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学科,是医学学习的基础学科,掌握好解剖学的知识对于医生后续的临床实践非常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解剖学的学习出现很多好的工具,比如3D动画,虚拟实验室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解剖知识,可视化的明白一些知识,对于解剖学的发展意义重大。本篇文章就是阐述3D动画在解剖中应用,为推进解剖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 标签: 3D动画 解剖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3D-TOF-MRA联合3D-ASL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牙齿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担负着咀嚼的重任,人类没有牙齿就只能食用流食,不仅影响营养吸收,同时还会影响仪容和发音。牙齿虽坚硬但损伤后无法自主修复,最佳治疗方式便是使用义齿,义齿的咀嚼效果可达真牙的30%至70%,此外安装义齿还可解决仪容及发音问题。传统的义齿制造技术为铸造,其过程繁琐,需多人协作,包含熔模、包埋、铸造、打磨、抛光、上饰瓷等,中途废弃物较多,成本较高。随科学与技术不断发展创新,3D打印技术的出现,将义齿工艺带入了智能化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较为科学有效,但作为新技术,与传统的加工技术相比仍存在些许风险,使用该技术前找到其工艺控制风险点,可提高使用人的体验感。

  • 标签: 义齿工艺 3D金属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维打印模型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7例口腔修复患者分为A组44例和B组43例。A组采用3D打印模型修复,B组采用传统种植修复。比较两组的角度、深度、头根偏差、临床疗效和种植体存活率。结果:A组头、根、深度和角度的偏差值分别为(0.49±0.12)mm、(0.51±0.20)mm、(0.44±0.16)mm和(0.15±0.04)°,低于B组(0.80±0.17)mm、(0.86±0.24)mm、(0.77±0.18)mm和(0.21±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3D打印模型 口腔修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评价3D Brainview T1W黑血序列对儿童大脑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5名临床症状提示大脑静脉血栓或已被诊断大脑静脉血栓的儿童病例,25名儿童均在3.0 T磁共振仪上扫描3D Brainview T1W黑血序列和三维磁共振增强静脉血管成像序列(3D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3D CE-MRV),其中10名儿童还扫描了颅脑常规MRI和相位对比法三维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3D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3D MRV)序列。两名高年资神经放射医生独立双盲阅读3D Brainview T1W和3D CE-MRV图像进行大脑静脉血栓诊断,诊断参考标准基于最后的临床诊断。采用Kappa一致性分析评价3D Brainview T1W序列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将3D Brainview T1W和3D CE-MRV获得的最终诊断结果与参考标准对比,分别计算3D Brainview T1W和3D CE-MRV序列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95% CI。结果3D Brainview T1W序列具有非常高的观察者间一致性(k=0.95);3D Brainview T1W序列和3D CE-MRV序列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7.1%/99.6%和91.4%/9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D Brainview T1W可直接观察血栓,提供的血栓细节及诊断信息更多。结论3D Brainview T1W能够直接观察到血栓,在儿童大脑静脉血栓诊断中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静脉窦血栓 大脑静脉血栓 卒中 儿童
  • 简介:摘要探讨全3D腹腔镜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治疗合并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的价值。回顾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3D腹腔镜ALPPS治疗的3例合并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资料。2021年4月至6月入院,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8、66、52岁。分析手术情况、肝体积增长、并发症、随访结果等。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全3D腹腔镜下ALPPS。3例患者一期手术时间分别为285.0、210.0、235.0 min,出血量200.0、100.0、80.0 ml。二期手术前肝体积分别为228、220、209 ml,较前增长49%、67%、58%。两次手术间隔分别为26.0、15.0、17.0 d。二期手术时间为220.0、255.0、240.0 min,出血量200.0、150.0、200.0 ml。1例二期手术后出现大量腹水,给予利尿治疗后好转。均无严重出血、胆漏、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门诊复查时随访无复发转移。全3D腹腔镜ALPPS治疗剩余肝体积不足合并肝硬化肝细胞癌安全、有效,使无法手术的合并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获得根治手术机会。

  • 标签:
  • 简介:摘要3D生物打印是以活细胞为原料,在计算机三维数字成像技术辅助下,打印具有生物活性的组织或器官的技术。3D生物打印技术具有精度高、制造速度快、可按需求制作等优点,可满足精准医疗的需求,在医学各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但是3D生物打印面临许多挑战,例如,打印物血管化、生物力学、支架材料的选择、打印物的长期存活等,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需不懈探索。

  • 标签: 3D生物打印 整形外科 3D打印 方法 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牵张力对3D打印组织血管形成的调控作用及其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以脐静脉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为种子细胞,明胶、透明质酸、纤维蛋白为支架材料,进行3D打印。以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支架固定打印组织建立牵张力调控血管形成模型。用活/死细胞染色试剂盒检测打印组织内细胞的活性。通过免疫荧光染色CD31观察血管形成,实时定量PCR检测CDC42表达。结果3D打印组织培养14 d,细胞活性为(96.7±0.7)%。与对照组打印组织相比,牵张力组打印组织血管生长方向与牵张力方向基本一致,血管分支数量显著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牵张力组打印组织CDC42表达显著降低,用含CDC42激动剂的培养基培养牵张力组打印组织能显著增加血管分支数量。结论牵张力对3D打印组织血管分支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可能通过下调CDC42表达减少血管分支形成。该研究可能为组织工程皮肤血管化的调控提供有效方法。

  • 标签: 内皮细胞 透明质酸 3D打印 牵张力 血管形成 CDC4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体外开窗技术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体外开窗的10例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效果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例患者中男9例,女1例;年龄(53.3±15.7)岁。其中B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4例,胸主动脉瘤5例,腹主动脉瘤1例。全部患者均在3D打印辅助体外开窗下完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1例同期行PCI术。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体外开窗及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可以准确的定位主动脉支架的开窗位置,优化腔内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3D打印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瘤 体外开窗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 简介:摘要:医学3D打印属于快速成型技术,同时也是影像技术实体化的延伸,主要基于影像数据实施三维重建,采用聚合物、金属以及光敏树脂等原材料通过逐层堆积的方式进行实体构建。不同成像原理的影像技术结合3D打印能够满足临床进行病情诊治以及预后评估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特就医学影响技术的3D打印临床应用情况以及突破进行综述,现分析如下:

  • 标签: 3D打印 医学影像技术 临床应用与突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痛中心抢救工作中使用3D急救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的60例胸痛患者为实验组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60例胸痛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抢救中均使用的常规急救方式,实验组患者在胸痛中心使用3D急救模式进行处理,对比两组患者诊疗情况,以及患者远程传输情况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诊疗相关的用时情况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值<0.05),实验组患者的远程传输的情况高达100%,而对照组远程传输的情况为16.67%(10/60),差异显著(P值<0.05)。结论:胸痛中心抢救过程中使用3D急救模式的效果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诊疗时间,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时间,且远程传输能力强,应广泛应用。

  • 标签: 3D急救模式 胸痛中心抢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Slicer测算的血肿量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岩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4例aSAH患者入院时的CT影像资料,利用3D-Slicer测算患者的血肿量(3D-Slicer血肿量),并将患者按有无发生术后sCVS分为有sCVS组与无sCVS组。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组患者间3D-Slicer血肿量及Fisher量表、改良Fisher量表分级分布的差异,筛选影响aSAH后sCV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比较3D-Slicer血肿量在不同Fisher量表、改良Fisher量表分级患者间的差异。结果有sCVS组与无sCVS组患者在Fisher量表、改良Fisher量表分级分布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sCVS组患者的3D-Slicer血肿量明显高于无sCV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Slicer血肿量(OR=1.061,95%CI:1.004~1.120,P=0.034)是影响aSAH后sCV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Fisher量表、改良Fisher量表分级患者间的3D-Slicer血肿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Fisher量表、改良Fisher量表,3D-Slicer测算的血肿量在预测aSAH后sCVS发生方面更有优势。

  • 标签: 3D-Slicer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Fisher量表 改良Fisher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经皮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们收治腕舟骨骨折患者12例,收集CT数据,采用3D打印机打印出导板,术中沿导板导孔精准打入导针,透视确认位置满意,行0.5 cm切口,空心钻钻孔,拧入空心加压螺钉一枚。记录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者自我评价腕关节问卷(PRWE)、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患侧及健侧屈伸旋转活动范围、桡偏及尺偏活动度等指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20个月,平均7个月,除了2例患者尝试置入导针两次,其余均一次置针成功,未发生偏斜等情况。所有患者切口愈合好,未发生感染、皮肤坏死等情况,未发生骨折不愈合情况。手术时间为28~77分钟,平均44.3分钟;骨折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8周;PRWE评分0~10分,平均2.5分;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80~100分,平均93.3分,其中优9例,良2例,可1例。腕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患侧为(145.67±8.72)°、健侧为(149.92±5.23)°,旋转活动范围患侧为(147.00±7.25)°、健侧为(148.92±6.72)°,桡偏活动度患侧为(16.50±1.83)°、健侧为(17.17±1.80)°,尺偏活动度患侧为(26.33±1.37)°、健侧为(27.25±1.71)°,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导板辅助微创经皮治疗腕舟骨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功能恢复好,并且个性化、安全、准确。

  • 标签: 舟骨 骨折 3D打印 经皮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自主设计制作3D打印器材的经验与效果,以供同行借鉴。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11月在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利用自主3D打印技术辅助颅脑手术的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4~73岁),通过3D-Slicer软件进行影像重建及模板制作,利用Ultimaker Cura软件设计打印流程并切片,选用热熔堆积固化成型打印机与PLA(聚乳酸打印)材料,最后利用打印的模板及模型引导手术,并评价其效果。结果共利用该技术辅助手术6例,其中2例脑出血及2例肿瘤设计的定位定向导板效果满意;1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大动脉瘤,模型的血管与其下方的支撑结构相融合,指导动脉瘤夹闭术效果差,但是制作三维模型的过程中获取的三维立体影像可辅助指导手术;1例眼动脉段动脉瘤,模型与三维影像一致,指导动脉瘤栓塞术效果满意。结论自主3D打印技术能满足手术的需求,用于引导穿刺、术前手术模拟与手术规划;对于复杂且关系紧密的结构,自主3D打印技术获取的三维建模影像与打印模型,二者相辅相成,可共同引导手术的进行。

  • 标签: 3D打印技术 自主设计 手术导板 颅脑模型
  • 简介: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医学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专业知识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视听科技在计算机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初代PPT平面式教材也逐步发展完善和普及,但PPT平面教学在临床本科课中的缺陷也逐步展露,神经系统是在解剖学课中比较不易掌握和记忆的内容,特别是对其内部结构还没有立体直观的标本加以观测地认,进一步加大了掌握的困难。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并整合了医学知识,创新医学教材系统,使医学多媒体教材更具有3D立体化,提高了医学教育效率,增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使教学更具有生动性和创新性。

  • 标签: 神经解剖 3D动画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腹腔镜精索静脉精准结扎术治疗成人原发性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符合条件的241例原发性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其中123例行2D腹腔镜手术(2D组),118例行3D腹腔镜手术(3D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精索内动脉识别率、术后精液质量改善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D组的手术时间长于3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的精索内动脉识别率显著高于2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7% vs.74.8%,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3D组的睾丸鞘膜积液发生率显著低于2D组(P<0.05),两组的附睾炎、阴囊水肿、睾丸萎缩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3D组的精液质量改善率明显优于2D组(87.3% vs.74.0%,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 vs. 5.9%,P>0.05)。结论与2D腹腔镜相比,3D腹腔镜精索静脉精准结扎术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精液质量改善率更高,有条件的医院可将其作为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结扎术 腹腔镜检查 成像,三维
  • 简介:摘要目前对右半结肠癌D3淋巴结清扫的范围,特别是中央淋巴结清扫的内侧界尚存争议。D3淋巴结清扫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是局部进展期右半结肠癌手术的两种主流术式。D3是从淋巴结的分布角度描述内侧界,主流清扫内侧界应该是肠系膜上静脉(SMV)左侧,但也有肠系膜上动脉(SMA)左侧作为内侧界的报道;而CME是从结肠系膜起点的角度来描述内侧界,应该强调SMA左侧。本文结合D3清扫内侧界的解剖学基础、肿瘤学疗效以及技术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认为,以SMA左侧为D3淋巴结清扫的内侧界是安全可行的。这一方式同时兼顾了系膜和区域淋巴结清扫的完整性,且清扫了更多存在转移风险的远处淋巴结,有其解剖学依据和潜在的肿瘤学优势。但就目前而言,这一技术理念在实践上仍属探索阶段,相关临床证据尚未充分。

  • 标签: 结肠肿瘤,右半 D3淋巴结清扫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CTA与Mimics医学重建软件对腓动脉穿支血管进行术前3D可视化研究,为腓动脉穿支皮瓣的术前设计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以13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交通事故伤7例,机器压轧伤2例,重物砸伤4例。创面缺损范围5.0 cm×3.0 cm ~17.0 cm×10.0 cm。采用CTA技术获取患侧下肢断层图像数据,应用Mimics 15.0软件对腓动脉穿支血管进行3D可视化重建,观测腓动脉穿支的分布情况,利用软件自带工具模拟术前皮瓣设计,按照模拟设计切取腓动脉穿支皮瓣,术中对术前相关测量指标进行对比测量,然后带蒂旋转180°修复创面。术后定期门诊或网络随访,主要观察皮瓣的外观、质地、色泽、血运以及供区外观,皮瓣受区足踝部功能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量表评分。结果利用Mimics软件成功重建腓动脉穿支皮瓣3D可视化模型,13例解剖学特点和供血范围均与术中基本一致。术中成功切取6.0 cm×4.0 cm~18.0 cm×11.0 cm大小皮瓣,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本组患者随访时间6~17个月,平均8.1个月,创面Ⅰ期愈合,皮瓣均成活,质地、色泽良好,其中3例皮瓣臃肿,术后6个月后行二期修薄,术后外形满意。至末次随访时,13例足踝部功能根据AOFAS评分,获优7例,良4例,可2例,总优良率为84.61%。结论基于数字化技术可以提供腓动脉动脉穿支3D可视化形态学支持,解决其术前设计的盲点,以便术中精准化的切取皮瓣。

  • 标签: 腓动脉穿支皮瓣 数字化技术 三维可视化 CT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慢性肾脏病(CKD)3~5 D期患者饮食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确立循证护理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应用计算机系统检索有关CKD 3~5 D期患者饮食管理的相关文献,包括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证据、指南、最佳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9月。指南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护士及1名肾脏病学博士独立完成,非指南文献的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护士独立完成,1名循证导师参与决策。应用Joanna Briggs Institute (JBI) 2014版干预性研究证据预分级系统对证据进行证据提取、评价及等级划分。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19篇,其中指南5篇、系统评价8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4篇、临床决策1篇、国家标准1篇,最终从饮食/营养评估、饮食管理、团队合作与教育3个方面总结出22条CKD 3~5 D期患者饮食管理的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的CKD 3~5 D期患者饮食管理等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参考,以提升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管理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 标签: 慢性病 慢性肾脏病 饮食管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