄 血管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微球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10月到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实验主体,把这些原发性肝癌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31人,名称为参照组的病人采用碘化油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实验组的病人采用药微球+碘化油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的原发性肝癌控制情况和术后一个月病人的肝功能各项指标以及肿瘤直径。结果:研究证实,实验组病人原发性肝癌的控制率(90.32%)远超过参照组(67.74%),而实验组病人术后一个月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加入药微球后能够进一步抑制原发性肝癌的生长,缩小肝癌肿瘤的直径,使病人的肝功能更快恢复,推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载药微球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药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接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股浅动脉支架后再狭窄患者112例,总共112条肢体,使用区组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治疗方式为常规球囊扩张术,观察组治疗方式为药涂层球囊扩张术。手术12个月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研究中的11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后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晚期管腔丢失和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踝肱指数(ABI)和Rutherford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我国1型艾滋病病毒(HIV-1)量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2005—2019年由国家艾滋病参比室统一发放至各实验室的155份阳性考核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按照检测方法和样本编号分组,计算均值(M)和标准差(S),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经济状况和参与考核年限对实验室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机构类型和试剂种类对实验室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HIV-1病检测实验室由2005年的13家增加到2019年的267家,参评机构以疾控机构和医院为主。2015年以来,实验室考核优秀率保持在85%以上,不合格率在3%以下,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参与PT考核年限和使用检测试剂种类可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参与考核时长≥5年的实验室具有更好的检测稳定性。结论参加能力验证考核有助于提高我国实验室的HIV-1病毒量检测能力。

  • 标签: 1型艾滋病病毒 病毒载量 能力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量水平对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血清HBV DNA量水平将患者分为对照组(HBV DNA阴性)、低量组(<104 copy/ml)和高量组(≥104 copy/ml)。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三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并按照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将不同血清HBV DNA量水平的肝癌患者分为0/A期、B期和C期三个亚组,比较各亚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结果共有1 18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 024例,女性156例,年龄(48.6±10.8)岁。对照组(n=258)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5%、79.3%、74.9%;低量组(n=289)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2%、68.6%、61.6%;高量组(n=633)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4%、68.9%、60.7%。对照组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优于低量组和高量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1、2、3年无复发生存率(60.5%、43.1%、31.0%)高于高量组患者(54.0%、36.3%、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发现,在BCLC 0/A期亚组(n=786)中,对照组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95.1%、84.5%、82.0%)优于高量组患者(92.2%、80.3%、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CLC B期亚组(n=181)中,对照组患者的1、2、3年无复发生存率(62.7%、38.0%、28.5%)高于高量组患者(42.9%、19.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CLC C期亚组(n=214)中,三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及1、2、3年无复发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前血清HBV DNA量水平越高,其生存预后越差。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切除术 乙型肝炎病毒 DNA 总生存率
  • 简介:摘要:舒瑾主任从事肿瘤治疗30余年,擅长中医及中西医治疗各类肿瘤疾病。对肿瘤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到的个人见解。文章对舒瑾主任治疗甲状腺癌的经验进行总结,为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提供参考。

  • 标签: 甲状腺癌 经验总结 杨舒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腓肠肌肌瓣联合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伴钢板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共收治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伴钢板外露患者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61~82岁,平均72.6岁;病程6~91 d,平均22.7 d;切口感染部位:内侧8例,外侧9例,双侧4例;创面大小:2.0 cm×3.5 cm~5.0 cm×12.0 cm。在彻底扩创后,病灶内植入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腓肠肌肌瓣转移覆盖创面,肌瓣表面植皮。门诊和微信随访观察患者肌瓣成活、切口愈合、炎性指标、骨折愈合及膝关节活动等情况,参照McKee感染治疗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HSS评定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本组21例肌瓣均成活,1例植皮小面积坏死,经过换药后愈合,1例切口出现渗液,但渗液清亮,细菌培养阴性,经2周换药后切口愈合,其余切口均I期愈合,I期愈合率为90%。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39个月,平均28.7个月。1例术后2个月患处出现红肿,但无渗液,予以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无复发;1例术后5个月出现感染复发,予以扩创加拆除钢板后感染得到控制。按照McKee疗效评价,治愈19例,好转1例,复发1例,总有效率95.2%。骨折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6个月,膝关节功能根据HSS评分,优12例,良7例,中2例。结论对于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伴钢板外露,在彻底扩创后,应用腓肠肌肌瓣联合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能有效地控制感染,闭合创面,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感染 硫酸钙 腓肠肌肌瓣 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