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儿科住院患者110例,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予以风险防范式护理,并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家长焦虑评分、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性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家长焦虑评分的对比(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焦虑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97.18%,比对照组患儿家长的81.82%高,(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家长不良情绪。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儿科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医疗水平亦不断提高,故而对医疗护理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与其他科室护理相比内科护理由于其涉及范围广且因内科患者多为慢性疾病,长期受病痛的折磨,身心均受摧残,这些都增加了内科护理的工作量与难度,因此在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一种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即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够提高科护理人员对风险防范式护理的认知度与患者满意度并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具体报道如下。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内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82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均呈现出不同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后满意度为92.6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73%,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手段可发挥出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 风险防范式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患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儿科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例数各为45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儿科基础护理,观察组行风险防范式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及操作规范)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且基础护理及操作规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儿科患儿行及时有效的风险防范式护理措施,能够同时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儿科 护理管理 风险防范式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研究在儿科护理过程中运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7年5月至12月收治的小儿患者一共120例用作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加以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一组各60例患儿。针对对照组的患儿主要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针对观察组的患儿则采用风险防范式的护理方法,在治疗结束之后,对两组护理数据加以对比,分析并研究两组患儿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在其焦虑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上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的患者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则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的护理管理过程中,运用风险防范式的护理方法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对于患儿精神状态的改善、降低病患的发病率以及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极大的效果。

  • 标签: 儿科护理 风险防范式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我院儿科病区自2017年9月开始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现选取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8月)和实施后(2017年9月—2018年4月)儿科病区收治的患儿各128例,整理住院时间、护理纠纷发生率等。结果实施后,儿科病区患儿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从13.28%降至4.69%,护理纠纷发生率从10.16%降至3.125%,且住院时间也较实施前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强调护理风险的事前防控管理,用于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预防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康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儿科 护理纠纷
  • 简介:摘要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2例在医院需行护理管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施常规管理方式的对照组和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方式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内科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风险防范式护理进行内科护理管理,能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内科护理 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时间内来我院儿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儿62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62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31例)与风险防范式护理组(31例)。其中我院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而护理人员对风险防范式护理组患者采取风险防范式护理干预。结果风险防范式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家属满意度得分、护理质量控制得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过失发生率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儿科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儿科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家长满意度。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儿科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2~2017.3我院儿科收治的9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46例,观察组52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风险防范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的并发症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率为3.8%,显著低于常规组19.6%,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8.1%,显著高于常规组78.3%,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并发症率,提高其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护理管理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效果。方法96例患儿是2018年1月份-6月份我院儿科收取,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而应用组(48例)患儿给予风险防范式护理,互比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应用组护理质量(92.2±3.5)分、护理满意度(95.6±3.5)分,远远高于对照组(81.5±4.3)分和(80.1±3.2)分,互比t=7.654和t=13.654,均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不仅能提升护理质量,同时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故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儿科 风险 防范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对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护理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6月对90例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并与实施前的90例患儿的护理质量、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儿护理、护理记录、病房环境、药品药械以及护理质量总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家属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护理质量,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广泛推广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呼吸道疾病 患儿 护理质量 并发症
  • 简介: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Ⅲ,对2006—2015年收录在中国知网(CNKI)中的716篇“研究型医院”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现阶段研究型医院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未来趋势展开分析,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研究型医院 转化医学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计量分析
  • 简介:研究设计是研究者基于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及研究条件等,将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细化的过程。研究设计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设计的严谨性与合理性为实施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本文将从护理研究类型、特点及其主要内容等方面阐述研究设计要点,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研究设计能力。

  • 标签: 研究设计 护理 研究类型
  •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本科生对开展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课程的看法及其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具体需求,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医学本科专业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自填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临床研究培训的需求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20份,118人(98.3%)认为临床医生应该掌握基本的临床研究方法,24人(20%)曾经参加过系统的临床研究,113人(94.2%)认为有必要在本科教育期间开设临床研究方法的课程。34人(29.1%)认为应该将临床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为必修课,42人(35.0%)认为应将其设置为选修课,另有34人(29.1%)认为应设置为系列学术讲座,只有8人(6.8%)建议设置为多媒体自学形式。结论本科生教育阶段对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的需求较高;临床研究方法培训内容设置应兼顾系统性和实用性,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进行。

  • 标签: 临床研究 调查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在剖宫产术后对泌乳、肠功能恢复及产妇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4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二次剖宫产的产妇202例,年龄30.1±4.65岁,孕周40±2.5周,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手术方式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横切口。既往体健无妊娠合并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实验组在术后六小时生命体征正常时在相应经络穴位给予适当强度的低频脉冲电刺激,每次三十分钟,每日一次,其余治疗、护理措施与对照组相同。观察两组产妇乳胀时间与排气时间、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排气时间与乳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实验组排气时间T排=35.04±10.05小时,乳胀时间T乳胀﹦46.93±12.01小时,对照组排气时间T排气﹦50.68±8.53小时,乳胀时间T乳胀﹦60.79±11.75小时。结论剖宫产术后低频脉冲电刺激的应用可明显缩短产妇乳胀时间和排气时间,并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促进术后身心康复和母乳喂养成功。

  • 标签: 低频脉冲电刺激 乳胀 排气 经络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胃的恶性肿瘤中有90%是腺癌,其余10%包括胃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平滑肌肉瘤。胃的腺鳞癌、鳞癌和未分化癌罕见,其他原发于胃的十分罕见的恶性肿瘤还包括绒毛膜癌、类癌、横纹肌肉瘤、血管内皮细胞瘤。本文旨在探讨胃癌的病因,以有效控制胃癌危险因素,及早防治,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胃癌 病因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开始提高精神上的要求。医学模式的变革,护理也开始从对患者身体护理,发展到兼顾心理护理,临床护理更加人性化。本文主要对产科心理护理进行研究

  • 标签: 护理 产科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