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内神经内分癌的CT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具有影像学资料和病理结果的肺神经内分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肺内神经内分癌的CT征象及病理学特征并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40例患者发病部位,中央型28例,周围型12例;左肺26例,右肺14例。肺内神经内分癌的影像学特征多表现为分叶状,密度可以均匀或不均匀,气管阻塞伴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淋巴结转移常见。结论肺内神经内分癌的临床及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进行确诊。

  • 标签: 肺内神经内分泌癌 CT表现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胰腺神经内分肿瘤的外科诊治方法。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胰腺神经内分肿瘤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胃泌素瘤8例,胰岛素瘤14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例,高血糖素瘤3例,生长抑素瘤1例。行手术治疗者28例,肿瘤无法切除者2例;术后随访,出现胰瘘者1例,死亡者5例,25例患者随访2年内未死亡,生存率为83.33%。结论胰腺神经内分肿瘤正确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前提,目前临床首选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可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效延长,减低死亡率。

  • 标签: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 回顾性分析跟踪医院 2015 年 2 月 ~2017 年 2 月收治的 36 例肠道神经内分肿瘤患者的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办法。 方法:以调查医院收治 肠道神经内分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门诊、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其病理、临床表现,利用病理学特点为病例分类,利用切除术和内镜检查方法治疗患者病症 。结果 :在为期 1 年的手术治疗 预后随访中发现,肠道 神经内分肿瘤患者中共有 28 例存活, 存活率为77 .78 %。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在临床治疗经验上,治疗 肠道神经内分肿瘤的主要办法是进行内镜切除术,且治疗前应注意病理差别对待, 胃肠道神经内分瘤预后效果明显高于 胃肠道神经内分癌的预后效果, 能最大化降低患者转移率和复发率,进而提高 胃肠道内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

  • 标签: 胃肠道 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治疗 预后
  • 简介:神经内分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NEN)在起源、形态结构、功能、分子特征、类型、部位特异性、侵袭性及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重点综述NEN的异质性及诊疗进展。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异质性 功能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分疾病的治疗方法和体会。方法内分疾病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和调节,使人体的各种激素的水平保持着相对恒定,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结论各内分器官的肿瘤、炎症、血液循环障碍、遗传疾病及其它病变均能引起该器官激素分泌的过多或缺乏。只要准确诊断,内分疾病可以治疗。

  • 标签: 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功能亢进 激素不反应综合征
  • 简介:目的:胰腺神经内分肿瘤(pancreaticneuroendocrinetumors,pNET)在临床上较罕见,本研究对比分析pNET病灶与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ductaladenocarcinoma,PDAC)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表现,旨在揭示CEUS在pNET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8例pNET患者共18个病灶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的增强方式和特点,并与55例PDAC病灶相比较。所有的病灶都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pNET病灶平均大小为(36.6±18.1)mm,PDAC病灶平均大小为(37.1±15.2)mm。注射超声造影剂后,所有pNET在动脉期均表现为高增强(n=11,61.1%)或等增强(n=7,38.9%);静脉期pNET病灶多表现为高增强(33.3%,6/18)或等增强(50.0%,9/18)。延迟期27.8%(5/18)的病灶表现为高增强,50.0%(9/18)的病灶表现为等增强。而多数(76.4%)PDAC病灶始终表现为不均匀低增强(P〈0.05)。超声造影诊断pNET的符合率为94.4%,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100.0%、94.5%、100.0%和93.1%。结论:CEUS有助于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pNET。

  • 标签: 超声造影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癌 鉴别诊断
  • 简介:神经内分肿瘤是一类起源广泛、弥散于各器官组织的神经内分系统的异质性肿瘤。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肿瘤(PHNEN)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征象缺乏特异性,发病率低、术前误诊率高。肝脏原发性与转移性神经内分肿瘤具有同源性,血清标记物和病理检查无法区分两者,需综合多方面检查排除肝外原发病灶。本文就PHNEN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肝肿瘤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肿瘤(pancreaticneuroendocfineneoplasm,pNEN)个体化微创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11月接受个体化腹腔镜手术的16例pNEN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局部切除2例,捆绑法切除2例,中段胰腺切除+胰体尾空肠吻合2例,保脾胰体尾切除4例,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6例。手术时间60-260min,出血50-300ml;术后A级胰瘘3例。肿瘤分级:G1、G2、G3级分别为10、5、1例。随访3-121个月,1例G2级患者术后46个月死亡,1例G3级患者术后36个月死亡。结论对于早期的pNEN,选择个体化的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个体化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间歇内分治疗与持续内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36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18例)进行间歇内分治疗,对照组(n=18例)进行持续内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在治疗后18个月、24个月、30个月的血清睾丸酮浓度均远远优于使用持续内分治疗的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间接性内分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睾丸浓度,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前列腺癌 间歇内分泌 持续内分泌 临床疗效
  • 简介:小细胞癌是一种具有神经内分功能的恶性肿瘤,常见于肺,原发于子宫颈的小细胞神经内分癌(SCNEC)罕见。SCNEC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远处转移,临床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由于SCNEC发病率低,前瞻性研究少。作者在复习文献基础上,围绕SCNEC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与预后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临床特点 病理学特点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以HIV感染人群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ART前后内分代谢情况及对免疫重建的影响,探讨内分代谢障碍与免疫重建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ART超过24个月HIV/AIDS患者100例(免疫重建不良组5和免疫重建良好组各50例),分析两组内分代谢相关指标。结果ART后,两个组CD4+T细胞计数水平较入组时升高,HIVRNA病毒载量水平较入组时降低(P<0.05);免疫重建不良组FPG水平(6.15±1.67)mmol/L较入组时升高(P<0.05);两个组TG、TC、HDL水平较入组时提高,且免疫重建不良组TG(2.23±1.55)mmol/L、HDL(1.92±0.94)mmol/L,高于同时期对照组。结论ART后免疫重建不良患者出现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的可能性比免疫重建良好患者大。

  • 标签: ART 免疫重建不良 内分泌代谢 HIV/AIDS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分综合疗法治疗老年内分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内分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35例,采取内分综合疗法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密度的改善情况以及疼痛症状的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内分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内分综合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骨密度能够得到显著提升,疼痛程度能够得到快速缓解,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内分泌综合疗法 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肠神经内分肿瘤的各项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评价内镜应用于诊疗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直肠神经内分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纳入68例患者到本次研究中作为实验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纳入34例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诊疗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内镜引导下肿瘤剥离术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记录所有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所有患者的病灶确诊率。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症均得到治疗,并且恢复较好,未见死亡或感染患者。而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输血量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病灶直径与距肛距离明显更加准确,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内镜应用于直肠神经内分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不仅能够对患者进行治疗,起到有效的手术效果,还能够明确患者的病灶直径和距肛距离,对于患者病灶的诊断来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内镜诊疗 病症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肿瘤(pancreaticneuroendocrinetumoms,PNET)的多排螺旋CT(multi-slicecomputedtomography,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NET的MSCT资料.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内部成分(囊实性及钙化)、强化特点等。参照2010年WHO最新分类方法,以手术病理为标准,将肿瘤分为G1、G2、G3三级。结果30例患者30个病灶,其中WHOG1-G3级肿瘤分别为16、6、8例。肿瘤位于胰头部16例、体部8例、尾部6例:横断面最大层面横径范围约为1.6-10.0cm;肿瘤以实性成分为主的16例,以囊性为主的3例,病灶呈囊实混合性的11例;钙化6例。不同病理级别肿瘤的部位、大小、是否伴囊变坏死和(或)钙化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动脉、门脉及延迟期G1级肿瘤CT值均高于G3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PNET术前分级有一定帮助,肿瘤病理分级越高,强化程度越差。

  • 标签: 胰腺 神经内分泌肿瘤 病理学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内分失调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妇科内分失调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性激素指标。结果观察组的疗效及性激素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内分失调的临床特征多、发病原因复杂,应用西医治疗妇科内分失调,疗效显著。

  • 标签: 妇科 内分泌 临床特征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伴随全球性乳腺癌患者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乳腺癌疾病已经成为了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占据所有恶性肿瘤疾病的三分之一,位居首位,死亡率超过 15%,位居第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还算较低,但近些年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得益于患者尽早发现和有效治疗,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依旧要得到临床医疗人员和患者的重视。现对乳腺癌内分治疗的具体药物及应用效果、相互作用展开研究,总结整理形成如下综述,以供参考。

  • 标签: 乳腺癌 内分泌 药物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妇科内分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02例,均为内分失调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的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FSH(72.34±2.84)IU/L、E2(221.46±80.23)pmol/L与治疗组FSH(10.24±2.19)IU/L、E2(253.54±76.34)pmol/L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43例(84.31%)与治疗组总有效50例(98.04%)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妇科内分失调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 内分泌失调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肝脏神经内分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神经内分肿瘤的诊断价值及病理分级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7年9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34例肝脏神经内分肿瘤患者,其中25例由肝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9例由原发灶病理结合增强CT/MRI检查证实。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2010年消化系统神经内分肿瘤分级标准,将肿瘤病理分级分为G1、G2和G3级。G2与G3级病灶间定量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定性指标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34例肝脏神经内分肿瘤病理分级为G1级0例,G2级21例,G3级13例;病灶平均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消退时间分别为(16.2±4.7)、(22.0±5.5)和(42.9±23.4)s;在动脉期增强过程中,79.4%(27/34)的病灶表现为整体增强,20.6%(7/34)的病灶表现为向心性增强;增强达峰时,61.8%(21/34)的病灶呈均匀增强,26.5%(9/34)的病灶呈不均匀增强,11.8%(4/34)的病灶呈环形增强;门静脉期,所有病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退,其中32.3%(11/34)的病灶呈轻度减退,67.7%(23/34)的病灶呈明显减退;延迟期所有病灶均呈明显减退。与肝实质增强情况相比,病灶的增强-减退模式可表现为"快进快出"、"同进快出"及"慢进快出"3种。其中52.9%(18/34)的病灶呈"快进快出",38.3%(13/34)的病灶呈"同进快出",8.8%(3/34)的病灶呈"慢进快出"。G2与G3级病灶间增强-减退模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增强时间、增强方式、峰值表现和减退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神经内分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病灶的增强-减退模式对肝脏神经内分肿瘤病理分级的预测有一

  • 标签: 肝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ndometriosis,EMs)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迄今尚未明确,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是引起妇女慢性盆腔疼痛和不孕的常见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神经内分等因素密切相关。内异症在位与异位内膜存在异常的神经分布,这些神经涉及感觉神经Aδ,感觉纤维C等。内分功能紊乱疾患,如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征、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黄体功能缺陷及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常伴内异症的发生。机体神经内分的功能失衡,可能是EMs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神经-内分泌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