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小城的崛起是近年苏南社会变迁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小城在苏南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对于苏南地区小城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予以战略的考虑和安排。一、区域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苏锡常三市现有小城432个,它们成为近年经济极富活力的一类社区,成为国民登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地。

  • 标签: 苏南地区 小城镇 社会变迁 社会生活 区域发展 社会发展
  • 简介:本文对道教神仙思想的产生与旅游的关系,“游”在道教中独具的宗教精神象征意义及旅游在道教宗教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做了分析,指出道教与旅游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道教旅游文化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在组成部分之一。

  • 标签: 道教 旅游 道教文化 道教旅游文化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投入不断的加大,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像上海、广东、河南、山西、河北等省市的党政主要领导,都对发展本地旅游业作出重要指示,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得到进一步强化。据国家旅游局的一些数据统计:200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8.7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1%。其中:城镇居民3.85亿人次,农村居民4.93亿人次。全国国内

  • 标签: 中国旅游 旅游业 入境旅游人数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旅游发展战略
  • 简介:<正>5月开始,西藏进入最美季节,蓝蓝的湖泊烟波浩淼,草原上野花盛开,太阳穿透湛蓝的天空直直射来,却并不觉得炽热,神奇的庙宇,各色装扮的藏民,中外游客也像季风一样涌来这片梦想之地,虽然天高地远,但只要稍做准备,西藏依然是你脚下可以亲近的土地。

  • 标签: 西藏旅游 天高地远 藏餐 旅游旺季 林芝地区 商务酒店
  • 简介:水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朵花,也是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的民族,全国40多万水族儿女。57%聚集在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地区旅游开发也可说是以三都为中心向周边幅射的旅游开发据点。

  • 标签: 水族地区 旅游开发 少数民族人口 自治县
  • 简介:古代诗人可以吟唱“深山藏古寺”;现代诗人会发现,“深山已难藏古寺,古寺深山人更多”,佛教圣地大都成了旅游胜地。既要看到旅游业对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也应看到旅游业对佛教文化的消极影响。如何保持佛教本色、化世导俗而不被完全世俗化、庸俗化,是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 标签: 佛教圣地 旅游胜地 佛教本色 陶冶性情 端身正念
  • 简介:旅游业是“朝阳工程”、“无烟工业”。由于具有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投资少见效快,可持续发展期长等优势,所以倍受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青睐。旅游业是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特色产业的切人点和最佳突破口,是绿色文明的大趋势,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因此具有远见卓识的决策者便把发展本地区旅游业作为重中之重的财源建设来抓。

  • 标签: 旅游业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 产业关联度 持续发展期 地区旅游业
  • 简介:城镇化的标志是城镇人口日益增加。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了使更多的人提高生活质量,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外来流动人口由于就业岗位低端、收入不稳定,以及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问题,形成新增城市贫困人口群体。受现行政策约束,作为城镇新市民的外来人口,在生产生活等诸方面与原城镇居民待遇有别。科学发展观要求城镇居民享受平等的福利与政策及相关待遇。以外来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状况为依据,立足于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是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关键。

  • 标签: 城镇外来人口 管理 服务 平等 制度
  • 简介:作为中国西南佛教名山的贵阳东山和黔灵山,由于其地位特殊,一直是历代佛教徒、文人雅士和香客游人关注的地方,如何发挥贵阳佛教名山有优势,实现贵阳市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整合,突出文化品位,着重打造林城精品,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贵阳有两大名山,一东山,二黔灵山,合称东西二胜。这在《清一统志》和黔灵山志》上有记载。名山之所以称为名山,乃是它有自己独自的风格和特点,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从而在民众心目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贵阳两大名山,有这样几个特点。

  • 标签: 佛教名山 旅游资源 贵阳市 黔灵山 中国 文化资源
  • 简介:佛教是东北亚的黄金纽带,加强东北亚佛教旅游协作,对于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将佛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使大乘佛教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全球宗教旅游需求旺盛、东北亚佛教交流源远流长、佛教旅游资源丰富,使这种协作具有可行性;因此,可在佛教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开发和产品营销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协作。

  • 标签: 东北亚 佛教旅游 协作
  • 简介:宗教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会发挥积极作用。一个国家的宗教文化既是其民族文化的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是中介行业,只要合乎其操作程序并能产生积极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都可以为其所用。在一定条件下,宗教文化可转换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成为发展宗教文化旅游基础。如何摆正宗教与旅游业的关系,使之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

  • 标签: 宗教文化 旅游业 旅游资源 宗教活动场所 教规教义 文明建设
  • 简介: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位于我省东部,邻近四川、湖南二省东西界,横垣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大斜坡地带的江口、松桃、印江3县10个乡镇之间,最高峰海拔2572米,总面积4.19万公顷。1986年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并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保护网,素有“峨眉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威”的秀丽风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浑然一体。特别是以佛教文化为主体的梵净山历史悠久,“众天下名岳之宗”,最早开发于16世纪明万历年间,修建梵刹庙宇,开凿朝山便道,48大脚庵4大皇庵,是我国唯一的弥勒道场,成为驰名全国的五大佛教朝圣名山之一。打好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经济这张牌,对于打造贵州“天然公园省”意义重大。

  • 标签: 佛教文化 旅游经济 梵净山 自然保护区 云贵高原 人文景观
  • 简介: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8%,有苗、布、侗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及252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5%,民族自治地方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古朴,民俗节日多姿多彩,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场。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 少数民族人口 民族自治地方 资源丰富 民族风情
  • 简介:贵州省宗教学会于2007年9月26日发出通知,拟定于今年11月召,开第七次宗教学术研讨会,主题是:贵州宗教文化与旅游。这一选题,显示了组织者的远见卓识,因为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这一休闲娱乐接受教育的机会驱之若鹜,我们国家也是如此,“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黄金周的旅游盛况,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贵州省在全国三十六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中,山川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旅游大省的战略决策,非常适时。省宗教学会顺应朝流,组织研讨这一问题,充分体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主题,非常具有超前意识。

  • 标签: 旅游资源 清真寺 宗教文化 见闻 外省 社会主义社会
  • 简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出国旅游,亲自体验震撼灵魂的风光,到达从未涉足的土地。2006年8月,中央文明委发出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为’的通知。旅行中,如何不失身份地争取自己的权益;如何多快好省地买到当地特产;又如何在领略外国风光的同时,让中国人的良好形象留在异国他乡呢?

  • 标签: 出国旅游 中央文明委 中国公民 你怎么知道 意大利威尼斯 这个世界
  • 简介:由册亨县城向南行驶,蜿蜒曲折的公路穿过莽莽林区,驶过册亨县南部最后一个大山隘口的伟南丫口,继续盘山而下,来到谷底,眼前横躺一条大河,这就是南盘江八渡口。

  • 标签: 旅游 南昆 线 册亨县 南盘江 县城
  • 简介: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在城镇建设中的基本指向体现为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维护人的权益三个方面,在实践中呈现出发展性、求是性、开放性三大基本特征。邓小平人本思想应用在城镇建设中的经验对当下城市发展有重要启示作用:城镇规划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前提,城镇建设要有前瞻性、开放性,要培育特色小镇。

  • 标签: 邓小平 以人为本 城镇化
  • 简介:采用问卷法对城镇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城镇初中生的社会支持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客观支持得分最高,其次是主观支持,最后是支持利用度。(2)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学生的社会支持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女生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男生;本地生的客观支持显著高于积分入学生,其他无差异;是否独生子女不存在显著差异。(3)在家庭因素方面,完整家庭学生的社会支持最高,其次是单亲或离异家庭的,最低是重组家庭的;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越差,学生的客观支持越低,但其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以及支持总分却在经济状况最差时显著回升;父母关系越好,学生的社会支持度越高。学生的社会支持受多种家庭因素的影响。

  • 标签: 社会支持 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支持利用度 初中生
  • 简介:秀山花灯作为春节期间驱邪纳吉的一项民俗活动,求福避祸的心理潜藏其中。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秀山花灯从村寨走向城市,也随之衍生出多种生存态势。虽然在仪式表征和观演模式上存在差异,甚至表演目的也有所不同,但正是它多维度的传承发展模式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让这种艺术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持续。

  • 标签: 秀山花灯 城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存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