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生态正义何以可能,是生态伦理学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困境和实践缺失,使得它无法、也不可能回答生态正义何以可能。个体或群体中心主义的短视和危害,使得它同样无法、也不可能回答生态正义何以可能。当代的全球化,使整个人类真正成为一个现实的主体性存在,使人类的共同利益获得了现实规定性,提出了当代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生态正义在坚持以人类整体、长远的利益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根本价值尺度的经济活动中得以可能。

  • 标签: 生态正义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全球化
  • 简介: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需要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者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这是“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里,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笔者就生态文明的建设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 标签: 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 制度体系 保护生态环境 监管体制
  • 简介:4月26—27日在美国加州克莱蒙举行,110多名中国生态文明专家、学者和60多名北美、欧洲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出席论坛。主要组织者有: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等。大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后现代农业和城乡发展”。中外生态文明专家就“中国是否要走以乡村文明消亡为代价的城市化之路”、“生态文明与后现代农业”、“生态文明与乡村发展”、“生态文明与城乡一体化”等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对话。

  • 标签: 生态文明 国际论坛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农业 城乡一体化
  • 简介:台州城市雕塑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已成全球的重要话题,生态雕塑建设也将成为台州城市雕塑的新方向。用生态雕塑塑造台州城市新精神可分为以下三种:1.以生态雕塑的自然之美突显台州城市的自然性;2.以生态雕塑材料之美突显台州城市建设的环保性;3.以生态雕塑的精神之美突显台州城市建设的人文关怀。

  • 标签: 生态雕塑 台州 生态材料 人文精神
  • 简介:随着人类不断面临各种新的生态危机,包括能源、环保、气候变化等危机,有关生态治理与制度的关系的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生态议题的治理模式一般有两种:一是自由民主模式,二是统合主义模式。本文通过比较了两种模式在生态治理中的优劣,并以中国的个案说明国家在生态治理中的绩效,在统合主义模式下,国家对生态治理基本实行“包揽制”和责任制。两种模式在生态治理中各有优劣,两种模式可以通过互相学习和借鉴来有效地面对生态危机的挑战。

  • 标签: 生态治理 生态统合主义 模式重构
  • 简介:7月27—30日在山东青岛召开,由中国伦理学会和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共同主办,中共青岛市黄岛区委党校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和党校系统的1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万俊人指出,对于当代世界和中国所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我们需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建立清晰、完备、长远、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在观念上实现变革;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将生态文明的基本制度安排切实转化为政府的政治责任和整个社会的基本义务;三是要全社会成员自觉行动起来,参与到“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去。

  • 标签: 中国伦理 生态伦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 精神文明建设 清华大学 党校系统
  • 简介:我国当前往往将医疗差错归因于医务人员的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够等主观方面并按照“谁出错、谁负责”的原则对医务人员进行惩戒。这种归因和治理模式对医疗差错发生根源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认知不足,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高度组织化、社会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归因上的偏倚取决于用以观察、评估医疗差错的知识框架。这种以个人负责为特征的归因和治理模式源于当前以个体理性为基础的临床伦理学,它将焦点集中在医务人员个人的道德修养上,忽视了组织结构等因素的伦理性。应当适时更新医学伦理观念,通过引入组织伦理的视角,将关注的对象转向医疗服务的组织、系统、制度和结构,进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医疗差错治理路径。

  • 标签: 医疗差错 临床伦理 组织伦理
  • 简介: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生态的关切日益加深。本文立足中西方舆论对“中国模式”所作的正反两方面的表述,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若干主干价值和事实,对论题进行讨论。本文认为,漠视浸润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的、历史的、有意识的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对“中国模式”的竞争性置评终无可能揭示事实的真相。通过对西方“主流”学术思想的批判,本文指出中国发展生态其实就是邓小平称谓的“自己的模式”,如果进一步挖掘对其“是者”的认知,中国发展生态未必就不能成为一种确保全面性、常规性的经济健康、社会和谐、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的趋于至善(或人类公认为善)的人类发展取向。

  • 标签: 中国发展生态 社会主义 价值 事实
  • 简介:通过对选自北京市打工子弟小学的159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公益组织的社会干预对流动儿童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及情绪情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公益组织实施课外团体辅导后,干预组流动儿童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与积极情感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流动儿童.(2)在消极情感得分上,干预组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3)领悟社会支持与积极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负相关.这表明,通过公益组织实施课外辅导方式进行的社会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流动儿童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

  • 标签: 流动儿童 领悟社会支持 积极 消极情感 社会干预
  • 简介:研究以333名国企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探索了仁慈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以及组织内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员工面子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仁慈领导负向预测员工沉默行为,组织内自尊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面子正向调节组织内自尊和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即面子意识越高,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弱,不光如此,面子意识还调节组织内自尊对“仁慈领导—员工沉默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

  • 标签: 员工沉默行为 仁慈领导 组织内自尊 面子 自我调节理论
  • 简介:环境问题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地处贵州东北的梵净山,在现代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却始终保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楚净山这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形态,主要得益于佛教在该地区的兴起、传播与发展。它是我国佛教文化与生态和谐共存的重要典范之一。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佛教文化 梵净山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现代工业文明 社会协调发展
  • 简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自组织的相关理论被逐步介绍到国内时,清华大学的吴彤教授等学者就对这些自组织理论的功能进行了划分:耗散结构理论是解决自组织出现的条件环境问题的,协同学基本上是解决自组织的动力学问题的,突变论则从数学抽象的角度研究了自组织的途径问题,超循环理论解决了自组织的结合形式问题,分形和混沌理论,则被认为是从时序与空间序的角度研究了自组织的复杂性和图景问题。^[1]

  • 标签: 自组织理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0世纪90年代初 耗散结构理论 动力学问题 超循环理论
  • 简介:1月12日在北京林业大学举行,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生态和谐社会的伦理范式阐释研究”课题组,以及北京工业大学“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探究”课题组等共同举办。来自台湾辅仁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中心、中国地质大学、东北大学、广州大学、《世界林业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等20余家单位的40多名环境哲学及伦理学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 标签: 伦理范式 和谐社会 学术研讨会 生态 阐释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 简介: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和开放问卷的基础上,采用自编的城市初中校园文化问卷探讨了校园文化对初中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校园文化能够显著预测教师的工作绩效和组织认同,控制组织认同的影响后,校园文化仍能够对工作绩效产生显著的作用,表明组织认同在校园文化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校园文化 组织认同 工作绩效
  • 简介:西方组织公平领域的主流观点认为要想提高员工的分配公平感,应着力提高分配过程的公平性以及上下级互动的公平性,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本研究发现:在中国组织情境下,较之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人际公平、信息公平),分配制度公平对员工分配公平感的解释力最强;在分配制度不公平的情境下,程序公平和人际公平才会影响分配公平感,仅仅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

  • 标签: 组织公平 分配公平感 分配制度公平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71名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调查,探讨了组织分割供给与工作情绪衰竭的关系,以及工作心理脱离和工作→非工作冲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1)组织分割供给不仅可以通过工作→非工作冲突的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工作情绪衰竭;(2)还可以通过依次影响工作心理脱离和工作→非工作冲突进而负向影响工作情绪衰竭。因此,组织分割供给对个体的非工作角色和工作角色均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组织分割供给 工作情绪衰竭 工作心理脱离 工作→非工作冲突
  • 简介:为了探讨真实型领导、组织支持感和教师知识分享行为的关系,对330个有效教师样本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真实型领导对教师的知识分享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494,P〈0.001)。(2)组织支持感在两者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44.8%。(3)组织支持感在真实型领导的下属导向、领导特质、诚实不欺和正直无私与知识分享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但在循规蹈矩与知识分享行为的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 标签: 真实型领导 知识分享行为 组织支持感
  • 简介:目前我国学界对生态文明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三个薄弱”:除少数马克思主义者外,生态文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比较薄弱;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方向性、战略性研究比较薄弱,形成“美丽的混乱”的局面。在研究成果中“伪生态文明论”、“半生态文明论”的成果不少,其主要表现为“五化”.即西化、标签化、功利化、庸俗化和异化。

  • 标签: 生态文明 “三个薄弱” “五化”