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动脉样硬化是一组动脉硬化血管病中常见 的 一种,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样硬化病变基础,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多数情况下是由脂肪代谢紊乱,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引起的,常常导致血栓形成、功血障碍等,所以被称为样硬化。动脉样硬化与许多病症紧密相关,如果发生相关病症,应该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长期配合进行治疗护理。本文即分析动脉样硬化护理临床进展。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护理 临床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小鼠动脉样硬化(AS)模型。方法采用载脂蛋白E(ApoE)-/-小鼠复合高脂饮食诱导小鼠AS模型。随机分成4组:C57BL/6J普通饲料组(C57+nd),C57BL/6J高脂饲料组(C57+hfd),ApoE-/-普通饲料组(ApoE-/-+nd)和ApoE-/-高脂饲料组(ApoE-/-+hfd),喂养16周后通过一般情况、血脂水平、油红O染色和主动脉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等检测,鉴定小鼠AS模型。所有数据均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结果高脂饮食ApoE-/-小鼠血浆中的胆固醇[(20.09±1.02) 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6.84±0.65) mmol/L]水平显著高于普通饮食的C57BL/6J小鼠[总胆固醇(TC):(2.04±0.0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0.25±0.01) mmol/L,F=190.543、82.795,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油红O染色显示主动脉斑块面积占整体主动脉面积[(22.09±3.49)%],显著高于普通饮食ApoE-/-小鼠组[(1.46±0.96)%,F=118.55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动脉窦切片显示斑块面积约为普通饮食ApoE-/-小鼠组的2倍,主动脉病理切片HE染色呈现典型的AS斑块。结论ApoE-/-小鼠经高脂饮食诱导可成功建立AS模型,并建立基因鉴定、一般情况分析、血脂水平分析、病理学检测一整套基本的模型鉴定流程,为AS相关性疾病的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体内研究动物模型。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敲除小鼠 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主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硒茶叶中有机硒的高效提取方法及其赋存形态。方法采用持续透析法和差减法进行有机硒提取方法优选,同时根据Osborne溶解性蛋白质的分类及性质,顺序浸提水溶、盐溶、醇溶及碱溶蛋白4种蛋白质。利用体外模拟技术模拟富硒茶叶中硒在胃肠液的消化过程,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液相色谱联用法进一步分析人体摄入硒的生物可利用度及有机硒在茶叶中的赋存形态。结果富硒茶叶总硒含量为(303.12 ± 1.19)μg/kg,持续透析法、差减法测得有机硒含量分别为(154.76 ± 9.47)、(265.02 ± 6.55)μg/k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56,P < 0.05)。4种蛋白质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碱溶蛋白(29.79 g/100 g)、水溶蛋白(2.52 g/100 g)、盐溶蛋白(2.15 g/100 g)、醇溶蛋白(1.04 g/100 g)。经胃肠液消化模拟,茶叶样品的硒含量为(203.01 ± 3.16)μg/kg,硒的生物可利用度为66.97%;醇溶蛋白中硒代蛋氨酸(SeMet)含量为(13.87 ± 3.21)μg/kg,硒代半胱氨酸(SeCys)含量为(0.82 ± 0.38)μg/kg;碱溶蛋白中SeMet含量为(2.59 ± 2.16)μg/kg。结论富硒茶叶的有机硒提取方法中,差减法优于持续透析法。富硒茶叶中SeMet在醇溶、碱溶蛋白中均可检出,SeCys在醇溶蛋白中可检出。

  • 标签: 茶叶 有机硒化合物 生物可利用度
  • 简介:摘要肠道菌群是构成人体微生态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随增龄肠道菌群的相对含量及多样性也随之发生改变。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发现其与动脉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联系。动脉样硬化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衰老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脂质代谢紊乱、平滑肌细胞改变及斑块破损,是引起动脉样硬化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许多研究致力于探讨肠道菌群与老年人疾病和健康的潜在关系,本文将从衰老、肠道菌群及动脉样硬化3个方面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未来预防和治疗衰老相关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衰老 动脉粥样硬化 肠道病毒属
  • 简介:摘要影像组学作为新兴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融合数字影像信息、统计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方法,打破了传统视觉影像评价模式,为动脉样硬化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影像组学在颈动脉、冠状动脉等大动脉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在价值。笔者就动脉样硬化影像组学的基本内容及其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个体化医学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大动脉样硬化及其引起的血管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脑微出血是脑小血管病的一种影像学表现。颅内大血管和小血管在结构上具有连续性,同时受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暴露于相互重叠的危险因素,因此二者可能共存于同一机体。文章就近年来大动脉样硬化与脑微出血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脑出血 脑小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样斑块的关系,探讨有效降低动脉样硬化发生的途径。方法抽取2015年1至2015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25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即颈动脉斑块组144例和颈动脉无斑块组110例。收集其一般资料、颈动脉超声及动态血压检查参数,相关因素行Pearson分析。结果颈动脉斑块形成与年龄、白天收缩压均值、夜间收缩压均值、白天收缩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负荷值呈正相关,与收缩压下降率、舒张压下降率呈负相关(P<0.05)。控制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等因素后,白天收缩压均值、夜间收缩压均值、白天收缩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负荷值仍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r=0.145、0.170、0.151、0.167,P=0.049、0.023、0.044、0.025)。结论相较血压变异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血压平均值密切相关。更多地关注血压水平,控制血压平均值和负荷值,可能是减少颈动脉斑块发生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动态血压 颈动脉 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紫铆因对动脉样硬化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6周龄雄性小鼠 ,采用高脂饮食法建立动脉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紫铆因低剂量组、紫铆因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给予紫铆因 0.5g/kg体质量,高剂量组给予紫铆因 1.0g/kg体质量,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 12周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酶偶联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醋 (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紫铆因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显著降低血清中 TC、 TG和 LDL~C的含量,但对 HDL~C含量无影响。结论 紫铆因可以调节血脂水平。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小鼠 紫铆因 血脂水平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抽样的方式对本地区 264例脑卒中高危群体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测,再以超声检测结果分为无斑块组( 124例)与斑块组( 14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结果情况。结果:糖尿病、年龄、性别均与颈动脉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一定的关联性,差异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实施颈动脉超声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筛查与干预可以控制以及预防脑卒中情况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 高危人群 颈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冠心病颈动脉样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2018年4月为研究区限,纳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间选取体检的健康人员120名作为对照组。实施超声检查模式,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检查中,得出的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分叉区、common carotid arter以及颈部内侧动脉的IMT数值。结果:在common carotid artery以及分叉和颈部内侧动脉数值均比对照组更高,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

  • 标签: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斑块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动脉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慢性炎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等血栓性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细胞发生焦亡时,其过程伴有大量的炎性因子释放,又称为细胞炎性坏死。细胞焦亡与AS部位细胞死亡及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焦亡释放黏附,趋化及促炎因子诱导早期动脉血管炎症反应,巨噬细胞(macrophages,MPs)焦亡加剧动脉样化病变和样斑块不稳定性,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s)焦亡诱导样斑块纤维帽破裂,促进疾病发展。因此,有效抑制细胞焦亡为研究预防和治疗AS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焦亡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合并动脉样硬化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者的影响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 64 例,是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动脉样硬化患者,选取时间段为 2018 年 6 月 -2020 年 6 月。 按照电脑随机分配原则, 其中 32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视为对照组;另外 32 例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视为观察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动脉血管的内膜中厚度( IMT )斑块面积变化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相关血管指标和动脉硬化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更为明显 ( P<0.05); 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 不合理饮食率、心理失衡率以及吸烟饮酒率显著较低, 30min 运动率和病情掌握率较高,数据比较差异较大 ( P<0.05)。结论: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高血压合并动脉样硬化患者的生活方式,血压控制良好,动脉硬化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 标签: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整体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罹患冠心病且存在颈动脉样斑块的患者应用超声诊治手段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抽选我院在一年之间接诊的60例患有冠心病且存在颈动脉样斑块的患者,并将这60例患者归为健康体检者组,分析患者在医学临床上的相关病症资料,患者采取超声检查,再选择同年60例健康的体检人员归为冠心病检测组,比较并分析冠心病检测组和健康体检者组的超声检测结果。结果:健康体检者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1.68±0.76毫米,斑块积分是2.01±0.13,冠心病检测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0.91±0.13毫米,斑块积分是0.56±0.10。健康体检者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斑块积分都要比冠心病检测组高,两组的有关信息经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健康体检者组通过超声病理学分型检测出患者存在硬斑、扁平斑、溃疡斑以及软斑的几率是35.0%,冠心病检测组通过超声病理学分型检测出受检者存在硬斑、扁平斑、溃疡斑以及软斑的几率是5.0%。健康体检者组进行超声病理学分型的检出率要明显比冠心病检测组高,两组的有关信息经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针对罹患冠心且存在颈动脉样斑块的患者,施行超声诊治的效果较好,且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较为普遍。

  • 标签: 颈动脉粥样斑块 冠心病 超声检测
  • 简介: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近年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具有表观遗传学、转录调控等调控基因表达的潜力。已有研究证实,lncRNA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等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回顾了lncRNA在动脉样硬化进展中的作用,为研究动脉样硬化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长链非编码RNA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样硬化( AS)相关性疾病血清胆红素与血脂检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动脉样硬化相关性疾病患者 170例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 14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直接胆红素( DBIL)以及总胆红素( TBIL)水平,对间接胆红素( IBIL)进行计算,并且比较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 DBIL水平降低,但是组间比较无差异( P>0.05);除脑梗死组外,其余各组的 IBIL和 TBIL水平均下降( P<0.05);糖尿病组的 TG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冠心病组的 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动脉样硬化相关性疾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尤其是间接胆红素,可以将胆红素水平作为 AS患者体内氧化活性增加的一个监测指标。

  • 标签: 甘油三酯类 胆固醇 胆红素 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