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初产妇孕妊娠期糖尿病(GDM)血糖波动幅度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定期产检的100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组后第1周行72h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随后给予为期4周血糖控制,入组5周时行第2次72h持续性动态血糖检测。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GDM患者血糖波动和孕妇妊娠结局及婴儿生长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入组第5周各项血糖指标波动情况明显低于入组第1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GDM患者中11例发生母体不良妊娠结局,12例。结论  GDM患者血糖波动会引起母体及婴儿产生不良结局,加强对患者血糖的监测及血糖波动的监测,有效地控制血糖是减少母婴不良的妊娠结局重要措施。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筛查及诊断标准 血糖的波动 初产妇 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在现代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分析前误差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旨在论述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降低误差率,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学检验过程中,分析前这一阶段的误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方法:以2022年1月为时间起点,2023年12月为时间终点,利用随机抽样法收录2022年期间受检者资料共1200例,作为对比组,2023年期间受检者资料共1200例,作为改善组,收录其误差事件发生率,并进行分析。结果:改善组误差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医学检验前误差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样本采集问题、仪器与试剂问题等,根据上述问题采取相关改善措施,可有效降低误差发生率,提升医学检验质量。

  • 标签: 医学检验 分析前 误差因素 改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析血常规检验中引起误差的诱因和处理方法。方法:此试验选择的是2022年4月—2023年10月在本院体检的人员60例,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分析检验的结果误差情况,并且提出应对的措施。结果:在时间、温度计采血方法中,血常规的结果有差异(P<0.05)。结论:造成血常规检验结果有误差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包含样本放置时间、保存温度和采血的方法等,为进一步提升检验的准确率,应该根据规范进行检验,降低误差的风险。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检查的20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为研究对象,对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及血液检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统计分析和调查。探讨导致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及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20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28份,不合格率为1.40%,不合格原因包括患者未禁食8份,采集血液检验标本量不当10份,未及时送检5份,检验操作不准确5份。结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检测不合格的因素很多。包括采集患者未禁食,采集血液检验标本量不当,未及时送检,检验操作不准确等,为此,应加强对护士血液检验知识的培训,进一步规范血液检验操作,增强血液检验人员的责任心,有效地促进了血液检验工作的不合格率的下降。

  • 标签: 导致血液检验标本 检验不合格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药品检验中常见误差主要源于方法、仪器和试剂等多个方面,这些误差不仅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可能对药品质量和安全带来潜在风险。因此,预防这些误差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药品检验中常见误差的来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包括优化检验方法、加强仪器维护与管理、严格把控试剂质量等,旨在提高药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药品质量安全,为公众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药品检验 常见误差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分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原因,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4月期间进行血液分析以及生化分析时产生误差的86例血液样本,对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予以质量控制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后可知86例误差标本中50例为自身原因,20例为血液标本采集问题,4例血液标本运送问题,12例血液标本检测问题,比例分别为58.13%,23.26%,4.65%和13.95%,自身原因包含饮食异常、剧烈运动和用药干扰;血液标本采集问题包含采集时间、采集量不当、和采集血管不当;血液标本运送问题包含送检时间延迟和运送中剧烈震荡;血液标本检测问题包含送检标本和申请单不符、抗凝管使用不当、血液标本处理有误。结论: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较多,其中包含血液标本采集、受检者自身因素等,因此需要对出现的原因归纳总结,严格把控各个环节,实施质量控制,提升检验正确度。

  • 标签: 血液检验标本 误差 原因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在放射科影像诊断中,误差的存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放射科影像诊断涉及到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任何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对患者的治疗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放射科影像诊断中的误差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减少策略,对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保障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放射科影像诊断 误差分析 减少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乳腺癌因其高发病率对女性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威胁。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结合术后全乳放疗可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并改善生存,已被临床广泛认可。进入精确放疗时代,越来越多的图像引导技术应用于临床,为精确放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采用图像引导放疗(IGRT)技术在放疗实施过程中进行实时位置监测并进行在线位置修正,已成为提高放疗位置精准度的常用技术手段。目前图像引导设备主要包括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千伏平面影像系统、锥形束CT(系统、扇形束CT系统和光学体表监测系统等,不同设备的成像原理不同,各有优缺点。因此就目前本科室应用的2种图像引导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冀在寻求一种在保障治疗摆位精确性的同时能有较高的时间效率优势的图像引导方式。

  • 标签: 锥形束CT 乳腺癌保乳 术后放疗 摆位误差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中应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不同验证模式的效果。方法:采集对象:头颈部肿瘤患者,均配合IGRT技术,研究资料采集50例,资料采集起始时间2022年05月,结束时间2023年10月,应用1:1随机数字法,对照组25例,配合EPID位置验证,实验组25例,配合三维锥体束CT位置验证。分析不同验证模式对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结果:两种验证模式的摆位误差较小P>0.05;比较对照组,实验组验证效果统计数值更高,P<0.05。讨论:对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验证中,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的两种验证模式的摆位误差并不明显,验证效果各有优势。

  • 标签: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 EPID位置验证 三维锥体束CT位置验证 摆放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