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大步推进,过去长期没有被人们关注的社会生活噪声开始超过工业、交通噪声,正破坏着城市宁静,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通过研究分析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状况、成因,提出控制对策建议。

  • 标签: 噪声 污染 控制
  • 简介:目的通过对癫痫患儿的社会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调查分析,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提高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使用婴儿一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袁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袁,对癫痫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和心理行为特点进行评价。实验组选择:年龄在5~11岁的癫痫患儿,病程大于半年;对照组选择: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之相匹配的儿童。结果癫痫儿童的生活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主要表现在独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作业、交往、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方面。32例癫痫儿童中生活能力在边缘和低下的为24例(占75.0%)。同时,癫痫患儿的行为问题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结论为提高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应对癫痫患儿的心理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只有进行药物和心理的全面综合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使患儿身心得到正常发展。

  • 标签: 癫痫 社会生活能力 行为问题
  • 简介:目的通过对患者在经椎间孔内镜术后不同时期回归社会生活的随访分析,对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的时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68例于我院接受经椎间孔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其中男42例,女27例,年龄28~53岁,平均38岁。其中7例(10.3%)4周内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为A组;31例(45.6%)在4~8周内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为B组;30例(44.1%)在术后8周后恢复日常工作及生活,为C组。随访三组术前、术后1.5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评分,利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前VAS评分5.78±0.14,术前ODI评分0.70±0.01,术后6个月VAS评分1.53±0.14,术后6个月ODI评分0.13±0.01,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VAS评分A组2.43±0.53,B组1.42±0.85,C组1.20±0.89,A组与B、C两组的术后6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OD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实施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的患者,4周后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及工作更有利于术后的恢复,并维持更好的生活质量及就医感受。

  • 标签: 内窥镜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椎间盘移位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放化疗后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生活能力影响。方法:选择收治80例放化疗后肿瘤患者,对照组选择基本护理,研究组实施心理干预,对比2组生活质量与社会生活能力。结果: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均差于研究组,生活质量与社会生活能力均低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放化疗后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强其社会生活能力。

  • 标签: 心理干预 放化疗 肿瘤 生活质量 社会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会生活及压力与青壮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到医院体检的青壮年2000例,统计其中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同时采用职业紧张量表、职场压力量表对其进行评测,分析社会生活及压力与心肌梗死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000例体检者中,血脂、血压异常者169例,追踪统计诊断出心肌梗死患者128例,占比为6.40%。调查结果显示,社会生活及压力较高的青壮年,患上心肌梗死的几率显著高于社会生活压力较低的青壮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生活及压力过大,是导致青壮年患上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缓解青壮年社会生活紧张及压力,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 标签: 社会生活及压力 青壮年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疏导护理干预对放化疗后肿瘤患者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调查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放化疗后肿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疏导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放化疗后肿瘤患者采用心理疏导护理干预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肿瘤化疗 护理干预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疏导护理对放化疗后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日照市中心医院7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受试者行常规护理组,观察组受试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疏导护理。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受试者心境状态、免疫功能、生活治疗以及社会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受试者HAMA、HAMD评分较治疗前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受试者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受试者CD4+含量、CD4+/CD8+值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CD8+含量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受试者FACT-B、PAIS-SR各维度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受试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受试者各项EPQ分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受试者消化系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疏导护理可有效改善放化疗后肿瘤患者的心境状态及免疫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生活能力。

  • 标签: 心理疏导 放化疗 生活质量 社会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错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导致肿瘤患者日益增多,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本文研究对放化疗后肿瘤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理,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此次临床研究观察对象均为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肿瘤患者,共计66例,按护理措施不同将患者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经过四周期放化疗治疗并结合不同护理方案后评价对比两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经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社会生活能力评分均远超过常规护理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放化疗后肿瘤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生活能力都有明显改善。

  • 标签: 肿瘤 放化疗 心理疏导护理 生活质量 社会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护理对放化疗后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70例放化疗治疗肿瘤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均分,其中一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观察组)结合心理疏导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效果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化疗 心理疏导护理 生活质量 社会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孤独症患儿行中医针灸+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本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收治60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取样法”分单一组(综合康复训练,n=30)、研讨组(中医针灸+综合康复训练,n=30),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行为能力、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单一组比较,研讨组ABC值更高;SM值更高,CARS值更低;语言障碍更低;研讨组有效率(96.67%)高于单一组(80.00%),x2=4.043,p=0.044,P

  • 标签: 中医针灸 综合康复训练 孤独症 社会生活能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支持联合歌曲治疗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效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苏州市广济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同伴支持联合歌曲治疗技术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效能和社会功能的变化。结果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同伴支持护理模式后,结果显示:试验组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能力、自我效能与社会功能水平均较低,同伴支持联合歌曲治疗技术干预可有助于患者养成并维持乐观、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增强社交技能,促进其社会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 标签: 同伴支持 歌曲治疗技术 慢性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社会生活能力、气质类型评价为基础进行分级护理在学龄前哮喘患儿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学龄前哮喘患儿1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8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家庭护理,研究组实施以社会生活能力、气质类型评价为基础的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出院后1年内疾病发作及治疗情况,并对其治疗前及出院1年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患儿出院1年内急性发作、急诊就医及住院次数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年后,研究组患儿PEF%及FEV1%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QLQ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学龄前哮喘患儿采用以社会生活能力、气质类型评价为基础的分级家庭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疾病的发作及就医次数,并提高肺功能水平及生活质量,对保证患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社会生活能力 气质类型 分级护理 学龄前儿童 哮喘 家庭护理
  • 简介:在广州生活了几年,对广州人逐步有了一些了解,我除了佩服广州人在做生意时的拼搏精神和精明外,也十分欣赏广州人的生活方式。

  • 标签: 生活方式 广州 白云山 旅游
  • 简介:摘要社会态模型是目前研究体力活动常用的理论模型,本文阐述了体力活动社会态模型的理论发展进程,对现有的几种较系统的女性体力活动社会态模型(非裔美国女性体力活动社会态模型,女性体力活动社会环境因素生态模型和退休老年女性体力活动生态模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讨论了女性体力活动社会态模型的独特要素(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环境感知、社会文化)和女性体力活动的社会态模型应用进展,并对国内未来的研究工作提出如下建议:可运用已有国民体质监测,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运动平台数据等信息开展我国女性体力活动现状和特征的大数据研究;构建我国女性体力活动社会态模型时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社会态模型,但需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文化的差异。

  • 标签: 女性 体力活动 社会生态模型
  • 简介:摘要:早产占世界活产总数的9.6%,大约50%的新生儿由于早产而被安置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随着围产期医学的迅速发展,过早儿童,特别是严重过早28周以下儿童的存活率显着提高,但神经发育的影响,例如大脑麻痹、智力迟钝、认知障碍、注意力障碍和自闭症在美国,早产儿住院费用占儿科费用的四分之一,与脑瘫和智力残疾有关的医疗费用每年增加10至25倍。神经系统的后果不仅会影响运动和认知功能,而且会给成年人带来困难,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质量,并给家庭带来沉重的道德和经济负担。本文概述了早产儿的神经发育和早期干预战略,以便为改善早产儿的神经结果提供指导。

  • 标签: 社会生态视觉下 早产儿 神经发育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 简介:编者曾在纽约某试管婴儿(IVF)中心从事咨询工作。2年,在我接触的患者中,大部分是在国内有过很多次IVF治疗失败经历的患者,对于其用药和流程,多数患者比我更熟知,因为她们经历了太多治疗的曲折,已经“久病成医”了。我所能做的只是给她们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 标签: 生命 收获 治疗失败 咨询工作 试管婴儿 久病成医
  • 简介:巧克力是以可可浆和可可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食品,是很多人喜欢的零食之一.但时不时冒出的巧克力生虫事件还是让消费者感到不安:为什么巧克力会生虫?是不是原料污染了?

  • 标签: 巧克力 消费者 原料 可可
  • 简介:烟草的烟雾中经科学鉴定,确认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有40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是3,4-苯并芘,此物在烟焦油中含量最多。日本有位名叫山极的科学家,将烟焦油涂在兔子的耳朵上,每天涂1次,涂到40天时,这兔子的耳朵上便长出了一个肿瘤来,成了肿瘤学中著名的化学诱癌试验。而吸烟的人是日复一日地、将这些能在兔子耳朵上长肿瘤的东西吸到自己肺里去的。大量的数据显示,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高出不吸烟者10倍。也不仅是肺癌的危险加大了,喉癌的危险也高8倍、食管癌的危险高6倍、膀胱癌高4倍、肝癌也高2倍!

  • 标签: 不吸烟者 肺癌 肿瘤学 致癌作用 化学诱癌 数据显示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个人负担体验,以期给予有针对性地生理、心理护理及家庭与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云南某三甲医院实施双侧甲状腺全切术并行碘131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态系统理论设置访谈提纲,对33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负担体验共提炼出3个主题 ,7个亚主题 :微观系统 (躯体功能受损 、持续的负性情绪、社会功能较差 );中观系统 (家庭冲突及氛围的改变 、社交关系的改变); 宏观系统(医疗资源的不足、期待更多的外部支持)。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社会态系统不容乐观,应关注其身心健康,医务人员可以依托临床路径,提供最佳诊疗服务,减轻生理负担;医、护、患、家属等多元主体构建协同护理模式,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去除心理负担为患者提供多方面帮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负担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回归及生活质量状况,分析不同社会回归状况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05年6月—2008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门诊随访的透析时间6个月以上的患者100例。将患者社会回归状况分为4级,用健康调查简表(theMOS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用karnofsky活动指数评定患者活动状况、主观营养评估评价营养状况,比较不同社会回归状况患者生活质量、活动状况和营养状况的差异。结果100例门诊腹膜透析患者中,社会回归1级16例,2级42例,3级32例,4级10例。不同社会回归级别患者SF-36中生理健康、生理角色、健康总体自评、活力维度得分,以及karnofsky活动指数、主观营养评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会回归与年龄、主观营养评估呈负相关,与血红蛋白、白蛋白、Karnofsky活动指数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社会回归级别较高的腹膜透析患者,其生活质量较好。社会回归的程度受患者的营养状况、心理状况、活动能力影响,提高社会回归程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社会回归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