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一、成长历程1932年4月21日.我出生在江苏省高邮县临泽镇汲水村,家境贫寒,父母是善良、淳朴的农民。少年时代,我只读过几年私塾和半年小学。后来,看到上正规小学的孩子有算术、自然常识等课程,就向父母提出让我去读小学。

  • 标签: 成长历程 少年时代 自然常识 江苏省 小学 父母
  • 简介:该研究以676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行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自我探索、环境探索、自我一环境匹配度探索探索意向间显著正相关;(2)父母教养行为显著预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其中,父亲和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母亲监控与保护、父亲监控维度为正向预测,而父亲惩罚严厉维度是负向预测;(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仅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有独立的预测作用,还通过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母亲监控与保护的中介作用正向预测这一变量。

  • 标签: 大学生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父母教养行为 职业生涯探索
  • 简介:【人物简介】小刚: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爸爸:忙于生计,只关心小刚的成绩而无暇顾及小刚的内心感受。牛乐:成绩差,但是一个乐天派,有一个疼爱她的妈妈。王鹏:成绩非常好,经常得到妈妈的奖励。张老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

  • 标签: 单亲家庭 自信 心理剧 心理辅导
  • 简介:本研究采用母亲报告法,对474名学前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考察完整家庭中父母婚姻质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以及儿童努力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父母婚姻质量对学前儿童的外显和内隐行为问题均有即时的负向预测作用;(2)儿童的努力控制对其当前、后期的外显和内隐行为问题均有负向预测作用;(3)第一年儿童的努力控制对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成立。

  • 标签: 学前儿童 父母婚姻质量 努力控制 行为问题 追踪研究
  • 简介:本研究探讨不同领域的规则(安全领域规则,个人领域规则)和不同的规则提出者(成人权威,同辈权威)对儿童判断的影响。研究考察了48名4~7岁的儿童在道义推理、奖惩判断、愿望理解和行为判断的发展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直到7岁儿童才能根据规则的不同特点做出不同的判断,7岁儿童预测更不应该违反安全领域规则,违反安全领域规则和成人权威制定的规则后应该受到更多的批评,而4岁组和5岁组儿童在不同规则情境下的判断没有显著差异;(2)各年龄组儿童预测应该给予表扬的数量在各情境下没有显著差异;(3)在规则与愿望相冲突时,高年龄组儿童比低年龄组儿童更多地报告主人公会坚持自己的愿望;(4)在预测主人公是否会违反规则上,各年龄组在不同规则情境下均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安全领域规则 个人领域规则 成人权威 同辈权威 儿童
  • 简介:杰罗姆·布鲁纳访问记一九七六年你在牛津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曾表示你感到有一种危机存在,言下之意是,心理学这门学科已发生了一场革命性变化。你还忧心忡忡地认为,心理学至今仍是专家的学科,似乎依旧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影响;反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似乎也对专家的心理学没有影响。或许我们可以先来谈谈,在你那次演讲所提到的革命发生之前,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

  • 标签: 心理学 革命性变化 日常生活 牛津大学 普通人 访问记
  • 简介:近些年来,家庭伦理剧由于关注现实、贴近人心,因此占据了各大卫视电视剧黄金播出时段的半壁江山,许多作品成为了观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据笔者观察,在形形色色的伦理剧作品中,男性形象的刻画总是处于边缘地位,进而导致男性地位相对失衡,乃至于缺失。这种失衡与缺失,既突出了当代家庭伦理剧的一种单向的审美尺度,也折射出世俗社会中对性别差异认知的悄然变迂。

  • 标签: 家庭伦理剧 男性形象 失衡 播出时段 边缘地位 审美尺度
  • 简介:作为孩子成长的关键人物之一,父亲对儿童早期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184名学前中班儿童及其父母为被试,考察父亲参与教养的量(参与教养的时间)和质(积极教养行为)对儿童早期社会技能的作用。结果发现:(1)控制母亲积极教养行为以后,父亲参与教养时间仍显著预测儿童的社会技能,父亲积极教养行为的预测作用不再显著。(2)控制母亲积极教养行为后,父亲参与教养时间显著预测女孩的合作性、责任感、自我控制及总体社会技能,边缘显著预测男孩的主张性;父亲积极教养行为边缘显著预测男孩的主张性,对女孩各项社会技能的预测均不显著。(3)父亲参与教养时间显著预测母亲积极教养水平低组儿童的合作性、主张性、责任感、自我控制及总体社会技能,父亲积极教养行为边缘显著预测母亲积极教养低组儿童的合作性和总体社会技能。表明父亲参与教养对母亲消极教养具有缓冲作用,其中父亲参与教养时间的缓冲效应更明显。

  • 标签: 父亲参与教养时间 父亲积极教养行为 早期社会技能 学前儿童
  • 简介:采用篇章朗读任务,探讨了词汇的获得年龄与句子长度对10名阅读障碍儿童与10名普通儿童阅读流畅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流畅性比普通儿童差,表现为朗读时间更长,准确性差,出现更多的省略错误、替代错误、添加错误。词汇获得年龄和句子长度对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流畅性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单字词加工难度增加,句长效应被放大。词汇获得年龄影响替代错误的发生,句子长度影响省略错误的发生。

  • 标签: 阅读障碍 阅读流畅性 句法难度 句长 词汇获得年龄
  • 简介:为什么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呢?其原因是:道教主张“因循自然”之道,人类要生存,必须顺应自然。但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又必须改造自然。然而入创造新世界的智慧和力量,是在顺应、遵循、服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是前提条件。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遵循自然”这一人类总精神下,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思想积累,有了一整套思想体系,派生出很多思想、意识、心理、观念、处世哲学和意识形态,渗透到时时、处处、人人。

  • 标签: 道教 中国 意识形态 顺应自然 改造自然 自然规律
  • 简介:该研究采用531名中国汉族健康大学生为被试,综合考察了5-HTTLPR(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基因型、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间交互作用与面孔表情识别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面孔表情识别上有显著的主效应。总体来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和女性的被试具有较好的面孔表情识别能力。5-HTTLPR基因型、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它们在面孔表情识别上的三因素交互作用也显著。该三因素交互作用主要是源于,在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背景下,女性携带有5-HTTLPR长片段等位基因比短片段纯合子表现出稍差的面孔表情识别能力。该结果体现了基因与环境多因素交互作用对面孔表情识别能力的重要性。

  • 标签: 5-HTTLPR 性别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面孔表情识别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 简介:采用家庭功能与同伴行为模式问卷和学习自我调节问卷,对913名青少年进行了测试。考察青少年同伴行为模式的发展特点.以及同伴行为模式在家庭功能与青少年学习自我调节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青少年同伴行为模式对学习支持度随年级升高而下降;随年级升高,青少年在学习自我调节各维度上及总分的平均分越来越低;青少年的同伴行为模式可以正向预测学习自我调节,并在家庭功能与学习自我调节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家庭功能除直接影响学习自我调节外,还通过青少年的同伴行为模式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自我调节。

  • 标签: 家庭功能 学习自我调节 同伴行为模式
  • 简介: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量表,调查了953名初中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在控制学生性别、年级,以及先前学习成绩的影响后,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就越多;(2)学业自我效能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组成成分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中,家庭收入可以显著预测学习投入,而父母亲职业、父母亲教育水平对学习投入均无直接预测作用,它们是通过家庭收入的中介作用,再经过学业自我效能而影响学习投入。

  • 标签: 学习投入 学业自我效能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中介效应 初中生
  • 简介:为考察学龄儿童心理理论与情景记忆的关系,111名小学4—6年级儿童在两周内完成了心理理论(包括二级错误信念、失言和白谎等)和情景记忆(回忆过去“一个星期内”、“一个月内”和“一年内”亲历的具体事件;以及想象将来“一个星期内”、“一个月内”和“一年内”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等任务。控制了年龄效应后,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儿童回忆过去时“谈及他人”、想象将来时“谈及自我”和“谈及他人”与心理理论的认知成分存在显著关联。而儿童回忆过去时“谈及他人”与心理理论的情感成分有显著关联。结果表明,学龄儿童心理理论可以分为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情景记忆与心理理论不同成分的关系存在差异。

  • 标签: 心理理论 情景记忆 回忆过去 想象将来
  • 简介: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207名农村留守儿童为被试,主要探讨流动养育者、留守养育者与儿童问的亲合水平在降低儿童偏差行为上的直接作用及其对日常烦恼与偏差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儿童经历的日常烦恼越多,其偏差行为越高;流动养育者、留守养育者与儿童的亲合水平越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越低。(2)流动养育者一儿童亲合能够显著调节日常烦恼与儿童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压力抵抗效应:在低亲合条件下,日常烦恼与偏差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在高亲合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关联不再显著。(3)留守养育者一儿童亲合能够显著调节日常烦恼与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在单亲外出儿童群体中表现出了保护稳定性,在双亲外出儿童群体中表现出了保护的扩大化。这表明,养育者与儿童之间的紧密情感联系是降低农村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重要保护因素。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养育者 流动养育者 亲子亲合 偏差行为
  • 简介:意境是中国民族艺术的灵魂,意境的合理营造在工业设计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富有意境美的设计作品能满足人们生活中的基本使用要求,还可以缓解人们生活的压力,丰富其精神生活。意境的营造方法主要有借鉴、触情、留白。

  • 标签: 工业设计 意境美 精神生活 民族艺术 画龙点睛 设计作品
  • 简介: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及重庆两地591名流动儿童和272名城市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流动儿童疏离感的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和学校态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疏离感各维度显著高于城市儿童;流动初中生的疏离感显著高于流动小学生,且男生的疏离感显著高于女生;(2)流动儿童疏离感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社会疏离感最高,其次是环境疏离感,人际疏离感最低;(3)流动儿童疏离感对学校喜欢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学校回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疏离感对学校态度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流动儿童 疏离感 应对方式 学校态度 中介作用
  • 简介:以卡通面孔图片为刺激材料,赋予5~6岁儿童三种不同的加工任务,包括卡通面孔识别、分类和吸引力评价,旨在比较其在不同任务情境中的眼动差异。结果表明:(1)任务情境会影响儿童对卡通面孔的加工。在不同的面孔加工任务中,儿童的反应时、正确率、注视时间和次数等存在差异;(2)随着三种任务难度的逐渐加大,儿童的加工程度也相应地加深;(3)儿童在三种任务中的加工方式一致,对面部不同部位的关注程度不同:加工初期特别关注鼻子,而后眼睛部位耗费最多的注意资源,其次是鼻子、嘴巴、前额和脸颊,极少关注下巴;(4)男女童在卡通面孔分类任务中表现出较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童具有速度方面的优势,而男童对于关键信息的搜索则更为积极主动。

  • 标签: 儿童 卡通面孔 任务情境 面孔加工 眼动
  • 简介:指类句是传递自然界与社会知识的普遍且强有力的手段(Cimpian,2010),在儿童的概念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Cimpian&Markman,2009;Gelman,2009),并且在形成刻板印象和行为动机等其他社会认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语法,概念和因果关系归因上探讨了指类句的研究进展,梳理了指类型语言的来源,以及它在儿童归纳推理发展进程中发挥的强有力作用,并且也试图探索未来研究的方向,和中文的指类型语言研究的困难。

  • 标签: 指类句 语言 概念 因果归因 动机
  • 简介:本文对近十年关于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及干预的文章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发现国内关于流动儿童心理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主题:一是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特征及状态的调查分析;二是对流动儿童心理的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和干预措施的研究.文章并总结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缺乏前瞻性且视野不宽;信度和效度有待提高;不够系统.

  • 标签: 流动儿童 研究现状 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