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锁定接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跟骨锁定接骨治疗,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观察。结果:手术顺利实施,术后伤口甲级愈合,出现1例轻度感染,术后Bohler角、距下关节面最大垂直位移改善。结论:采取跟骨锁定接骨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满意,疗效突出。

  • 标签: 跟骨锁定接骨板 跟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空心拉力螺钉结合跟骨锁定接骨与空心拉力螺钉治疗Letenneur Ⅲ型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41例Letenneur Ⅲ型Hoffa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28~78岁[(51.9±1.9)岁]。18例采用空心拉力螺钉结合跟骨锁定接骨固定治疗(钢板螺钉组),23例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螺钉组)。比较两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后3,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0~24个月[(14.5±2.1)个月]。钢板螺钉组术后卧床时间为(37.6±2.4)d,少于螺钉组的(45.2±1.6)d(P<0.05)。钢板螺钉组和螺钉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6.7±3.7)d和(15.8±3.7)d,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2.2±0.9)周和(12.7±0.7)周(P均>0.05)。术后3,6个月钢板螺钉组膝关节ROM分别为(119.9±2.9)°和(125.4±4.5)°,优于螺钉组的(116.6±4.5)°和(122.1±3.9)°(P均<0.05)。术后3,6个月钢板螺钉组KSS分别为(83.4±3.1)分和(86.2±2.5)分,优于螺钉组的(79.5±2.1)分和(82.2±2.2)分(P均<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膝关节ROM和KSS显著增加(P均<0.01)。钢板螺钉组远期并发症包括骨折延迟愈合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关节僵硬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3/18);螺钉组远期并发症包括内固定失效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骨不连1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关节僵硬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8/23)。两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空心拉力螺钉固定相比,空心拉力螺钉结合跟骨锁定接骨治疗Letenneur Ⅲ型Hoffa骨折具有术后卧床时间短、早期可行功能锻炼、膝关节ROM改善及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钉 骨板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胫骨远端骨折用经皮微创接骨术联合锁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用2019年3月-2020年3月院内收治的6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1例。参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用经皮微创接骨术联合锁定治疗,比较相关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相关情况比参照组好,显示数据差异(P<0.05);但无术后并发症差异(P>0.05)。结论 经皮微创接骨术联合锁定治疗的复位、固定等效果更佳,能控制好相关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经皮微创接骨术 锁定板 胫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排筏螺钉联合Jail螺钉治疗胫骨平台外侧塌陷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收治的36例胫骨平台外侧塌陷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34~68岁[(48.6±5.8)岁]。Schatzker分型:Ⅱ型28例,Ⅲ型8例。患者均采用胫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排筏螺钉联合Jail螺钉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比较术前、术后2 d及1年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胫骨平台后倾角(PSA)、胫骨平台内翻角(TPVA)及Rasmussen解剖评分。术后2 d及1年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32个月[(19.5±3.1)个月]。手术时间为56~82 min[(68.5±9.1)min]。术中出血量为40~100 ml[(75.6±10.2)ml]。骨折均Ⅰ期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8~15周[(12.5±1.3)周]。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由术前(15.5±4.2)mm恢复至术后2 d及1年的(0.7±0.3)mm、(1.0±0.2)mm(P均<0.01);PSA由术前(21.2±2.1)°恢复至术后2 d及1年的(8.9±0.8)°、(9.2±0.6)°(P均<0.01);TPVA由术前(100.2±3.7)°恢复至术后2 d及1年的(88.9±1.8)°、(87.2±1.6)°(P均<0.05);Rasmussen解剖评分由术前(7.8±1.8)分恢复至术后2 d及1年的(17.1±0.9)分、(16.3±0.7)分(P均<0.01)。与术后2 d比较,术后1年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PSA、TPVA及Rasmussen解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HSS评分为(92.8±3.2)分,明显高于术后2 d的(74.8±3.5)分(P<0.01)。术后2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清创换药后愈合,无深部感染发生。结论胫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排筏螺钉联合Jail螺钉治疗胫骨平台外侧塌陷骨折,可有效防止关节面继发性塌陷,骨折解剖复位满意,膝关节功能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闭合复位髓内钉与切开复位锁定接骨固定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和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62例肱骨中上段骨折患者资料。男35例,女27例;年龄27~86岁;左侧24例,右侧38例。骨折均为新鲜骨折;按AO分型:A型16例,B型32例,C型1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髓内钉组29例(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和接骨组33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接骨内固定)。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周、1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术后1、12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髓内钉组与接骨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髓内钉组患者术后随访12~29个月,接骨组患者术后随访15~50个月。髓内钉组手术切口长度[(4.1±0.7) cm]、手术时间[(58.3±7.7) min]、术中出血量[(52.7±6.5) mL]及住院时间[(7.3±1.5) d]均显著少于接骨组[(21.7±2.3) cm、(95.8±11.7) min、(237.4±14.9) mL、(12.3±1.7) d],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5.0±1.9)个月]长于接骨组[(3.5±1.7)个月],术后1周、1个月髓内钉组VAS评分[(2.8±0.3)、(1.2±0.5)分]均显著低于接骨组[(4.3±0.4)、(1.6±0.5)分],术后1个月髓内钉组Constant-Murley评分[(63.5±7.4)分]显著高于接骨组[(54.3±6.9)分],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髓内钉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与接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后1周显著降低,术后12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后1周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1例患者出现术中远端再骨折;接骨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术后出现桡神经损伤。两组并发症发生率[3.4%(1/29) vs. 6.1% (2/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闭合复位髓内钉,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及恢复快的优点。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折采用经皮锁定加压接骨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选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诊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例数共计88例,以患者主观治疗意愿分设不同小组,研究组(n=44例,经皮锁定加压接骨内固定术);对照组(n=44例,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27%,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经皮锁定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胛骨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锁定接骨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病例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肩胛骨骨折患者60例,将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患者人数为30例,对照组采取T型锁定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运用重建锁定接骨钢板治疗,将两组最终获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最终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及体侧外旋角度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肩胛骨骨折 重建锁定接骨钢板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微创接骨接骨术(MIPO)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应用MIPO治疗)与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每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膜剥离情况、X线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2.3±14.2)min]、切口长度[(6.3±2.5)cm]、X线骨折愈合时间[(61.4±5.6)d]均短于对照组[(95.1±15.7)min、(8.5±3.3)cm、(79.3±6.3)d],P均<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84.3±12.5)ml]少于对照组[(124.9±17.4)ml],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16.67%,5/30),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相比,MIPO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因术中无需进行骨膜剥离,故骨折愈合时间短、桡神经损伤风险低。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微创接骨板接骨术 钢板内固定 桡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接骨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11月份到2022年10月份收治的96例胫骨干骨折作为研究对象,将96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采取观察微创接骨技术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和常规组患者相比较来讲,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比较好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创接骨板技术 胫骨干骨折 常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金属接骨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分别实施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和金属接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金属接骨板内固定 锁骨粉碎性骨 克氏针内固定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掌侧锁定接骨(volar locking plate,VLP)和外固定支架(external fixation,EF)治疗桡骨远端AO C2/C3型骨折的影像学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我们共收治62例AO 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23例接受EF治疗,39例接受VLP治疗。采用Gartland-Werley量表和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评价总体治疗效果与功能恢复情况,测量腕关节活动度和握力,影像学参数包括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尺骨变异和关节面台阶。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侧别、是否优势手、致伤原因、手术时间、是否植骨和随访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时间为12~47个月,平均17.1个月。末次随访时,VLP组在腕关节屈曲(VLP组69.7°、EF组62.3°,P<0.001)、前臂旋前(VLP组73.1°、EF组64.8°,P=0.027)和旋后(VLP组70.6°、EF组63.1°,P=0.033)角度方面恢复优于EF组,其他关节活动范围参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Gartland-Werley和DAS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X线片显示,VLP组的尺骨变异为(0.6±1.3) mm,EF组为(1.6±1.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VLP组的关节阶梯为(0.5±1.1) mm,其改善明显优于EF组(1.2±1.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两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VLP组的28.2%和EF组的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7)。结论VLP固定在腕关节活动度(屈曲、旋前和旋后)、尺骨变异矫正和改善关节一致性方面表现出比EF固定更好的性能。

  • 标签: 桡骨骨折 对比研究 掌侧接骨板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锁骨远端锁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0)和研究组(n=30),常规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研究组采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固定。对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为(91.20±3.90)、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96.20±3.11),常规组患者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为(80.11±2.54)、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85.40±3.88),研究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情况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锁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利用锁骨远端锁定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且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锁骨远端锁定板治疗 锁骨远端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胸腔镜肋骨接骨固定术对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疗效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21年6月-2023年2月,纳入60名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胸腔镜肋骨接骨固定术治疗(观察组,n=30),保守治疗(对照组,n=30),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FEV1、FEV1%/FVC、FEV1%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住院天数、ICU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胸腔镜肋骨接骨固定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可行性价值高。

  • 标签: 胸腔镜肋骨接骨板固定术 多发肋骨骨折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切开复位接骨内固定术治疗小儿锁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20年1月到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82小儿锁骨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1例,分别进行切开复位接骨内固定术、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愈合情况以及锁骨外观显著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 接骨板内固定术 小儿锁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 。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30例,接受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并发症率仅为3.33%;肢体功能优良率高达96.67%,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 四肢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 。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30例,接受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并发症率仅为3.33%;肢体功能优良率高达96.67%,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 四肢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外侧入路结合腓骨远端锁定空心钉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双盲法等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46例为两组,对照组行普通解剖型钢板+螺钉治疗,观察组行内外侧入路+腓骨远端锁定空心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内外侧入路 腓骨远端 锁定板 空心钉 三踝骨折 优良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数字化术前设计辅助微型钢板联合重建接骨与常规微型钢板联合重建接骨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35例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25~63岁[(45.5±9.8)岁]。16例采用数字化术前设计微型钢板联合重建接骨内固定治疗(数字规划组),19例采用常规微型钢板联合重建接骨内固定治疗(常规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2 d采用Matta放射学标准评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Postel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30.1±8.9)个月]。数字规划组手术时间为(114.7±16.1)min,术中出血量为(323.4±26.1)ml,短于或少于常规手术组的(179.8±67.3)min、(392.6±87.8)ml(P均<0.01)。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数字规划组改良Merle d′Aubign-Postel评分分别为(14.1±2.3)分、(15.4±2.3)分、(17.1±1.8)分,高于常规手术组的(13.7±2.2)分、(15.0±2.5)分、(16.8±2.1)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时间点组内改良Merle d′Aubign-Post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末次随访时,数字规划组1例出现异位骨化,1例出现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常规手术组2例出现异位骨化,1例出现轻微创伤性关节炎,1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数字规划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2/16),常规手术组为21.1%(4/19)(P>0.05)。两组均未出现螺钉穿透关节、内固定失败及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数字化术前设计辅助微型钢板联合重建接骨与常规微型钢板联合重建接骨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相当,但前者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 标签: 髋臼 骨折固定术,内 打印,三维 治疗,计算机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