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数表法,从2015.8-2020.8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应用剖腹探查术)与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探查术)各1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出现伤口感染、胆瘘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结石复发的概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可先显著降低并发症率及疾病复发率,可提高临床应用频率。

  • 标签: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胆道探查术后携T管出院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86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胆道探查术后携T管出院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B组(4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B组患者的自护能力优于A组,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A组, P<0.05;结论:对胆道探查术后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fusion indocyanine green fluorescence imagine ,FIGFI)在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65例行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腹腔镜组(对照组)35例,FIGFI腹腔镜组(观察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1)术中情况: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时间[(195.7±9.2)min比(147.2±9.3)min],寻找胆管时间[(39.3±3.7)min比(21.8±1.8)min],出血量[(203.2±34.6)ml比(108.9±32.1)ml],中转开腹(8例比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术后情况:对照组和观察组胆管炎(11例比2例)、胆漏(9例比2例)、腹腔感染(8例比1例)、胰腺炎(8例比1例)和住院时间[(13.5±0.9)d比(7.4±0.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石(5例比3例)和胃肠道瘘(3例比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GFI引导腹腔镜再次胆管探查术可实时可视化肝外胆管,安全可行。

  • 标签: 胆结石 再次手术 腹腔镜 吲哚菁绿荧光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应用,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8月接诊收治的74例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探究主体,按照摇骰子法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的治疗方式为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开展的治疗方式则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手术方法后的治疗效果。结果:给予治疗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后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且恢复速度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 传统开腹手术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流(PTCD)胆道会师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9例首次肝移植术后胆道闭塞受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胆道会师术进行治疗,即同期麻醉下由内镜医师行ERCP及介入医师行PTCD双侧行导丝,使双侧导丝在胆道闭塞处完成会师,重新通畅胆道或建立新的胆肠流出路径,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对胆道狭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受者经PTCD或T管窦道造影及介入治疗,胆道完全闭塞诊断明确,经治疗7例胆道会师成功,术中分别采用导丝胆道内会师、肠腔内会师、腹腔内会师三种手术方式;2例会师失败,术后行PTCD持续引流治疗。术后对受者胆道狭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吻合口狭窄2例,胆漏2例,吻合口狭窄且胆道过长迂曲5例。结论ERCP联合PTCD胆道会师术快速,微创,安全,可作为肝移植术后胆道闭塞的首选治疗。

  • 标签: 肝移植 胆道闭塞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镜下用钬激光经瘘道碎石治疗术后胆道复杂残留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不含胆囊)患者25例,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58.0±20.5)岁,经术后瘘道,在胆道镜下利用钬激光多次碎石手术,回顾分析入组患者手术治疗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均能取干净结石,恢复胆道通畅,随诊1年无复发,无胆道狭窄,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多次经瘘道用胆道镜钬激光治疗复杂残留结石是一种高效、安全手术方法。

  • 标签: 残留结石 胆道镜 钬激光
  • 简介:摘要胆道闭锁是以肝内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是导致婴儿持续性黄疸的重要原因,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迅速发展为肝硬化,患儿最终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胆道闭锁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胆道闭锁主要依靠术中胆道造影以及肝组织活检确诊,但其具有侵入性、操作复杂、并发症多等缺点,不利于胆道闭锁的早期诊断,相比较而言,一些无创性检查方法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对各种胆道闭锁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为其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胆道闭锁 诊断 早期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胆道闭锁是婴儿期肝内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及肝纤维化的疾病,其病因及疾病进展机制尚不清楚。胆管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与Kasai肝门空肠吻合术作为常见的胆道闭锁治疗术式,其中胆管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我院手术治疗中为首选。受胆道闭锁手术过程复杂性的影响,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提供高质量的手术配合,以此为胆道闭锁治疗工作提供便利。基于此文章就胆道闭锁术的手术配合进行研究与分析。

  • 标签: 胆道闭锁 手术配合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延续性护理在预防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 整理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资料,抽取此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11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2组,每组57人。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性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率和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为0.00%,参照组患儿的术后感染率为7.01%,数据具有可比性,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先天性胆道闭锁 预防 术后胆道感染 护理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可切除恶性胆道狭窄(MBS)患者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支架置入引流的疗效及总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及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因MBS行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的3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疗效、并发症以及影响总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经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均P<0.01)。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4.7%(51/346),其中胆系感染发生率为13.0%(45/346),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为4.6%(16/346)。患者ERCP术后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31.0 d(70.3 d,246.5 d)。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肝门部胆管狭窄(HR=1.85,95% CI 1.44~2.38,P<0.01)、术前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HR=1.75,95% CI 1.30~2.36,P<0.01),糖类抗原199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10倍(HR=1.27,95% CI 1.00~1.61,P=0.050)、有血管及器官转移(HR=1.32,95%CI 1.04~1.69,P=0.023)及退黄效果不佳(HR=1.37,95%CI 1.02~1.85,P=0.037)是影响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MBS。肝门部胆管狭窄、术前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糖类抗原199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10倍、有血管及器官转移和退黄效果不佳的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后MBS患者可能总生存较差。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恶性胆道狭窄 支架 黄疸,阻塞性 总生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治疗伴有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及需要手术探查神经的初步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9月期间就诊于山西省儿童医院骨科的34例肱骨髁上骨折伴有神经损伤的儿童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及小切口手术探查损伤神经,进行6个月~3年的随访,随访时间(2.15±0.49)年,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功能。结果儿童肘关节功能评定:优31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33例。3例未能早期功能康复锻炼,2例经专业骨科康复治疗师治疗及配合理疗后,2.5个月功能恢复,其中1例极不配合功能康复训练,经骨科康复师治疗,经3.5个月肘关节、手指功能不受影响。神经损伤后两周:桡神经功能评定:优15例,良3例,可4例,差0例。正中神经功能评定:优5例,良2例,可6例,差0例。尺神经功能评定:优5例,良0例,可1例,差0例。伤后3个月: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功能评定优良率均为100%。结论伴有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经微创手术治疗,需要手术探查神经仍属少数,术后骨折神经损伤恢复顺利,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神经损伤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胆道闭锁以肝内外胆道系统进行性纤维性闭锁为特点,造成严重的胆汁淤积和胆汁性肝硬化,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导致死亡的肝疾病。在胆道闭锁的治疗中,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获得自体肝长期生存、改善临床转归及预后的关键因素。用于胆道闭锁的诊断学方法较多,各有优缺点,近年来一些新的诊断学方法和指标亦不断研发提出,本文对其进行综述分析。

  • 标签: 胆道闭锁 早期诊断 生物标志物 影像学诊断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胆道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发病率高,腹部超声已成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病情评估和严重程度分级用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轻度急性胆囊炎,早期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重度急性胆囊炎,应积极支持治疗,改善症状后,择期行胆囊切除手术。对于不能耐受手术风险、保守治疗无效的重度胆囊炎患者,应及时行胆囊引流治疗。急性胆管炎发病急,病死率高。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是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急性胆管炎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进行胆道减压、抗生素应用和一般支持治疗。常用的胆道减压方法包括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胆管引流、内镜超声引导下胆管引流、手术放置T管引流等。

  • 标签: 胆道 感染 胆囊炎,急性 急性胆管炎 诊断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已由传统的开放手术转变为目前的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LCBDE有经胆总管(LCD)和经胆囊管(LTCBDE)两种途径,LCD+T管引流术适用范围广,LCD+胆管一期缝合术免除了T管、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LTCBDE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但创伤小,腔镜技术的提高与新型器材的应用也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本文就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胆总管结石
  • 简介:摘要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已由传统的开放手术转变为目前的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LCBDE有经胆总管(LCD)和经胆囊管(LTCBDE)两种途径,LCD+T管引流术适用范围广,LCD+胆管一期缝合术免除了T管、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LTCBDE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但创伤小,腔镜技术的提高与新型器材的应用也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本文就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胆总管结石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腹腔镜探查的使用效果进行探究,使其能够在胃肠外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的本院胃肠外科患者100名进行实验对照研究,将这100名患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每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都大致相同,具备统计学上的差异性。一组患者使用腹腔镜探查的方式进行检查,一种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检查,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得出相应的对比结果。 结果 经过实验对照研究之后,两组患者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平均住院天数都大致相同,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但是两组实验对象所产生的实验结果不同,在恶心、呕吐等方面的表现也不同。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得出相应的实验结果,该次实验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结论 腹腔镜探查能够在胃肠外科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并且能够很好地减少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因此在胃肠外科急诊中能够充分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腹腔镜 胃肠外科 急诊
  • 简介:摘要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累及肝内外胆管,虽然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手术)可以恢复部分胆汁引流,但是肝内胆汁淤积和肝纤维化的程度在术后可能会持续进展。调节胆汁酸代谢和肝纤维化的药物近年来发展较快,部分药物对治疗BA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胆道闭锁 胆汁淤积 肝纤维化 药物治疗
  • 作者: 赵宝红 钭金法 吕志宝 张志波 杨合英 王培 吴典明 李英超 詹江华 刘翔 刘远梅 任红霞 冯杰雄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太原 03000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杭州 310052,上海市儿童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普外科 20006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外科,沈阳 110004,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45005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武汉 430030,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福州 35000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石家庄 050000,天津市儿童医院普外科 300134,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合肥 230051,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普胸泌外科 563000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多中心数据研究影响胆道闭锁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大陆地区11个儿童医学中心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569例胆道闭锁行Kasai手术,且术后满2年患儿的病历资料。分别记录患儿性别、手术日龄、术前肝功能指标、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检测结果)、术后有无胆管炎的发生、术后胆管炎发生的时间、次数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肝功能指标、胆红素指标及自体肝生存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或2个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69例患儿中,男257例,女312例;手术日龄为(70.1±22.9)d,范围为9~180 d;术后1个月完全退黄89例(15.6%),术后3个月完全退黄248例(43.5%);术后发生胆管炎216例(38.0%),其中早期胆管炎84例,复发性胆管炎61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自体肝生存率分别为97.4%、77.5%、58.7%、46.4%、38.5%。自体肝存活患儿与自体肝未存活患儿在术前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GGT、TBIL、D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2年自体肝存活率比较:根据患儿手术年龄分为≤45 d、46~60 d、61~75 d、76~90 d、91~105 d、106~120 d和>120 d组,各年龄组、男童组与女童组、胆管炎组与无胆管炎组、复发性胆管炎组与无复发胆管炎组及巨细胞病毒感染阴性组与阳性组术后2年自体肝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早期胆管炎组术后2年自体肝存活率28.6%(24/84)明显低于无早期胆管炎组的40.2%(195/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4,P=0.043)。黄疸消退组术后2年自体肝存活率65.3%(162/248)明显高于黄疸未清退组的29.4%(57/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4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是否合并早期胆管炎(OR=2.094,95%CI:1.172~3.739,P=0.013)及术后3个月黄疸是否消退(OR=0.214,95%CI:0.142~0.322,P<0.001)是影响BA术后2年自体肝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8术后是否合并早期胆管炎及术后3个月黄疸能否消退是影响BA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胆道闭锁Kasai术后早期退黄以及积极预防早期胆管炎的发生能够改善预后。

  • 标签: 胆道闭锁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