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分水脑梗死与H型高血压关系。方法选择42例临床诊断为急性期分水脑梗死的患者,对照组为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两组人员均测量血压,化验血浆同型半胱酸。结果脑分水脑梗死组中H型高血压者所占比例比对照组中H型高血压者所占比例明显增加(X2=6.13,P<0.05)。结论脑分水脑梗死与H型高血压密切相关,控制H型高血压对于预防动脉狭窄所致的脑分水梗死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分水岭脑梗死 H型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区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分水区脑梗死患者,平均分成A、B两个组,在A、B两组中随机选取15例患者作为为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组,剩下的15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均给予A、B两组的患者舒血宁20mL和奥扎格雷钠100mL一日一次静脉滴注,注射羟乙基淀粉酶500mL/次,每天一次,连续使用10天。当治疗组发病6小时以内在DSA下给予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区脑梗死具有非常重要和显著的临床意义和作用。

  • 标签: 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 分水岭区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在脑分水梗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9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58例脑分水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为皮质脑分水梗死,对照组为皮质下脑分水梗死,均采用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的方法,以DSA及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颈内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和发生率,影像学特点。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100%,对照组为1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内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和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形态、颅内血管异常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在脑分水梗死中诊断率高,是一种安全、简便、可行的诊断技术,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64层螺旋CT 头颈血管造影 脑分水岭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水脑梗塞(CWI)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头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影像学特点,并评价尤瑞克林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28名CW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头MRA检查显示共有26人发现脑血管异常改变;尤瑞克林能明显改善缺血区灌注,对缺血区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结论头MRA检查有助于CWI颅内动脉病变的筛查,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尤瑞克林治疗CWI安全有效。

  • 标签: 脑分水岭梗塞 磁共振血管造影 尤瑞克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引起霍乱流行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公共卫生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监测时间为5-10月,每月采集水产品1次,每个监测点每月采集40份标本,合计全年240份标本。结果240份标本,检出率0.42%。结论仍然存在水产品污染风险,应注意食用方法。

  • 标签:
  • 简介:本文旨在了解2005-2010年太原市杏花区疾病监测点的人群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为今后疾病防制和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收集该区2005-2010年死因监测资料,以年份为单位,分析6年来该区死亡人群在性别、年龄、季节分布、死亡原因等方面的动态变化,以及2005-2010年前5位的死亡原因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损伤、中毒和意外位居2005-2010年全死因顺位的前5位,分别占全死因构成的32.7%、16.4%、15.8%、10.0%和7.5%,合计占82.4%。男性、女性死因顺位与全死因顺位相同。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群多集中在60岁以上人群,而损伤、中毒和意外的死亡人群集中在15~45岁年龄段之间。肿瘤在四个季节死亡人数相当,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人群多集中在冬春季,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群多集中在冬季,损伤、中毒和意外死亡人群多集中在夏季。因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太原市杏花区疾病监测点人群主要死因,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刻不容缓。

  • 标签: 死因 监测 死因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