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内容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中国2016年至2023年新出生人口数连年下降,人口数量减少是未来的大趋势,人口总量绝对性减少。生育下降导致人数数量减少,对国家各级妇幼保健院的冲击非常大,妇幼保健院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很大的挑战。国家各级妇幼保健院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深挖内部潜力,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分配增强未来核心竞争力。

  • 标签: 生育率  妇幼  人力  管理
  • 简介:摘要低生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考虑的人口基本特征。生育健康并非孤立存在,而受到人们婚育观念和行为的影响。低生育下人们婚育观念和行为已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必将引发生育健康领域的新问题。本研究从人口学视角分析年轻一代婚育观念和行为变化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带来的生育健康领域的一系列新挑战,突出表现在,已婚和未婚人群避孕服务需求更为多元和迫切,人工流产形势更加严峻;剖宫产上升,分娩镇痛需求更为强烈;出生缺陷防治难度增加,产后抑郁风险增加;不孕不育不断上升,辅助生殖需求不断扩容。鉴于这些新挑战,本文针对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生育健康的卫生政策制定、卫生服务和医学技术发展提出了宏观思路。

  • 标签: 生育健康 低生育率 卫生政策
  • 简介:摘要:中国城市化发展在近年来呈现迅猛趋势,而同时伴随着的也是生育由高到低的变化。随着二胎乃至三胎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育的增长,但目前城市化的环境中生育依旧较低,并且呈现常态化的变化。从社会环境角度针对低生育分析,其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而本文从城市化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在城市化发展背景下,诸多外界因素对人们生育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医疗和经济压力是影响人们生育意愿的主要原因,但城市化发展也与我国目前的低生育有极为密切的关联,低生育将是未来至少10年的常态化社会现象。

  • 标签: 城市化发展 生育意愿 低生育率 常态化
  • 简介:经济发展是人口发展的一个基础,经济对人口的作用往往首先通过收入对生育的影响来实现。收入与生育的关系是人口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生育变动学说的核心。根据收入的水平及其变化,可以预测一国或地区的生育将会如何变化,也有利于深化能否把收入作为社会控制变量进行评价的认识。

  • 标签: 收入 生育率 成本 效用 人口 生育率变动学说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青春期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对于生育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总结青春期生殖健康宣传教育的具体措施,青春期生殖健康宣传教育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提供规范的性教育课程、开展健康讲座、制作和发放宣传册、建立互联网平台提供信息和咨询等。通过这些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方式,旨在全方位地覆盖青少年人群,以提高他们的生殖健康意识和技能,分析其对于生育所造成的影响。结果  青春期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在提高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性健康素养、避孕知识及使用率、生殖器官感染知识及防治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有效降低意外怀孕和性传播感染的发生,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此外,这些因素的变化还可能对青少年的生育意愿产生积极影响。结论  青春期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对于提高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意识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其对于降低意外怀孕和性传播感染的发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此外,青春期生殖健康宣传教育还有可能对青少年的生育意愿产生影响,因此,应加强青春期生殖健康宣传教育的力度,优化教育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 标签: 青春期 生殖健康宣传教育 生育率 重要性
  • 简介:群众看病就医去大医院,图的就是大医院医疗设备齐全,医生经验丰富,但是多做检查就可以降低误诊吗?一项来自《临床误诊误治》杂志长达10年的研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该杂志主编陈晓红研究团队对2004年至2013年的3万多篇标准误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年度误诊基本在27%到31%之间波动。

  • 标签: 误诊率 《临床误诊误治》 看病就医 医疗设备 统计分析 误诊文献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黔北地区仡佬族传统妇科方剂对血瘀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对60名血瘀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研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人,观察组接受仡佬族传统方剂治疗,对照组不使用该方剂。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检查,如彩超、血Hcg、孕酮、雌二醇等,以评估其妊娠情况。结果显示,使用仡佬族方剂的观察组在妊娠方面有显著提高。这表明黔北仡佬族传统方剂可能对血瘀型输卵管性不孕症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

  • 标签: 仡佬族妇科方剂 输卵管性不孕 血瘀型 传统医学 妊娠率
  • 简介:目的总结实际工作中预防、降低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为临床工作中防治产后出血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09-2010年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5991例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的年度变化,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产后出血发生从2009年的3.59%下降到2010年的2.15%(χ2=10.237,P=0.001)。不同年份的对比发现,积极采取措施,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妊娠巨大儿或双胎的孕妇,剖宫分娩术前静推钙剂或术中胎儿娩出后预防性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使产后出血在巨大儿或双胎术中发生从2009年的26.4%下降到2010年的15.72%(χ2=5.721,P=0.017)。阴道分娩或剖宫分娩过程中胎盘不能自行剥离时,预防性应用欣母沛,使产后出血在胎盘粘连中发生从2009年的41.10%下降到2010年的23.17%(χ2=5.740,P=0.017)。结论必须有"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针对不同出血原因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关键。

  • 标签: 产后出血率 分娩 防治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婚检下降对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5年9月2209例产妇,共有新生儿2236例,分析产妇婚检情况及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结果共有新生儿2236例,婚检降低与出生缺陷发生间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缺陷为多发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随着围孕期保健的普及,可以有效避免缺陷胎儿的出生,使得婚检对于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并无绝对相关性,但是婚前检查的完善性可有效预防孕期胎儿缺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新生儿出生缺陷 婚检 调查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与自身免疫相关的肠道疾病。IBD的发病高峰年龄与生育年龄重合,因此大多数IBD患者需面对生育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综合现有的临床研究及荟萃分析显示,IBD患者生育力与疾病活动性、治疗药物、手术治疗、心理社会因素以及营养状态和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本文将分析以上因素对IBD患者生育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生育力 疾病活动性 药物 手术 心理 营养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三年来导致剖宫产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提高产科质量及管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间在我院住院产妇的所有病例资料,分娩方式为顺产、胎头吸引助产和剖宫产。结果3年间剖宫产逐步下降,分别为40.09%和24.62%及19.98%差异有显著性,阴道助产是0.58%,9.32%,13.26%。结论阴道试产、阴道助产技术的提高,产科医生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医护人员的宣教工作是导致剖宫产下降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分析
  • 简介:近年来随着无偿献血模式逐渐转变为街头流动采血,献血工作流程也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即由先体检、检验合格后再献血转变为当场体检、检验(HBsAg、Hb)合格后采血的模式.由于街头无偿献血对时间的特殊要求,无法现场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等项目检测,采集的血液需返回单位后进行初、复检,不仅造成大量的血液浪费,而且也有损献血者的健康.因此,对血液初、复检阳性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降低成品血液报废的措施十分必要,现将本站2000年以来街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初、复检阳性报废原因分析如下.

  • 标签: 无偿献血 血液报废 流动采血
  • 简介:摘要取消医疗机构药品及耗材加成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福建省自2015年7月1日取消药品及医用耗材加成(即“零差”),实行“零差”后发现省级医疗机构收入下降。分析造成省级医疗机构收入下降的原因有医疗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实行分级诊疗后病人结构发生变化;医疗机构成本控制管理没跟不上;医保管理中心加强稽核及处罚力;价格调整前测算工作准备不够充分等等,以及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医疗服务收费 取消加成 收入下降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女性生育异常与染色体断裂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2018年于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进行遗传咨询的460例生育异常的女性患者的染色体断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生育异常的女性患者共460例,染色体断裂者(断裂≥1%)占84.13% (387/460)。在2015—2018年,染色体发生断裂的患者分别占该年份的80.85%(38/47)、87.37%(83/95)、86.01%(123/143)、81.71%(143/175),在生育异常女性中占比持续较高。与2015年相比,2018年高断裂人群比例增加,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20~29岁、30~39岁、40~49岁染色体发生断裂的患者分别占该年龄段的85.12%(206/242)、82.16%(152/185)、87.88%(29/33),结果显示年龄与染色体断裂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染色体断裂是女性患者不孕不育、不良孕产等生育异常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女性 生育异常 染色体断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