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焦虑症患者其认知功能损害情况与焦虑、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入焦虑症患者共计为60例,属于本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所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0例在社区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焦虑、抑郁以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结合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较对照组严重,P

  • 标签: 焦虑症 焦虑 抑郁 认知功能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孕期孕妇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 2016年 6月~ 2018年 6月期间接受孕期焦虑治疗的孕妇 76例进行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8例。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孕妇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孕妇的 SDS和 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 0.05)。结论:对孕期孕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孕妇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几率,强化了孕妇的从医性,可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孕期焦虑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治疗的 100例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西药常规治疗办法,而观察组则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西药的方案,研究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所提高( P< 0.05),其中对照组的评分要低于观察组( P< 0.05)。同时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也都有所降低( P< 0.05),并且对照组的评分也都低于观察组( P< 0.05)。结论 :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改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疗 广泛性焦虑障碍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失眠和抑郁、焦虑的发生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而日趋升高,且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本共识着重阐述了中国成人失眠、抑郁、焦虑的概念、诊断和治疗,以期能为临床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失眠 成人 抑郁 焦虑 治疗
  • 简介:摘要黄连阿胶汤抗焦虑临床研究主要以黄连阿胶汤加减结合西药基础治疗,针对心肾不交型广泛性焦虑或阴虚火旺型继发性焦虑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多认为本方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并具有远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发率低的优势。但研究中也存在一定不足,如在广泛性焦虑的研究中,多数临床观察的中医辨证分型并无权威标准,部分纳入标准对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划分不明确,且广泛性焦虑病程持续,研究中对药物长期疗效、疾病复发率的观察明显不足;在焦虑综合征的研究中,对于焦虑症状的诊断标准往往较为模糊,焦虑改善情况的评定标准并不统一,且针对药物安全性的评价有所欠缺,对该方抗焦虑作用机制的研究亦不完善。

  • 标签: 黄连阿胶汤 抗焦虑药(中药) 情志内伤 阴虚火旺 心肾不交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AD)青少年患者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收集符合DSM-5诊断标准焦虑障碍青少年患者40例,并同期收集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进行症状评估,采用注意偏向任务对两组受试者进行注意偏向进行评估。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注意偏向任务测试中,病例组负性反应时小于中性反应时[(647.14±94.44)ms,(661.08±112.07)ms],病例组注意偏向值大于正常对照组[(13.93±33.27)ms,(-0.13±18.49)ms],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在SCARED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中,SCARED总分与中性正确率成负相关(r=-0.38),分离性焦虑因子分与负性正确率成负相关(r=-0.52),社交恐怖因子分与负性正确率(r=-0.45)及中性正确率(r=-0.43)呈负相关(均P<0.05);躯体化、广泛性焦虑及学校恐怖与注意偏向测试分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焦虑障碍青少年患者更快关注负性刺激,并难以将注意力从负性刺激转移,对中性刺激的回避可能是焦虑障碍青少年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注意偏向 负性刺激 焦虑障碍 青少年
  • 简介:摘要:抑郁和焦虑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情绪体验,均为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的精神疾患。近期研究显示,我国社区人口的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 6.8%,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 7.6%。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已成为困扰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如何有效治疗抑郁及焦虑障碍并尽可能地减少疾病复发,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的临床课题。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的主要手段。

  • 标签: 抗抑郁 抗焦虑 药物 药理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