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外逃的特点及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10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住院且发生外逃现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总结其外逃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找寻有效的处理措施。结果10例患者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有海洛因、冰毒、氯胺酮等,均为非法类物质,其中9例患者为2~3种物质滥用;多数患者为首次入院者;患者外逃时间多为晚上7~9点医院非正常工作时间,方式多为破窗而逃;外逃时患者精神症状消失;外逃多是因为苦闷、无聊等原因;10例患者出逃后均未造成不良后果。结论非法类新型物资导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外逃发生率较高,出逃原因复杂,时间多是医院非正常工作时段,因此应结合其特点采取综合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防止患者外逃,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 标签: 精神活性物质 精神障碍 外逃特点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分析针对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使用奥氮平、利培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9月 ~2016年 9月收治的精神障碍患者 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 n=48)和对照组( n=48)。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使用奥氮平,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PANSS总分和 PASS减分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性(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较大差异性( P>0.05)。结论: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奥氮平和利培酮的治疗效果相当,且安全性差异小。

  • 标签: 奥氮平 利培酮 精神障碍
  • 简介: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酿酒酵母染色体,研究结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发表。我国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真核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能力的国家,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一大步。

  • 标签: 性染色体 物质合成 科学家 化学 酿酒酵母 学术期刊
  • 简介:摘要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硝酸甘油型偏头疼模型大鼠脑血流量变化及天舒胶囊对其影响,通过研究比较得出天舒胶囊可抑制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大鼠脑血流量增加,抑制血管的过度舒张,调节血管的舒缩平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5-HT、CGRP、PGE2、NO、ET相关血管活性物质表达有关。

  • 标签: 偏头疼 脑血流量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素 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符合标准为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时间范围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共纳入病例数为60例。60例患儿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均符合第四届全国小儿急救医学研讨会拟订的小儿重症肺炎诊断标准。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PS气管内滴入法,n=30)与对照组(综合疗法,n=30)。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48h、72h,两组氧合指数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重症肺炎 肺表面活性物质 氧合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5例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肺表面活性物质等救治,10例(22.0%)痊愈出院,30例(66.7%)好转出院,2例(4.44%)转上级医院,2例(4.44%)放弃抢救,1例死亡(2.22%).应用前与应用后2小时血气指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急危重症,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有效减少及减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有效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药液200mg/kg通过气管插管及导管分4次注入气管内,并通过正压通气使之均匀分布于两肺气道。结果观察患儿用药前后呼吸机参数的变化。10例患儿中,8例痊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1例在HMD痊愈后发生败血症、硬肿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感染性休克而死亡。结论应用PS治疗HMD后,对症的护理可明显改善其转归。

  • 标签: 肺透明膜病 肺表面活性物质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6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PaO(81.63±23.51)mmHg(12mmHg=0.1333kPa)、PaCO_2(35.44±10.21)mmHg、肺泡动脉氧分压差(0.43±0.15)、氧合指数(4.32±1.08)、PH(7.33±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机械通气参数FIO_2(0.51±0.04)%、吸气峰压(2.01±0.07)kPa、呼气末正压(0.24±0.06)KPa、呼吸频率(41.09±0.75)次/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降低机械通气参数。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联合使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与NCPA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3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予以所有患儿均采取牛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观察牛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结果36例新生儿中显效22例(61.1%),有效12例(33.3%),无效2例(5.6%),治疗有效率为94.4%。患儿本次住院时间为(26.4±3.8)d。结论联合使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与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患儿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 NCPAP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将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的新生儿治疗中,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3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作为研究样本,分组参考应用的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差异性,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各有19例患儿,牛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参照组患儿,猪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实验组患儿,记录并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数据及并发症合计数据值。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数据和参照组患儿参比,P<0.05,显示统计学对比意义,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合计数据值和参照组患儿参比,P>0.05,未显示统计学对比意义。结论采取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临床效果优于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提升治疗有效数值。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住院病历,对其进行详细的回顾与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机械通气,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在机械通气基础上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而对照组为82.5%,相比具有显著差距(P<0.05),而经治疗后观察组PaO2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距显著(P<0.05),以及治疗后PaCO2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距显著(P<0.05)。结论对于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通气质量得到显著缓解,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 标签: 重症呼吸窘迫 新生儿 机械通气 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探讨和研究采取盐酸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价值。方法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新生儿科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接受基础治疗基础上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设为对照组,而接受基础治疗基础上+盐酸氨溴索治疗基础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设为试验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则显著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有助于增加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儿病情康复,缩短治疗时间,效果确切,值得推荐和应用。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盐酸氨溴索 肺表面活性物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物质依赖病房成瘾物质流入的原因,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对本院本院物质依赖科2010年1月—2016年12月发生的26例病房成瘾物质流入事件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探讨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通过观察发现,成瘾物质类型新型毒品(冰毒、K粉、摇头丸)18例,酒类5例,其他3例。流入方式探视人员带入14例,食品或外卖中隐藏带入9例,入院时贴身携带2例。流入时间1200-1400有9例,1900-2200有15例,其他时段有2例。成瘾物质流入原因主要与病房设施不完善、护理人员重视度不高、患者病种有关。结论物质依赖病房流入成瘾物质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引起医疗纠纷。护理人员应提高对成瘾物质流入的防范意识,完善病房设备,对探视人员讲解成瘾物质的危害,加强医院管理,防止成瘾物质流入病房。

  • 标签: 物质依赖病房 成瘾物质 流入原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诊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HFO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PS开展治疗,检测两组患儿24h内吸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等变化,对照观察2组并发症。结果通气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比通气治疗前肺的氧合功能均有显著的改善,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在通气治疗后,患儿在更短的时间内氧合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对照组组持续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和肺气漏发生率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比较。结论HFOV联合PS治疗(MAS)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具有很显著的协同疗效,改良了患儿的氧合功能,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可作为一项有效的抢救性措施。

  • 标签: 高频振荡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胎粪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应用氨溴索气管内灌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84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42例患儿应用氨溴索进行气管内灌洗方法进行治疗,命名为对照组;另外一组的42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命名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氧暴漏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各项指标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应用氨溴索气管内灌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能明显缩短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所需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氨溴索 气管内灌洗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筛选文冠果壳的抗氧化及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活性部位。方法:用水,10%、30%、50%、70%、95%乙醇水溶液从文冠果中提取得到A、B、C、D、E和F提取物,用清除自由基DPPH·能力筛选抗氧化活性部位,用MTT法筛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活性部位。结果:6个提取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和抑制HepG2细胞增殖作用,其中E(70%乙醇水提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当质量浓度为0.2mg·mL-1时,其对DPPH·清除率能达到70.82%;提取部位F(95%乙醇水提取)抑制HepG2细胞增殖作用最强,当其质量浓度为75μg·mL-1时,抑制率高达70.1%。结论:文冠果壳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及抑制人HepG2增殖活性,具有开发前景。

  • 标签: 文冠果壳 抗氧化 抑制肝癌细胞 筛选
  • 简介:目的探讨菝葜鞣质抗肺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为菝葜临床用于治疗肿瘤疾患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细胞计数仪测定给药后肺癌细胞的死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率、WestrnBlot检测Bcl-2、Bax及CyclinD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菝葜鞣质可升高肺癌细胞死亡率、诱导细胞凋亡并使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Bcl-2、CyclinD2表达水平下降,Bax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菝葜鞣质具有抗肺癌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及CyclinD2的表达促进A549细胞凋亡并使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

  • 标签: 菝葜 鞣质 肺癌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 简介:摘要建立黄藤素片HPLC测定有关物质的质量标准。方法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作为固定相的反相色谱柱,甲醇-0.1%的磷酸水溶液(2575)的流动相,水为溶剂,检测波长为220nm。结论有关物质不得过7.0%;理论塔版数按盐酸巴马汀计不小于5000;最小检测量0.488ng。

  • 标签: 黄藤素 有关物质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有关物质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YMC-C18柱(4.6*10mm,3um),流动相A水相(3.5g十二烷基硫酸钠+7g磷酸二氢钾溶于1800ml水中,用磷酸调节pH至3.3)-乙腈(18096);流动相B乙腈。检测波长21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各杂质峰与主峰能有效分离,杂质A与杂质C的线性较好(R?均为1),回收率分别为98.81%,97.72%。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有关物质检查。

  • 标签: 硫酸阿托品 液相色谱 有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