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继发性肺动脉高压(SPH)对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09例移植受者的住院资料。根据术前肺动脉平均压(mPAP)分为正常组(mPAP<25 mmHg,56例)、低压组(25 mmHg≤mPAP<40 mmHg,155例)和高压组(mPAP≥40 mmHg,98例),比较三组受者术前资料、术中情况、术后转归及存活情况。绘制术后生存的Kaplan- Meier曲线,进行Log-Rank检验。对253例SPH受者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存活的因素。结果三组受者终末慢性肺病(CLD)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37,P=0.001)。mPAP等级不同受者术中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的决策不同(χ2=28.205,P<0.001)。正常组、低压组和高压组2年存活率分别为58.9 %、63.9 %和69.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术前心功能分级是影响SPH受者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心功能Ⅲ/Ⅳ级的受者术后死亡风险是Ⅰ/Ⅱ级的1.796倍(95 %CI:1.078~2.991,P=0.025)。结论SPH受者术前应重视心功能分级评估,在心功能失代偿早期选择手术可能获得更好的生存预期。

  • 标签: 肺移植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平均压
  • 简介:摘要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与慢性缺氧有关,导致肺心病甚至死亡。低氧性血管收缩和血管重建(pulmonary vascular remodeling, PVR)通常认为是HPH的两个阶段,前者更强调早期血管收缩,而PVR才是造成血管舒张药无效的主要原因。既往认为PVR是炎症反应导致,但目前更强调多方面、多因子的共同结果。文章主要从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细胞内外离子及细胞自噬和凋亡等在HPH进程中的作用出发,介绍目前对HPH治疗的研究进展,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的猜想。作为一种不可逆的致死性疾病,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一直是当下移植相关研究的热点问题,但PAH类型多,且不同类型的PAH形成机制各不相同。文章综述了HPH的PVR形成机制及对应治疗方案。

  • 标签: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重建 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作为一种慢性肺部疾病被人们熟知。近年来,随着对其认识的加深,COPD的各种并发症,尤其是肺动脉高压(PH)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COPD合并PH患者的病死率升高且预后较差,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对该疾病的治疗尚缺乏疗效确切的药物。为了充分了解该疾病的治疗现状,就COPD合并PH的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显示,对于COPD合并PH患者,应该对其基础疾病进行最佳治疗,而使用他汀类药物及法舒地尔可能是有益的,但靶向药物的效果仍存在较大争议。未来需要开展更多大型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明确各类药物对COPD的疗效。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药物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支气管发育不良(BPD)相关肺动脉高压(PH)是早产儿BPD最严重的并发症,是BPD患儿后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日益受到关注。血管发育异常和重构是PH发生的病理基础。对中重度BPD患儿进行监测和筛查肺动脉压力,可早期诊断BPD相关PH,对BPD相关PH早期防治、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由于BPD相关PH为慢性过程,持续时间长,治疗仍然比较困难,主要药物是血管扩张剂,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有待更多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 (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 患者 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COPD 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 88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 将其 分为 两个组别:研究 组 (n=44 )和对照组 (n=44 )。对照组 患者 口服辛伐他汀 治疗 , 研究 组 患者 在对照组 治疗方法的 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肠溶片 治疗 。比较 两 组 患者 治疗前后 6 min步行距离、用力肺活量 (FVC)、一秒用力呼吸容积 (FEV1)、三酰甘油 (TG)、血清总胆固醇 (TC)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6 min步行距离、 FVC、 FEV1均明显升高, TG 、 TC 水平 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治疗后 6 min步行距离、 FVC、 FEV1升高明显, TG 、 TC 水平 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 COPD 合并肺动脉高压 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患者心功能、功能及血脂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具有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阿奇霉素 辛伐他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临床效果
  • 作者: 袁雪婷 许小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14期
  • 机构: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已被证实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慢性疾病,其中一个严重的并发症是肺动脉高压(PH),高达30%的患者病程中伴有PH,严重增加了死亡率。目前,COPD相关的肺动脉高压(COPD-PH)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临床上以对症治疗为主。早期已有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在PH疾病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遗传学研究技术的进步,发现不少基因的多态性与COPD-PH进展相关,加深了对COPD-PH遗传机制的认识,也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本综述复习整理了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探讨了COPD-PH遗传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高血压,肺性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COPD相关的肺动脉高压 遗传机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76例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 38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单一用药治疗,联合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联合组相较于对照组, PaO2、 FEV1、 FVC指标明显更高, PaCO2指标明显更低,肺动脉压力明显更低;治疗后,联合组的 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在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辛伐他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芯片是以微流控芯片为基础,结合细胞生物学、材料科学和组织工程学等多学科技术,模拟人体肺部微环境的小型细胞培养装置。它不仅能弥补动物实验的不足,在药物试验中评估新药的疗效和毒理作用,还可构建疾病体外模型,为探讨呼吸系统疾病提供新的研究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就芯片的结构、特点以及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芯片肺 微流控芯片 呼吸系统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发育不良(BPD)伴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并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所有338例BP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发PH分为BPD无PH组和BPD伴PH组,采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构建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PD伴PH的危险因素。结果338例BPD患儿中无PH组314例(92.9%)、伴PH组24例(7.1%);出生胎龄为(27.1±1.8)周,其中男206例、女132例。BPD伴PH组患儿出生胎龄和体重均低于无PH组[(26.4±2.1)比(27.2±1.7)周、(798±255)比(1 003±240)g,t=2.201、4.030,P=0.028、<0.01],住院期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无创辅助通气时间均高于无PH组[14.3(2.1,43.7)比0.5(0,4.7)d,30.0(22.5, 64.2)比15.0(7.0,26.0)d,Z=-4.838、-4.553,P均<0.01];BPD伴PH组母亲妊娠期高血压、小于胎龄(SGA)、晚发型败血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需手术结扎的PDA、重度BPD、严重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均高于无PH组[20.8% (5/24)比6.4%(20/314)、33.3% (8/24)比7.6%(24/314)、54.2%(13/24)比7.3%(23/314)、25.0%(6/24)比6.1% (19/314)、75.0%(18/24)比39.2%(123/314)、45.8%(11/24)比1.9%(6/314)、66.7%(16/24)比7.3%(23/314),75.0%(18/24)比45.5%(143/314),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妊娠期高血压(OR=12.950,95%CI:1.740~96.385),重度BPD(OR=10.160,95%CI:2.725~37.884),SGA(OR=4.992,95%CI:1.432~16.920),需要手术结扎的PDA(OR=19.802,95%CI:3.297~118.921),严重EUGR(OR=20.316,95%CI:2.221~185.853)是BPD伴P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4例PH患儿中轻度7例、中度8例均存活,重度9例中4例死亡,存活PH患儿中最晚校正年龄1岁2月龄脱离吸氧。结论PH是BPD的严重并发症,伴随着高病死率,建议具有高危因素的BPD患儿应定期筛查心脏超声,出院后定期随访。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高血压,肺性 危险因素 早产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婴儿,超低出生体重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76例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 38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单一用药治疗,联合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联合组相较于对照组, PaO2、 FEV1、 FVC指标明显更高, PaCO2指标明显更低,肺动脉压力明显更低;治疗后,联合组的 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在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辛伐他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 疗效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早产儿支气管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2周且符合BPD诊断标准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生后28 d后多普勒心脏彩超检查是否存在PH分为PH组和非PH组。分析两组早产儿的基本资料、母亲妊娠期情况、多普勒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并发症、治疗措施、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共纳入BPD早产儿86例,其中PH组18例,非PH组68例。PH组胎龄、出生体重低于非PH组[(28.0±1.2)周比(28.8±1.5)周,975(875,1 151)g比1 172(954,1 374)g],重度BPD比例及母亲年龄≥35岁比例高于非PH组[44.4%(8/18)比16.2%(11/68),44.4%(8/18)比13.2%(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组早产儿室间隔缺损、存在早发性PH比例高于非PH组[11.1%(2/18)比1.5%(1/68),77.8%(14/18)比51.5%(35/68)],呼吸机使用天数、用氧天数、住院天数均长于非PH组[58.5(42.0,74.0)d比39.0(30.0,51.8)d,62.0(42.8,82.5)d比45.5(38.3,57.5)d,(79.2±16.5)d比(67.9±1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机使用天数、用氧天数及母亲年龄≥35岁是BPD极早产儿发生P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BPD相关性PH极早产儿具有胎龄小、出生体重低、BPD程度重、母亲年龄≥35岁、合并室间隔缺损、早发性PH以及呼吸机使用天数和用氧天数显著延长的临床特点。呼吸机使用天数和用氧天数长、母亲年龄≥35岁是极早产儿BPD相关性PH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动脉高压 婴儿,早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儿组织中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水平及其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探讨ARNT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作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组(CHD-PAH)和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无肺动脉高压患儿60例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组(CHD组)。将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细胞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分别给予常氧和缺氧诱导。将HPASMC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C组)、阴性对照组(NC组)和siR-ARNT组,siR-ARNT组细胞转染ARNT-shRNA慢病毒,NC组细胞转染阴性对照慢病毒,BC组细胞不转染。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测定组织细胞中ARNT蛋白和mRNA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CHD-PAH组患儿组织ARNT蛋白和mRNA水平(0.53±0.06、2.36±0.17)均高于CHD组(0.09±0.02、1.00±0.12,t=53.889、50.6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氧组HPASMC细胞中ARNT蛋白和mRNA水平(0.47±0.09、2.15±0.13)均高于常氧组(0.14±0.06、1.00±0.09,t=8.072、19.2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BC组[0.65±0.13、1.00±0.08、0.43±0.09、0.81±0.12、1.13±0.14、(95.46±11.37)个、(85.17±6.42) μm]和NC组[0.62±0.14、0.98±0.09、0.41±0.07、0.79±0.13、1.14±0.15、(97.43±12.62)个、(83.91±6.58) μm]比较,siR-ARNT组HPASMC细胞中ARNT蛋白和mRNA水平(0.17±0.06、0.37±0.05)、吸光度(A)值(0.33±0.05、0.56±0.10、0.72±0.13)、迁移细胞数[(72.15±10.94)个]和迁移距离[(32.27±6.12) μm]均降低(F=37.863、158.406、3.794、9.814、20.442、10.171、156.8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和NC组HPASMC细胞中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儿组织ARNT水平升高,ARNT可能通过影响HPASMC细胞增殖和迁移参与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过程。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素通气/灌注(V/Q)SPECT显像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分布异质性中的应用,探讨分布异质性定量指标与肺动脉压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8年2月至12月经右心导管及肺动脉造影确诊的CTEPH患者20例(CTEPH组),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8.75±14.07)岁;13名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7名、女性6名,年龄(54.46±8.56)岁。CTEPH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均行V/Q SPECT显像及同床位低剂量CT扫描,CTEPH患者在一周内行超声心动检查,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通过图像重建和分析,获得V/Q放射性分布异质性指标LogSDV、LogSDQ和LogSDVQR(SD为标准差;V、Q、VQR分别为通气、灌注的放射性计数及二者的比值)。在CT图像上采用CT阈值的方法自动勾画左、右肺和全的感兴趣区,并将之复制于灌注图像上,获得左、右肺和全的标准化摄取值(SUV),包括SUV的峰值(SUVpeak)、最大值(SUVmax)、最小值(SUVmin)、平均值(SUVmean)和标准差(SUVSD),其中SUVSD代表灌注放射性分布的异质性。2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分布异质性指标与PASP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的V/Q放射性分布曲线呈对称性单峰状分布,而CTEPH组的V/Q放射性分布曲线呈非对称性的多峰分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TEPH组的LogSDV、LogSDVRQ、全灌注的SUVpeak、SUVmax、SUVSD均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SDV:0.56±0.16对0.31±0.11,t=4.91,P=0.000;LogSDVQR:0.61±0.15对0.40±0.14,t=3.89,P=0.001;SUVpeak:19.12±7.94对10.81±4.05,t=3.48,P=0.002;SUVmax:20.19±8.30对11.44±4.33,t=3.49,P=0.001;SUVSD:3.54±1.44对2.42±0.91,t=2.50,P=0.018);而2组的LogSDQ、SUVmean和SUVmin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TEPH组的PASP为(72.80±0.15)mmHg,LogSDVQR与PASP呈中等程度相关(R=0.544,P=0.013)。结论核素V/Q显像可定量评估CTEPH患者V/Q放射性分布的异质性,同时可反映CTEPH患者肺动脉压力的状态。

  • 标签: 通气-灌注显像 高血压,肺性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异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危急重症,其主要的病理特征为血管痉挛性收缩与晚期发生的血管重塑,重塑的血管进一步增加肺动脉压力,并使右心肥厚、衰竭,病变难以逆转。研究表明,生存素作为一系列增殖信号通路的关键枢纽,通过参与调节血管细胞的凋亡与增殖状态,加速血管重塑,导致疾病进展。该文对生存素在新生儿HPH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研发逆转新生儿HPH血管重塑的方法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生存素 新生儿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氧治疗在渔业腐气中毒中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荣成市石岛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鳀鱼腐败气体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2.27±1.16)分、(3.41±1.06) h及(4.25±1.76) 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且观察组PaO2及PaO2/FiO2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功能也有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IL-6、TNF-α、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改善腐气中毒患者功能,减轻炎性反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渔业腐败气体中毒 疗效分析 肺功能 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