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卫生经费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9月,选取河北某国有铁矿(开采历史10年以上,可代表一般类型的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收集企业一般情况、职业卫生投入、损失和产出相关指标,建立铁矿职业卫生经费投入产出表和模型,用matlab软件对经费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字关系进行求解。结果该铁矿地采、露采、破碎排岩、运输、尾矿、选矿部门劳动力在本部门的消耗(以劳动力工资作为参考)分别为:756.46、1 281.78、987.61、1 570.71、509.56、1 891.16万元/年。各部门的产值分别为:11 207.19、18 989.95、15 176.40、25 294.00、7 704.94、28 017.97万元/年。该矿卫生投入与总产出之比为0.004 5;职业卫生投入产出比为1/0.046。结论铁矿职业卫生投入产出表模型可较为清晰的反映职业卫生经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该煤矿投入情况较差,投入未带来明显职业卫生效益。

  • 标签: 职业卫生 投入 产出 投入产出表 采矿 铁矿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东莞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东莞地区耐药肺结核防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302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痰结核分枝杆菌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河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内诊治时间分布情况。方法收集并分析河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内诊治流程资料并与NINDS推荐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院内诊治中位时间104 min高于推荐的60 min(P<0.001);"完成头颅CT扫描-获取CT报告"中位时间30 min高于推荐的20 min(P<0.001);"获取头颅CT报告-开始治疗"中位时间43 min高于推荐的15 min(P<0.001)。通过EMS就诊患者院内诊治中位时间是101 min,低于未采用患者的104 min(P=0.01);三级医院院内诊治中位时间是105 min,迟于二级医院的99 min (P<0.05)。结论河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院内救治延迟现象严重。获取头颅CT报告到开始溶栓治疗这一环节是造成院内延迟的最主要环节。通过EMS就诊可以缩短院内救治时间;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院内延迟情况较轻。

  • 标签: 脑卒中 院内延迟 急诊救治 医院级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河北非高碘地区8 ~ 10岁儿童和孕妇碘营养水平,为碘缺乏病防治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方法2018年对河北162个县(、区,以下简称县)进行碘营养分析,每个监测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 ~ 10岁非寄宿学生40人。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镇/街道中各抽取20名孕妇,儿童和孕妇均采集家中食用盐盐样和一次随机尿样检测盐碘和尿碘。盐碘含量检测采用《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的测定》(GB/T 13025.7-2012),川盐及其他强化食用盐采用仲裁法。尿碘含量检测采用《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107-2006)。结果162个县共采集儿童家中食用盐盐样31 883份,其中碘盐28 539份,合格碘盐26 456份。人口标化后碘盐覆盖率为88.3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1.03%。共采集儿童尿样31 883份,尿碘中位数为193.13 μg/L;尿碘中位数< 100 μg/L的县有1个,尿碘中位数在100 ~ 299 μg/L的县有150个。共采集孕妇家中食用盐15 572份,其中碘盐份数为14 260份,合格碘盐份数为13 363份。人口标化后碘盐覆盖率为90.1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3.54%。共采集孕妇尿样15 569份,尿碘中位数为164.86 μg/L,尿碘中位数< 150 μg/L的县有67个。结论河北儿童和孕妇的碘营养在省级水平是适宜的,但部分县儿童和孕妇有碘营养不足风险,今后碘缺乏病防治重点应该放在特需人群的碘营养监测上。

  • 标签: 缺乏症 儿童 孕妇 尿 盐类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对河北廊坊三河县以及大厂回族自治县一级肢残患者信息进行调研,调查其中伴发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的诊治现状。方法:收集截止2019年11月,在三河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的培训现状、需求及影响培训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在河北全科医学岗位培训中心参加转岗培训的两期学员共165名为调查对象。于 2019 年 5月10—31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通过转岗培训学员微信群发送问卷链接,学员网上在线填写。共发放问卷165份,回收有效问卷149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0.3%。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学员参加全科岗位培训的情况、全科医学转岗培训的需求等。结果149名学员中,87.9%(131/149)来自二级及以上医院,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8.0%(146/149),中级及以上职称占85.9%(128/149)。影响医生参加岗位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单位人员紧张(72.0%,67/93)。目前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培训时间短(45.2%,42/93),重点不突出(38.7%,36/93)、缺乏实践(37.6%,35/93)。149名学员中,91.3%(136/149)认为最需要培训的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对于预防保健知识、急救知识、最新知识进展及慢性病管理的需求分别占69.8%(104/149)、79.2%(118/149)、77.2%(115/149)和65.8%(98/149),对于临床操作实践、基础理论的掌握分别为73.8%(110/149)、53.7%(80/149),57.7%(86/149)学员认为需要进行科研方面的培训,不同工作单位、职称的学员对科研培训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371、10.625,均P<0.05);受认可的培训方法有案例教学(54.4%,81/149)、示教实习(37.6%,56/149);学员对于培训时长需求不同,43.6%(65/149)学员认为培训时间不应超过6个月,56.4%(84/149)学员认为培训时间应>1年,不同工作单位、学历、职称的学员对培训时间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6.225、6.240、25.966,均P<0.05)。结论应针对不同学员的培训需求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模式,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逐步完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体系,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 标签: 在职培训 问卷调查 全科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的培训现状、需求及影响培训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在河北全科医学岗位培训中心参加转岗培训的两期学员共165名为调查对象。于 2019 年 5月10—31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通过转岗培训学员微信群发送问卷链接,学员网上在线填写。共发放问卷165份,回收有效问卷149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0.3%。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学员参加全科岗位培训的情况、全科医学转岗培训的需求等。结果149名学员中,87.9%(131/149)来自二级及以上医院,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8.0%(146/149),中级及以上职称占85.9%(128/149)。影响医生参加岗位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单位人员紧张(72.0%,67/93)。目前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培训时间短(45.2%,42/93),重点不突出(38.7%,36/93)、缺乏实践(37.6%,35/93)。149名学员中,91.3%(136/149)认为最需要培训的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对于预防保健知识、急救知识、最新知识进展及慢性病管理的需求分别占69.8%(104/149)、79.2%(118/149)、77.2%(115/149)和65.8%(98/149),对于临床操作实践、基础理论的掌握分别为73.8%(110/149)、53.7%(80/149),57.7%(86/149)学员认为需要进行科研方面的培训,不同工作单位、职称的学员对科研培训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371、10.625,均P<0.05);受认可的培训方法有案例教学(54.4%,81/149)、示教实习(37.6%,56/149);学员对于培训时长需求不同,43.6%(65/149)学员认为培训时间不应超过6个月,56.4%(84/149)学员认为培训时间应>1年,不同工作单位、学历、职称的学员对培训时间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6.225、6.240、25.966,均P<0.05)。结论应针对不同学员的培训需求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模式,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逐步完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体系,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 标签: 在职培训 问卷调查 全科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住院儿童肺炎病例病原谱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8—2019年河北某儿童医院住院肺炎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200例,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28种呼吸道病原体。结果200例标本中病原阳性184例,总检出率为92.00%,共检出23种病原,前五位病原依次为肺炎链球菌(41.00%)、肺炎支原体(39.50%)、流感嗜血杆菌(20.50%)、鼻病毒(11.50%)、副流感病毒3型(9.50%)。不同年龄组检出呼吸道病原体种类不同,呼吸道细菌和病毒在婴幼儿组(3岁以下)检出种类及检出率均较高,非典型病原检出主要为肺炎支原体(96.34%),以3岁以上儿童为主。呼吸道病毒和细菌的检出高峰为4月份,非典型病原体检出高峰为9月份。不同病原体流行的季节不同。混合感染101例,以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混合其他病原感染最常见,检出高峰为冬春季,幼儿组检出率最高。结论2018—2019年石家庄地区肺炎住院儿童病原谱构成复杂,以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鼻病毒、副流感病毒3型为主。

  • 标签: 住院儿童 肺炎 呼吸道病原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河北保定一起水源性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其流行特征,确定致病原。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呕吐物、肛拭子或粪便标本,居民末梢水以及污水井井水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诺如病毒核酸,对阳性标本进行扩增并测序分析。结果该小区发现病例70例,罹患率为2.33%。17份患者样本和6份水样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均出现GI和/或GII核酸阳性。测序分析显示患者样本和污水井井水的诺如病毒都为GI.6和GII.2这两种基因型,序列同源性均高于98.8%。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由水源水污染导致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暴发疫情,需加强对水源水的日常管理,定期消毒,广泛宣传,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水源性 诺如病毒 暴发 流行特征 病原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北保定1起人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和分离菌株遗传学特征,为布病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2018年保定1起人间布病疫情中的高危人群(n=22)进行布鲁菌抗体检测;对布病患者(n=3)血液进行培养,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传统法鉴定,运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方法分析菌株的遗传学特征。结果高危人群血清布鲁菌抗体阳性率为4.55%(1/22)。3名患者血培养均检出布鲁菌可疑菌株(菌株编号:BDY-1、BDY-2、BDY-3),并鉴定为羊种生物3型布鲁菌。MLVA结果显示,BDY-1与BDY-2菌株是同一基因型,BDY-3菌株在Bruce04和Bruce16位点分别增加了2个串联重复序列,在Bruce30位点少了3个串联重复序列,3株菌株panel 1(MLVA-8)基因型为42,panel 1 + panel 2A(MLVA-11)基因型为116,均属于"东地中海组",且与羊种生物3型布鲁菌聚类最近。MLST分析显示,3株菌株均为ST8型。结论该起疫情的病原菌是羊种生物3型布鲁菌。今后保定市布病防控工作应加强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遗传特征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多位点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北2017—2020年流行期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基因变异进化情况,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下载河北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流感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期间分离的37株甲型H1N1流感毒株,对HA基因进行测序和进化分析。结果河北2017—2020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 ILI)咽拭子标本57 670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8 569份,阳性率为14.86%,其中甲型H1N1占总阳性的比例为40.52%(3 472/8 569)。全省11个地市均有该病例检出,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检出率最高的是25~岁组,冬春季为流行高峰。37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均属于6B.1大分支,氨基酸同源性在97.31%~100.00%之间,2017—2018年流行期涉及的主要氨基酸变异位点有S74R、S164T、S183P和I295V;2018—2019年流感毒株主要氨基酸变异位点为S183P、H126Y、N129D、T185I、L233I、N260D;2019—2020年流行株出现D187A和Q189E变异。结论河北甲型N1N1流感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HA基因与其编码的氨基酸逐年变异,2019—2020年流行期甲型H1N1流感流行株与2020—2021年北半球疫苗株A/Guangdong-Maonan/SWL1536/2019高度同源。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病毒 流行特征 血凝素基因 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4年河北1~29岁人群HBV感染流行特征,为评估乙型肝炎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北8个疾病监测点1~2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信息包括出生日期、年龄、民族、性别等。采集血液样本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不同特征人群的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和抗-HBc阳性率。结果2014年调查分析1~29岁人群1 015名,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和抗-HBc阳性率分别为1.08%、53.50%和6.60%。不同年龄组(1~4岁组、5~14岁组和15~29岁组)的HBsAg、抗-HBs和抗-HBc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3、59.62和43.23,P均<0.01)。抗-HBs阳性率在汉族中为51.98%,在满族中为68.18%,在其他民族中为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2,P<0.05)。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出生人群(即2002—2013年出生)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分别为0.29%、57.65%和3.38%,三项血清标志物在不同时期人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3.12、14.43和52.58,P均<0.05)。本次调查共检出8种组合模式,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模式是抗-HBs单项阳性和5项指标全阴性,检出率分别为49.06%和44.34%。结论河北1~29岁人群HBsAg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出生的人群HBsAg阳性率已降至1%以下,表明国家实施的乙型肝炎免疫预防策略是有效的。

  • 标签: 肝炎,乙型 血清学 疫苗 人群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北D8基因型麻疹病毒输入性疫情流行及基因型特征。方法对麻疹监测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对采集的急性期咽拭子标本进行荧光定量RT-PCR鉴定、病毒分离培养及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监测到输入性D8基因型麻疹病例36例,主要集中在邯郸的8个县(区),其中成安县确诊病例数最多,占报告病例数的58.33%(21/36),所有病例均出现了发热和出疹症状,2岁以下病例及无免疫史病例分别占全部发病数的55.55%(20/36)和86.11%(31/36),发生肺炎的儿童数占患病儿童总数的44.12%(15/34)。经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输入性D8基因型与D8基因型WHO参考株(D8-Manchester.UNK/30.94)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4%~98.6%和97.3%,与我国本土基因型H1基因型参考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8%~93.1%和93.3%。结论D8基因型麻疹病毒输入性疫情已造成河北内的本土传播,需要进一步加强麻疹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及早发现和处置疫情,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类疫苗的覆盖率和及时接种率,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 标签: 麻疹病毒 基因型 特征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河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使用急诊医疗服务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现状及其对患者急性期治疗和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主要三级及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二级医院在2016年1至12月期间住院的AMI患者。根据其不同就诊方式分为EMS组和自行就诊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到就诊时间、治疗方法、院内病死率及3年病死率等指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纳入2 961例患者,采用EMS方式就诊患者占33.13%,自行就诊患者占66.87%。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以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更倾向于选择EMS方式就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EMS组患者更倾向于前往三级医院就诊(88.58% vs 85.76%,P=0.033)。EMS组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明显短于自行就诊组患者(160 min vs 185 min,P<0.01),且EMS组从症状发作到就诊时间在<3 h及3~6 h时间段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自行就诊组(55.76% vs 49.14%,21.41% vs 19.09%,P<0.01)。相比自行就诊组,EMS组患者有更高的再灌注治疗率(67.48% vs 61.67%,P=0.002)。EMS组患者的急性期院内病死率较高(7.03% vs 4.44%,P=0.003),但其3年病死率低于自行就诊组(17.31% vs 20.77%,P<0.05)。结论EMS能够缩短AMI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增加患者再灌注治疗率,并且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医疗服务系统 入院方式 再灌注治疗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8—2019年河北流感流行特征,分析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BV)系毒株血凝素(HA)基因特征和变异情况。方法于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河北28所国家级哨点医院采集发热3 d内的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同时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8—2019年河北ILI的监测数据。对ILI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并选取不同地区的14株BV毒株进行HA基因测序,利用DNASTAR 7.0和Mega-X软件分析HA基因序列特征并构建进化树。结果2018—2019年,河北28所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监测门、急诊病例总数为4 689 103例,ILI例数为 99 266例(2.12%);共检测ILI样本18 730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 752份(14.69%),检出高峰在2019年第3周(44.92%),流行前期以甲型H1N1为主,流行后期以BV为主。H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14株BV病毒均属于162-164位氨基酸缺失株,氨基酸同源性为97.16%~100%,与疫苗株B/Colorado/06/2017相比氨基酸同源性为97.16%~98.95%,涉及11个氨基酸位点突变。结论2018—2019年河北流感冬、春季流行,BV流行毒株有多个抗原位点发生了变异,可能是引起暴发疫情的原因。

  • 标签: 流感病毒B型 血凝素类, 病毒 序列分析 Victoria 系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北2017—2018年流感监测年度乙型Yamagata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euraminidase inhibitor,NAI)的耐药情况,为流感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8株乙型Yamagata流感病毒,检测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的药物敏感性。选取14株乙型Yamagata流感病毒,提取核酸后对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后对耐药位点进行分析。结果选取的28株乙型Yamagata流感病毒全部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敏感,对奥司他韦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平均为13.93 nM(4.54~32.07 nM),对扎那米韦的IC50平均数为1.38 nM(0.14~5.61 nM)。NA基因的全部耐药位点未发现耐药突变。结论河北2017—2018年流行的乙型Yamagata流感病毒对NAI类药物敏感。

  • 标签: 乙型Yamagata流感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北儿童医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谱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河北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患儿1 92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标本为鼻拭子、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采用恒温扩增技术完成靶基因的扩增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为21.1%(406/1 927),肺炎链球菌检出率为13.1%(253/1 92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0.7%(206/1 927)。肺炎链球菌在>1~3岁年龄段、第二季度检出率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0~1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鲍曼不动杆菌在0~1岁、>8~14岁年龄段检出率较高。流感嗜血杆菌在>1~3岁年龄段、第二季度检出率最高。肺炎支原体在女性、>3~8岁年龄段、第四季度检出率最高。结论检出率排名前三位的病原体依次是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在0~1岁病原体检出率较高,检出种类较多。病原体的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和季节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

  • 标签: 儿童 病原体谱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2018—2019年,河北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共筛查高危人群3 453例,年龄为(53.94±8.00)岁;共发现乳腺癌阳性患者和可疑阳性患者147和686例,阳性率和可疑阳性率分别为4.26%和19.87%;45~49岁年龄组可疑阳性率最高(28.32%),7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为最高(7.32%)。乳腺钼靶X线联合乳腺超声检查阳性检出率为5.16%,高于单独行乳腺超声(2.46%)(χ²=30.28,P<0.001)和乳腺钼靶X线检查的阳性率(3.06%)(χ²=14.56,P<0.001)。

  • 标签: 乳腺肿瘤 早期诊断 癌症早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疗的策略选择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49家医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经急诊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救治资料及3年随访结局。入选发病12 h内经静脉溶栓治疗(ITT)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EMI患者。对比ITT组与PPCI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首诊至再灌注开始时间(ITT患者记为FMC2N,PPCI患者记为FMC2B)、血管再通率、住院病死率、1年病死率及3年病死率;并分析不同再灌注开始时间(FMC2N≤30 min、FMC2N>30 min、FMC2B≤120 min、FMC2B>120 min)ITT与PPCI的疗效及预后。结果最终选择1 371例经ITT或PPCI治疗的STEMI患者,其中ITT组300例,PPCI组1 071例;实际随访1 055例(ITT组205例,PPCI组850例),随访率为79.4%。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TT组首诊至再灌注开始时间短于PPCI组〔min:63(38,95)比95(60,150),U=-9.286,P=0.000〕,但均明显长于指南标准时间。与ITT组相比,PPCI组血管再通率较高〔95.5%(1 023/1 071)比88.3%(265/300),P<0.01〕,住院病死率较低〔2.1%(22/1 071)比6.7%(20/300),P<0.01〕,而1年病死率及3年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3%(45/850)比4.4%(9/205),9.5%(81/850)比9.3%(19/205),均P>0.05〕。在不同再灌注开始时间ITT组和PPCI组中,FMC2N>30 min组血管再通率最低,住院病死率最高。两两比较显示,FMC2B≤120 min组、FMC2B>120 min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FMC2N>30 min组〔95.5%(654/685)、95.6%(369/386)比88.0%(220/250),均P<0.008〕,住院病死率显著低于FMC2N>30 min组〔2.0%(14/685)、2.1%(8/386)比7.6%(19/250),均P<0.008〕,而4组间1年病死率(χ2=2.507、P=0.443)及3年病死率(χ2=2.204、P=0.5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发病12 h内的STEMI患者应及早行再灌注治疗;与ITT相比,PPCI梗死动脉开通率高,住院病死率低,对1年、3年病死率无影响。

  • 标签: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 再灌注开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